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第十五章 第1讲 机械振动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02.50 KB
- 文档页数:13
2019一轮好卷高考物理《机械振动、机械波、光学、电磁波、相对论》学思卷一mechanical vibration、Mechanical wave、optics、electromagnetic wave、Relativity1.(多选)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 sin(2.5πt)m。
t=0时刻,一小球从距物块h高处自由落下;t=0.6 s时,小球恰好与物块处于同一高度。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h=1.7 mB.简谐运动的周期是0.8 sC.0.6 s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0.2 mD.t=0.4 s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2.一位游客在千岛湖边欲乘坐游船,当日风浪较大,游船上下浮动。
可把游船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20 cm,周期为3.0 s。
当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
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10 cm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
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登船的时间是() A.0.5 s B.0.75 s C.1.0 s D.1.5 s3.在实验室可以做“声波碎杯”的实验,用手指轻弹一只玻璃酒杯,可以听到清脆声音,测得这声音的频率为500 Hz。
将这只酒杯放在一个大功率的声波发生器前,操作人员通过调整其发出的声波,就能使酒杯碎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操作人员必须把声波发生器输出的功率调到很大B.操作人员必须使声波发生器发出频率很高的超声波C.操作人员必须同时增大声波发生器发出声波的频率和功率D.操作人员必须将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频率调到500 Hz,且适当增大其输出功率4.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多选)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 m左右的细线B.长度为30 cm左右的细线C.直径为1.8 cm的塑料球D.直径为1.8 cm的铁球(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
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其中1~5为单选,6~10为多选)1、关于振幅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B、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位移的大小等于振幅C、振幅等于振子运动轨迹的长度D、振幅越大,表示振动越强,周期越长答案 A解析: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A正确,C错误.位移是矢量,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振幅,最大位移的大小才等于振幅,B错误.振幅越大,振动越强,但周期不一定越长,例如,对于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周期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D错误.2.[2017·漳州模拟]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2mgAB、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的总和不变C、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应为2gD、物体在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大小应为mg答案 A解析: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物体的振幅为A,因此当物体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形变量Δx=2A,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系统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的弹性最大,E p=mg·2A=2mgA,A正确;物体振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三者的总和不变,B错误;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物体位移大小等于振幅A,F回=mg=kA,物体在最低点时,F回′=F弹-mg=kA=mg=ma,故a=g,F弹=2mg,C、D错误.3.如图所示,装有砂粒的试管竖直静浮于水面.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内试管在竖直方向近似做简谐运动.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以下描述试管振动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答案 D解析: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由静止释放,并取向上为正方向,所以计时时刻,试管的位移为正的最大,D正确.4、如图所示,竖直圆盘转动时,可带动固定在圆盘上的T形支架在竖直方向振动,T形支架的下面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共同组成一个振动系统.当圆盘静止时,小球可稳定振动.现使圆盘以4 s的周期匀速转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振动达到稳定.改变圆盘匀速转动的周期,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此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约为3 HzB、此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约为0.25 HzC、若圆盘匀速转动的周期增大,系统的振动频率不变D、若圆盘匀速转动的周期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值将向右移动答案 A解析:当T固=T驱时振幅最大,由乙图可知当f驱=3 Hz时,振幅最大,所以此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约为3 Hz,A正确,B错误.若圆盘匀速转动的周期增大,系统的振动周期增大,频率减小,但振动系统的固有周期和频率不变,共振曲线的峰值也不变,C、D都错误.5、某实验小组在研究单摆时改进了实验方案,将一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如图甲所示,O点为单摆的固定悬点,现将小摆球(可视为质点)拉至A点,此时细线处于张紧状态,释放摆球,则摆球将在竖直平面内的A、C之间来回摆动,其中B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AOB=∠COB=α,α小于5°且是未知量.