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式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模式下成本管理体系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29
集群式供应链组织模式研究(doc 52页)集群式供应链组织模式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Customer)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Competition)日益加剧,加上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Change),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大。
特别是在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中,“3C”所带来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变化,使得我国企业不得不进行组织和制度形式的创新,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管理作为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载体和组织管理范式,正成为诸多地方经济实体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群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以浙江的“块状经济”和广东的“专业镇经济”为代表,涌现出一批经营灵活的中小企业集群,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往往只是出于对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而进行简单的“扎堆”,企业之间存在更多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整个集群系统缺乏一个高效、科学的供应链系统来进行整合。
本文从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的角度出发,从目前主流的以某一企业为视角的单链式供应链管理研究,延伸到以某一产业集群为视角的网络式供应链(即集群式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文章首先对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一般性的梳理和归纳,为后面将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打下基础。
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将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结合起来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了集群式供应链的概念,认为集群式供应链是一种“源于企业,但不限于企业;依于集群,但不囿于集群”的产业组织。
文章接着对集群式供应链的特征和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指出我国当前主要存在单一中心型、多中心型和无中心型三类集群式供应链组织。
文章在总— VI —— VI —— VI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 it makes the uncertainty of market demand increase that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customer enhancing continuously, th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intensifying and the greatly change of the economy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uncertainty chang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caused by “3C”, makes enterprises carry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system form innov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themselves, especially during the progress of economy transforming and being melted into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The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s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carrier of region economy and the model of organization manage, is becoming the key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for many economic entities and the enterpris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cluster economy in China has developed fleetly and emerged many small-sized enterprise clusters, take the “block economy”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specialized town economy” in Guangdong Province for example. They accelerate the local economy development enormously, and cause the high recognition for many local authorities and the enterprises. In fact, the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ial cluster only collect simply to share the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There lacks of one highly effective supply chain system to integrate the enterprises together, and exists more competition than cooperation in cluster.This paper takes the coupling between industrial cluster and supply chain as the new angle, from the study of single supply chain that is the mainstream theory based on the enterprise at present, to the study of net supply chain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cluster. First, the article generally analyzes and concludes the basic theories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supply chain, paving the way for the joint research of the two later, then bring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luster supply chain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VI —research of the two together, considering the cluster supply chain as such a organization: “originated but not limited to the enterprise, based on but not localized to the cluster”. After giving the concept, 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concludes the types and the characters of the cluster supply chain generally, pointing out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cluster supply chain org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presently: single-centered, multi-centered and non-centered. Then the article gives a total description of the cluster supply chain, designs and concludes the whole structure of its organization, further pointing out the four factors which push the chain functions effectively. The core of this article is the research of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organization about different types of cluster supply chain from the angle of the four factors, and uses cases to prove it separately. In the end, the article concludes some specific police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from the facets of government, mesosphere and the enterprise.Key Words:Industrial cluster, Supply chain, Cluster supply chain, Organization model— VI —目录1 导论 (1)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1 选题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2)1.2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 (4)1.2.1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4)1.2.2 供应链理论综述 (6)1.3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8)1.4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9)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9)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10)2 集群式供应链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11)2.1集群式供应链的基本理论 (11)2.1.1 集群式供应链的概念的提出 (11)2.1.2 集群式供应链的特征表述 (13)2.1.3 集群式供应链的分类 (17)2.2集群式供应链总体组织构架及驱动因素分析 (18)2.2.1 集群式供应链总体组织构架 (18)2.2.2 集群式供应链驱动因素分析 (19)3 集群式供应链的组织模式 (23)3.1单一中心型集群式供应链组织模式 (23)3.1.1 组织构架及特征描述 (23)3.1.2 具体组织模式 (25)3.1.3 实证分析——以温岭摩托产业集群为例 (27)3.2多中心型集群式供应链组织模式 (28)— VI —3.2.1 组织构架及特征描述 (28)3.2.2 具体组织模式 (30)3.2.3 实证分析——以温州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为例 (32)3.3无中心型集群式供应链组织模式 (34)3.3.1 组织构架及特征描述 (34)3.3.2 具体组织模式 (35)3.3.3 实证分析——以大连软件产业集群为例 (36)4 提升集群式供应链系统运作效率的保障措施 (38)4.1政府层面 (38)4.1.1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38)4.1.2 优化创新工作环境 (38)4.1.3 培育区域诚信文化 (39)4.1.4 促进集群系统产业升级 (39)4.2中间机构层面 (39)4.2.1 提供持续的人才及技术支持 (40)4.2.2 建设信息网络平台 (40)4.2.3 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40)4.3企业层面 (41)4.3.1 培育集群式供应链系统内企业竞合意识 (41)4.3.2 优化集群式供应链流程体系 (41)4.3.3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42)参考文献 (43)后记 (46)— VI —1 导论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纵观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存在三种形态:第一种是最原始,最初级的企业竞争形态,即从企业的角度,研究企业和本企业系统外的其它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也就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
