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
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1(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公孙丑上)【翻译】(公孙丑问:)“大胆请问,先生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擅长于研究别人的言辞,并擅长于培养自己的浩然气。
”公孙丑问“大胆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说清楚。
它作为一种气,是极为伟大极为刚强的,如果用正确的方法去培养而不是去伤害它,那么它将充满于天地宇宙之间。
同时,它作为一种气,需要和正义、道理相配合;否则的话,它就没有力量。
(孟子曰:)“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离娄上)【翻译】(孟子说:)“孔子说‘治国方法有两种,就是仁政和暴政罢了。
’过分他的人民,那自己也会身死国亡,不太厉害也会造成危险使国家削弱。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离娄下)【翻译】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自己的手足,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狗和马,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普通百姓;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碎泥小草,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敌寇仇人。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离娄下)【翻译】(孟子说:)“君主讲求仁爱,人民没有不仁爱的;君主讲求道义,人民没有不道义的。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离娄下)【翻译】(孟子说:)“不合礼仪的礼,不合道义的义,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肯做的。
孟子离娄上原文和翻译孟子离娄上原文和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孟子离娄上原文和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2)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③之聪,不以六律④,不能正五音⑤;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6)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诗经》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7)。
’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上无道揆(8)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9)泄泄犹沓沓也。
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注释】①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于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
②公输子:即公输班(“班”也被写成“般”、“盘”),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古代著名的巧匠。
约生活于鲁定公或者哀公的时代,年岁比孔子小,比墨子大。
事迹见于(《礼记61檀弓》、《战国策》、《墨子》等书。
③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古代极有名的音乐家。
事迹见于《左传》、《礼记》、《国语》等。
④六律:中国古代将音律分为阴吕、阳律两部分,各有六种音,六律即阳律的六音,分别是太簇、姑洗、获宾、夷则、无射、黄钟。
⑤ 五音:中国古代音阶名称,即宫、商、角、微、羽,相当于简谱中的1、2、 3、5、6这五音。
作文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800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作文: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丰富,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世故。
孟子经典的诗句1.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
如果不能够同时得到,那就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这句话用来比喻当想要的东西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会选择重要的那一个。
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孟子·尽心下》。
百姓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江山社稷,君主是最轻的。
3. 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出自《孟子·尽心下》。
在和平之年能够积累财富,等到了荒年便不会有所窘迫,平时能够注意道德修养,在乱世中也不会感到迷惑。
4.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
那些伟大的人,都是一些童心未泯的人。
5.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出自《孟子·离娄下》。
不合乎礼仪,不合乎道义,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自己的长辈,进而去尊敬别人的长辈。
爱护自己的子女,进而去爱护全天下的孩童。
如果能做到了这些,那么,我们就是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社会,也迈出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的第一步。
7.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国君会以天下人民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
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
君主将自己的忧患,当做自己的忧患,臣民也会将国君的忧患,当做自己的忧患。
8.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统治者只有能与民同乐,才是真正意义的爱护百姓的生命。
当百姓不再为了生老病死的而忧虑的时候,就会服从管理,“从之也轻”,实现“王道”主张。
9.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出自《孟子·离娄上》。
不使用圆规、曲尺,没法画成圆形和方形……不使用校正乐器的律吕,就校正不了音阶……不对天下人施行仁政,就做不到平治天下。
《孟子》名句赏析《孟子》名句赏析《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孟子》名句赏析,欢迎阅读。
《孟子》名句赏析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解释】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赏析】敬爱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