同时由计算机得到了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F max、F min、t1、t2均为已知量,t=0时刻摆球从A点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根据题中(包括图中)所给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单摆的周期为t 1B 、根据题中(包括图中)所给的信息可求出摆球的质量C 、根据题中(包括图中)所给的信息不能求出摆球在最低点B 时的速度D 、若增加摆球的质量,单摆的周期变长答案 B解析: 由乙图可知单摆的周期T =t 2,A 错误;在B 点拉力有最大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x -mg =m v 2l ;在A 、C 两点拉力有最小值,F min =mg cos α.由A 到B 机械能守恒,即mgl (1-cos α)=12m v 2,联立以上三式可求得摆球的质量m =F max +2F min 3g,B 正确;已知周期T ,由T =2π l g =t 2得,l =t 22g 4π2,根据F max -mg =m v 2l ,代入已知得v =t 2g 2π2(F max -F min )F max +2F min,C 错误;若增加摆球的质量,单摆的周期不变,D 错误. 6.如图为单摆在两次受迫振动中的共振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两次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表面上进行,且摆长相同,则图线Ⅰ表示月球表面上单摆的共振曲线B 、若两次受迫振动是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则两次摆长之比l 1∶l 2=25∶4C 、图线Ⅱ若是在地面上完成的,则该摆摆长约为1 mD 、若摆长均为1 m,则图线Ⅰ是在地面上完成的答案 ABC解析: 图线中振幅最大处对应的频率与做受迫振动的单摆的固有频率相等,从题图中可以看出,两单摆固有频率分别为f Ⅰ=0.2 Hz 、fⅡ=0.5 Hz.根据T =2π l g 可得f =1T =12πg l ,当单摆在月球和地球表面上分别做受迫振动且摆长相等时,g 越大,f 越大,f Ⅰ<f Ⅱ,所以g Ⅰ<g Ⅱ,图线Ⅰ表示月球表面上单摆的共振曲线,A 正确;若两次受迫振动是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则g 相同,由f =12πg l 可得l =g 4π2·1f 2,故两次摆长之比l 1∶l 2=1f 2Ⅰ∶1f 2Ⅱ=254,B 正确;图线Ⅱ若是在地面上完成的,将g =9.8 m/s 2、f Ⅱ=0.5 Hz 代入l =g 4π2·1f2可得l 2≈1 m,C 正确,D 错误. 7.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甲、乙两个单摆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B、甲单摆的振幅比乙单摆的大C、甲单摆的机械能比乙单摆的大D、在t=0.5 s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E、由图象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答案ABD解析:由振动图象可以看出,甲单摆的振幅比乙单摆的大,两个单摆的振动周期相同,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 lg可得,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但不知道摆长是多少,不能求出重力加速度g,故A、B正确,E错误;两个单摆的质量未知,所以两个单摆的机械能无法比较,C错误;在t=0.5 s时,乙单摆有负向最大位移,即有正向最大加速度,而甲单摆的位移为零,加速度为零,D正确.8.某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A sinωt,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A、弹簧在第1 s末与第5 s末的长度相同B、简谐运动的频率为18HzC、第3 s末,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为2 2AD、弹簧振子在第3 s末与第5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答案BCD解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其位移x的正、负表示弹簧被拉伸或压缩,弹簧振子在第1 s末与第5 s末时,位移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因此弹簧长度不同,A错误;由图象可知,T=8 s,故频率为f=18Hz,B正确;ω=2πT=π4rad/s,将t=3 s代入x=A sinπ4t,可得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x=22A,C正确;第3 s末至第5 s 末弹簧振子x-t图象上对应两点的切线的斜率的正负相同,故速度方向相同,D正确.9、[2018·三亚中学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两木块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甲木块与乙木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乙木块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为使甲木块和乙木块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A、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A=(M+m)f mkMB、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A=(M+m)f mkmC、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f m MD、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f m m答案BD解析:当甲木块和乙木块在振动过程中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甲、乙两木块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甲木块为研究对象,a =f m m ,D 正确;以甲、乙两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kA =(M +m )a ,代入a =f m m 得,A =(M +m )f m km ,B 正确.10、一简谐振子沿x 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t =0时刻振子的位移x =-0.1 m ;t =43s 时刻x =0.1 m ;t =4 s 时刻x =0.1 m.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 )A 、0.1 m,83s B 、0.1 m,8 s C 、0.2 m,83s D 、0.2 m,8 s答案 ACD解析: 若振子的振幅为0.1 m,⎝ ⎛⎭⎪⎫n +12T =43 s,n 为非负整数,则周期最大值为83s,A 正确,B 错误;若振子的振幅为0.2 m,当振子按图①方式运动时,则⎝ ⎛⎭⎪⎫12+n T =43 s,n 为非负整数,周期的最大值为83 s,C 正确;当振子按图②运动时,则⎝ ⎛⎭⎪⎫16+n T =43 s,n 为非负整数,此时周期的最大值为8 s,D 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11、(6分)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cm.(2)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t 100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答案(1)0.97(2)C解析:(1)由游标的“0”刻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摆球直径的整毫米数为9 mm=0.9 cm,游标中第7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所以为0.07 cm,所以摆球直径为0.9 cm+0.07 cm=0.97 cm.