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第一学期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9
三好学生标兵初二年级一等奖初二04 童安琪初二09 葛昊立二等奖初二07 沙玉初二03 张恭初二08 陈彧三等奖初二08 曹枢伟初二08 龚益初二10 陈天昳初二12 苏予倩初三年级一等奖初三04 黄昊初三08 邵麒文二等奖初三05 张竞初三10 杨叶倩初三12 殷婷三等奖初三13 徐益民初三11 朱媛媛初三13 洪力初三06 邵柯楠初三6 徐笑月高一年级一等奖高一06 陈希高一09 吴梦奇二等奖高一13 姜欣桐高一03 尹晓莉高一08 朱镕杰高一12 许皓淇高一9 黄琛三等奖高一02 谢皋楠高一02 刘颖高一08 钱叶丹高一05 戴玥高二年级一等奖高二03 郑雅文高二11 章佳翔二等奖高二04 孙佶高二15 王荣辉高二09 王铭洋高二16 陆乐高二08 范欢三等奖高二04 孙雨濛高二01 张偲高二11 宋亦凡高二12 裴为诚高二08 王妤岌高三年级一等奖高三04缪舒高三03 姜通晓二等奖高三07仲琛高三06李近朱高三04丁璐高三11 程晓霏高三12程喆三等奖高三03 朱睍华高三01宦超高三09葛玉林高三10陈瑶高三14张沛露三好学生初二年级初二01徐蒋桐贾云翔金嘉彧陆佳莹季文嬿姜伟威丁陆玮初二02高亮吴振宇严笑儿顾滢滢孔睿初二03郑天鑫何元悦韦汀初二04王蓉戴军朱家正严天啸李亦洋黄涛初二05陈倩倩陈傲运徐晓倩张佳运初二06卢嘉琦黄安琦支天宇宋大为张天枢陈龙周大为蒋中杰沈周明卢晓雨初二07黄哲昱初二08龙凌瑶朱熠丁奕文张旻媛初二10胡亦尧张悦许珂初二11王晓炜李页辰张启楠吴炜佳初二13季玺初二14张璐初二15张俊逸初二16王锦超初三年级初三2 胡一剑张彤张剑初三3 康鹏飞秦超顾晨查捷初三4 李嫣季佐嘉葛炀初三5 丁咚沈雯李舒敏周陈旻李玥周西彤陈玉洁朱昱橦初三6 周茜阳朱建许天骜周宁慧蔡韵庭江昊陶正樊杨阳初三7 刘茜孙川仇扬周靓张怡许再一初三8 沈卓尧黄烨宇余凯石雯婧初三9 施钦清郭亚希陈炯媛初三10 徐艺恒吴倩刘云鹏初三11 王蕴倩初三12 曹杰郁海琨吕晖周佳梅沈棪陈雨书于颖红吴志兵初三13 陈蕾韩斯芮姜雯陆青黄丹阳缪文轩初三14 方骁薇顾愫王凯王可王洵王唯高一年级高一1 陈喆高一2 吴瑞许潇高一3 朱玮方亮潘丹高一4 刘畅秦皓吕彦峰薛露董溢朱小飞张晓天高一5 刘俊曹宇恒胡文文贾晶晶王小萍郭雯钱荣高一6 姚强朱夏菁高一7 钱咏志朱琦胡安琪汤灵灵高一8 顾张曦宋琦琦高一9 吴佳施婉珩张晓凡高一10 吴晓炀杨宇弘高梵洪丹凤高一11 顾佳游宋培施亚楠时赟李霞高一12 吴蔚杰葛楠庄宇高一13 王晓焰施振南高一14 许亚琪朱辰骏沙扬峰高一15 刘禹静顾晓敏张红梅樊健健李培培高二年级高二01 崔睿高二02 李天鸣冯燕谢媛媛戴燕玲孙霞史佳丽高二03 余书恒徐炎杨奕龚凌春子高二04 缪安琪尹慧敏王雯高二05 徐逸宗玲王栿刘润高二06 李晓雪葛佳高二07 孙鹏飞任涛飞许增高二08 黄韬叶青陈锋杨玲玲高二09 孙序伦徐明王伊子陈金林王聪张晓康高二10 卢煦秦淇淇万荣明高二11 吴海伦喻婷袁天泽张韫炜潘瑾高二12 钱修刘杰龚雨恬王媛媛姚晓东高二13 吴佳妮朱伟高二14 范舒舒张琪刘燏晨高二15 陈晓璇王先跃高二16 姚妍彤陆尘高敏吴家琪高二17 许晓鑫殷媛高二18 祁嘉馨黄茜高二19 费驰李玥高三年级高三01 金超顾肖庆许宇翔刘刚邱小杰高三02 刘娟汪俊峰金胜男吴凯胡铂翟小勇高三03 杨凯丰朱潇潇高三04 黄彦高三05 张杰陈旭徐锋刘辰高三06 白智敏吴潇崔鹏陈洁芸徐立思高三07 顾夏云王霖周美云王良葛洪飞高三08 左澄严章张俊朱昊曹子燚张烨文高三09 熊鹰倪欢纪玥高三10 黄烨清陆小龙朱莹胡嘉丽高三11 周晓颖王轶凡高三12 朱琳李晓莉李超君胡明慧高三13 孙程程李敏瞿鑫磊宋良高三14 施甜吴斐高三15 李蜜喻颖张沐周婷严颖张燕高三16 陈霄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优秀学生干部初二年级初二01范毅陈悦初二02徐夏天朱东奇初二03许倩文黄祥初二04卜凡何有宸初二05刘逸尘吴彦初二06施剑东谢翌初二07秦璐曹则禹初二08丁一鸣钱刘宸初二09管星逸季晓禹初二10陈靓邢雅初二11施逸卉刘薇芬初二12郑望桥汤喆人初二13陈佳铭李媛媛初二14陈秋燕万佳奇初二15吴镇蒋鹏辉初二16马光豪周晓瑾初三年级初三1 包栋勋潘灏悦初三2 张培任佳丽初三3 蔡洋张喆初三4 于明帅翁歆田初三5 徐李徐颖初三6 王东宇陶月初三7 金琳蔡颖颖初三8 柳蕾胡逸凡初三9 刘畅花桐初三10 徐佳初三11 周叶玲王晓雯初三12 陈抒周礼初三13 严妍丁祎初三14 桑芳剑王可高一年级高一1 潘松高一2 刘昱辰黄丹琳高一3 成敏艺朱艾琪高一4 顾晨颖王洋高一5 陈明邬大伟高一6 周婧高一7 王晓彤徐浏高一8 季茜成施斐斐高一9 唐棣茅文婷高一10 黄云陈沁高一11 高敏敏李婍涵高一12 赵莉莉蒋琳琳高一13 周烨李磊高一14 陈翔钱荣高一15 陈琪蔡甜甜高二年级高二01 顾颖蔡扬江子高二02 马丽袁莉斐高二03 李钟宇杨丽丽高二04 陶艺李晓颖高二05 张琪刘润高二06 袁泱泽张雨薇高二07 施欣驰瞿佳鹏高二08 李杨杨海高二09 曾竹君高二10 薛蒙何蕾高二11 周建国高二12 甘地管均高二13 陈玉婷高飞高二14 黄超超冯韵秋高二15 陈晶清纪欣高二16 郭静沫孟剑高二17 沈晓雯吴辰珏高二18 吴瑛瑛胡玉婷高二19 赵萍萍张舒辰高三年级高三01 朱薪橙严佳高三02 王智平张小庆高三03 王楠刘雪峰高三04 肖遥邵强高三05 张飞王任伟高三06 孙立张一飞高三07 徐阳阳陆金杰高三08 徐然许鹏高三09 朱素莹保涵高三10 刘捷周知高三11 季钦林一朵高三12 杨晔珺张璐高三13 蔡家慧曾建祥高三14 王艺霖胡荣荣高三15 范一鸣孙龙高三16 