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74.00 KB
- 文档页数:18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教案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时安排:共30课时,每节课时为45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2.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3.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4.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5.学会计算机的基本维护和故障排除。
教学内容:第一课: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2.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3.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执行指令的过程。
第二课:计算机操作系统1.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2.学习Windows系统的安装和使用;3.学习Linux系统的安装和使用。
第三课:计算机网络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学习网络的协议和传输方式;3.学习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安全管理。
第四课:办公软件Word1.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特点;2.学习Word的文档创建、编辑和格式调整;3.学习Word的插入图片、表格和链接等高级功能。
第五课:办公软件Excel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特点;2.学习Excel的数据输入和处理;3.学习Excel的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第六课:办公软件PowerPoint1.了解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特点;2.学习PowerPoint的幻灯片制作和编辑;3.学习PowerPoint的演示和发布。
第七课:计算机维护和故障排除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2.学习计算机软件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3.学习计算机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配合实践、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
教学评估: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教学资源:计算机室、投影仪、电脑设备、教材、资料等。
教学注意事项:1.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2.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3.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5章《计算机应用基础》(1-5章)教案授课单位计算机教研室授课时间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授课对象层次中职授课对象授课教师张健2022年7月26日目录目的要求:........................................................... ............................................................... ..................1教学重点:........................................................... ............................................................... ..................1教学难点:........................................................... ............................................................... ..................1作业与练习:........................................................... ............................................................... ..............1教学时数:........................................................... ............................................................... ..................1第1章电子计算机概述............................................................. .. (1)教学目标与要求:........................................................... . (1)教学重点:1教学难点:2课时安排:2教学内容:21.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21.2.微机的特点及应用............................................................. ....................................................4第2章微机基础知识............................................................. (8)教学目标与要求:........................................................... . (8)教学重点:8教学难点:8课时安排:9作业与练习:........................................................... ............................................................... ......9教学内容:91、微机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9作业与练习:............................................................ ................................................................ ..12教学后记12第3章操作系统............................................................. ............................................................... . (12)教学目标与要求:........................................................... ...........................................................12教学重点:........................................................... ............................................................... ........12教学难点:12课时安排:12教学内容:12作业与练习:............................................................ ................................................................ ..131、操作系统概述.............................................................. ..........................................................132、Window某P基本操作.............................................................. .............................................153、Window某P基本设置.............................................................. .............................................16作业与练习:............................................................ ................................................................ ..20教学后记20第4章汉字输入技法.............................................................. . (20)教学目的:20教学重点、难点:........................................................... ...........................................................20教学方法手段:........................................................... ............................................................... 20课时安排:20教学内容:20练习作业:24教学后记:24第5章Word2003文字处理............................................................. (24)教学目标:24教学重点难点:........................................................... ............................................................... 24教学方法、手段:........................................................... ...........................................................25主要内容:25课时安排:25第一节Word2003基本知识.............................................................. ........................................25第二节Word2003的基本操作.................................................................................................28第三节文档的编辑排版.............................................................. ..............................................33第四节表格、图文混排.............................................................. ..............................................43作业与练习:54教学后记:54目的要求:理解和掌握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及信息时代的特征。
中职计算机教师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中职一年级计算机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每课时45分钟,共2课时四、授课教师XXX(教师姓名)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2)学会使用常用软件进行办公自动化;(3)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安全知识;(4)培养计算机编程思维和基本编程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爱好;(2)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2)常用软件的使用;(3)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安全知识;(4)计算机编程思维和基本编程技能。
2、教学难点(1)计算机编程思维的培养;(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理解;(3)信息安全意识的提高。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与课程相关的实际案例,如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好奇心,从而导入新课。
- 提出引导性问题,如:“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我们如何利用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简短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接下来的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利用PPT、实物展示或视频资料,系统讲解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如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原理等。
-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介绍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 强调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 简要介绍编程思维和基本编程概念,为后续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3、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任务进行合作探究,如分析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及其防范措施。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2. 帮助学生熟悉常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 的使用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文件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2) 常用办公软件的核心功能及操作流程。
2.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复杂的操作系统设置。