(2)单摆应从经过平衡位置即最低点时开始计时且摆角应小于5°,A错误;一个周期内,单摆通过最低点2次,故周期为t50,B错误;由T=2π lg得,g=4π2lT2,若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则将l值算大了,则g偏大,C正确;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空气阻力的影响较大,测得的g值误差较大,D错误.12、(12分)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1)关于实验器材安装及测量时的一些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米尺测出摆线的长度,记为摆长lB、先将摆球和摆线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摆长l,再将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C、使摆线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α(小于5°),然后由静止释放摆球D、测出摆球两次通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记为此单摆振动的周期(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将测量数据标在下图中,并在图中作出T2随l变化的关系图象.(3)根据数据及图象可知单摆周期的平方与摆长的关系是________.(4)根据图象,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m/s2.(取π=3.14,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C(2)图象见解析:(3)成正比(4)9.86解析:(1)本实验中,应将摆球和摆线组成单摆之后再测量摆长,摆长为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故A、B错误;单摆的摆角小于5°时的振动可认为是简谐运动,C正确;测量单摆的周期时,摆球相邻两次以相同速度方向通过最低点的时间为一个周期,为了减小误差,须测量单摆30~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然后计算出全振动所用时间的平均值记为单摆振动的周期,D错误.(2)先在坐标轴上描出各点,然后用一条平滑的线连接,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平滑的线上,不能落在线上的点在线两侧分布均匀,即可得到单摆的T 2-l 图象,近似为一条直线,如图所示:(3)通过作出的图象为一条直线,可知单摆周期的平方和摆长的关系是成正比的.(4)根据图象求出图线的斜率k =ΔT 2Δl =T 25-T 21l 5-l 1=4.80-3.201.20-0.80s 2/m =4.00 s 2/m,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 l g 可得g =4π2k=9.86 m/s 2. 13、(10分)一物体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幅为8 cm,频率为0.5 Hz,在t =0时,位移是4 cm,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试写出用正弦函数表示的物体的振动方程,并画出对应的振动图象.答案 x =0.08sin ⎝⎛⎭⎪⎫πt +56π m 图象见解析: 解析: 简谐运动振动方程的一般表示式为x =A sin(ωt +φ0),根据题给条件有:A =0.08 m,ω=2πf =π,所以x =0.08sin(πt +φ0) m,将t=0时x 0=0.04 m 代入解得初相φ0=π6或φ0=56π,因为t =0时,速度方向沿x 轴负方向,即位移在减小,所以取φ0=56π, 故振动方程为x =0.08sin ⎝ ⎛⎭⎪⎫πt +56π m ; 对应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14、(12分)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相距25 cm的A、B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t=0.2 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0.5 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1)求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2)求振子在4.0 s内通过的路程;(3)若规定从A到B为正方向,从振子到达平衡位置O点开始向B 点运动时开始计时,写出弹簧振子位移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答案(1)1.0 s(2)200 cm(3)x=12.5sin2πt(cm)图象见解析:解析:(1)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设P′点为与P 点关于O点对称的点,由速度对称性可知,t=0.5 s时,振子运动到P′点,并向A点运动.由题意,已知振子从P→B→P′所用时间为0.5 s,故由对称性可得:T=0.5×2 s=1.0 s.(2)A、B之间距离为25 cm,则振幅A=12×25 cm=12.5 cm,振子4.0 s内通过的路程s=4.0T×4×12.5 cm=200 cm.(3)简谐运动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为x=A sin(ωt+φ0),已知振子从平衡位置O点向B运动时开始计时,φ0=0,A=12.5 cm,ω=2πT=2π(rad/s),故弹簧振子的位移表达式为x=12.5sin2πt(cm).振动图象为。
第1讲机械振动板块一主干梳理·夯实基础【知识点1】简谐运动Ⅰ1.简谐运动的概念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x-t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
2.平衡位置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3.回复力(1)定义:使物体返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2)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3)来源:属于效果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4.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知识点2】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象Ⅱ1.表达式(1)动力学表达式:F=-kx,其中“-”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2)运动学表达式:x=A sin(ωt+φ0),其中A代表振幅,ω=2πT=2πf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t+φ0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φ0叫做初相。
2.简谐运动的图象(1)如图所示:(2)物理意义:表示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知识点3】弹簧振子、单摆及其周期公式Ⅰ简谐运动的两种模型【知识点4】受迫振动和共振Ⅰ1.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比较2.共振曲线如图所示的共振曲线,曲线表示受迫振动的振幅A(纵坐标)随驱动力频率f(横坐标)的变化而变化。
驱动力的频率f跟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f0相差越小,振幅越大;驱动力的频率f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f0时,振幅最大。
