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7.86 MB
- 文档页数:49
液压与气动技术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材的第3章和第4章内容进行教学。
第3章详细讲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液压油的选择与维护、液压元件的功能及分类;第4章则侧重于气动系统的原理、气动元件、气动回路的设计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构成。
2. 能够识别并正确使用液压与气动元件。
3.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液压与气动回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液压与气动回路的设计。
教学重点: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分类与功能、回路的设计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液压与气动实验装置。
2. 液压与气动元件模型。
3. PPT课件。
4. 练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液压与气动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
(2)液压油的选择与维护。
(3)液压元件的功能及分类。
(4)气动系统的原理。
(5)气动元件及气动回路的设计。
3. 例题讲解:(1)计算液压缸的输出力。
(2)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控制回路。
5. 实践操作:(1)观察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
(2)动手搭建一个简单的液压与气动回路。
六、板书设计1. 液压系统基本原理。
2. 液压元件分类及功能。
3. 气动系统原理。
4. 气动元件及回路设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
(2)列举三种常见的液压元件,并说明其功能。
(3)简述气动系统的原理。
(4)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控制回路。
2. 答案:(1)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利用液体传递压力,实现力的放大、传递和方向改变。
(2)液压元件:如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
功能:分别为提供压力油、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控制液流方向和压力等。
(3)气动系统原理:利用压缩空气传递压力,实现元件的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技术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专业及有关专业课程性质:全日制专科技术基础课总学时:64学时(课堂讲授50学时,实验教学14学时)预修课程:机械原理、理论力学、电工学和流体力学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
通过学习本课程,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要求学习后掌握液压传动中常用液压元件的原理与结构、液压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原理、液压系统常见回路的分析方法。
能读懂常见工业设备的液压传动系统图;能进行常用的液压传动系统回路设计。
通过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对液压传动的兴趣,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某种合适的液压传动方案用于给定的问题,并能够选择适当的具体实现措施。
通过课程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液压实验技能以增强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全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 课程的基本内容(一)讲课内容1、液压传动基本原理2、流体力学基础2.1液压油2.2流体静力学2.3流体动力学2.4管路中液体的压力损失2.5液压冲击与气穴现象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1泵马达的基本原理及效率;3.2齿轮泵及齿轮马达;3.3叶片泵及叶片马达;3.4柱塞泵及柱塞马达。
4液压缸及摆动缸1.1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2液压缸基本参数计算;1.3液压缸的结构;1.4摆动缸。
5液压控制阀1.5方向控制阀;1.6压力控制阀1.7流量控制阀1.8插装阀与叠加阀;1.9电液伺复阀1.10液比例控制阀6辅助装置6.1油液的污染和过滤器;1.11密封原理及密封件;1.12管件及管接头;1.13蓄能器;1.14油箱;1.15热交换器。
7液压回路1.16压基本回路;1.17流调速回路;1.18积调速回路。
9液压系统1.19型液压系统实例;1.20压系统设计初步。
10气动技术概述1.21气动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1.22气动传动的特点11气动元件1.23执行元件1.24控制元件1.25逻辑元件1.26气源装置及辅件12气动基本回路1.27方向控制回路1.28压力控制回路1.29速度控制回路1.30其他回路13气压传动系统1.31气动系统设计1.32气动系统实例(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1齿轮泵拆装实验2液压缸拆装实验3方向阀拆装实验4节流调速回路实验实验5调压回路实验实验6继电器控制实验实验7回路联动实验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液压传动基本原理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掌握泵马达的基本原理及效率计算;了解叶片泵及叶片马达、齿轮泵及齿轮马达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柱塞泵及柱塞马达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分析马达产生输出扭矩的方法。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案第一章:液压与气动技术概述1.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1.2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历程1.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1.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分析第二章: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2.1 液压泵2.2 液压缸2.3 液压控制阀2.4 液压油2.5 液压系统的辅助元件第三章:液压系统的原理与操作3.1 液压系统的原理介绍3.2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与类型3.3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与类型3.4 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与类型3.5 液压系统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第四章: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4.1 气源设备4.2 气动控制阀4.3 气动执行器4.4 气动辅助元件4.5 气动系统的连接与控制线路第五章:气动系统的原理与操作5.1 气动系统的原理介绍5.2 气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与类型5.3 气动控制阀的工作原理与类型5.4 气动系统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5.5 气动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第六章: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维护与管理6.1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日常维护内容6.2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定期检查与保养6.3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6.4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全操作规范6.5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措施第七章: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7.1 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7.2 液压泵的选择与计算7.3 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7.4 液压控制阀的选型与计算7.5 液压油的选择与系统油液循环第八章:气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8.1 气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8.2 气源设备的选择与计算8.3 气动控制阀的选型与计算8.4 气动执行器的选择与计算8.5 气动系统的气动元件布局与线路设计第九章: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9.1 液压系统在机械加工领域的应用案例9.2 液压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案例9.3 气动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9.4 液压与气动系统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案例9.5 液压与气动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第十章: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创新发展趋势10.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前景10.2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创新技术10.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行业标准与规范10.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培训与教育10.5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解析:理解和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职教育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第四学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
