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架线工程中导线或架空地线在跨越档内接头的基本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1
110 ~ 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GBJ233-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 年5 月 1 日中国打算出版社1991 北京关于公布国家标准《110 ~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317 号按照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 号文的要求,由原水电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110 ~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差不多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110 ~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 为国家标准,自1 991 年5 月1 日起施行。
原《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81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能源部负责治理,其具体讲明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建设部1990 年7 月2 日修订讲明本规范是按照国家计委〔1986 〕2630 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公司对原《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81 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地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体会,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一个附录。
这次修订的要紧内容有:将原适用电压等级由35 ~330KV 改为110 ~500KV ;比较切合实际地规定了回填土夯实的质量标准;修改并增加了M24 的螺栓紧固扭矩标准值;对有预倾斜要求的铁塔基础抹面、紧线后的挠曲值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增加了拉线塔立柱扭曲的标准;增加了机械化施工的有关条文:对用凡土林改为使用导电脂;将测瓷绝缘子的兆欧表的电压等级由2500 V 提升到5000V 。
由于《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的颁发,将原规范中这部分条文进行了减化,同时对液压后承诺尺寸偏差进行了修改,以及其他方面的修改。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3—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5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317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电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
原《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8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建设部1990年7月2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公司对原《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3—81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地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一个附录。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将原适用电压等级由35~330kV改为110~500kV;比较切合实际地规定了回填土夯实的质量标准;修改并增加了M24的螺栓紧固扭矩标准值;对有预倾斜要求的铁塔基础抹面、紧线后的挠曲值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增加了拉线塔立柱扭曲的标准;增加了机械化施工的有关条文;对220kV及以上工程及大跨越档的弧垂提高了质量标准;特别是重点增加了有关张力架线的条文,提高了因张力架线而导致导线损伤的处理标准;清除导线铝股表面氧化膜由使用凡士林改为使用导电脂;将测瓷绝缘子的兆欧表的电压等级由2500V提高到5000V。
由于《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的颁发,将原规范中这部分条文进行了减化,同时对液压后允许尺寸偏差进行了修改,以及其他方面的修改。
输电线路验收技术规程l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06 发布2003—10-1实施连云港供电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关于发布国家标准《l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317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电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23-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原《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23—81同时废止.本规范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建设部1990年7月2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公司对原《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23—81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地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一个附录。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将原适用电压等级由35~330kV改为110~500kV;比较切合实际地规定了回填土夯实的质量标准;修改并增加了M24的螺栓紧固扭矩标准值;对有预倾斜要求的铁塔基础抹面、紧线后的挠曲值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增加了拉线塔立柱扭曲的标准;增加了机械化施工的有关条文;对220kV及以上工程及大跨越档的弧垂提高了质量标准;特别是重点增加了有关张力架线的条文,提高了因张力架线而导致导线损伤的处理标准;清除导线铝股表面氧化膜由使用凡士林改为使用导电脂;将测瓷绝缘子的兆欧表的电压等级由2500V提高到5000V。
由于《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的颁发,将原规范中这部分条文进行减化,同时对液压后允许尺寸偏差进行了修改,以及其他方面的修改。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与《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差异综述1、增加了第二章术语、增加了第三章基本规定、在测量章节中删除了视距法测距,增加了卫星定位测量、在现场浇筑基础工程中,试块的养护修订为标准养护、在架线工程中删除了爆压工艺内容。
总则1、第1.0.3条: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应按照批准和经会审的设计文件施工。
需要变更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第1.0.4条: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前应有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和配套的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
(旧版本为第1.0.3条:架空送电线路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经有关方面会审的设计施工图施工。
当需要变更设计时,应经设计单位同意)。
2、第1.0.5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和新材料应经过试验、测试及试点验证,判定符合本规范要求时,方可采用(旧版本为第1.0.4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必须经过试验、测试及试点验证,判定符合本规范要求时方可采用)。
述语增加第2.0.1条:卫星定位测量:利用2台或2台以上接收机同时接收多颗定位卫星信号,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方法。
第2.0.2条:卫星定位:通过卫星定位测量的空间位置精度因子,来直观地计算并显示所观测卫星的几何分布状况。
第2.0.3条:对地距离:在规定条件下,任何带电部分与地之间的最小距离。
第2.0.4条:水胶比:水泥混凝土或砂浆中拌和水(不包括骨料吸收的水)与胶凝材料的质量比。
第2.0.5条:多年冻土:持续2年或2年以上冻结不融的土层,又称永久冻土。
第2.0.6条:热棒:一种由碳素无缝钢管制成的高效热导装置,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从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反向不能传热。
第2.0.7条:接地降阻模块:由低电阻材料预制成固定形状的接地单元。
原材料及器材的检验1、增加第3.0.3条:“并应根据检验结果确定是否使用或降级使用”。
