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代表人物
- 格式:ppt
- 大小:837.50 KB
- 文档页数:22
极简生活的名人例子----------------------------------------------------------------------1、史蒂夫·乔布斯作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倡导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他把这种理念贯彻于设计和技术之中,并将其运用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他穿着简单,只选择黑色、蓝色和灰色的衣物,在日常生活中,他也以此来减少自己需要做出的选择,让自己能够更专注于工作和创新。
他的家也是简洁而富有现代感的设计,没有过多的家具和装饰,更多的是简单的线条和高品质的建材。
2、亨利·戴维·梭罗亨利·戴维·梭罗是一位美国作家和哲学家,他著名的著作《瓦尔登湖》描述了他在森林中度过了两年时间,过着极简的生活。
他的座右铭是“少即是多”,他认为过度的物质和物质欲望会剥夺人的快乐和自由,所以远离都市的喧嚣和浮华,过上简单而纯粹的生活,可以让人们更接近本质和内心的秩序。
3、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一位美国演员和导演,以简洁和节制著称。
他的电影作品通常都非常注重细节和位置,这种做法也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
他的服装选择非常简单,通常穿着同一类型的衣服,黑色或深蓝色西装外套、灰色T恤或衬衫,这种简单的穿着方式成为了他的签名风格。
4、马克·扎克伯格马克·扎克伯格是Facebook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极简主义的忠实拥护者。
他的服装选择也非常简单,通常只穿灰色T 恤或者长袖衬衫,专注于工作,减少自己做出的选择。
此外,他的座驾也过于简单,在公司成立早期,他经常骑着自行车甚至走路来到工作岗位。
总之,这些名人以他们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如何用极简主义的方式过上更加简单、纯粹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可以更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也可以更加自由和快乐。
极简主义先驱:弗兰克·斯特拉(FrankStella)弗兰克·斯特拉193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马尔登,14岁时进入位于安多佛的菲利普斯学院学习艺术,毕业以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研读历史。
之后,他在纽约设立个人工作室,并创造了许多令人赞叹不已的“过渡画”与“黑暗画”,深受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斯特拉逐渐形成自己的极简抽象主义的风格。
他也是第一批运用立体画布的画家之一,这种画布有别于传统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画布。
他朴素的几何画使其成为20世纪60年代极简抽象艺术运动的领导者。
极简主义,也译作简约主义或微模主义,是“二战”后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致,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象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弗兰克·斯特拉的第一幅画是黑白条纹的对称图案,在1959年展出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在《哈特拉一号》中,他在圆形或半圆形的画布上使用明亮的对比色。
在《皮亚斯基三号》及其他20世纪70年代的作品中,斯特拉将拼贴画与浅浮雕相结合。
其晚期作品包括色彩明亮和结构精致的金属浮雕画,例如《灵魂出窍》及《头或尾》。
他还创作大尺寸的版画,例如《塔拉迪加五号》,结合了蚀刻、雕刻及木刻技术。
斯特拉在20世纪60年代在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过两次展览:“The Shaped Canvas”(1965)和“Systemic Painting”(1966),这对定义60年代的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1978年至1980年期间,斯特拉在美国举行巡回展,藉此回顾他所有的作品。
在此之后,他的创作以浮雕画为主。
《异域鸟类》是斯特拉在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一组大尺幅的金属浮雕,这组作品在创作方法和图像语言方面极具突破性,代表了斯特拉艺术风格的变化。
极简主义设计代表1.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1883年5月18日生于柏林,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
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
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
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
纳粹德国期间,他受到迫害和驱逐,他所创建的包豪斯学校几经辗转后于1932年被纳粹强行关闭。
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
1937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
1952 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
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他在美国还从事设计实践。
最初同学生合作成立建筑事务所,设计住宅;1945年又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学界所推崇。
50~60年代,他获得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建筑师组织、学术团体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奖、荣誉会员称号和荣誉学位。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极简主义——卡尔·安德烈
卡尔·安德烈
卡尔·安德烈(Carl Andre)1935年出生于美国,是极简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重新定义了当代雕塑。
卡尔·安德烈的雕塑作品不仅对传统雕塑的技术、题材和位置提出了挑战,也将观众及其经验体会视作了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他的作品是一种雕塑,是一种地点,是一种格言。
卡尔·安德烈使用直接“不用雕”的素材媒介,呈现系列以及反复的作品形态。
安德烈认为:“如果要切割素材,不如把它们直接拿来切割空间”。
按摩陪聊,24小时上门服务!
