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_线性还是非线_省略_于四种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_骆永民
- 格式:pdf
- 大小:413.81 KB
- 文档页数:10
基于线性回归的房价预测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房价则是衡量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房价预测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分析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购房者和投资者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基于线性回归的房价预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如何运用线性回归对房价进行预测,以及优化模型的方法和应用范围。
第二章: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是利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预测的一种统计模型,用于解决定量数据分析中问题的线性预测模型。
在房价预测中,自变量可以包括房屋面积、房屋年龄、地理位置等,因变量即房屋价格。
线性回归模型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建模和预测。
首先,利用数据集拟合出回归方程,并对拟合效果进行评估。
然后,利用回归方程对新的数据进行预测。
线性回归模型的核心是回归方程,一般表示为:Y = a + bX其中,Y为因变量(房屋价格),X为自变量(房屋面积、房屋年龄等),a和b为回归系数。
a称为截距,表示当X=0时,Y 的取值;b称为斜率,表示Y随X变化的速度。
第三章:数据预处理在构建线性回归模型之前,需要预处理数据。
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择。
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预处理数据的第一步,需要从不同渠道获取大量房价数据,例如各大房产网站、房屋中介等。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预测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
2.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对数据进行评估、过滤和处理,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并且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和离群值。
在房价预测中,如果数据集中的某些数据与其他数据点明显不符,需要进行处理,否则这些离群点可能会对模型产生严重的影响。
3.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归一化等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建模。
在房价预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以便在回归方程中计算回归系数。
4. 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指选取最具有区分度的特征作为模型输入。
房地产市场中的房价预测模型比较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房地产市场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了解和预测房价走势对于投资者、开发商和政府来说都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准确预测房价一直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和机构开发了各种不同的房价预测模型。
本文将比较几种常见的房价预测模型,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一、回归模型回归模型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房价预测方法之一。
它使用历史数据和相应的影响因素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通过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来预测房价。
回归模型可以分为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两种。
1.1 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假设价格与影响房价的因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它使用各种因素(如房屋面积、房龄、地理位置等)来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回归分析来预测未来的房价。
线性回归模型的优点是简单易用,计算效率高;缺点是无法处理非线性关系。
1.2 非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拓展了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它允许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非线性回归模型使用更复杂的数学函数来建立模型,并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参数估计。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拟合实际数据,处理较复杂的关系;缺点是模型复杂度较高,计算成本较高。
二、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类神经系统工作方式的数学模型。
它通过训练算法从历史数据中提取模式,并学习建立预测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房价预测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处理复杂非线性关系方面。
2.1 多层感知器(MLP)多层感知器是最常用的人工神经网络结构之一。
它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
多层感知器通过训练算法学习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进行预测。
多层感知器的优点是能够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但模型的训练过程需要大量数据和计算资源。
2.2 循环神经网络(RNN)循环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循环连接的神经网络结构,可以处理时间序列数据。
区域城镇化进程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研究摘要:文章基于安徽省16市2008年至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实证研究了区域城镇化进程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
研究发现:经济、空间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安徽房地产开发投资发展,但人口城镇化未与空间城镇化相呼应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时,区域内城镇化发展存在差距,在皖南和皖北地区之间表现显著;而皖中地区人口城镇化对房地产开发投资虽起到正向影响,但弹性系数不大,以及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并不显著。
关键词:城镇化;房地产开发投资;区域差异;变系数模型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1)03-0009-04(安徽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金长宏杨梦杰∗∗∗第41卷第3期绥化学院学报2021年3月Vol.41No.3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Mar .2021收稿日期:2020-09-23作者简介:金长宏(1964-),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建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房地产投融资、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通讯作者:杨梦杰(1996-),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近几十年,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突进,城镇化率达到59.68%(2018)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5%,但与一些发达国家英国(83%)、日本(92%)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其中,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重要原因。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性产业,在城镇化的推动下,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需求都会发生变换,进而影响到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发展。
