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_刘莉
- 格式:pdf
- 大小:135.71 KB
- 文档页数:3
ESP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护理英语教学改革探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愈加深入,来华的外籍人士逐年递增。
这就对我国的护理人员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由于西方国家护理人员缺口巨大,为我国护理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
护理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将为我国护理人员出国就业提供必要的语言能力上的准备。
然而目前我国护士护理英语能力较差、能适应涉外护理环境的护理人才缺乏的现状制约了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
尽管我国各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已将护理英语作为一门人文课程引入涉外护理教学,教学上更多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传授,然而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如何提高我国护理英语教育质量,是当前涉外护理教育工作中亟需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护理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并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
1 护理英语与ESP教学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为ESP英语。
专业英语(ESP)是指教授或学习一门外语以实现特定的应用目的。
我们在大学里所提到的专业英语是在学生基础英语课之外开设的一门课程,目的是要满足学生把英语当作一种交际工具获取必要专业知识的需要。
ESP教学认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语言,是为了使学生从知识型、技能型英语学习逐步转向应用型英语学习。
①对于职业技术学院涉外护理专业而言,护理英语教学的对象是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目的就是培养与发展涉外护理人员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从而在涉外环境下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整体护理。
护理英语有其特点的实用目的及行业特点,因此其教学属于ESP教学的范畴。
2 高职院校ESP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2.1 生源基础普遍较差、水平参差不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英语教学改革实施中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生源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水平参差不齐。
班与班之间存在着差异,每个班级内也普遍存在着英语水平的不均衡,两极分化现象普遍,给ESP 课堂全英文教学或双语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及建议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提出“以岗位需求为职业教育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工作技能”的要求,专门用途英语(ESP)引入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正是适应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社会对医疗卫生人才的整体规划。
笔者参照Hutchinson&Waters需求分析模型,对揭阳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2021、2021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5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护理专业;英语教学1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趋势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强调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护理专门人才。
培养技能型双语医疗卫生人才也是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作为英语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并根据学习者特定目的和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展开工作的交际能力[1]。
我国外语界专家认为:将来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主流;只有把基础英语拓展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我们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实用型人才[2-3]。
专门用途英语(ESP)引入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正是适应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社会对医疗卫生人才的整体规划。
参照Hutchinson&Waters需求分析模型,笔者针对揭阳市护理行业需求和揭阳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2021、2021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5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2ESP需求分析: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方向标需求分析是ESP课程设计和教学的基础,ESP需求分析实际上就是一个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尤其是ESP目标情景需求分析,与我国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4]。
浅谈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浅谈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展开讨论。
在背景介绍了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研究目的是为了分析现阶段的建设现状并提出改进策略。
在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接着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建议,包括优化课程设置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现状和改进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对浅谈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为未来的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问题、改进策略、优化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是整个护理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素养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不仅要求护理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以适应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当前,国内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课程设置单一、师资队伍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护理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和实践中的提升,也影响了护理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质量。
本文旨在对现阶段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建议。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希望能够使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更加符合国际化发展的需求,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当前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建议。
通过对现阶段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旨在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
通过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旨在为护理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护理学校专业英语教育的持续优化和提升。
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杨颖摘要: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特别是对医疗领域而言,与国际化体系不断接轨,越来越迫切的需要护理专业的高级人才。
但从目前情况而言,整体上中职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展开讨论,根据存在的不足提出对应的改革措施,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积极性作为培养护理人员的主要阵地,中职院校的护理教学一直是重要的环节。
通常而言,在医学领域医生固然是最主要的核心,但实际上护理人员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患者按照科学的康复方式进行恢复,是专业医生的重要辅助环节。
因此,解决学生的专业化发展问题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但是,目前中职护理专业工作仍大多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与当今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不相符,英语学习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用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社会的需求对接还存在问题。
所以,作为教师而言,如何实现当代中职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教学水平不足从目前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师情况进行分析,一部分年龄较长的英语教师,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维观念的影响,针对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缺少足够的了解,许多内容没有同当前的社会需求相结合,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太多帮助。
同时,教师队伍缺乏新鲜血液,教师的课时量多、任务量大,不能保证高效课堂的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的技能水平有限,教学方式单一,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课堂活跃度不高。
