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证公式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备考2024年初级会计师《实务》《经济法》必背公式初级会计师《实务》《经济法》必背公式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初级会计师作为会计职业的入门级别,其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024年初级会计师考试即将到来,备考阶段对于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必背公式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结合历年考试真题,为读者提供实务和经济法两门课程中的必背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实务必背公式1、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2、无形资产摊销计算公式(1)年限平均法: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寿命(年)(2)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摊销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3、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二、经济法必背公式1、印花税计算公式(1)购销合同:应纳税额=购销金额×0.3‰(2)建设工程合同:应纳税额=承包金额×0.3‰(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税额=加工承揽金额×0.5‰2、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起征点3、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抵免额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三、总结本文提供了初级会计师《实务》和经济法》两门课程中的必背公式,这些公式对于备考2024年初级会计师考试至关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记住公式,还要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场景。
此外,要多做练习题,以便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希望这些公式能够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会计人必须掌握的50个常用公式汇总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会计公式,以便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下面是50个常用的会计公式的汇总:1.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总负债=短期负债+长期负债3.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4.流动负债=短期负债+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流动负债5.总收入=销售收入+其他收入6.销售收入=销售量×销售价格7.净收入=总收入-总成本8.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9.直接成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10.间接成本=工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11.净利润=总收入-总成本-税费-利息费用12.总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其他收入+借款+资本注入13.总现金流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负债偿还+分红+资本退出14.税前利润=总收入-总成本15.税后利润=税前利润-税费16.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17.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18.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19.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20.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21.销售成本率=总成本/销售收入2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23.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24.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存货25.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26.应付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付账款27.总资本回报率=税前利润/总资本28.净资本回报率=税后利润/净资产29.资本周转率=总资产/净资产30.速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总负债31.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入/总负债32.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33.应收账款占比=应收账款/总资产34.资本积累率=利润留存/净资产35.存货周转天数=存货/(销售成本/365)36.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销售收入/365)37.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销售成本/365)38.现金比率=现金/总负债39.速动比率1=(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负债40.资产负债率1=总负债/(总资产-累计折旧)41.ROA=净利润/(总资产-累计折旧)42.ROE=净利润/净资产4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44.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45.股东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资产46.应收账款占比1=应收账款/(总资产-累计折旧)47.资本周转率1=销售收入/(总资产-累计折旧)48.期间费用率=间接成本/销售收入49.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销售收入50.商誉形成速度=商誉/(所有者权益+商誉)以上是会计人员常用的50个公式汇总。
会计初级公式汇总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3、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
4、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
5、流动负债=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其他流动负债
6、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非流动负债
7、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8、成本=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9、销售收入=售价×销售数量
10、销售成本=销售成本率×销售收入
11、毛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12、费用总额=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3、利润总额=毛利润-费用总额
1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5、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16、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17、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1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9、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0、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21、销售利润率=毛利润÷销售收入。
注册会计师100个公式在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和考试中,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掌握了这些公式,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各种财务和会计问题。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 100 个注册会计师常用的公式,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一、财务报表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5、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6、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总额7、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8、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9、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10、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1、存货周转天数= 365÷存货周转次数1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3、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4、固定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15、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二、财务预测与计划16、外部融资额=(预计资产预计负债预计股东权益)17、销售百分比法:外部融资额=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18、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留存收益率)÷(1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留存收益率)三、财务估价19、复利终值:F = P×(1 + i)^n20、复利现值:P = F×(1 + i)^(n)21、普通年金终值:F = A×(1 + i)^n 1÷i22、普通年金现值:P = A×1 (1 + i)^(n)÷i23、预付年金终值:F = A×(1 + i)^(n + 1) 1÷i A24、预付年金现值:P = A×1 (1 + i)^((n + 1))÷i + A25、递延年金现值:P = A×(P/A,i,m + n)(P/A,i,m)26、永续年金现值:P = A÷i四、债券和股票估价27、债券价值=未来各期利息的现值+到期本金的现值28、平息债券价值=年利息×(P/A,i,n)+面值×(P/F,i,n)29、纯贴现债券价值=面值×(P/F,i,n)30、永久债券价值=利息÷折现率31、股票价值=未来各期股利的现值32、零增长股票价值=股利÷折现率33、固定增长股票价值=预计下一期股利÷(折现率增长率)五、资本成本34、债务资本成本=年利息×(1 所得税税率)÷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35、普通股资本成本=预计下一期股利÷股价×(1 筹资费率)+股利增长率36、留存收益资本成本=预计下一期股利÷股价+股利增长率37、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各种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个别资本成本六、投资项目资本预算38、净现值(NPV)=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39、内含报酬率(IRR):令净现值为 0 时的折现率40、年金净流量(ANCF)=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41、现值指数(PI)=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42、静态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43、动态投资回收期:令累计现金净流量现值为 0 时的年限七、营运资本管理44、经济订货量(Q)=√(2×年需要量×每次订货成本)÷单位储存成本45、经济订货量相关总成本=√(2×年需要量×每次订货成本×单位储存成本)46、再订货点=平均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用量47、现金持有量上限= 3×现金回归线 2×下限48、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49、存货相关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八、成本管理50、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51、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业务量52、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53、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54、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55、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56、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57、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销售额58、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100%59、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60、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九、本量利分析61、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62、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63、保利额=保利量×单价64、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十、短期预算65、生产预算: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66、直接材料预算:预计采购量=生产需用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67、直接人工预算:人工总成本=预计产量×单位产品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68、制造费用预算:变动制造费用=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69、现金预算:期末现金余额=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筹措现金运用十一、业绩评价70、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100%71、剩余收益=营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72、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平均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十二、企业价值评估73、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企业价值=预测期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价值的现值74、相对价值评估模型:市盈率模型: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市盈率×目标企业每股收益市净率模型: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市净率×目标企业每股净资产市销率模型: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市销率×目标企业每股销售收入十三、期权估价75、看涨期权到期日价值= Max(股票市价执行价格,0)76、看跌期权到期日价值= Max(执行价格股票市价,0)77、多头看涨期权净损益=多头看涨期权到期日价值期权价格78、多头看跌期权净损益=多头看跌期权到期日价值期权价格79、保护性看跌期权:组合净损益=执行价格股票买价+期权费80、抛补性看涨期权:组合净损益=股票售价执行价格+期权费81、多头对敲:组合净损益=执行价格股票售价期权费(若股价<执行价格);股票售价执行价格期权费(若股价>执行价格)82、空头对敲:组合净损益=期权费(执行价格股票售价)(若股价<执行价格);期权费(股票售价执行价格)(若股价>执行价格)十四、产品成本计算83、品种法: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84、分批法: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85、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的产品成本=上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成本+本步骤发生的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产品成本=最终完工产品应负担的份额十五、标准成本法86、标准成本=用量标准×价格标准87、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用量标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88、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工时标准×直接人工工资率标准89、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90、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十六、作业成本法91、作业成本分配率=作业成本库成本÷作业量92、某产品应分配的作业成本=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耗用的作业量93、增值作业的判断:增值作业是指那些顾客认为可以增加其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有用性,有必要保留在企业中的作业。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一、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二、会计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三、发出存货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2、先进先出法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加权平均单价=实际成本÷存货数量4、移动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四、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五、销售商品的核算:1、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2、售价金额法;: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六、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受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额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 ÷预计使用受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七、完工百分比法劳务收入及费用公式:1、本期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收入2、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费用八、财务报告中的公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速动资产=货币基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资产负债率(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周转率=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期=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息税前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其中: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资产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率/年初资产总额×100%本年总资产增长额=资产总额年末数-资产总额年初数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本年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会计的60个基础公式1.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 收入 = 销售收入 + 其他收入。
3. 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
4. 净利润 = 收入 - 成本 - 费用。
5. 毛利润 = 收入 - 销售成本。
6. 经营利润 = 毛利润 - 经营费用。
7. 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
8. 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存货。
9. 负债率 = 负债 / 资产总额。
10. 所有者权益比率 = 所有者权益 / 资产总额。
11.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12.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