郭海音李慧洁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文明学生初二年级初二01许斐季建宇季雨禾王哲龚纯初二02夏禹张天亿林洁瑶蒋珂龚玉清初二03殷婷婷顾媛媛蒋芸璐唐歆聪王羽初二04虞祥灵陈玲王志鹏陆疏桐王力初二05范栎朱楠成诚刘婉清陈天一初二06汤英恒魏皓天沈欣宇张王浩然初二07张悦王蓉方琪王蔚丁可初二08王海天王婧婕秦瑶许其凡陈旭初二09宗慧袁昕吴天一陈锴樊嵘初二10颜俊习泽玺周嘉欣余琦曹婷婷初二11舒天宇陈天于鑫王天佳黄悠悠初二12包佳程曹新张有锋高佳王舒婷初二13杨婷婷侯天禛乔聿枢徐焱林陆佳初二14杨美玲黄佳凯金通达钱胜男孙丹娜初二15严雅慧张利张恺王烨葛鹏初二16施沈浩吴家禾殷杰李昧霖秦国伟初三年级初三1 曹君迪苏晓璇白亚楠陆春梅施蕾初三2 王树霞郭超黄玉敏陈敏初三3 任艺施颖陶孜钱前陈颖初三4 浦杨杨袁伟凡苏嘉楠张驰唐世卓初三5 王亚强陈冰青朱博文丁立吴欣怡初三6 马丝莹王霖杰严杨张缪伟徐晟初三7 李秦楠钱晓燕林陈宸戴涛曹熠璋初三8 蔡忠翔姜张炎吴冰玉张烨陈雪花初三9 李佳金烨初三10 王晟刘亦涵孙季超孙乾平查龚斐初三11 黄邵玮郭宇彤顾晨灿丁赟王书彦初三12 朱辰洋吴珂张舒静宋星驰蒋嘉洋初三13 丁川力朱奥俣吴迪张晨黄诚初三14 贾静怡朱延焦洋王晨杨冬莞高一年级高一1 李雷杨潼高一2 毛雪婷王怡徐李荔黄晓丹潘静高一3 赵琪查晓理姚慧张阳洋张宇高一4 朱笑梅江海洋张深淼陈晨孙敏高一5 王明明姚嘉琪蔡楠陈志腾张静高一6 周元剑陆骁姚强刘晓侃彭丽媛高一7 卢剑达张培张峰张靖煜王鑫高一8 王杨朱梦杰单雨萌王悠杨许亮高一9 王晨霄祁昕蒋锐周怡婧朱叶高一10 蔡靖洋王爱萍毛李洁孙晓雨包靖高一11 姜浩袁茜钱丹蒋沁吴俊高一12 黄鸿祥王雅梅陈菁王晨晨朱敏高一13 施滢金璐樊蓓蓓施雅吉冬梅高一14 李旖旎张李琪葛佳顾洋洋曹静高一15 姚军过逸芳吴杰夏其王晶晶高二年级高二01 季田施佳丽周婷婷唐倩施佳慧高二02 周佳成诚袁佳云王晶晶葛晓利高二03 方圆圆葛晓婧樊丽花陈依雯王昱高二04 刘星佑杨琳段安琪胡希肖潇原雪高二05 张琪王婧周文怡沈承王梦琪高二06 徐楠金偈湉张萍刘云霄卫晨斐高二07 杨宗羲徐文佳徐甜何智葛丽高二08 罗丹陆野黄飞顾理蒋轶闻高二09 张志清姚蓉印磊於欢琪张玲玉高二10 秦晨晨余雯孙可夫徐珊珊朱闻高二11 杨帆周家平张阳朱妍史蕾高二12 石靓陆雯磊管历王仕臣邱俊高二13 朱燕曹桐冯兴严兵孔军高二14 张宇徐皓毛晓娟陶雪黄欣高二15 李媛张俊邢俊耿艳梅顾颖高二16 胡欣仇惠芫顾溪王磊孙佩高二17 朱杰黄茜黄燕杨乾坤郑玉冰高二18 吴瑛瑛沙莎胡玉婷钱天陆文婷高二19 陈霞魏君朱敏顾沈楠沙剑梅高三年级高三01 何蕊季琭妍李灿周珑珑严嘉祺高三02 沈海松陈飞刘小通张烨吕翔高三03 杨乐卜超茅琳丁慧俊马聪高三04 朱颖张辰飞何励沈华杨奕高三05 金颖钰王荣刁诚诚沈俊方萍高三06 沙莹顾婧鹏吴钰飞叶青沈洁高三07 朱慧顾珊珊陈健姜鑫鑫杨青高三08 邢燕陶园园姜启吴徐鹏朱昱高三09 李晨陈菁菁魏佳喜张鑫於佳高三10 唐志松蔡天剑张霜王莹燕胡晶晶高三11 昝杰彧林微徐超君居虹霞龚笑微高三12 黄荣顾佳黄园殷蕾李鹏高三13 钱玉婷葛中慧成玲杨惠周艺佳高三14 张小丽朱苹吴烨董莱恩陈艳高三15 张舒君单洁张晟薇徐天慈张锦云高三16 王浩杨金鑫张紫君单文懿尹超。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题2008年1月完卷时间为90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若集合A ={x |2x –5>0},集合B ={x | x 2–2x –3<0},则集合A ∩B = 。
2、不等式的122+-x x <0的解集是 。
3、函数f (x )=112-+x x (x ≠1)的反函数是=-)(1x f 。
4、函数x y 3log=的定义域是 。
5、方程442log =x 的解为 。
6、已知lg2=m ,则lg25= 。
(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7、若x >0,y >0,且41=xy ,则yx11+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
8、设集合A ={x | |x –a |<2},B ={y | y= –x –1,–4<x <1},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 。
9、已知集合{关于x 的方程ax 2 +2x+1=0的解}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
10、指数函数y=(a 2 –1)x 在R 上为单调递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1、试构造一个函数f (x ),x ∈D ,使得对一切x ∈D 有|f (–x )| = |f (x )|恒成立,但是f (x )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则()x f 可以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2、a >1且b >1是log a b >0的 ( ) (A )仅充分条件 (B )仅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13、函数y=x+a 与y=log a x 的图像可能是 ( )14、下列函数中值域为+R 的是 ( )x(A ) y = x 3 (B ) y= x –2 (C ) y=x –1(D ) y=x15、由不全相等的正数),,2,1(n i x i =形成n 个数:,1,,1,113221nn x x x x x x +++-,11x x n +关于这n 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n 个数都不大于2 (B ) 这n 个数都不小于2 (C ) 至多有1-n 个数不小于2 (D ) 至多有1-n 个数不大于2 三、解答题(本大题要求写出解题步骤,共55分)16、(本题8分)已知点A (10,1)在函数f (x )=log a x 上。