(二)教材的更新不及时查看目前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内容可得知,很多课本并没有结合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选择教学教材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当前中职护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情况,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部分教材内容没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创新和改革,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从学生兴趣点与内在需求的角度进行考虑,因而欠缺实用性。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王慧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满足国际国内的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护理学生变得越来越重要,高职护理的人才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大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高职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能较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的教学目标。
该教学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交际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高职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要与行业知识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就需要高职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作出改革,从而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
1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1.1 学校方面1.1.1 师资力量薄弱目前高职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由公共课英语教师承担,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很少。
公共课的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实践水平并不能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讲授而与护理专业的知识没有联系,缺乏实际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1.1.2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一方面,护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医院的需求有差距。
专业课程的开展体现的是理论性和整体性,缺乏针对行业岗位特点的教学体系,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现代医疗机构单位的要求不相符。
开展的校企合作任停留在聘请医院的专家上课,学生到医院实习等浅层合作,没有从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标准、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
浅谈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论文摘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忽视与专业的结合,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因此,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往高校所培养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评估更趋理性化,懂专业且具备相当英语应用能力的人受到市场的欢迎。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与专业的结合,甚至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
然而,由于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笔者多年来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一、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研究1.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从2008年开始,本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方案,并在本院的重点专业护理专业试行。
方案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把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的语言知识,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树立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积极开展听说训练,能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二学期,针对专业特色,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分析临床护理岗位对职业人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并且按照认知规律,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归纳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护理英语教学的探究护理英语是护理行业必备的职业技能课程,也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
近些年来,大家意识到学好护理英语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摸索出教学规律,改进护理英语教学。
文章浅谈对护理英语教学的看法。
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在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尽一切可能来提高教学效果。
如参考来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的各相关护理英语教材50余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选用情况。
接下来我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王奕萍主编的《临床医护英语教程》为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学情况为例,总结了以下几点实践经验。
(1)医学英语词汇记忆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
由于本书偏重于护理场景下医护人员和病患的沟通,所以没有提及专业英语的记忆方法,比如构词法。
学生对复杂的医学词汇只能死记硬背,而每单元的专业词汇有近30个,学生遗忘率高。
(2)教材编排没有完全对接学生工作任务。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对高职学生而言,学校应当构建由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相结合为基础的课程,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学能够与将来的工作环境相适应,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所学够用、能用。
而本教材和其他很多教材一样,并没有完全对接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在现在看来,并不是最好的分类方法。
(3)学生不能适应护理英语学习。
因为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不太好,关键是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所以尽管教师反复强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重要性,但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还是很依賴教师,希望教师每一步都引领着他们向前;自己课后不用功,希望在课堂上解决一切英语学习的难题,这显然不可能。
而由于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讲解,更加剧了挫败感。
(4)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教材质量更得不到保证。
各学校,甚至各个教师大多按照各人的看法来确定教学目标,包括国内的各种教材研发人员也对课程标准缺乏清醒认识,所以在经济利益等的驱使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劣质教材。
1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必要性1.1国内医疗市场迫切需要国际化护理人才我国已加入W TO,国内医护系统面临着体制方面的重大改革。
外资医院将大量进入中国医疗市场,这些医院急需国际化护理人才。
而我国护理人员数量偏少,每千人口平均护士(师)数偏低,护理教育层次偏低[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国际化护理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1.2国外护理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的医疗卫生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护理人员紧缺现象。
由于欧美发达国家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护士市场出现了紧俏的行情[2]。
据不完全统计,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3]。
美国政府预计到2020年,有超过100万的护士职位需求。
除美国之外,其他发达国家也都存在着严重缺乏护士的现象。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许多国家政府和医院通过制订诸如提供优厚待遇、优先移民等政策吸引国外护士,对国际化护理人才的需求之迫切可见一斑。
2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是国际化护理人才必备的素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无论是在日常交流还在学术研究中,都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是知识型、技术型国际护理人才的必备素质。
在涉外医护服务、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和资料传递等活动中,中国与国外的护理行业在服务理念甚至服务内容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只有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护理人才才能够接触并理解国际上先进的护理学理念,顺利有效地融入到各种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并在护理学甚至是医学领域的资料传递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成为跟得上国际护理事业步伐的优秀人才。
另一方面,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是护理人才参与全球化护理服务,走向全球化护理人才市场的试金石。