13. 每股收益 = 净利润 / 股本总额。
14. 总资产回报率 (ROA) = 净利润 / 总资产。
15. 股东权益回报率 (ROE) = 净利润 / 股东权益。
1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 融资活动现金流。
17. 现金流量比率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流动负债。
18. 固定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固定资产。
19. 利润率 = 净利润 / 收入。
20. 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 / 收入。
21. 资产负债表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2. 资本结构比率 = 长期负债 / (长期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3. 息税前利润 (EBIT)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费用。
24.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EBITDA) = EBIT + 折旧 + 摊销。
25. 利息保障倍数 = EBIT / 利息费用。
26. 每股净资产 = 总股东权益 / 股本总额。
27. 净资产收益率 (ROE) = 净利润 / 平均股东权益。
28. 经营现金流 = 净利润 + 非现金费用 + 营运资本变动。
29. 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总资产。
30. 存货周转天数 = 365 / 存货周转率。
31.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365 / 应收账款周转率。
会计必背48个公式大全作为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各种会计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会计必背的48个公式大全。
I.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1.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2.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3. 总负债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负债4. 所有者权益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所有者权益5.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总资产总额×100%6. 负债比率=总负债总额÷总资产总额×100%7.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总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8. 资本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本总额9.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总额II. 利润和财务效率10. 毛利率=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总额×100%11. 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总额×100%12.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额×100%13. 税前利润率=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额×100%14.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总额15. 总资产净利润率=税后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6.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7. 所有者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8. 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平均所有者权益19. 财务杠杆效应=权益乘数-120. 利润杠杆效应=总资产回报率-资本成本率III. 财务分析21. 现金流量覆盖率=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总额23. 长期负债性负债比率=长期负债总额÷总资产总额×100%24.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25. 非流动负债比率=非流动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26. 现金比率=现金与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总额27.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款项)÷流动负债总额IV. 投资分析28. 投资收益率=(投资利润÷投资成本)×100%29. 投资回报率=(投资收益-投资成本)÷投资成本30. 资本回报率=税后净利润÷普通股权益×100%31. 成本资本回报率(ROIC)=经营活动净收益减去税项÷(资产净值+招股净额-非流动负债)32. 价值增值率=经营活动净收益减税项÷平均资产总额V. 股本分析33. 每股收益(EPS)=净利润÷普通股股本34. 每股净资产(BVPS)=所有者权益总额÷普通股股本35. 每股现金流量(CFPS)=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普通股股本VI. 成本和销售分析36. 计算总成本=总变量成本+总固定成本37. 变量成本=单位产品成本×产品数量38. 固定成本=总成本-总变动成本39. 边际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40. 边际利润率=边际利润÷销售收入×100%41. 定价公式=(总成本÷预计销售量)×(100%+预期利润率)42. 贡献毛利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43. 预测销售额=预计销售量×销售价格44. 单位产品成本=总成本÷生产量VII. 管理会计45. 报废总额=固定资产总额×报废率46. 报废时间=(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月折旧额47. 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48. 报废率=报废总额÷固定资产总额×100%以上是会计必背的48个公式大全。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1.会计基本公式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c.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2.会计核算公式a.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b.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c.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资本+留存利润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e.营业成本=期初存货+购货-期末存货f.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g.净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3.财务指标计算公式a.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b.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c.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d.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e.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f.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g.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总额h.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4.成本计算公式a.批量平均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每个生产批次的成本总额/批次产品数量b.加权平均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期初库存单位产品成本×期初库存数量+本期入库成本/期初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c.计算存货的结转成本:期初存货+本期入库-期末存货5.现金流量计算公式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总额b.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总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额c.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额-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额d.现金净增加额=期末现金余额-期初现金余额以上仅是一些常用的会计公式,还有很多其他公式和计算方法。
实务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各种公式进行应用和计算。
对于初级会计实务学习者来说,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对于日常的会计工作非常重要。
