对于文化的普及,世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 大意义。尤其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 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 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藩志》
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
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 策的实行,进一步抑制了科技的发展
文化: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及文化专制政策,使科技 人才短缺
根本:封建制度的腐朽衰落
六、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儒家:注重社会人文,对自然不够重视
荀子:重自然规律
2、老子:“无为”,尊重自然 3、特点: (1)尊重自然,缺乏理性精神 (2)重实用,轻理论 (3)重经验,轻实验 (4)集中在与农业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学等方面
第一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 第七位,领先世界达一千多年。
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以365.2425日 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6秒, 精度与公历(即《格里高利历》)相当, 但比西方早采用了三百多年。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 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 药物巨典”。
材料二 众所周知,中国人在世界上以保守、含蓄而著 称。这归结于几千年传统文化具有保守、从众、迷信等 特点。经受了几千年儒家文化思想熏陶的中国人,从言 语、行动方面乃至学术观点方面都小心翼翼谦虚谨慎, 不肯轻易跨越雷池一步。……不善于追根结底的研究, 不高兴标新立异的行为……
五、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近代科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