(2) 引导学生将办公软件的各项功能综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教师现场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法:展示计算机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约5 分钟)同学们,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啦!无论是日常的娱乐、学习,还是未来的职业发展,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哟!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计算机的奇妙世界吧!2. 背景介绍与作者介绍(约5 分钟)虽然计算机知识没有具体的作者,但是它是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不断努力和创新的成果呢!从最初的大型计算机到如今轻便高效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呀!3. 计算机操作系统讲解(约20 分钟)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操作系统。
它就像是计算机的大管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和任务哦!比如文件的存储、程序的运行等等。
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进行文件的新建、复制、粘贴和删除,还有系统设置中的屏幕分辨率调整、电源管理设置等操作。
同学们要认真看哟!4. 常用办公软件讲解(约30 分钟)接下来,咱们重点学习常用的办公软件。
Word 用于文字处理,Excel 用于数据处理,PowerPoint 用于制作演示文稿。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3.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使用;4.能够进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念和分类;2.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3.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使用;4.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教学步骤:一、引入(10分钟)1.引入计算机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动机。
二、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30分钟)1.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如CPU、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
三、讲解计算机硬件(30分钟)1.详细介绍计算机主要硬件的功能和作用,如CPU的计算和控制、内存的存储和读写、硬盘的数据存储等。
2.演示计算机硬件的拆装和连接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使用。
四、讲解计算机软件(30分钟)1.分类介绍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种类,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等。
2. 重点介绍操作系统的作用和种类,如Windows、Mac OS、Linux等。
3.演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设置。
五、复习和总结(20分钟)1.复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硬件和软件的内容,提问学生相关问题。
2.总结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六、作业布置(10分钟)1.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基础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硬件和软件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使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拆装和连接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讲解操作系统安装和配置,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和使用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操作方法;(2)学会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和操作系统;(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爱好;(2)培养学生遵守计算机伦理和网络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挑战,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3. 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第2课时:计算机硬件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2. 常见的外设设备及其作用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第3课时:计算机软件1. 软件的分类和作用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3. 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第4课时:计算机操作基础1. 操作系统的启动和关闭2. 桌面环境的使用和管理3.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第5课时:计算机网络基础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2. 网络协议和网络结构3.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三、教学资源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备2. 投影仪或白板3. 教学PPT或教案4. 网络连接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硬件设备和软件知识。
3. 演示:通过实际操作,展示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和网络应用。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2. 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爱好;4. 学生遵守计算机伦理和网络安全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1. 实践教学:以实际操作和实践为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计算机知识。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如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如量子计算机、等。
1.2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介绍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如二进制、计算机指令等。
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讲解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科学研究、工业设计、教育、医疗等。
第二章: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组件,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
2.2 常见操作系统简介讲解Windows、Linux、macOS等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3 操作系统的使用技巧讲解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命令、界面操作等。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3.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
讲解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网络设备等基本概念。
3.2 网络互联与互联网讲解网络互联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局域网、广域网等。
介绍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及其应用。
3.3 网络通信与网络安全讲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TCP/IP协议、路由器、交换机等。
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威胁和防护措施。
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4.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界面布局,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
介绍文本的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基本操作。
4.2 排版与打印讲解排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段落设置、页面布局等。
介绍打印文档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4.3 图文混排与表格讲解图文混排的基本方法,如插入图片、形状等。
介绍表格的制作和编辑方法。
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5.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界面布局,如Microsoft Excel、WPS表格等。
介绍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单元格格式设置等基本操作。
#### 教案标题: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试讲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 教学难点:1.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卸载。
2. 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
####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二、新课讲授(30分钟)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各硬件部件的功能。
- 讲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2.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启动、关闭、切换用户等操作。
- 演示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3.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以Word为例,讲解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等操作。
- 以Excel为例,讲解表格的创建、编辑、计算等操作。
- 以PowerPoint为例,讲解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播放等操作。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 教案范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
首先,请大家跟我一起思考一个问题: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请同学们分享你们的看法。
二、新课讲授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高职计算机教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高职计算机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在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功能;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基本操作;3. 熟悉常用的办公软件和应用程序,并能灵活运用;4. 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技巧和方法;5. 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于教学目标,本教案将包含以下内容: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组成部分;-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功能和使用;- 存储设备和文件管理;-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 计算机网络:- 网络基本概念和常用设备;- 网络连接和配置;-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3. 办公软件和应用程序:-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 数据库软件的使用。
4. 计算机编程:- 编程语言和编程环境;- 程序设计基础;- 算法和流程图。
5.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方法;- 计算机应用实践案例分析;- 小组合作和项目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2.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掌握实际操作技能;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项目实践,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5. 教材和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和多媒体资源。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效和教学效果,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实践操作评估: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3. 项目评估:对学生的项目实践成果进行评估;4. 期末考试:以闭卷考试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课程整体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资源本教学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 教师教学用书和课件材料;2. 学生教材和参考书籍;3. 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和软件;4. 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