如果能从这一点出发,对待别人的老人或孩子,像对待自己的老人和孩子一样,那么,我们就将自己的爱施与了社会,也迈出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的第一步。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解释】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
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赏析】老百姓是最懂得感恩的,执政者的每一个善举,都会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
正如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歌所言:“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是那老百姓。
”推而言之,我们只有设身处地的为别人考虑,别人才会我们考虑。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也使我们想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过,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与民同乐同忧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确注入了更为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而且,也更具有一种浓厚的悲剧意识。
所以,它能更为激动人心地为人们所传诵。
3、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解释】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赏析】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布满正义、布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
它是由积累正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就能得到,是一种内心下的正义所支配的勇气。
这浩然之气,养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养在岳飞的《满江红》里,养在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养在于谦的《石灰吟》里,养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的意思《保持赤子之心》哎呀呀,咱今天就来唠唠“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句话到底是啥意思。
咱先来说说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儿啊。
记得那时候我大概也就七八岁吧,有一次过年,家里人都忙活着呢,我就自己在一边瞎转悠。
突然我看到院子里有一只小麻雀,它扑棱着翅膀,就是飞不起来。
我那叫一个好奇呀,就跑过去盯着它看。
那小麻雀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我,好像有点害怕。
我当时就想,这小家伙咋自己在这儿呢?是不是受伤了呀?我就小心翼翼地靠近它,想看看它到底咋回事。
我慢慢伸出手,想去摸摸它,它吓得往后退了几步。
我就轻声说:“别怕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
”嘿,你还别说,那小麻雀好像听懂了似的,真的就不跑了。
我轻轻地把它捧在手里,仔细看了看,发现它的翅膀好像有点擦伤。
我赶紧跑去找妈妈,跟妈妈说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麻雀。
妈妈看了看说没啥大问题,让我找点东西给它包扎一下。
我就找了块小布条,笨手笨脚地给它包扎起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可上心了,每天都要去看看小麻雀,给它喂点吃的喝的。
小麻雀也慢慢地和我熟了起来,我一靠近它,它就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和我说话呢。
过了几天,小麻雀的伤好了,我就想着要把它放走。
我把它带到院子里,打开手,对它说:“小麻雀呀,你的伤好了,快飞走吧,去找你的小伙伴们吧。
”小麻雀在我手上停了一会儿,然后就扑扑翅膀飞走了。
看着它飞走的背影,我心里可高兴了。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多单纯呀,就是一心想着要帮助那只小麻雀,没有任何别的心思。
这其实不就是一种赤子之心嘛。
所谓“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觉得呀,就是不管我们长大了多少,经历了多少事情,都要保持那份最纯粹、最本真的内心。
就像小时候的我对待那只小麻雀一样,没有算计,没有功利,就是单纯地想去做一件好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变得世故,会被各种利益和欲望所驱使,慢慢地就丢掉了那份赤子之心。
我们开始变得虚伪,变得圆滑,不再像以前那样真诚地对待别人。
但其实,当我们回想起小时候的那些单纯美好的时光,我们会发现,赤子之心才是最珍贵的呀。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心灵滋养,大物时代的“大言”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作家、学者张炜曾说,“大物”的时代尤其需要“大言”。
“大物”指的是经济发达,物质丰足;而真正的“大言”则是有底气,有义理.有可供人穿凿的深度,有耐得住咀嚼的意味。
①节饮食以恭胃,多读书以养腱。
(庄子)②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范晔)③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孟子》④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苏格拉)⑤一个强者要有三个基本条件:最野蛮的身体,最文明的头脑和不可征服的精神(罗家伦)当今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物”时代,它又需要怎样的“大言”来平衡呢?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或体验,从上面的“太言”中选一则或有联系的两则作为论述的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陈述你的理由.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
审题【文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一段材料的理解和思考,以及从材料中提炼出的主题进行阐述。
这段材料引用了张炜关于“大物”和“大言”的观点,并给出了五句名人名言。
考生需要从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历进行阐述。
立意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物质与精神:考生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谈论在“大物”时代,如何在物质丰足的基础上,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这可以通过选择①、②或③等名言进行论述。
2.给予与收获:考生可以认为这段材料体现了给予与收获的关系。