【知识点5】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实验原理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g ,可得出g =4π2T2l ,测出单摆的摆长l 和振动周期T ,就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2.实验器材带中心孔的小钢球、约1 m 长的细线、带有铁夹的铁架台、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停表。
3.实验步骤 (1)做单摆取约1 m 长的细线穿过带中心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让摆球自然下垂,如图所示。
(2)测摆长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L(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直径D ,则单摆的摆长l =L +D2。
机械振动第1讲一、高考夺分要点: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 2.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使物体返回平衡位置的力 注意:①恢复力不一定是物体所受的合力,如单摆②回复力的意义是指向平衡位置方向上的合力③恢复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3.平衡位置:回复力为零的位置,并非合外力为零的位置。
例如单摆。
4.位移:是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5.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运动。
表达式为:F = -kx6.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无正负之分。
7.周期和频率: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次数叫频率,大小由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所以叫固有周期和频率。
任何简谐运动都有共同的周期公式:km T π2= 8.简谐振动的方程:)sin(ϕω+=t A x ,其中A 为振幅,ω为圆频率,ϕ为初相位。
二、考点精讲:1.(2009•天津)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t A x 4si n π=则质点( )A .第1s 末与第3s 末的位移相同B .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相同C .3s 末至5s 末的位移方向都相同D .3s 末至5s 末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2.(2011•静安区二模)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B 、C 两点间做机械振动,B 、C 间距为12cm ,O 是平衡位置,振子每次从C 运动到B 的时间均为0.5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2cmB .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sC .该弹簧振子的频率为2HzD .振子从O 点出发到再次回到O 点的过程就是一次全振动3.(2004•天津)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货车受一扰动,车上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但不脱离底板.一段时间内货物在竖直方向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T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即t=0,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A.4Tt =时,货物对车厢底的压力最大 B.2Tt =时,货物对车厢底的压力最小C.43T t =时,货物对车厢底的压力最大D.43T t =时,货物对车厢底的压力最小三、随堂练习:1.(2014•东城区模拟)一弹簧振子的位移y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为t y π5.2sin 1.0=,位移y 的单位为m ,时间t 的单位为s .则( ) A .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2m B .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25sC .在t=0.2s 时,振子的速度为零D .在任意0.2s 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均为0.1m2.(2012•黄埔区模拟)某质点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B .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C .质点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一定相同,速度也不一定相同D .质点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3.(2014•徐汇区二模)如图所示,弹簧振子以O 点为平衡位置,在A 、B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向左为正,振子的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 )A .t=0.2s 时,振子在O 点右侧6cm 处B .t=1.4s 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右C .t=0.4s 和t=1.2s 时,振子的加速度相同D .t=0.4s 到t=0.8s 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增大四、课后练习:1.(2012•重庆)装有砂粒的试管竖直静浮于水面,如图所示.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内试管在竖直方向近似做简谐运动.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以下描述试管振动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2.(2013•新课标Ⅱ)如图,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物块构成弹簧振子,该物块是由a 、b 两个小物块粘在一起组成的.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左右振动,振幅为A 0,周期为T 0.当物块向右通过平衡位置时,a 、b 之间的粘胶脱开;以后小物块a 振动的振幅和周期分别为A 和T ,则A A 0(填“>”、“<”或“=”),T T 0(填“>”、“<”或“=”).3.(2014•奉贤区二模)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弹簧振子沿x 轴正方向的最大速度的位置是图中的( )A.aB.bC.cD.d4.(2012•普陀区一模)有一作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周期为2秒.如果从弹簧振子向右运动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则在t=3.4秒至t=3.5秒的过程中,摆球的( )A .速度向右在增大,加速度向右在减小B .速度向 左在增大,加速度向左也在增大C .速度向左在减小,加速度向右在增大D .速度向右在减小,加速度向左也在减小5.(2014•嘉定区二模)某质点作简谐振动时的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该质点在t 1与t 2时刻( )A .振幅不同B .加速度方向相同C .在t 1时刻速度较大D .在t 2时刻向x 正方向运动机械振动第1讲参考答案一、考点精讲:1.AD A 、由关系式可知,,将t=1s 和t=3s 代入关系式中求得两时刻位移相同.