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基本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在设备和生产线上的应用。
熟练掌握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的组装及一般故障排除。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卞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教学内容,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分为八个单元,由各专业按培养目标选用,所有课内实践内容均由模块式实训项目单落实。
前导课程:《机械制图》,《电工与电气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传感器与PLC应用》后续课程:《液压与气动综合实训》、《机电一体化技术》,《毕业设计》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在理论知识和能力培养两方面要求学生达到下述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方法。
②了解常用液压泵、液压缸、气缸及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③了解国内外先进液压与气动技术成果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①掌握分析一般的液压与气动控制回路的方法,读懂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回路图。
②按照回路图熟练选用元件,按照项目要求正确组装并调试液压与气动控制回路。
3.职业素质目标①严格遵守实训操作规程;②保持工作环境整洁、爱护设备,实训完后整理清洁实训台面;③善于沟通,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三、教学条件1.教学环境为保证理论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在课程的后三分之二阶段要求在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分室的进行。
2.实训设备以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的液压训练台10台和气动MTS (机电一体化训练系统)设备12套为主;液压透明元件系统和气动剖面元件、液压与气动仿真软件(fluidsim)教学为辅:学生每3-4人一组共用。
3.教学资源课件、国家精品课程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网站、仿真软件、教学短片。
4.教学实施必备文件1)教学进度计划表、教学大纲;2)电子课件、实训项目单;3)学生考勤表及课程考核记录表;四、教学前提要求(一)学生能力要求:1•具备工程图的识读能力;2.具备基本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3.具备电工与电子、传感器与PLC的基本知识;(二)教师能力要求:1.熟悉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理论及应用;2.熟练操作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液压与气动设备与控制调试,熟练判断设备故障与解决;3.具有扎实的机电一体化知识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六、教学组织与方法1.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较强。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研究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基本理论,并介绍其在机电设备中应用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液压、气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典型液压、气压回路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本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能阅读和分析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压原理图;能对一般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压系统进行组装调试。
二、课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课时为64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参照下表。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绪论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液压系统图及图形符号;液压传动的特点;液压传动在现代港口设备中的应用。
(二)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油;静止液体的性质;流动液体的性质;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液体在缝隙和小孔中的流动;液压冲击和气穴现象。
重点:静止液体的性质;流动液体的性质。
难点: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三)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泵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性能参数;齿轮泵、叶片泵和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液压马达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性能参数;轴向柱塞马达、内曲线马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重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基本性能参数;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难点:齿轮泵、叶片泵和轴向柱塞泵的技术问题。
(四)液压缸液压缸的类型和特点;液压缸的结构实例;液压缸的密封;液压缸的安装、调整、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重点:液压缸的结构实例;液压缸的密封。
难点:液压缸的结构实例。
(五)液压控制阀液压控制阀的分类、特点和工作要求;单向阀;换向阀;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节流阀;调速阀;比例阀、二通插装阀和数字阀。
重点:液压控制阀的功用。
难点: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六)液压基本回路调压回路;减压回路;卸荷回路;增压回路;调速回路;增速回路;速度换接回路;换向回路;制动和锁紧回路;顺序动作回路。
重点:调压回路;调速回路;速度换接回路。
难点:调速回路。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也许你是我面授的学生、也许你我从未谋面,但因缘际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让我们有了教与学的交流,这份交流让我们了解彼此,也更让你学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塑造更正确的价值观。
同学们的点滴成长都是对老师最大的鼓舞。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先进装备制造行业典型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液压与气动系统识图能力、液压与气动系统装配与调试能力、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排除能力。
课程将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技能等级证书(中级)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是高职先进装备控制技术专业群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共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为气压传动技术模块、气压回路装调模块、液压传动技术模块、液压回路装调模块和拓展资源模块。
其中气压传动技术模块和液压传动技术模块主要介绍课程相关的必备知识点。
为方便同学们的学习,这些必备知识点已全部做成颗粒化的微课视频、课件、动画、图片、音频等,简洁、形象、直观,且与实践结合紧密。
同时,很多知识点还配有相关的拓展阅读,供同学们自选学习。
气压回路装调模块和液压回路装调模块是本课程最核心的模块,对接企业应用案例,以工程应用项目为载体,将技术技能的培养和工匠精神的塑造融入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培养学生动手解决真问题的能力。
因此,同学们在模块的学习过程中,要真正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的方法和故障排除的方法,具备装调和排障的能力。
拓展资源模块主要为同学们提供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国家标准以及液压与气压回路仿真源文件,供参考学习。
课程为大家准备的资源很多,但作为任务点的并不多。
对于模块一和模块三,大家学习时,可以先学习微课,掌握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再查看相应的元器件图片或动画,以深入地理解知识点,最后再完成知识点的测验题,对所学加以巩固。
对于模块二和模块四,大家学习时,可以先查看任务书,明确项目背景和具体任务,再观看技能训练视频,然后再观看仿真视频,最后再完成相应的测验题,巩固项目实训中的相关技能点。
浅谈高职院校《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思路1. 引言1.1 高职院校《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介绍液压与气动技术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具备设计、维护和操作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能力。
液压与气动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