浙师大杭幼师院2007学年第一学期幼儿文学练习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填空题(错1题,扣1分)1、幼儿文学是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接受对象是3岁至岁的儿童,婴儿文学的主要接受对象是岁至3岁的儿童。
2、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儿歌有和二大类艺术表现形式。
3、幼儿诗歌是幼儿文学的一种体裁,一般可分为与两种形式。
4、是婴幼儿接触的最早的幼儿文学样式。
5、儿歌源自民间,自古有之;儿歌具有浓郁的风格——韵律优美,通俗浅显,而又充满。
6、周作人将儿歌按产生的情况分两大类,即与。
7、明朝的,他收集民间童谣并加以改编,于1593年成集,这是我国第一部个人收集改编的儿歌集,它突破了将童谣视为“”的迷信观点。
8、连锁调运用的修辞手法组织诗句。
“随韵接合,义不相贯”合乎幼儿思维的无意性特点。
9、摇篮歌,也叫或摇篮曲。
现代作家创作的摇篮曲有两个特点及。
10、问答歌也叫,其特点是,由于采用问答形式,非常适于,因此常被称为。
11、数数歌有意识地把初步的的概念和具体可感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培养儿童对数的认识。
12、儿歌《七加一》对幼儿能起到培养训练能力的作用。
13、为幼儿选择绕口令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二是。
14、古怪歌具有培养幼儿的作用;它常用的表现手法是和。
15、从美感角度讲,幼儿诗偏重于和的创造,而儿歌则偏重于。
16、幼儿诗从内容上看,可分为和;从角度看,可分为科学诗与两大类。
17、幼儿故事从内容上分有神话、传说、、寓言、等。
18、、在幼儿故事中,这种表现手法不等于“重复”;此外,幼儿故事还有、顿悟、等表现手法。
19、童话的发展经历了和的两个历史阶段;它起源于、和。
20、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的《》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
他被评论家称为“”,是叶圣陶所开创的童话的杰出继承者,他的三部长篇童话《》、《》、《》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成熟。
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中篇童话《》,2006年成为迪士尼公司第一次与中国电影界合拍的影片,小主人公是。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填空题16.静止地面 17.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18.质量不变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19.1m3铝的质量是2.7×103kg 2.7×103 2.720.声波能传递信息声波能传递能量 21.焦点放大镜放大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22.会聚发散凸透镜+400 23.绿黑 24.左 3.2 25.250ml 0.3三.作图题26题、27题略,每小题各2分四.实验与探究28.(1)10cm (2分) (2)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分)(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分)。
29.(1)①砝码和物体的位置放反了 (2分) ②用手直接拿砝码(2分)(2)(2分)(其它设计只要合理即可)(3)1.1g/cm3(2分)(4)偏大(2分);①③④②⑤(2分)五.分析与计算30.解:由发票内容可知:出租车行使的时间为30分钟,即1800s;行驶的里程为18km,即18000m。
…………(2分)由v=s/t得…………(1分)v=18000m/1800s=10m/s…………(2分)31.解:根据ρ=m/v得…………(1分)v=m/ρ…………(1分)v=2.5×106kg/2.5×103kg/m3=1000 m3…………(2分)根据v=sh得…………(1分)s=v/h…………(1分)s=1000m3/0.4m=2500m2…………(1分)32.解:由题意知:若使车厢充分利用,运输钢材和木材时,必须同时满足:体积之和是40m3;质量之和是40t。