故A 正确.B 、画出对应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第1s 末和第3s 末的速度方向不同.故B 错误.C 、由图象可知,3s 末至5s 末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C 错误.D 、由图象可知,3s 末至5s 末的而速度是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故D 正确.2.D A 、质点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A 错误;B 、若位移为负值,质点远离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为负值,B 错误;C 、质点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相同,C 错误;D 、质点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D 正确; 3.C A 、4Tt =在时刻,由图看出,货物的位移为正向最大,则货物的加速度为负向最大,即加速度向下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货物受到的弹力最小,则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故A 错误. B 、在2Tt =时刻,货物的位移为零,加速度为零,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货物的重力,而在4Tt =时刻,货物的弹簧小于货物的重力,说明在2Tt =时刻,弹簧的弹力不是最小,则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不是最小.故B 错误.C 、D 在T t 43=时刻,由图看出,货物的位移为负向最大,则货物的加速度为正向最大,即加速度向上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货物受到的弹力最大,则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故C 正确,D 错误.二、随堂练习:1.C A 、质点做简谐运动,振动方程为t y π5.2sin 1.0=,可读出振幅A=0.1m ,故A 错误;B 、质点做简谐运动,振动方程为t y π5.2sin 1.0=,可读出角频率为2.5π,故周期s T 8.05.222===ππωπ,故B 错误;C 、在t=0.2s 时,振子的位移最大,故速度最小,为零,故C 正确;D 、根据周期性可知,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一定是4A ,但四分之一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不一定是A ,D 错误; 2.C 根据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Asin (ωt+φ),A 为振幅,等于8cm .故A 错误;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Asin (ωt+φ),ω为圆频率,s T 4222===ππωπ,故B 错误;C 、由题目中的公式可得,当t=0时,x=0物体处于平衡位置;当t=1s 时,质点运动了1/4周期,到达最大位置,该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增大,速度减小.故C 正确;D 、由题目中的公式可得,当t=2s 时,x=0物体处于平衡位置,在1~2s 内,质点从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物体的速度增大,动能逐渐增大.故D 错误.3.D A 、t=0.2s 时,振子在O 点左侧;故A 错误;B 、1.4s 时,振子在O 点右方正向平衡位置移动,故速度方向向左;故B 错误;C 、0.4s 和1.2s 时振子分别到达正向和反向最大位置处,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故C 错误;D 、0.4s 到0.8s 内振子在向平衡位置移动,故振子的速度在增大;故D 正确; 三、课后练习:1.D 根据题中规定的正方向,开始计时时刻位移为正的最大值,由于t A x 4si n π=,简谐运动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可知D 正确.2.<,< 当物块向右通过平衡位置时a 、b 之间的粘胶脱开,a 向右做减速运动,b 向右匀速运动,弹簧振子总的机械能将减小,振幅减小,即有A <A 0.根据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kmT π2=,知,振子的质量减小,周期减小,则有T <T 0.故答案为:<,<3.D A 、C 、弹簧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此时振子的位移为0.故AC 错误.B 、D 、根据振动图象切线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b 对应的速度为负向最大,d 对应的速度为正向最大,故D 正确,B 错误.4.C 由题,弹簧振子的周期是2s ,一个周期分成四个41周期,从单摆向右运动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则在t=3.4秒至t=3.5秒的过程中,单摆是由平衡位置向左向最大位移处运动,所以速度向左在减小,加速度方向向右在增大.C 正确.5.D A 、振幅是振子能达到的最大位移,故振幅不变;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两时刻时振子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 错误;C 、由图可知,t 1时刻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大小t 2时刻距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则可知t 2时刻的速度要大于t 1时刻的速度;故C 错误;D 、振动图象随时间延伸,由图可知,t 2时刻向x 轴正方向运动;故D 正确;。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电磁波与相对论课后分级演练39 机械波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电磁波与相对论课后分级演练39 机械波)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电磁波与相对论课后分级演练39 机械波的全部内容。
课后分级演练(三十九) 机械波【A级——基础练】1.如图所示是波遇到小孔或障碍物后的图象,图中每两条实线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其中正确的图象是()解析:B A图孔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A错;B、C图中障碍物的大小比波长小故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对,C错.D 图中孔的大小与波长相差不多,应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错.2.(2015·上海高考)如图,P为桥墩,A为靠近桥墩浮在水面的叶片,波源S连续振动,形成水波,此时叶片A静止不动.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可用的方法是()A.提高波源频率B.降低波源频率C.增加波源距桥墩的距离D.减小波源距桥墩的距离解析:B 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需要使波发生衍射现象,即使障碍物的大小接近水波的波长,根据波长、频率和波速关系可知,增大波的波长,可以通过降低波的频率来实现,B项正确.3.如图,t=0时刻,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振动,振动周期为0.4 s,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x轴正、负两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6 s时波形的图是()解析:C 由于波沿正、负两方向传播的波形关于y轴对称,A、B错;t =0时刻波源沿y轴正向开始振动,经过0.6 s即1.5 T,波源位于平衡位置且沿y轴负向振动,据“同侧法”可知C对,D错.4.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m/s。