广告
安德烈1965年之后的雕塑,成为极简主义运动的中心,他把雕塑简化至最基本甚至是隐匿的状态。
他说自己也是极简的,思路和手法好像只是比什么都不做多一点点。
“我知道一些极简主义者讨厌这个词,我并不介意,因为我总是感觉到在我的作品里我的存在越少越好。
”
安德烈的作品大多使用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减少人为修饰,使作品自然融入空间,与观者产生共鸣。
.。
极简生活的名人例子以极简生活的名人例子为题,以下是10个符合要求的例子:1.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史蒂夫·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极简主义者。
他以简洁、优雅的设计理念闻名于世。
乔布斯在生活中也秉持着极简的原则,他的家里几乎没有多余的物品,衣物和餐具也都是极简设计。
他相信简约的生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专注于重要的事情。
2. 玛丽·康多(Marie Kondo)玛丽·康多是一位日本的整理顾问,被誉为“整理魔术师”。
她提倡只保留那些真正让人快乐的物品,而丢弃其他的多余之物。
她的整理方法以简单、实用、实现持久性整理为目标,帮助人们创造一个轻松、干净、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3. 凯瑟琳·普奇(Catherine Ponder)凯瑟琳·普奇是一位美国的启蒙作家和演说家。
她提倡通过积极的思维方式来创造丰盛的生活。
她的著作《丰盛的生活》中强调了通过简化生活和专注于积极的思考来吸引财富和成功。
4. 李笑来李笑来是一位中国的作家、投资家和教育家。
他提倡极简思维和极简投资理念,主张通过简化生活和投资来实现更好的财务自由。
他的书籍《把时间当作朋友》和《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都被广泛认可为极简生活和投资的经典之作。
5. 乔什·贝克曼(Josh Becker)乔什·贝克曼是一位美国的作家和电影导演。
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分享了自己的极简生活经验,并提倡通过减少物质负担来追求更加自由和有意义的生活。
他的书籍《乌托邦的秘密》和《伟大的追求》都是关于极简生活的经典之作。
6. 莱奥·巴博(Leo Babauta)莱奥·巴博是一位美国的作家和博客作者。
他的博客“写作的迷思”是关于个人成长、极简生活和创造力的指南。
莱奥本人也以极简生活为榜样,他的家里几乎没有多余的物品,他追求的是简单、自由的生活方式。
7. 安妮·拉莫特(Anne Lamott)安妮·拉莫特是一位美国的作家和演说家。
极简主义设计代表1.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1883年5月18日生于柏林,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
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
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
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
纳粹德国期间,他受到迫害和驱逐,他所创建的包豪斯学校几经辗转后于1932年被纳粹强行关闭。
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
1937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
1952 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
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他在美国还从事设计实践。
最初同学生合作成立建筑事务所,设计住宅;1945年又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学界所推崇。
50~60年代,他获得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建筑师组织、学术团体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奖、荣誉会员称号和荣誉学位。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极简主义
原始装饰风格
一个在目前的设计卫冕倾向是简约之美的原创概念与简单相关。
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极简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所采
用的口号是“少即是多”,在60年代,在他的设计美学提出一个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
极简主义不仅阻碍了杂波和倡导简约,它亦致力打破内敛和夸张的设计之间的平衡。
简约的环境
极简需要与天然材料,如木材,玻璃和钢的组合使用柔和的色彩。
设
计线条干净而精致。
照明应与琥珀中性色调,自然的细节和大量的绿色色调,促进放松和
宁静。
适当的照明和避免杂乱的在一众对象中脱颖而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