…………(2分)设钢材体积为v钢,木材体积为v木…………(1分)根据题意列方程得:v钢+v木=40…………(2分)ρ钢v钢+ρ木v木=40000…………(2分)代入数据…………(1分)解方程得:v钢=0.7m3…………(1分)v木=37.3 m3…………(1分)。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命题人:孔怀儒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请同学们将答案答在答案卷上,本卷满分100份,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取g=10m/s 2) 一、填空题(本题共24分,每格2分,第6题1+1+2=4)1.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 和 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2. 校园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啊门啊前一棵葡萄树,啊嫩啊绿地刚发芽,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往上爬… …”,可以近似认为,与水平倾斜为α角的葡萄枝对重为G 的蜗牛的作用力为 。
若已知蜗牛与葡萄枝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蜗牛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3.质点在若干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其它力不变而将其中一个力F 先减小至零接着再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过程中,则质点的加速度将 ,质点的速度将 。
(填写变化情况) 4.如图所示,水平传送皮带顺时针转动,速度大小为2米/秒,现使质量为2千克的工件A 以4米/秒的水平速度冲上皮带左端,已知A 与皮带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0.2,皮带左右长度L=10m,它随皮带运动到右端,则开始时工件A 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工件A 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为 s 。
5.如图所示,在一细绳C点系住一重物P,细绳两端A、B分别固定在两边墙上,使得AC保持水平,BC与水平方向成300角,已知细绳最大只能承受200N的拉力,那么C点悬挂物体的重量最多为 ,AC、BC绳中先断的是 。
6.一人站在电梯内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500N 。
若电梯运动过程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600N ,则电梯的运动可能为 或 ,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
二、选择题:(8×3ˊ=24分,)(7、8、9、10为单选;11、12、13、14为多选) 7.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B .研究乒乓球的自转时,可以把乒乓球当作质点C .研究一艘航空母舰在太平洋上的位置,可以把它当作质点D .确定一列火车通过武汉长江大桥的时间时,此火车可当作质点8. 物体沿直线从A点经B点运动到C,在AB段运动速度为60m/s,在BC段运动速度为30m/s,且AB=3BC.则AC段中平均速度大小为 ()A.37.5m/s.B.45m/s. C.48m/s.D.52.5m/s.9.跳高运动员用力从地面起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他的弹力.B .地面对运动员向上的弹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C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他所受到的重力.D .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大于他所受到的重力.10.质量为m 的木块以水平初速度V0在水平地面上最多能滑行的距离为S ,现在其上面固定一块同样的木块,使它们一起以2V0的初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滑行,则最多能滑行的距离是( ) A.2SB.S C.2S D.4S11.(多选)如图,为A 、B 两物体在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甘蔗中心小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安全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工作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坚决杜绝重特大伤亡事故,尽力控制一般事故,确保在校学生安全,力争实现“零死亡”、“零事故”、“零犯罪”目标,争创安全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三、主要工作(一)大力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课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
大队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常识教育。