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其中1~5为单选,6~10为多选)1.关于振幅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B.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位移的大小等于振幅C.振幅等于振子运动轨迹的长度D.振幅越大,表示振动越强,周期越长答案 A解析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A正确,C错误。
位移是矢量,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振幅,最大位移的大小才等于振幅,B错误。
振幅越大,振动越强,但周期不一定越长,例如,对于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周期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D错误。
2.[2017·漳州模拟]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2mgAB.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的总和不变C.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应为2gD.物体在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大小应为mg答案 A解析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物体的振幅为A,因此当物体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形变量Δx=2A,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系统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的弹性最大,E p=mg·2A=2mgA,A正确;物体振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三者的总和不变,B错误;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物体位移大小等于振幅A,F回=mg=kA,物体在最低点时,F回′=F弹-mg=kA=mg =ma,故a=g,F弹=2mg,C、D错误。
3.如图所示,装有砂粒的试管竖直静浮于水面。
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内试管在竖直方向近似做简谐运动。
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以下描述试管振动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答案 D解析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由静止释放,并取向上为正方向,所以计时时刻,试管的位移为正的最大,D正确。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电磁波与相对论第1讲机械振动模拟新人教版选修1.(2016·北京理综)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
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
向右为x轴正方向。
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象为导学号 51343453( A )[解析]由题意,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因此t=0时,振子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值,振动图象为余弦函数,A项正确。
2.(多选)(2016·海南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51343454( ABD )A.在同一地点,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其摆长成正比B.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C.在同一地点,当摆长不变时,摆球质量越大,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越小D.系统做稳定的受迫振动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率E.已知弹簧振子初始时刻的位置及其振动周期,就可知振子在任意时刻运动速度的方向[解析]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g为定值,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Lg可知,周期的平方与摆长成正比,故选项A正确;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只有动能和势能参与转化,根据机械守恒条件可知,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故选项B正确;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Lg可知,单摆的周期与质量无关,故选项C错误;当系统做稳定的受迫振动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率,故选项D正确;若弹簧振子初始时刻在波峰或波谷位置,知道周期后,知道周期后,可以确定任意时刻运动速度的方向,若弹簧振子初始时刻不在波峰或波谷位置,则无法确定,故选项E错误。
3.(多选)(2015·山东理综)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sin(2.5πt)m。
t=0时刻,一小球从距物块h高处自由落下;t=0.6s时,小球恰好与物块处于同一高度。
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其中1~5为单选,6~10为多选)1.关于振幅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B.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位移的大小等于振幅C.振幅等于振子运动轨迹的长度D.振幅越大,表示振动越强,周期越长答案 A解析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A正确,C错误。
位移是矢量,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振幅,最大位移的大小才等于振幅,B错误。
振幅越大,振动越强,但周期不一定越长,例如,对于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周期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D错误。
2.[2017·漳州模拟]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2mgAB.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的总和不变C.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应为2gD.物体在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大小应为mg答案 A解析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物体的振幅为A,因此当物体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形变量Δx=2A,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系统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的弹性最大,E p=mg·2A=2mgA,A正确;物体振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三者的总和不变,B错误;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物体位移大小等于振幅A,F回=mg=kA,物体在最低点时,F回′=F弹-mg=kA=mg =ma,故a=g,F弹=2mg,C、D错误。