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总结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集锦一、会计等式:资产=负债+一切者权益支出-费用=利润二、会计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作额-本期减少发作额三、发出存货计价方法:1、一般计价法2、先进先出法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本月发出存货的本钱=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本钱加权平均单价=实践本钱÷存货数量4、移动加权平均法学会计存货单位本钱=(原有库存存货的实践本钱+本次进货的实践本钱)÷(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本钱=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本钱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本钱=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本钱四、发出材料本钱差异率:本期材料本钱差异率=(结存材料的本钱差异+本期验支出库材料的本钱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方案本钱+本期验支出库材料的方案本钱) 期初材料本钱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本钱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方案本钱×100% 发出材料应担负的本钱差异=发出材料的方案本钱×材料本钱差异率五、销售商品的核算:1、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支出-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本钱=销售净额-销售毛利2、售价金额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支出×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本钱=本期商品销售支出-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期末存货本钱=期初存货本钱+本期购货本钱-本期销售本钱六、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运用授命(年)X100% 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X月折旧额2、任务量法:单位任务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X(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任务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固定资产当月任务量X单位任务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2 ÷ 预计运用授命(年))X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率=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运用年限÷预计运用寿命的年数总和)X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预计净残值)X月折旧率七、完工百分比法劳务支出及费用公式:1、本期确认的支出=劳务总支出X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时期已确认的支出2、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本钱X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时期已确认的费用编辑引荐:初做会计小知识汇总会计每月必做事情2011年终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本钱核算的普通程序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新旧条例对比表。
超详细CPA《会计》常用50个公式1、计算利息的公式(1)利率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
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
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
如年息九厘写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1.5,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
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2)计息起点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
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3)存期计算规定①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②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③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
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④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4)计算利息基本方法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①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②计算利息的方法a.百元基数计息法。
适用于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b.积数计息法。
适用于零存整取储蓄利息的计算,也可用于计算活期存折的利息。
会计证公式大全
1、资金运动=资金投入+资金运动-资金退出
2、资金投入=股东投入+债权人借入
3、资金运用=资金供应+资金生产+资金销售
4、资金退出=交税+偿债+分配股利
5、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6、会计中期=月度+季度+半年度
7、会计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8、会计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9、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10、收入-费用=利润
11、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12、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13、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14、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15、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16、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17、本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18、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19、成本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20、负债类账户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21、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22、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23、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公式
总账账户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账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
总账账户期初余额=所属明细账账户期初余额合计
总账账户期末余额=所属明细账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24、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资款
25、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
26、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应收账款余额*计提比例+(-)坏账准备借(贷)方余额
27、存货=在途物资+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周转材料±材料成本差异
28、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29、存货成本=买价+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合理损耗+整理费用等
30、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31、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100%
32、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寿命*100%
33、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34、职工薪酬=工资+奖金+福利费+五险一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
35、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材料包装物+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
36、其他业务成本=销售材料包装物成本+出租无形资产摊销额+出租固定资产折旧额
37、销售费用=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宣传费+运输费+装卸费等
38、管理费用=办公费+交通费+差旅费+工资+咨询费+业务招待费+印花税等
39、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40、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1、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42、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3、无形资产净值=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4、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45、长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46、应交增值税=销售收入×17%-进货成本×17% (适用一般纳税人)
47、应交增值税=销售收入×3% (适用小规模纳税人)
48、不含税销售收入=含税销售收入/(1+适用税率)
49、应交营业税=营业收入×适用税率
50、应交消费税=含增值税销售额/(1+17%)×消费税税率
51、代收代缴消费税=[(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税率
52、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工薪)
53、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1-20*)×20%×(1-30%)(适用稿酬)
54、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55、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56、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
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57、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
58、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59、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60、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61、可供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其他转入
62、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法定盈余公积
63、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