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躲避危险和自救的简易方法。
在搞好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如劳技课、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训练中要突出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和防暴、抗暴等综合演练。
演练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突出消防专业训练,强化专业技能。
为防止学生在节假日中发生死亡事故,学校在放假前集中开展安全常识教育外,利用告家长书的形式,向家长宣传预防安全常识,提醒家长监管好自己的子女,防止他们发生安全死亡事故。
关注特殊群体,突出特殊生的安全教育。
要摸清特殊生的居住区域和家庭状况,联系方式,造册登记,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实践2.物质3.发展4. 真理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7分,共14分)1.哲学就是世界现。
2.凡是现实中具有可能性的东西,都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它。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怎样理解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2.简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3.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试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实践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发展发展是前进的变化或进化,是旧事物的死亡与新事物的产生。
4. 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思维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7分,共14分)1.哲学就是世界现。
错误。
(2分)哲学和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世界观则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每个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每个人都自觉地系统地掌握某种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原始社会的人也有世界观,但还没有哲学。
(5分)2.凡是现实中具有可能性的东西,都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它。
错误。
(2分)在现实中具有可能性的东西存在着很复杂的情况。
一般来说,从对人的利害关系看,有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实现好的可能性,尽力避免坏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5分)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怎样理解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1)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事物的量变和质变不是以纯粹的形态出现,而总是互相交织的;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就是其中的一种情形。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姓名一、填空:1、78+53表示()2、根据32×17=544写出一道除法算式()3、3年2个月=()个月()小时=9日4小时4、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5、17时用普通计时法记作(),上午9时20分用24时计时法记作()6、把475-467=8,8×25=200,7200÷200=6列成综合算式为()7、从1893年到1913年,共有()个闰年。
8、小明昨天晚上8点40分坐车去北京,今天下午3点到达,路上共用()时()分。
二、判断1、178+22-178+22=200-200=0()2、一年中有七个大月,四个小月。
()3、被减数、减数、差三个数的和是被减数的2倍。
()4、128+126+82+46=(128+82)+(126+46)()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00-480÷20×2这题含有()级运算[ 1、一2、两3、三]2、如果a÷b=c(abc都是大于0的数),那么a÷(b×c)结果是()1、02、13、24、无法计算3、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天1、902、913、924、客货两车同时从徐州开往连云港,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远?正确算式是()1、60×3+55×32、(60+55)×33、(60-55)×3 5、小明的《素质报告单》上写着:“寒假于元月13日开始到2月3日止。