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付出,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
这可以通过选择②、③等名言进行论述。
3.保持赤子之心:考生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谈论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如何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不断学习、进步。
这可以通过选择③、《孟子》的名言进行论述。
4.审视人生:考生可以认为这段材料强调了审视人生的重要性。
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反思,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这可以通过选择④、⑤等名言进行论述。
5.强者的条件:考生可以谈论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如何成为一位强者。
高中材料作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②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1,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②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③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⑤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⑥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闻一多)读了上面六句名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 【答案】做比说重要记得某书上有这样两幅漫画:第一幅画面上有三个人面对着一个哗哗流水的水管,一个人摇着头似乎感慨万分地说:“浪费,浪费呀。
”还有一个满含愤怒,说:“可耻,太不道德了。
”最后一个人则四处张望,问道:“人呢?怎么还没有人来关?”第二幅画上画着一个人跑过来,默默地关上了水龙头。
光“说”不“做”的人在这里不仅浪费了水,同样在更多的事情中,他们会浪费掉更多的东西。
生活中,像那三个动口不动手、光说不做的“大评论家”到处可见。
当别人来找他们办事时他们口若悬河地谈出一大堆“深奥”的道理,并拍拍胸膛答应会处理,然而,当他们吹罢之后,要办的事情还是无法解决,倒是浪费了不少时间。
光“说”不“做”不但会浪费时间,还会造成惨痛的教训。
“纸上谈兵”就是一个实证。
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习兵法,善于谈兵,后来赵王让他带领大军前往长平。
在长平之战中,由于他光会谈兵但不知灵活运用,结果40万大军全军覆没。
由此可见,“做”比“说”好。
如果赵括平时注意把书中的理论运用在实际问题中,4O 万大军也不会沦为阶下囚了。
《孟子》原文2017-08-21 10:21 来源:六道香文化.《孟子》第01章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
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赤子之心成语故事赤子之心成语故事1赤子之心成语何来宝玉也没听完,把那书本搁在旁边,微微的'笑道:“据你说人品根抵,又是什么古圣贤,你可知古圣贤说过‘不失其赤子之心①’。
那赤子有什么好处,不过是无知无识无贪无忌。
我们生来已陷溺在贪填痴爱中,犹如污泥一般,怎么能跳出这般尘网。
”赤子之心成语解读①赤子之心:语出《孟子·离娄下》,形容人心地纯洁善良。
赤子,初生的婴儿。
宝玉也没有听完,把那本书放在一边,微微笑着说道:“据你说人品根基,又是什么古圣贤,你可知道古圣贤说过‘不失其赤子之心’。
那赤子有什么好处,无非是无知无识无贪无忌。
我们生来就沉溺于贪滇痴爱之中,犹如污泥一般,怎么能跳出这般尘网。
”赤子之心成语故事宝钗和宝玉结婚以后,发现宝玉愈发厌倦了世务,十分担忧。
一日,她看到宝玉拿着《秋水》一篇在那里品味,心里着实烦闷,便在宝玉旁边怔怔地坐着。
宝玉见她这副样子,便问:“你这又是为什么?”宝钗道:“我想你我既做了夫妇,你便是我终身的倚靠,这也不在情欲之私。
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烟云。
但自古圣贤,以人品根抵为重。
”宝玉也没听完,把那书本搁在旁边,微微地笑道:“据你说人品根抵,又是什么古圣贤,你可知古圣贤说过一句话:‘不失其赤子之心’。
那赤子有什么好处,不过是无知无识无贪无忌。
我们生来就陷溺在贪慎痴爱中,犹如污泥一般,怎么能跳出这般尘网。
我如今才晓得‘聚散浮生’四字,古人说了,只不曾提醒到谁。
既要讲到人品根抵,谁是那太初即有的?”宝钗说:“你既说‘赤子之心’,古圣贤原以忠孝为赤子之心,并不是遁世离群无挂无碍为赤子之心。
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
若像你方才所说的,忍心抛弃天伦,还成什么道理?”宝钗虽然经常用这类道理来劝说宝玉,但宝玉对红尘已无恋眷,最终还是出家饭依了佛门。
赤子之心成语史例北魏时,有一位廉吏名叫崔挺。
崔挺于孝文帝时出任光州刺史,大行开化之风,后来升迁到本州岛大中正、北海王司马。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作者:
来源:《农经》2017年第04期
——《孟子》
伟大的人是童心未泯的人。
企业家需要对内心进行管理,历经商海有的是经验和判断,更多的也是一种累赘和负担,只有简单、纯洁、自由、无我的大爱,怀揣赤子般的喜悦、倾听、敏感、自由,才能把握现实,从而发起一次次从已知到未知的行动。
海阔天空,自由无界,没有隔阂和障碍,是赤子“喜悦”的彻底释放,而企业家习惯了被敬仰,却忘记了当初使他们开拓疆野的率真。
认为企业家的判断是其非凡的创造力和意志力在起作用,而真正使他们出类拔萃的是被外在的光环所蒙蔽的海滩赤子的喜悦,一种充分的自由。
“喜悦”之王君临天下,好奇心才能够引导我们到处多管闲事,虚荣心才能够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商业一旦走上创造惊奇和喜悦的轨道,便会发展出一份开阔感,让我们从狭窄的认同拓展成更广阔的见地。
那种发自内心,对真实的渴望和事情本身的专注,一刻接着一刻恒新不衰,事物在创造中死亡,新生与死亡不断交替,这是一种强健的本能,也是经久不衰的法宝。
正如王育琨写任正非,任正非深谙生命的律动,他深知“谨慎、敬畏、恭敬、精进、素直、广大、包容”这七种品质才构成真实的生命。
当生命有了这样的律动,也就是一个有觉性的生命了。
虚幻的名相,对生命的长生久视,反而是一种干扰。
这七种品质,实际上是老子在《道德经》第15章对得道高人的描述。
这是老子对圣人、至人和真人最具体的描述,常常被誉为是对领袖人物的品质刻画。
能够安心头拱地的人,都是得道高人,老子在这一章提出了圣人需要修持七种品质与两种能力:谨慎、敬畏、恭敬、精进、素直、广大、包容,以及化浊为清的沉静力和破堕通变的创生力。
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乃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农业企业是经营生命的公司,也关乎人们的食品安全,没有对人类健康的大爱,没有对生灵的悲悯,没有对自然的敬仰,是没有资格进入这个行业的。
做企业犹如做人,常以光明正大,谦虚的心态对待工作,拥有一颗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热爱工作、热爱公司、热爱祖国之心,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诚然,育琨老师将企业的生存发展喻于生命之中,寻找生命成长的欢喜之心,就是企业成长发展的本源,潜移默化的生命哲学,是企业不断向上的动力,对人生价值的大爱无边,将成为企业成就千秋伟业的根基。
(观点来源:王育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