同时城镇化是房地产业发展的源生力,为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那么,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会对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怎样的影响?鉴于安徽是国家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对于本课题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故本文选用安徽16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包含产业城镇化)、空间以及社会城镇化四个方面,选用复合指标法衡量城镇化进程;并通过16市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协方差分析检验以及构建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等多种分析方法实证探究安徽省区域内城镇化进程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
基于回归分析的房价模型及预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购房者而言,他们需要了解市场上的房价走势,以便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而对于开发商而言,他们需要明确自己产品的价值,以便正确定价并获得市场份额。
因此,基于回归分析的房价模型及预测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显得极其重要。
本文将介绍回归分析的相关知识,并利用Python语言建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房价模型,并预测房价走势。
一、回归分析的知识介绍回归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来对因变量进行预测的统计分析方法。
简单来说,回归分析就是用已知的自变量数据来预测未知的因变量数据。
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直线或曲线来表示,这条直线或曲线称为回归线或回归曲线。
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
如果自变量只有一个,称为简单线性回归;如果自变量有多个,称为多元线性回归。
在建立回归模型之前,需要考虑一些问题,例如选择哪些自变量,如何评价模型的拟合程度等。
二、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房价模型建立在本文中,我们选择了三个自变量,分别是房屋面积、房间数量和街区位置。
我们使用Python语言来建立回归模型,其中使用了Pandas、NumPy、Scikit-learn和Matplotlib 等库。
具体代码如下所示:```python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numpy as np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读取房屋数据data = pd.read_csv('house.csv')x = data.iloc[:, 1:4].valuesy = data.iloc[:, 0].values# 拟合回归模型model = LinearRegression()model.fit(x, y)R2 = model.score(x, y)print('R2 coefficient:', R2)# 显示散点图plt.scatter(data['Area'], data['Price'], color='blue')plt.xlabel('Area')plt.ylabel('Price')我们首先使用Pandas库读取房价数据,并将数据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一、本文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房地产价格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深入探究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本文首先将对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进行简要介绍,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随后,将详细阐述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选择原则和方法,确保所选因素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
在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本文将采用权威、可靠的数据来源,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文将揭示各影响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贡献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房地产价格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和评估。
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还可以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在房地产市场中,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一点已得到了广泛的学术关注。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如地理位置、经济指标、政策调整等。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意识到单一因素的研究方法可能无法全面揭示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内在机制。
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尝试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框架下,学者们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方面,经济因素如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等被证实对房地产价格有显著影响。
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通常会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而利率的变动则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反向影响。
另一方面,社会因素如人口增长、家庭结构、教育水平等也对房地产价格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用STATA进行房价影响因素的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房价不仅关系到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指标。
因此,深入研究房价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制定合理的房地产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利用STATA统计软件,对房价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
我们将对房价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包括供求关系、经济基本面、政策因素等。
然后,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筛选出对房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接下来,我们将利用STATA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以揭示各因素对房价的具体影响程度和方向。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房价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也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
二、文献综述房价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房地产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房价波动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深入探讨房价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房价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
从影响因素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地理因素等。
经济因素如经济增长、收入水平、贷款利率等,是影响房价的基础因素。
