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文化产业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123.22 KB
- 文档页数:2
有关汽车文化的论文2000字(2)汽车文化论文篇3试谈上海汽车文化产业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汽车的相关产业也应运而生。
类似于汽车服务业,汽车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创意产业蕴含着创新的元素,对其前后向产业都有一定的波及,而其发展受到其他产业影响的同时,对汽车制造与销售业起着导向作用。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支,在上海这个以知识与科技密集型为发展方向的国际经融中心,势必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产业前景。
关键词:创意产业;上海汽车文化产业;产业关联; 展望0 前言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
它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在众多创意产业中,汽车文化产业以其广泛的影响力作为与汽车紧密相关的生产精神产品的产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汽车杂志、汽车图书、汽车类报纸、汽车网站、汽车会展、汽车旅游、汽车食品、汽车影视、汽车竞技、汽车收藏、汽车艺术、和汽车社团等都属于汽车文化产业。
汽车文化产业牵系着其他产业,利用前向与后向关联度分析,波及效果分析,并结合其相关产业的份额模型可对其进行关联研究并对未来前景展望。
1 关联度分析首先,要对汽车文化进行界定,它主要归属于42个部门中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再次分析它所占的比例,汽车文化产业生产的都是与汽车有关的精神产品,因而联系到交通运输业,利用这样的公式计算其所占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比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总产出+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总产出)/中间使用合计总产出根据2002 年中国的部分投入产出表:所以其比例为7.575%,根据这个比例便可把汽车文化产业分离出来。
汽车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主要是以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主的后向产业和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为主的前向产业。
上海国际汽车城资料梳理按照领导要求,就自主开发建设我市零部件产业园事宜进行研究。
近期查阅大量资料,对上海国际汽车城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们有所启发。
一、上海国际汽车城的由来及发展历史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是“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2000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同志在视察嘉定区时提出建设汽车城构想,市计委会同市经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嘉定区政府、上汽集团、物资集团和久事公司进行方案策划;2001年2月,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市十一届四次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十五”期间在上海西北地区,依托上海大众汽车产业基地,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
规划在安亭地区建设一座集汽车与零配件生产、汽车展示博览、汽车贸易与营销、汽车保险仓储与现代物流、汽车科普教育与信息服务、汽车文化体育与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性现代化汽车产业园区,力争经过十年的滚动发展,使之成为我国乃之亚太地区汽车贸易的核心市场和整车及配件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2001年4月5日,市政府成立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同年9月28日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全面启动。
汽车城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西起江苏省昆山交界,东至盐铁河,北至郊区环线,南至沪宁高速公路。
主要功能有:汽车制造、汽车研发、汽车贸易、汽车博览、汽车运动和汽车旅游等6大功能。
其中包括制造区14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大众6平方公里、零部件配套区8平方公里)、核心区(贸易区、研发区)7.43平方公里、教育区1平方公里、赛车区5.3平方公里、安亭新镇区5.4平方公里;此外,在汽车城开发建设过程中,又提出了在汽车城范围内规划汽车电子产业基地2平方公里,在紧邻汽车城的外冈镇规划汽车城产业园9.5平方公里。
汽车城先后组建了汽车城发展公司、汽车城新安亭联合发展公司、汽车城置业公司、上海赛车场公司、零部件配套园区开发公司以及汽车城产业发展公司,分别承担相关功能区的开发建设任务。
浦东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浦东未来产业发展趋势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浦东作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一直是国内外投资者和创业者争相关注的焦点。
未来浦东的产业发展将充满无限可能,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分析浦东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浦东已经具备了相对优势。
浦东自贸区的建设,为这一产业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例如更加开放的政策环境、更加便捷的人才引进和更加灵活的企业注册制度等。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推进和应用,未来浦东将成为全球乃至亚太地区的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中心。
人工智能是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浦东作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的地区,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的力度,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和个人,建设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未来浦东人工智能产业将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参与到城市治理、医疗健康、智慧交通等方面的建设和运营中。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支撑,浦东早在多年前就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大数据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
未来,浦东将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水平,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和数据化服务。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浦东作为全球云计算中心的重要节点之一,将继续引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未来,浦东将继续培育和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云计算企业,推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灵活的云计算服务。
物联网是连接一切的重要基础设施,浦东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联网产业聚集区。
未来,浦东将进一步发展物联网产业,推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为城市智慧化建设、工业制造、农业发展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二、高端制造业产业高端制造业是浦东未来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297《商场现代化》2007年8月(上旬刊)总第511期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间的跨国企业并购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国际上众多知名的跨国公司不断地利用并购这种手段来实现企业迅速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与此同时,一批知名的中国企业如海尔、TCL、联想等也开始顺应国际潮流,纷纷走出国门,以收购兼并的形式到海外经营。