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液压与气动技术》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动传动系统的原理及应用,掌握液压与气动控制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设计和维护液压与气动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高职院校开设《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门实用性强、领域广泛的专业课程,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1. 课程目标与意义《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标与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他们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具体来说,该课程的目标包括: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能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了解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液压与气动技术作为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类机械设备的控制和传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
课程还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设计、调试和维护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液压和气动系统的不同类型和组成,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学生将学会搭建和调试液压与气动系统,并能独立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2.2 2. 课程内容安排《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内容安排是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具体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会对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介绍,包括液压与气动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等内容。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111018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学时:、48/54开课学期:第四学期一、课程性质《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它是研究液压与气压传动作为一种基本的传动形式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
这门技术与其它传动形式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应用广泛,以优良的静态、动态性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无论是机械制造、模具、数控,还是自动化都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该课程实现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满足了教育人才的要求,是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方法,掌握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熟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在设备和生产线上的应用。
能正确选用和使用液压与气动元件,并熟练地绘制出液压与气动回路图。
掌握液压及气动系统的基本操作规程,能对液压与气动系统进行基本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对基本系统进行简单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二、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初步具备产品开发设计及技术改造的能力,具备简单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的能力;认识到这门技术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专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学能力。
(一)知识目标1、知道《液压与气动技术》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基本计算方法。
4、了解常用液压泵、液压缸、气缸、及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5、学习分析一般的液压系统回路和气动控制回路的方法,培养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及气动控制系统的思路。
液压与气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是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适应中等职业教育“行为导向,任务引领”的特点,结合企业调研并与企业专业人员合作编写的。
书中增加了大量元件立体图和原理示意图,删减了抽象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从日常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实训中掌握技能。
《液压与气动技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包括液压与气动两部分,其中液压部分有七个项目,气动部分有四个项目。
从认识液压设备到实训室设备,从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到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维修,从分析基本回路到分析液压与气动系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打破了原有的教学体系,将枯燥的理论变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液压与气动技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项目和任务编排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每个项目有教学目标、知识准备、技能操作、任务自评表和项目考核。
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重点并注重能力培养,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液压与气动技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成人教育、企业培训和有关工人、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前言项目一认识液压设备与液压实训台任务1 液压系统感性认识任务2 利用液压千斤顶学习液压传动理论任务3 认识液压实训台项目二液压泵的结构与调试维修任务1 液压泵工作原理与性能分析任务2 齿轮泵结构与调试维修任务3 叶片泵结构与调试维修任务4 柱塞泵结构与液压泵选型项目三液压缸结构与液压辅件任务1 液压缸结构与故障分析任务2 液压辅件与回路连接项目四方向阀与方向控制回路任务1 单向阀结构与故障排除任务2 换向阀结构与故障排除任务3 方向控制基本回路项目五压力阀与压力控制回路任务1 压力阀结构与故障排除任务2 压力控制基本回路项目六流量阀与速度控制回路任务1 流量阀结构与故障排除任务2 速度控制基本回路项目七液压系统分析与故障排除任务1 典型液压系统分析任务2 液压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八气源装置和气动辅助元件任务1 认识空气压缩机任务2 气源净化装置任务3 气源处理装置任务4 认识消声器和管件项目九手控换向阀气动控制回路任务1 气缸任务2 换向阀任务3 手控换向阀控制气动回路训练任务4 导向装置自动换向回路训练项目十电气控制气动回路任务1 认识电磁换向阀任务2 电气动技术训练项目十一气动系统速度控制任务1 认识流量阀及速度控制回路任务2 导向装置速度控制回路训练。
高职机电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要素及其功能。
o使学生能够识别和分析液压与气动系统中的主要元器件,如液压泵、气缸、控制阀等。
o让学生了解液压与气动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实例。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具备液压与气动系统图纸的阅读和绘制能力。
o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液压与气动回路组装与调试。
o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故障诊断排除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常见故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机电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o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确保在实验和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o引导学生关注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最新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元器件的功能与特性、典型液压与气动回路的分析与设计。
-难点内容: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复杂回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系统原理介绍、元器件识别与分析、典型回路讲解、实践操作与故障诊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系统原理和基本概念的讲解。
-讨论法:小组讨论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应用案例,促进思维碰撞。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工业应用案例,加深理解。
-实验法:通过实验室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系统工作原理。
-网络教学: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
四、教学资源-教材:《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教材。
-教具:液压与气动元器件实物模型、系统示教板。
-实验器材:液压泵站、气缸、各类控制阀、压力表等。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系统工作原理动画、在线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讨论,鼓励提出问题和分享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