”寒假共放()天1、21 2、22 3、23四、计算:1、直接写结果:3×23= 5×600= 510÷17= 147-74= 75+35= 50×80= 204+417= 750+80= 83-30= 400÷50= 98÷14= 609÷3= 60÷x=12 48+x=48 16×x=480 x÷15=60 x= x= x= x=2、竖式计算并验算:28×36= 3055÷473、能用简便方法算的用简便方法算:355+(78+45)+32 4160÷40+350÷25 58×(200-900÷6)2400÷[16×(71-66)] 2+4+6+8+10+12+14+16+18五、文字题1、一个数除2736得48,求这个数(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2、650乘48与156的和,积是多少?六、应用题:1、张华、季冬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张华每分行500米,季冬每分行350米,9分钟两人相遇,甲乙相距多少米?先填写关系式,再列式。
萧山八中2010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2011.2.15)一、指导思想围绕落实教学新常规,推进有效教学教研,优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以积极务实的工作,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新的教学贡献。
二、工作目标1、改善教学常规管理,抓好各项教学常规的落实,提升各学科教学实效。
2、提升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实效性,发挥校本校际教研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及教学质量提高。
3、强化教学质量的目标责任意识。
重视对联考、竞赛、会考、二检、高考等的教学过程管理,争取学期末各学科平均分、考核实得分取得三校第一,争取备课组学科增量净得分有一半学科三校领先。
高考完成教育局考核指标和重点明显多于九中的目标。
三、主要工作措施(一)完善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新常规1、强化、落实各学科教学新常规根据学校师生实际,继续强化、落实各项教学新常规,以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学科教师的教学行为。
本学期设想在巩固原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随机抽查、随堂听课、师生座谈、专题商讨等多样方式,特别强化、落实备课新常规、课堂新常规、作业新常规。
2、进行教学工作常规调研(1)是校内教学调研制度。
改进反馈手段,各年级由教务处、年级组为单位对教学情况现状进行调研,经常性的召开学生座谈会、推门听课等形式,通过分层分批的形式,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及时改进和修正出现的偏差和存在的问题。
加大对部分老师、部分备课组的教学常规调研的力度,争取在强化、落实常规方面逐步实现“先以外力促进,最终形成自觉”的目的。
(2)通过区教研室及学校进行二级调研,进行下班听课、指导计划,寻找发现教师的不足,每次调研均进行材料汇总和及时向教师通报反馈。
(3)继续实行教学调查指导制度。
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加强学生、家长的评价与学校管理层面评价的整合。
逐步使评价体系科学化、合理化、民主化。
坚持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3、进行教师教学业务的展示活动展示教师个人特有的风采,以此为载体平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进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本学期将协同教科室开展话题阐述、上课、编制教案及试卷等多种形式的比赛。
4、“师徒”活动的继续落实、完善。
(二)强化质量目标意识,细化教学过程管理1、设想调整完善学科质量考核目标办法。
2、联考。
从学期开始在思想上宣传重视联考。
认真准备高一高二的期中三校、期末杭州地区统一质量检测工作,以平时加强教学的检测管理,认真组织各年级的月考等考务工作,每次检测后,及时发布成绩和质量分析,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表彰,公布优秀学生名单,强化学习奋斗目标,营造浓厚的争先学习氛围。
在管理中注重高一年级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英语、物理分级走班教学及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指导,顺利实现高一课程资源整合及有效实施,根据学校实际合理引导期末文理学科的分科。