极简主义概述极简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和美学,强调简化和减少杂乱,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实质。
它倡导通过清理物品和思维,减少消费和物质欲望,专注于重要的事物和体验。
极简主义追求简单、直接和真实的生活反映,通过减去冗余和无用的东西来获得更多自由、时间和精力。
极简主义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提出,他认为要去除不必要的元素,追求原始和简洁,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美。
在西方,极简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和艺术家唐纳德·乔德。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被过多的物质和信息所包围,导致他们感到焦虑、失衡和不满足。
极简主义提供了一种解决这种问题的方式,通过简单和舒适的生活方式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极简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减少”。
这意味着清理物品,将生活中的杂乱和无用之物减到最低程度。
定期检查物品,保留那些真正有用和带来快乐的物品,其余的则应该有意识地放弃和捐赠。
通过减少物品的拥有,人们可以减轻负担,创造一个更整洁和舒适的空间。
极简主义也涉及到消费习惯的改变。
极简主义者鼓励人们考虑他们每天购买的商品的真正需求,避免无谓的购物和浪费。
通过避免冲动购买和集中注意力在所需和重要的事物上,人们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杂念和浪费。
另一个极简主义的重要方面是心灵的简化。
它要求人们清理思维,减少干扰和消极的想法。
通过冥想、瑜伽和放松技巧,人们可以减少压力和焦虑,达到内心的平静。
此外,极简主义者也常常强调只关注重要的事物和人际关系,摒弃无用的社交媒体和信息噪音。
最后,极简主义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专注于重要的事物和体验。
它鼓励人们减少分心和浪费时间的行为,如无谓的社交媒体浏览和电视节目。
相反,它提倡花更多时间与家人、朋友和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兴趣。
总结来说,极简主义是通过清理物品和思维,减少消费和物质欲望,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实质的一种生活哲学。
它提供了实现自由、时间和精力的方法,通过减去冗余和无用的东西来专注于重要的事物和体验。
乔布斯、扎克伯格、梁朝伟都爱极简主义,生活越简单,精神越富有在消费主义的时代你永远不知道什么东西会突然火起来星巴克猫爪杯、优衣库联名KAWS...别管什么来头,先抢到再说!通宵排队、你争我抢、高价收购...这些都是小意思,只有东西拿到手才会感到满足,可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这些东西真的这么好吗?不加节制的购物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堆积如山的杂物,到要搬家的时候一看才发现,啥时候买了这么多没用的东西?▲美剧《破产姐妹》剧照杂乱环境影响的不止是钱包还有人的心境和行为方式。
美国作家梭罗就曾独自搬到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生活了2年,并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这种“梭罗精神”近年来,再次在欧美流行了起来,并被赋予了一个名称“极简主义”(Minimalist)。
通过砍掉生活中不必要的东西,来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01▼明星大佬都爱的极简主义逃离名为物欲的牢笼极简生活的拥簇者甚多,其中不乏一些名人大佬,乔布斯就是著名的极简主义者,从1998年到2010年十多年间,不同场合拍摄的照片里,他永远是标志性的黑上衣+牛仔裤,好像多挑件衣服对他都是多余的。
有人去过乔布斯的家,在不到30岁的时候,他家里就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一盏Tiffany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几乎没有什么家具。
这就是乔布斯一生都奉行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他所认为的重要事业中才创办了苹果这样伟大的公司。
▲20多岁的乔布斯已经开始践行极简生活乔帮主去世后,公认最能继承他遗志的人就是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至少老穿同一身衣服这点,两个人是像得十成十.Facebook员工甚至怀疑:我们老板是不是从来不洗澡?▲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直到小扎老婆生娃,陪产2月后在Ins上晒了一张衣橱照片,满满一排全是灰色T恤加帽衫,这才真相大白,人家不是不换衣服,只是懒得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