3.如图所示,装有砂粒的试管竖直静浮于水面。
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内试管在竖直方向近似做简谐运动。
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以下描述试管振动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答案 D解析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由静止释放,并取向上为正方向,所以计时时刻,试管的位移为正的最大,D正确。
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其中1~5为单选,6~10为多选)1.关于振幅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B.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位移的大小等于振幅C.振幅等于振子运动轨迹的长度D.振幅越大,表示振动越强,周期越长答案 A解析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A正确,C错误。
位移是矢量,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振幅,最大位移的大小才等于振幅,B错误。
振幅越大,振动越强,但周期不一定越长,例如,对于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周期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D错误。
2.[2017·漳州模拟]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2mgAB.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的总和不变C.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应为2gD.物体在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大小应为mg答案 A解析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物体的振幅为A,因此当物体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形变量Δx=2A,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系统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的弹性最大,E p=mg·2A=2mgA,A正确;物体振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三者的总和不变,B错误;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物体位移大小等于振幅A,F回=mg=kA,物体在最低点时,F回′=F弹-mg=kA=mg =ma,故a=g,F弹=2mg,C、D错误。
3.如图所示,装有砂粒的试管竖直静浮于水面。
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内试管在竖直方向近似做简谐运动。
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以下描述试管振动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答案 D解析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由静止释放,并取向上为正方向,所以计时时刻,试管的位移为正的最大,D正确。
4.如图所示,竖直圆盘转动时,可带动固定在圆盘上的T形支架在竖直方向振动,T形支架的下面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共同组成一个振动系统。
当圆盘静止时,小球可稳定振动。
现使圆盘以4 s的周期匀速转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振动达到稳定。
改变圆盘匀速转动的周期,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此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约为3 HzB.此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约为0.25 HzC.若圆盘匀速转动的周期增大,系统的振动频率不变D.若圆盘匀速转动的周期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值将向右移动答案 A解析当T固=T驱时振幅最大,由乙图可知当f驱=3 Hz时,振幅最大,所以此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约为3 Hz,A正确,B错误。
若圆盘匀速转动的周期增大,系统的振动周期增大,频率减小,但振动系统的固有周期和频率不变,共振曲线的峰值也不变,C、D都错误。
5.某实验小组在研究单摆时改进了实验方案,将一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
如图甲所示,O点为单摆的固定悬点,现将小摆球(可视为质点)拉至A点,此时细线处于张紧状态,释放摆球,则摆球将在竖直平面内的A、C之间来回摆动,其中B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AOB=∠COB=α,α小于5°且是未知量。
同时由计算机得到了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F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F max 、F min 、t 1、t 2均为已知量,t =0时刻摆球从A 点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
则根据题中(包括图中)所给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单摆的周期为t 1B .根据题中(包括图中)所给的信息可求出摆球的质量C .根据题中(包括图中)所给的信息不能求出摆球在最低点B 时的速度D .若增加摆球的质量,单摆的周期变长答案 B解析 由乙图可知单摆的周期T =t 2,A 错误;在B 点拉力有最大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x -mg =m v 2l ;在A 、C 两点拉力有最小值,F min =mg cos α。
由A 到B 机械能守恒,即mgl (1-cos α)=12m v 2,联立以上三式可求得摆球的质量m =F max +2F min 3g,B 正确;已知周期T ,由T =2π l g =t 2得,l =t 22g 4π2,根据F max -mg =m v 2l ,代入已知得v =t 2g 2π 2(F max -F min )F max +2F min,C 错误;若增加摆球的质量,单摆的周期不变,D 错误。
6.如图为单摆在两次受迫振动中的共振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次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表面上进行,且摆长相同,则图线Ⅰ表示月球表面上单摆的共振曲线B.若两次受迫振动是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则两次摆长之比l1∶l2=25∶4C.图线Ⅱ若是在地面上完成的,则该摆摆长约为1 mD.若摆长均为1 m,则图线Ⅰ是在地面上完成的答案ABC解析图线中振幅最大处对应的频率与做受迫振动的单摆的固有频率相等,从题图中可以看出,两单摆固有频率分别为fⅠ=0.2 Hz、fⅡ=0.5 Hz。