虽然1+1>2的期望值如此诱人,但从西方国家大量并购交易的结果来看,大部分的跨国兼并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协同效应,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
Jack Prouty在总结当今并购的“70/70现象”时指出:当今世界上70%的并购后企业未能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 70%的失败源于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其中企业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失败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独有偶,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对2000年~2004年间并购失败的案例研究发现,所有失败的并购有50%跟人有关,包括沟通不良和文化差异。
由此可见,文化是企业管理模式变化的巨大障碍,也是企业并购失败的罪魁祸首,处理好文化整合是并购成功的关键。
作为“中国汽车业海外收购的第一案”, 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以来的罢工风潮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笔者以独特的跨文化视角对上汽收购双龙后频发的罢工风潮作了深入的剖析,阐述了上汽双龙罢工风潮的症结所在,并由此提出跨国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建议,对于加深理解跨国并购或跨国公司管理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紧密关系和中国企业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上汽双龙罢工症结的跨文化剖析2005年1月27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股权交割手续,获得双龙汽车48.92%的股份,正式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此后,来自双龙工会的反对浪潮始终没有平息,在并购以来一年半的时间内,上汽先后经历了三次双龙工会罢工,缺乏国际化经验的上汽正饱受双龙罢工事件的困扰。
双龙工会几次罢工是否与收购案有直接的关联,与文化冲突是否也有直接的关系,通过跨文化视角分析,我们可以将上汽双龙工会频频组织罢工症结归纳为以下五种理由。
上海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上海的产业结构近年来呈现出多个演变趋势:
1. 服务业占比上升: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上海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
特别是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高附加值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 制造业向高端转型:上海传统的制造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逐渐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高新技术制造业、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汽车等高附加值制造业不断壮大,成为上海经济的新增长点。
3. 商贸流通业发展迅猛:上海作为国内经济中心,其商贸流通业也在迅猛发展。
随着城市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和电子商务的崛起,零售、批发、物流等相关行业蓬勃发展。
4. 文化创意产业崛起:上海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影视、动漫、游戏、设计等相关行业逐渐壮大,成为上海发展的重要支撑。
5. 绿色产业快速发展:上海致力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绿色产业。
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农业等领域得到大力支持和推动,为上海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提供动力。
总的来说,上海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是往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商贸流通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向上变化,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023上海参加车展感想与收获
2023上海参加车展感想与收获
2023年,我受到请求参加了上海的国际汽车展,感受真是无以复加!穿行在众多汽车展馆之间,一辆一辆的汽车,让我惊叹不已:有竞技汽车,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得优秀;有豪华的汽车,擦亮的外观把贵族气息完美诠释;有实用家用车,简约大方又能满足多功能;有便携微型车,小巧又轻便又实用,能随时随地出行;还有自动驾驶的概念车,让梦想,变成现实!
参观汽车展,让我收获巨大。
首先,是对汽车和汽车产业的认知升级,这次参观汽车展的过程中,领略到了汽车的多样性,让我有机会拥抱最前沿的汽车技术,深入了解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充实我对汽车的理解。
其次,是对汽车设计理念的探索与深入,每一次展馆参观,都会被汽车设计师设计出的精致细节所吸引,从这些设计理念中了解到许多有趣的方面,以及深化我对汽车安全和智能化方面的认识。
最后,还有对汽车文化的探索,参观展馆时,我不仅仅参观的是汽车,更重要的是汽车文化,它给我带来了不少新的认识和启发,让我一起参与汽车文化的发展,认识到汽车文化的魅力,感受到汽车文化的魅力。
总之,这次参加上海国际汽车展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是一次有意义的收获,也是一次激发梦想的神奇体验。
汽车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何东(1964-),四川彭州人,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为循环经济、战略管理。
摘要:汽车文化娱乐产业作为汽车文化的边缘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标准和规范,相关研究成果亦较少。
基于对世界知名汽车产业园区和我国该产业细分门类发展现状的研究,本文总结了汽车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的两种模式,提出了我国发展汽车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汽车文化娱乐产业汽车文化发展模式发展路径产品文化通常以某种产品为载体而形成,此。
“汽车之父”卡尔·本茨曾经说过: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链条的不断延伸以及人们生活和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汽车文化娱乐产业正在逐渐兴起,这是一种将汽车产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产业形态,它的出现给汽车产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一、汽车文化及汽车文化娱乐产业(一)汽车文化狭义的“汽车文化”指围绕汽车而产生的文明习惯、法规和行为。
1999)曾说,“汽车是一种象征性物品,……汽车不仅承载着它所承载的东西,它也承载着个人的意识形态”。
缘文化是汽车与其他种类文化的结合,包括汽车会展、汽车运动、车运动与汽车博览。
如:上海已经连续举行了两届的“f1”大奖赛;北京、成都、青岛等城市陆续举办了汽车博览会。
(二)汽车文化娱乐产业汽车文化娱乐产业是以汽车文化内容的创造为核心,通过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组织,大规模提供汽车文化娱乐产品和汽车文化娱乐服务的经济形态,二、汽车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对世界各地汽车产业园区进行研究发现,世界各地发展汽车文化娱乐产业的模式大体有两种:拓展模式和开创模式。
(一)拓展模式该模式主要形成于城市原有的大型汽车核心企业之中,这些企业一般都具有从研发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当产业的集群效应产生后,发展会展、汽车运动等汽车文化娱乐产业而形成功能综合的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