企业集群变迁的环境成本管理理论框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集群是一种地理上靠近的企业集合体,它们在产业链或价值链中相互依赖、互补,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企业集群的兴起和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推动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集群也面临着环境挑战和成本压力的双重考验。
对企业集群变迁中的环境成本管理理论框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推动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企业集群变迁中环境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策略,为企业在面对环境挑战时提供有效的管理思路和对策。
1.2 研究目的企业集群是指在某一地域内,具有相似生产要素和相似行业特征的企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之间形成的集聚现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集群也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企业集群的变迁过程中,环境成本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企业集群变迁中的环境成本管理理论框架,旨在深入分析企业集群变迁过程中环境成本管理的策略和影响,从而为企业在实践中提供可行的指导和建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企业集群变迁的概念和特点,深入理解企业集群变迁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探讨环境成本管理理论框架,包括环境成本管理的概念、原则和方法,为企业集群在变迁过程中合理管理环境成本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企业集群变迁中的环境成本管理策略,探讨如何在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有效降低环境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分析环境成本管理对企业集群变迁的影响,探讨环境成本管理在企业集群变迁中的应用,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决策依据。
通过分析以上内容,我们旨在为企业集群变迁过程中的环境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企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企业集群变迁的环境成本管理理论框架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企业集群变迁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供应链成本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以期为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实现成本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将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接着,从理论层面出发,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价,包括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研究,包括成本分析方法、成本控制方法、成本优化方法等,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价。
本文还将结合案例研究,分析供应链成本管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其优化策略和实施路径。
通过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全面、科学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框架和方法体系,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还可以为企业的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供应链成本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其理论基础深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核心在于全面成本管理理论,该理论强调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仅关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成本,还包括研发、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成本。
在供应链环境下,全面成本管理理论要求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成本进行全面分析和控制,实现成本的最优化。
供应链成本管理还受到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理论强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在这种理念下,供应链成本管理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的成本,还要考虑供应链伙伴的成本,实现供应链整体成本的最小化。
价值链理论也为供应链成本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供应链成本控制体系的研究摘要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尤其在供应链管理中更是重要。
本文从企业的供应链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在供应链中应该建立的成本控制体系,探讨了成本控制体系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以及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1. 前言随着供应链管理日益成熟,大量企业将其管理理念与实务融入到其经营中。
而成本控制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
然而,为了在流程中掌握成本控制,企业需要建立适当的体系。
2. 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在供应链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中,企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2.1. 了解碧海蓝天公司供应链在确立成本控制体系之前,企业应该对碧海蓝天公司的供应链进行充分了解,包括收入、支出和投资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供应链的了解,企业才能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规划和实施。
2.2. 确定成本控制对象企业应该确定成本控制的对象,包括产品、流程和人员等,以便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好地掌控成本。
通过对成本控制对象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
2.3. 设计成本控制制度企业应该设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成本控制制度,以确保合理地掌控成本。
设计成本控制制度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如管理目标、成本控制方案、成本控制工具、流程规定和绩效评估等。
3. 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体系的应用在企业的供应链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好之后,应用成本控制体系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3.1. 产品成本控制产品成本是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核心,因此,在产品成本方面掌握得当非常必要。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储备仓库、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等方式来控制产品成本。
3.2. 流程成本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流程成本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过程效率等方式来控制流程成本。
3.3. 人员成本控制除了产品和流程成本控制之外,人员成本也是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的核心部分。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人员工作时间、调整员工薪酬等方式来控制人员成本。
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在追求高效运作和降低成本的对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供应链成本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供应链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企业在管理供应链成本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由于供应链中涉及多方参与者和复杂的流程,企业往往难以准确地把握各环节的成本情况,导致成本控制不力。
供应链成本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成本,如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各种成本之间相互关联,企业往往难以进行全面考量和合理分配,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市场的加剧,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有效应对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供应链成本管理在当今全球化经济下变得越发重要。
通过对供应链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
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通过分析和优化供应链各环节的成本,企业可以找到节省成本的有效途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有助于企业建立合理的供应链网络和合作关系。