高二年级在传授知识巩固夯实基础的同时注重能力的提高,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狠抓培养重点尖子生的产生工作,转化“学困生”,防止两极分化导致本科率下降,努力实现与高三的提前、有效对接。
3、会考。
在新的会考形势下,我校所有学科均参加省统一会考,为此,从学校学生实际出发,更要合理的处理好会考和高考的关系,要求备课组多利用空档时间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的辅导,提高高考相关学科的优秀率,减少非高考相关学科的不合格率,努力实现会考和联考的双丰收。
4、高考。
(1)认真作好各次高考的组织工作。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本学期共有2次高考报名工作和2次高考考试组织工作,鉴于高考报名及考试组织工作要求高、任务重,要求在学校其它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做好工作,确保认真仔细,不出一丝差错。
(2)认真分析高三形势,深入分析杭州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成绩,查找问题,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继续实施“抓中间,促两头”的策略。
要求开学之前,高三各班班主任老师必须组织召开任课教师会议,综合分析学生情况,找准重点临界生和本科临界生,由班主任统筹,安排开设提优补缺班,争取高考重点、本科较去年上一个台阶实现新的突破。
(3)学期初邀请萧山区教研室专家来校进行教学调研,指导高三教学工作,修正高三教学计划,以利早发现问题,措施早落实。
(4)经常性开展师生的激励工作,加强宣传表彰力度,每次检测后,及时发布成绩,进行表彰,公布优秀学生名单,强化教师、学生的奋斗目标。
(5)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和学生会(全体和分层),及时通报高考信息与考试情况,以便增强“家长—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更大合力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斗志,提高高考的竞争力。
(6)加强校际间的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优秀教师、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
结合省、杭州地区各学科的教研活动,积极组织高三任课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及时掌握高考信息和动态,提高备考能力。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专家为教师和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扩大信息面,丰富迎战高考的专业技能知识,提高迎战高考的心理适应能力。
(7)要求备课组任课教师通力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和反馈,充分研究学生,深入探讨题型,开设一些专题研讨活动,提高整体备考能力。
同时加强综合学科的整合力度,计划每两周安排一次由任课老师自己组织、命题检测的综合学科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8)加强校内高三学科调研,对部分老师的日常教学进行备课抽查、召开学生座谈会、推门听课等形式,全面了解教学情况,提出建议,以更好提高教学效果。
5、学科竞赛。
继续做好萧山区及以上学科竞赛的组织工作,加强竞赛在师生中的重要性认识,合理、准确地确定参加竞赛的学生名单,各备课组要及早制定计划,早准备,早组织,早投入,要求成立专门的竞赛辅导小组,利用中午和傍晚等空档时间,因地制宜的开展辅导工作,努力提高获奖的层面。
同时,要继续重视学科竞赛的组织工作,制定并落实优秀生辅导机制和学科竞赛制度,加强提优方式、方法的研究,努力培养学科尖子,发动各年级举行校级学科竞赛进行筛选竞赛苗子,并力争在将来的区以上尤其是省级学科竞赛中取得理想成绩,争取竞赛成绩三校领先。
(三)优化校本校际教研,促进教师发展1、发挥教研组作用教研组是培养教师形成具有良好组风的重要平台,各教研组开展每月一次教研活动,提高定期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并统一时间地点进行,由教研组长精心组织,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通过活动关注教研组的常规工作落实情况,落实教学任务,以实际教学问题出发,学习教育理论,钻研新课标、新教材,进行充分讨论和交流,适应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
同时,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新模式新途径,努力搭建教研新平台,大胆尝试新的教研形式,不断增强教研的实效和活力。
2、强化备课组管理备课组是否有良好的教研氛围及团结和谐的组风十分重要。
要求备课组长积极落实备课组活动制度,强化备课组内集体备课说课等反思性教学研究工作,相互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加速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集体备课要定期开展,并注重实效,组长精心策划,组员服从分工并主动承担工作,做到自主性和集体性的完美结合。