各种涉外护理服务和护理人才市场都对护理人才的英语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例如,在海外当护士要考取相应的国外护理资格证,像在美国就要考取美国为国外护士颁发的资格证书CGFNS(外国护校毕业生委员会),才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刘莉孙宏王志晨【摘要】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对国际化护理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我国护理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现状,探讨了如何进行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以实现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较强适应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国际化护理人才;英语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569(2010)11-1525-03Explor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reforms in nursing LIU Li,SUN Hong,WANG Zhi-chen.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Mudanjiang157011,China【Abstract】T his paper analyzes current requirement of international nursing talents.With thecomprehensive abilities that the students have,it probes the problems of how to carry out the reforms inEnglish teaching.T he goal is to keep up with the international logos and cultivate the nursing talents inneed who can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competitive situation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International nursing talents;English teaching;T eaching reforms·教学改革·作者单位:157011牡丹江医学院外语部会得到国际公认的护理师资格[4]。
另外,医院招涉外护理人员面试时也会考查英语能力。
英语不过关、通不过注册护士资格考试,就难以把握国际人才市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革护理英语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3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3.1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既需要较强的外语(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来满足国际护理对象的需求;又具备获得知识的能力,以便较快地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实现服务于全人类健康事业的伟大理想。
3.2重视英语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学改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强化英语教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
②以岗位为中心,加大实践课比例,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③进行自主学习、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探索,使学生学会学习。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3建设适合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对我院的双语教学队伍进行强化英语训练,聘请外籍教师参与教学与管理,建设一支能完全胜任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师资队伍。
4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2006级护理系1班作为实验班,按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模式进行教学;把护理系2班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英语教学方式教学。
用具有可比性的指标进行比较,推断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优劣。
4.1加大英语教学改革力度4.1.1以雅思考试理念指导基础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国际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批护理技术过硬,且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优秀护理人才。
所以,必须在“送出去”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课程,科学设置中方课程,以英语教学为例,我们把雅思考试理念作为指导,逐步强化基础阶段英语教学。
因为雅思考试是护士申请出国时必须提供的英语水平证明,其内容不断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逐步渗透雅思考试理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应用能力,为她们将来毕业后出国或到国内涉外医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1.2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教学是涉外护理英语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重要方法。
教师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参与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处处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提高对护理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如角色扮演就是一种常见的小组活动形式,可以使学生通过模仿,学会在真实的情境下掌握正确得体的表达方法,学会合作,勇于展示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国际化护理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4.1.3加强听说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涉外护理的性质决定了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强度的英语实用能力。
为此,在教学目标上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5]。
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听力训练,而且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对口语的训练,除了运用惯常的一些课堂教学方法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在课外听说,如:学生在进行护理操作训练时,可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学用结合、反复操练,加深她们对语言知识的认知、理解和内化,从而掌握运用英语语言的各个方面。
除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高水平的读写能力,体现了人的学术及文化水准。
在国外医院,护士每天都要使用英语做记录,因此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必须加以重视,养成用词准确、表述规范、书写正确的良好习惯。
同时,只要保证读写不脱离听说,听说不脱离读写,以读写助听说,以听说促读写,才是在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强调听说能力的最佳结果,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6]。
项目实验班对照班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通过率91.268.9CET -4通过率6035.8CET -6通过率46.719.2项目实验班对照班2005级学生到菲律宾交流1822006级学生到菲律宾交流343测试阶段一班(实验班)二班(对照班)成绩提高程度入学测试成绩60.561.1-0.6第一次测试成绩65.263.1 2.1第二次测试成绩67.965.5 2.4第三次测试成绩73.869.4 4.4第四次测试成绩77.671.5 6.1第五次测试成绩82.973.89.14.2全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对外交流与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
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要全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教师不仅是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最基层的实施者,更是最具活力与创造性的促进者,可以说,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只能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
为此,我院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鼓励教师关注并参加与本专业建设相关的研讨会、新技术培训,并派遣教师到外地或国外学习。
此外,我院坚持长年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外语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使教师队伍的配备更加趋于合理与完善。
4.3教学效果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前进行了统一的综合测试,由承担2006级本科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教研室主任命题,他们的英语成绩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而在实验班采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后,1年中,我们先后进行了五次测试,每次都是教研室主任命题,详细结果见表1。
从上述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前,实验班的成绩略低于对照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验班的成绩开始高于对照班,这说明学生已慢慢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效果开始体现。
而1年后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出对照班9.1分,这说明学生完全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5改革效果讨论2006级本科护理系一班共计79名学生参与了这次教学改革。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这次教学改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激发了自身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英语平时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其他专业,四、六级通过率也较其他专业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评价指标:①学生在完成大学英语学习后参加期末英语考试、CET-4考试和CET -6考试通过率。
②国际交流能力。
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考试通过率比较见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参与国际交流人数见表3。
学生的期末考试通过率、CET-4、CET-6考试通过率和国际交流能力方面,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
我院2005级护理专业已经有部分毕业生工作在涉外医院并得到了认可,这为我们今后进入国际护理人才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