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下,企业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网络,以保障产品供应和服务质量。
成本管理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研究对企业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管理供应链成本,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循环利用,降低环境和社会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供应链成本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与青睐,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争夺生存和利润空间,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下需要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后,必然需要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来获得竞争优势,如何有效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产生的必要性进入21世纪,竞争日益加剧,降价现象也许不是普遍趋势,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市场比十年前面临着更激烈的价格竞争。
在许多西方国家,商业街和购物城都在持续降价,不仅如此,包括上游的供货商,原材料和工业产品也都在降价。
全球竞争加剧已经使得价格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形成目前这种市场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国外竞争者涌入市场,参与竞争,而他们的生产成本比较低。
作为主要生产商中国的迅速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贸易壁垒的撤除,市场自由度的增加都使得新的竞争者更加易于进入市场,这一现象使得许多行业的企业过剩,导致供给过剩,增加了降价的压力。
第三,Internet技术的应用使得价格信息的对比十分便捷。
Internet技术同时使得拍卖和交易在整个行业范围内进行,这也助长了降价的趋势。
第四,顾客和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的价值。
曾经一度,品牌和供应商具有一定的价格号召力,因为当时市场认为不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为了缓解不断的降价压力,保证一定的利润水平,企业必须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以度过降价的危机。
由于企业已经实施了许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所以想寻找到新的成本降低方法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们认为,降低成本最后的机会就存在于供应链而非企业自身的运作中。
因此,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降低包括物流成本在内的供应链总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为此,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其中Seuring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定义是“对供应链中的所有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概念”。
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体系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体系旨在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控制供应链中的成本因素,实现成本的最优化,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本文首先界定了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阐述了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分析了当前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体系框架,包括成本规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关键环节,并对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文还强调了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紧密关系,指出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市场环境,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体系。
同时,文章也提出了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企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工具。
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供应链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是企业运营的核心。
而战略成本管理则是一种全面、长期和前瞻性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优化成本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成本。
通过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成本进行细致分析,企业可以找出成本的主要驱动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这不仅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等显性成本,还包括时间成本、风险成本等隐性成本。
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企业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成本竞争力。
集成化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传统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往往存在着信息孤岛、管理碎片化等问题,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集成化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以期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成本管理解决方案。
本文将首先对集成化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与特点。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分析集成化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揭示其研究趋势和实践价值。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集成化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包括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集成化供应链成本管理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体系,还能为企业提供实践指导,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本文的研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推动集成化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其中,供应链成本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
本文将从集成化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以及实践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在理论基础方面,集成化供应链成本管理以供应链集成理论、成本管理和价值链理论等为支撑。
供应链集成理论强调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与整合,以提高整体效率。
成本管理理论则关注如何有效控制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价值链理论则揭示了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价值创造过程,为成本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方法体系方面,集成化供应链成本管理涵盖了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优化等多个环节。
成本分析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旨在准确核算和分配供应链成本。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成本研究管理【摘要】在当今市场经济中,成本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物流成本是企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成本。
本文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的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来降低物流成本。
首先,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构成分析,深入探讨了物流成本的概念、构成和来源。
然后,通过分析供应链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优化供应链的具体策略。
最后,针对物流成本控制的实际操作,讨论了一些具体的管理方式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成本,企业管理,优化策略,实施措施【正文】一、物流成本的概念及构成物流成本是指企业为完成产品销售而采购、生产、库存、运输等物流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费用。
其构成包括了四个方面: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采购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报关等费用;生产成本包括人工、能源、设备等费用;库存成本包括资金占用、库房租金、保险等费用;运输成本主要包括运输、保险等费用。
二、供应链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供应链是企业中起关键作用的管理手段,其对物流成本的影响涵盖了物流成本的全流程和全方位。
供应链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供应链的表面管理供应链中的流程、环节、节点等管理方式,直接关系到物流成本的产生和控制。
若供应链中的环节不够优化,则物流成本将会随之很高。
2. 供应链整合水平供应链的整合水平越高,物流成本的优化空间就越大,反之,则物流成本也会越高。
3. 供应链的协同效应供应链中环节之间的协调程度越好,物流成本的降低就越明显。
反之,若供应链中协调不佳,则物流成本的降低效果甚微。
三、优化供应链的具体策略针对上述供应链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许多优化供应链的具体策略。
主要包括:加强供应链节约、集约的管理,优化物流设备和技术,提升供应链信息管理水平,优化配送和物流服务,完善物流网络布局等方面的措施。
四、物流成本控制的实际操作针对物流成本控制的实际操作,提出了以下管理方式和实施措施:合理选择物流服务商,合理选择物流模式,合理规划配送线路,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