全组成员要共同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情和学法,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单元检测、统一阅卷标准、统一使用资料),同时也要充分展现各成员教学过程中的自身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要有自主性。
继续进行以学期为单位进行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评比,从各组的组风建设情况、教学常规完成情况、教师业务比赛成绩、学生竞赛成绩、教学质量的考核及教科研获奖、承担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综合考核评定。
(四)重视体育、艺术、实验、科技、实践等工作开展1、体育工作。
日常体育工作根据新课程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体育活动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体育课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
加强对体育器材的规范管理,落实安全制度、使用及报损制度,相关教师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确保设施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鉴于上学期体育成绩滑坡,本学期将体育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分项走班教学改为行政班教学,要求体育老师强化教学常规,注重课堂实效,并加大对体育课堂的随机检查力度。
同时要求体育组对照上级考核细则,在各类比赛、教科研等方面早规划、早启动。
特别注意提前布局上级比赛的人员组织、训练安排等工作,做到计划详细,安排合理,沟通无碍,分工明确,落实到位,争取在萧山区各类比赛中取得佳绩,成绩居B组前三位置。
2、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部分,加强对科技比赛的组织和过程管理很重要。
在实际的活动开展工作中,存在不少的困难,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简易机器人、电子百拼、无线测向、科技创新制作等项目是我校的传统项目,但在其它学校也相应重视下,优势已经不明显,为此,我们要积极落实专人辅导老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优势,做好相关比赛的辅导工作,争取在市、区等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的课程落实,成立了,并指定专人负责。
本学期继续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择部分适合我校学生实际和师资情况的优秀的活动课题项目,由各教研组的相关学科的任课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研究和实施,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认真做好其他日常方面等工作1、学校课程开设安排、课务安排、教学计划、各类教学表册编制。
(行事历制订、编排课表及辅导下班);2、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校际及校本教研活动组织安排;备课组、教研组常规工作及考核)教师外出教研活动安排;3、教学过程管理及教学事故处理;各类教学会议组织;4、会考考试组织及会考工作(会考报名、会考考务、会考补考);5、高考考试组织及相关工作(三次高考报名、电子档案、高考志愿网上分批填报录取等);6、音体美艺术工作;7、学生竞赛相关工作;8、科技类及活动工作;9、实验教学工作;10、综合实践课程组织工作;11、师徒结对工作;12、教学安全工作;13、高考学生选修选类工作及教学的组织;14、学生文理、学科分级编分班及组织工作;15、教材及资料征订组织;教师用课本教参资料安排管理;16、教师日常请假;日常课务调动及协调安排;17、日常各年级考试(月考、期中期末联考)考务组织安排及成绩分析;18、教师每月结构工作量核算;教师学期学年教学工作考核及考核办法修订及实施等;19、学生学籍管理(办理借读、转学、休学、复学、毕业、退学、离校手续);20、省学生电子学籍档案设置及学分认定审核等管理;21、教学质量考核方案目标确定及结果考核(会考、联赛、联考、高考);22、教学对外校际活动联系安排;23、教学调研组织安排(省市区各级及校内的教学调研、听课座谈等);24、见习生、习生接待及考核组织工作;25、统计各类教学出勤每月汇总(早、晚自修下班坐班、双休及假期补课、分类辅导、竞赛提优分层辅导等到岗数据统计);26、出具在校生改名等证明;27、高考体检组织及高考档案的管理;28、收发教学信函;教学信息的收集反馈对外宣传;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管理;最后,教务处将继续以积极务实的进取精神,为我校教学质量的再上台阶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