社会因素如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文化背景等,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政策因素如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住房政策等,对房价具有直接的调控作用。
地理因素如城市规模、交通状况、自然环境等,也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
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统计方法和计量模型来分析房价影响因素。
其中,STATA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房价影响因素的研究中。
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基于北京市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房价是影响一个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来预测北京市的房价。
一、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是房价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和人口增长等。
经济增长是房价上涨的基础,经济增长意味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从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导致货币贬值,进而推高了房价。
利率水平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房价,当利率上升时,购买房产的成本也会增加,从而抑制了房价的上涨。
人口增长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当人口持续增长时,对住房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二、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对房价具有重大的影响。
例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会直接影响房价的波动。
当政府采取严格的调控政策时,会抑制投资投机需求,从而稳定房价。
另外,政府还会出台土地供应政策、建筑规划政策等,这些政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房价的波动。
三、市场因素市场因素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供需关系、市场预期和交易成本等。
供需关系是房价波动的基础,当供大于求时,房价会下降;当需大于供时,房价会上涨。
市场预期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市场预期房价上涨时,会促使购房者提前购买,从而推高了房价。
交易成本的变动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例如涉及房地产的税费、手续费等,这些成本的减少会刺激购房需求,从而推高了房价。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构建一个预测模型来预测北京市的房价。
首先,我们可以收集并整理相应的数据,包括历史房价数据、宏观经济数据、政策数据和市场数据等。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构建预测模型。
以房价为因变量,宏观经济数据、政策数据和市场数据为自变量,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该回归方程来进行房价的预测。
基于线性回归的房价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因此,房价的预测模型也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这方面,基于线性回归的房价预测模型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构建基于线性回归的房价预测模型以及其应用研究。
一、线性回归模型简介线性回归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学习方法,用于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它通过建立一个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线性方程,来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为:y = β₀ + β₁x₁+ β₂x₂ + ⋯ + βₖxₖ其中,y 表示因变量,x₁~xₖ 表示自变量,β₀~βₖ 表示各自变量的系数。
线性回归模型假设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即自变量的每次单位变化都相应地以β₁, β₂, ⋯, βₖ 的速度影响因变量 y 的变化。
二、构建线性回归的房价预测模型在进行房价预测模型的构建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一组自变量,这些自变量通常包括房屋面积、位置、楼层数、周围环境等因素。
这些因素中,房屋面积往往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房屋的价值。
因此,在这里,我们以房屋面积作为自变量,以房价作为因变量,来构建一组简单的房价预测模型。
首先,我们需要先确定一组数据集,用于作为模型的训练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若干组已知的房屋面积和对应的房价值。
假设我们已经确定了一组数据集,现在我们就可以使用Scikit-Learn库来进行线性回归模型的训练了。
在Scikit-Learn库中,线性回归模型的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1. 导入必要的库```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import numpy as np```2. 准备训练数据```X_train = np.array([[1], [2], [3], [4], [5]]) #房屋面积数据集Y_train = np.array([[100], [200], [300], [400], [500]]) #房价数据集```3. 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训练```model = LinearRegression()model.fit(X_train, Y_train)```4. 输出模型参数```print("系数:", model.coef_) #输出自变量系数print("截距:", model.intercept_) #输出截距```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基于线性回归的房价预测模型。
毕业论文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基于北京市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摘要房地产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关系重大的民生问题。
本文以北京市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北京市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为例,分析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房价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对北京市房价进行准确预测,并根据得出的预测结果对房地产发展提出合理性意见:问题一,建立影响房价的指标体系,利用SPSS16.0软件将各指标数据进行折线图描述,将变化偶然性较大的货币供应量删除,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提取主成分,将各指标对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加权得到每个指标的总贡献率,比较得出影响北京市房价的六项主要指标依次为: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北京市生产总值,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新增保障性住房面积。
问题二,建立逐步回归模型,根据SPSS16.0软件的运行结果显示,被剔除的前六个变量与问题一得出的六项主要指标一致,证明结论正确。
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由SPSS16.0软件实现得到北京市房价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为:。
问题三,建立曲线估计模型,通过SPSS16.0软件拟合得到各指标变量随时间拟合的曲线方程(见表3·1),将预测房价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其平均误差仅为5.14%,说明预测效果良好。
利用MATLAB7.0软件运行得到各指标及房价在2000至2015年的房价(见表3·6)稳中有升。