根据T=2π lg可得f=1T=12πgl,当单摆在月球和地球表面上分别做受迫振动且摆长相等时,g越大,f越大,fⅠ<fⅡ,所以gⅠ<gⅡ,图线Ⅰ表示月球表面上单摆的共振曲线,A正确;若两次受迫振动是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则g相同,由f=12πgl可得l=g4π2·1f2,故两次摆长之比l1∶l2=1f2Ⅰ∶1f2Ⅱ=254,B正确;图线Ⅱ若是在地面上完成的,将g=9.8 m/s2、fⅡ=0.5 Hz代入l=g4π2·1f2可得l2≈1m,C正确,D错误。
7.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甲、乙两个单摆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B.甲单摆的振幅比乙单摆的大C.甲单摆的机械能比乙单摆的大D.在t=0.5 s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E.由图象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答案ABD解析由振动图象可以看出,甲单摆的振幅比乙单摆的大,两个单摆的振动周期相同,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 lg可得,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但不知道摆长是多少,不能求出重力加速度g,故A、B正确,E错误;两个单摆的质量未知,所以两个单摆的机械能无法比较,C错误;在t=0.5 s时,乙单摆有负向最大位移,即有正向最大加速度,而甲单摆的位移为零,加速度为零,D正确。
8.某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A sinωt,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A.弹簧在第1 s末与第5 s末的长度相同B.简谐运动的频率为18HzC .第3 s 末,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为22A D .弹簧振子在第3 s 末与第5 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答案 BCD解析 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其位移x 的正、负表示弹簧被拉伸或压缩,弹簧振子在第1 s 末与第5 s 末时,位移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因此弹簧长度不同,A 错误;由图象可知,T=8 s ,故频率为f =18 Hz ,B 正确;ω=2πT =π4rad/s ,将t =3 s 代入x =A sin π4t ,可得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x =22A ,C 正确;第3 s 末至第5 s 末弹簧振子x -t 图象上对应两点的切线的斜率的正负相同,故速度方向相同,D 正确。
9.[2018·三亚中学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两木块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和M ,甲木块与乙木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 ,乙木块与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为使甲木块和乙木块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A .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A =(M +m )f m kMB .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A =(M +m )f m kmC .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f m MD .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f m m答案 BD解析 当甲木块和乙木块在振动过程中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甲、乙两木块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甲木块为研究对象,a =f m m ,D 正确;以甲、乙两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kA =(M +m )a ,代入a =f m m 得,A =(M +m )f m km ,B 正确。
10.一简谐振子沿x 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
t =0时刻振子的位移x =-0.1 m ;t =43s 时刻x =0.1 m ;t =4 s 时刻x =0.1 m 。
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 )A .0.1 m ,83s B .0.1 m,8 s C .0.2 m ,83s D .0.2 m,8 s答案 ACD解析 若振子的振幅为0.1 m ,⎝ ⎛⎭⎪⎫n +12T =43 s ,n 为非负整数,则周期最大值为83s ,A 正确,B 错误;若振子的振幅为0.2 m ,当振子按图①方式运动时,则⎝ ⎛⎭⎪⎫12+n T =43 s ,n 为非负整数,周期的最大值为83 s ,C 正确;当振子按图②运动时,则⎝ ⎛⎭⎪⎫16+n T =43 s ,n 为非负整数,此时周期的最大值为8 s ,D 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11.(6分)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cm 。
(2)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t 100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答案(1)0.97(2)C解析(1)由游标的“0”刻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摆球直径的整毫米数为9 mm=0.9 cm,游标中第7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所以为0.07 cm,所以摆球直径为0.9 cm+0.07 cm=0.97 cm。
(2)单摆应从经过平衡位置即最低点时开始计时且摆角应小于5°,A错误;一个周期内,单摆通过最低点2次,故周期为t50,B错误;由T=2π lg得,g=4π2lT2,若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则将l值算大了,则g偏大,C正确;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空气阻力的影响较大,测得的g值误差较大,D错误。
12.(12分)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1)关于实验器材安装及测量时的一些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米尺测出摆线的长度,记为摆长lB.先将摆球和摆线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摆长l,再将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C.使摆线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α(小于5°),然后由静止释放摆球D.测出摆球两次通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记为此单摆振动的周期(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将测量数据标在下图中,并在图中作出T2随l变化的关系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