2、增加第3.0.4条:“工程所用的碎石、卵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有关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文件办基建〔2008〕1号关于印发协调统一基建类和生产类标准差异条款(输电线路部分)的通知各区域电网有限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为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使公司系统在输变电工程设计、运行维护等领域有先进适用、协调一致的标准可依,自2007年3月以来,总部基建部会同生产部、安监部、科技部、国调中心等部门,开展了基建类和生产类差异标准协调工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同配合,按照电网工程全寿命周期内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对输电线路、变电各专业相关规程规范条款进行了广泛调研、研究分析、专家研讨,形成一致意见。
现印发基建类和生产类标准差异协调统一条款(输电线路部— 1 —分,共25条)(附件),请公司系统相关部门和专业在工程前期、设计、建设、生产运行中遵照执行。
附件:基建类和生产类标准差异协调统一条款(输电线路 部分)二○○八年一月七日主题词:科技基建 生产 标准 通知抄送: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 2008年1月8日印发 — 2 —附件:基建类和生产类标准差异协调统一条款(输电线路部分)说明:为便于说明,将《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简称为“设计规程”;将《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741~2001)简称为“运行规程”;将《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简称为“十八项反措”;将《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简称为“运行规范”;将《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简称为“施工验收规范”。
第1条:关于500kV线路跨越通航河流时至5年一遇洪水位的最小垂直距离1.条款原文“设计规程”表16.0.10,500kV线路跨越通航河流时至5年一遇洪水位的最小垂直距离为9.5m。
“运行规程”表A7,500kV线路跨越通航河流时至5年一遇洪水位的最小垂直距离为10m。
16 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16.0。
1 导线与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根据最高气温情况或覆冰无风情况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进行计算。
计算上述距离,可不考虑由于电流、太阳辐射等引起的弧垂增大,但应计及导线架线后塑性伸长的影响和设计、施工的误差.重冰区的线路,还应计算导线覆冰不均匀情况下的弧垂增大。
大跨越的导线弧垂应按导线实际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计算。
送电线路与标准轨距铁路、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交叉时,如交叉档距超过200m,最大弧垂应按导线温度+70℃计算。
16.0。
2 导线与地面的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表16。
0。
2—1所列数值。
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净空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表16。
0。
2-2所列数值。
表16。
0.2-2 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的最小净空距离m16。
0。
3 送电线路通过居民区宜采用固定横担和固定线夹。
16。
0.4 送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物。
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如需跨越时应与有关方面协商或取得当地政府同意,500kV送电线路不应跨越长期住人的建筑物。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表16.0。
4—1所列数值。
表16。
0。
4—1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送电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表16。
0。
4-2所列数值在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表16.0.4—3所列数值。
表16。
0。
4—3 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城市最大未畸变电场不得超过4kV/m 。
16.0。
6 距送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 处,无雨、无雪、无雾天气,频率0.5MHz 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如表16。
0。
6所示.16。
0。
7 送电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
通道净宽度不应小于线路宽度加林区主要树种高度的2倍。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输电线路验收技术规程l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06 发布2003—10—1实施连云港供电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关于发布国家标准《l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317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电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23-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
原《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23—8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建设部1990年7月2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公司对原《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23—81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地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一个附录。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将原适用电压等级由35~330kV改为110~500kV;比较切合实际地规定了回填土夯实的质量标准;修改并增加了M24的螺栓紧固扭矩标准值;对有预倾斜要求的铁塔基础抹面、紧线后的挠曲值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增加了拉线塔立柱扭曲的标准;增加了机械化施工的有关条文;对220kV及以上工程及大跨越档的弧垂提高了质量标准;特别是重点增加了有关张力架线的条文,提高了因张力架线而导致导线损伤的处理标准;清除导线铝股表面氧化膜由使用凡士林改为使用导电脂;将测瓷绝缘子的兆欧表的电压等级由2500V提高到5000V。
GB 50545-2010 110KV ~ 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1. 第5.0.4 条:5.0.4 海拔不超过1000m 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 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 5.0.4 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 220~330 500 750限值dB(μv/m) 46 53 55 582. 第5.0.5 条:5.0.5 海拔不超过1000m 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 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750限值dB(A) 553. 第5.0.7 条: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5 ,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25 。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 条: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 2.5 。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 1.5 。
5. 第7.0.2 条: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 的规定。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 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 输电线路应增加 1 片,对500kV 输电线路应增加 2 片,对750kV 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750单片绝缘子的高度(mm) 146 146 146 155 1701 ...绝缘子片数( 片) 7 13 17 25 326. 第7.0.9 条:5.0.6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 包括拉线、脚钉等) 的间隙,应符合表7.0.9-1 和表7.0.9-2 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