问题四,根据所得预测结果、北京房地产市场结构、政府相关政策,结合经济学知识,对北京市房地产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最后,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优缺点评价,在模型推广种介绍了这几个模型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房价预测、影响因素、主成分、线性回归、曲线拟合一、问题重述1.1问题的背景及条件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房子就家,不管住别墅还是住瓦房,每一个家庭都必须有自己的住房,因此住房问题本生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对住房质量、住房环境、小区配套服务等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用回归分析预测房价走势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房价走势的预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回归分析作为一种经典的预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房价预测中。
本文将从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建模方法和预测结果等方面介绍如何用回归分析预测房价走势。
一、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房价预测中,回归分析可以用来研究房价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假设我们有n个样本数据,每个样本数据包含p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是我们要预测的房价。
我们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来找到其他变量与房价之间的关系,以此来预测未来房价的走势。
回归分析基于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即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某种确定性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函数来表示。
这个数学函数被称为回归方程,它描述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归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样本数据找到一个最优的回归方程,以此来预测未知数据的结果。
二、回归分析的建模方法在房价预测中,常常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用来研究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预测房价走势。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多元线性回归建模的具体步骤。
1. 数据准备:收集房价相关的数据,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可以是房屋面积、位置、年龄、学区等等。
因变量就是我们要预测的房价。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查找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可以使用散点图、相关系数等方法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3. 变量筛选: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筛选出与因变量相关性较强的自变量。
可以使用正向选择、逆向选择、向前选择、向后选择等方法进行变量筛选。
4. 建立模型:选择最优的自变量组合,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的形式为:Y=a+b1X1+b2X2+...+bpXp+ε,其中a为截距,b1~bp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
5. 模型评估:使用各种评估指标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均方误差、可决系数、F检验等。
三、预测房价走势经过以上步骤,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房价预测模型。
第37卷第4期财经研究V o l .37N o .42011年4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 no mics A pr .2011 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线性还是非线性?———基于四种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骆永民(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 摘 要:文章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对房价的影响。
通过对各省历年房价和城市化的核密度估计空间分布分析,发现城市化和房价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并且各省份的城市化和房价水平存在“双峰”分布特征和空间相关性。
这说明在分析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时应考虑可能的门限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这两种非线性关系。
据此,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使用普通面板回归、空间面板回归、门限面板回归和平滑门限面板回归这四种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化水平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房价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经济增长水平较高、人力资本集聚的地区,城市化对房价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城市化;房价;线性;非线性;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52(2011)04-0135-10收稿日期:2010-12-0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 C790186)作者简介:骆永民(1981-),男,安徽蚌埠人,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一、引 言 2011年新年伊始,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的政策。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条:(1)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60%,同时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2)上海和重庆从1月28日起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与此同时财政部、国税总局、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件成熟时将在全国范围内对个人拥有的住房征收房产税;(3)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4)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0%的要求。
总结上述政策,政府旨在通过提高利率、开征住房房产税、限购以及增加土地和保障性住房供应等政策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
从相关实证研究看,提高利率(黄忠华等,2008;况伟大,2010)、增加土地和保障房供应(况伟大,2005;温海珍等,·135·DOI :10.16538/j .cn ki .j fe .2011.04.011财经研究2011年第4期2010)以及开征住房房产税(况伟大,2009;金成晓和马丽娟,2008;杜雪君等, 2009)应该能够起到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的作用。
但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相关的国家政策对外来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这两大城市化主力军的购房行为影响较小。
加之近年来政府不断放宽对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的限制,可预见城市化在诸多影响房价变化的因素中可能会变得日益重要。
于是,政府若想更好地控制房价,势必需要依照城市化发展趋势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房价变化进行更细致的制度设计。
那么,探究城市化促进房价上涨的方式和作用的大小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此而展开。
目前明确以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的实证分析有陈石清和朱玉林(2008)、任木荣和刘波(2009)等。
其中,陈石清和朱玉林(2008)采用的是时序数据,故缺乏地区层面的信息且没有考虑其他影响房价的因素。
而任木荣和刘波(2009)虽然使用了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但仅考虑了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并未在回归模型中设计更多的解释变量。
此外,上述两篇文献都是从线性关系出发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未考虑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
近年来,一些文献显示房价和其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主要指在距离较近的邻省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门限效应(即当门限变量数值变化时,回归系数显著改变)这两种非线性关系。
而了解这两种非线性关系的目的在于,各省可以根据空间关联的强弱、邻省的城市化和房价情况、本省门限变量的数值大小判断本省房价变化的可能趋向,进而根据自身的行政目标进行适宜的政策安排(如为控制房价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等),故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H olly等(2010、2011)基于美国和英国的数据,发现房价在空间层面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这提醒我们在分析房价的影响因素时,应当注意可能存在的空间相关性,故本文将采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城市化和房价的关系进行再检验。
Dekker s和V an der Straaten(2009)发现,如果住房附近有超过某一门限值的噪声源,则房价会下降得十分迅速。
而Chen等(2010)则指出,随着房价高于门限值,房价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会发生较大改变。
结合上述文献很容易联想到中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是否也存在门限效应?最直观的一个猜测是,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在贫富省份之间未必一致。
故而本文采用“门限面板回归”和“平滑门限面板回归”这两种分析门限效应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为便于比较,文中还使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进行估计,故全文共使用了四种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分析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
二、中国城市化促进房价上涨的原因及其时空特征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抑制房价快速上涨,重点加强了对“炒房”的抑制,但炒房者仍乐此不疲,并不断推高房价。
但所有的投机最终都是以套现为目的的,而从事投机炒作的业主往往具有一定的财力和智力基础,不至于··136盲目从事投机活动。
那么,是什么信念在支撑投机者持续炒作呢?我们认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对住房的刚性需求。
在城市化过程中,还蕴含着这样一些推高房价的因素:其一,80后的新一代农民工普遍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愿意回到农村,这会导致更高的住房需求;其二,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购房置业,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住房供给的空间;其三,随着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其结果是大批毕业生涌入大中城市而不愿意回到农村或县城就业,于是造成了住房需求的快速膨胀;其四,新时代的教育、网络以及其他传媒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无形中催生了文化上的浮躁和年轻人之间的恶性竞争,实现梦想的强烈愿望激励年轻人滞留于城市,从而促使房价上涨;其五,城市化的主力是正处于婚育年龄的70后和80后,其父辈一般享受了福利分房的优惠政策或身处农村,无房贷压力,故父辈的积蓄可提供给子女用于购房,这也会促使房价上涨;其六,城市化以不断向郊区扩张来实现,而郊区农村的城市化意味着要向失地农民提供大量的安置费用或住房,这会造成地价的快速上涨并进一步推高房价。
基于上述分析,在城市化的洪流中,要保持房价与其他商品价格一致的增长率是十分困难的。
图1 房屋平均价格的核密度图 下面我们观察城市化和房价变化的时空特征。
图1和图2绘制了中国大陆30个省份(西藏数据不全,故没有考虑)1998-2009年偶数年份城市化和房屋价格的核密度(取M AT LAB6.0中默认标准核密度函数和最优窗宽)。
其中,城市化水平用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1999-2010);房屋平均价格数据来自《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1999)、《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1)和《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2002-2010)。
从图1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核密度的波峰持续右偏且波及范围越来越广,这说明房屋平均价格在逐渐上涨且各地区房价差距在扩大。
从图·137·骆永民: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线性还是非线性?2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核密度的波峰也持续右偏,波及范围有所缩小,这说明城市化平均水平在逐渐上升,但各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
观察两图2008年的核密度可以发现,两图均呈现双峰特征,这说明无论是城市化还是房屋平均价格,均呈现“低水平”和“高水平”的两个“俱乐部”形态,每个“俱乐部”有自己独特的分布特征。
这提醒我们在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中,可能存在“俱乐部”特征,即由于各地区某一特征的不同,相应的回归系数可能呈现出较大差距。
而至于通过直观观测得到的结论是否成立,下文将采用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和平滑门限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图2 城市化水平的核密度图 为进一步观察房屋价格和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地理分布情况,我们分别绘制了历年城市化和房屋价格平均值在各省份的分布情况图,时间跨度为1998-2009年(图略)。
可以发现,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是房价较高的地区;同时,东北各省、东部沿海各省以及中部省份的城市化和房价往往较接近,即地理上接壤的省份,其房价和城市化水平具有相关性。
这说明变量间可能存在空间相关性,如果要讨论两者的关系,则需要使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
三、变量、数据和计量方法 (一)变量和数据。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时间跨度为1998-2009年,地域跨度为除西藏以外的中国大陆30个省份。
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解释变量为城市化水平city l ,被解释变量为房屋平均价格的对数lnhp 。
本文还设计了另外一些国内研究尚不太关注的解释变量进入计量模型。
1.人力资本情况。
Gio vanni 和M atsumo to (2010)发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加和房价的上涨总是保持着正相关。
基于这一考虑,本文使用各省份受高中以上教育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作为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记为hc ,数·138·财经研究2011年第4期骆永民: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线性还是非线性?据来源于《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1999-2010)。
考察这一变量的另一用意在于探究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是否随其变化出现门限效应。
2.财政分权。
Reback(2005)使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地方公共服务和住房价格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认为,中国各省份的房价也应受公共服务的影响,但公共服务涉及的变量很多,采用任何一个变量都难以反映出公共服务的全貌。
而财政分权是提高地方公共服务效率(骆永民, 2008)和造成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重要因素(梁若冰,2010),故而预期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
其计算公式是:省级人均财政支出/(省级人均财政支出+中央人均财政支出),记为fd。
方法来自乔宝云(2005)、温娇秀(2006)等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9-2010)。
3.经济增长水平。
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一个地区的商业和人口往往比较集中,房价自然也较高。
本文以人均GDP的对数作为房价变化的一个解释变量,用以指代经济发展水平,记为lny,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