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生态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5.24 MB
- 文档页数:31
专题5 生态工程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生态工程建设1、生态工程的概念:人类应用 _________________ 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2、目的:遵循自然界 _____________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________________ ,达到_______________ 禾廿__________ 的同步发展。
3、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_____________ 、多________ 、可_________ 的工程体系二、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_________________ ”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_______________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原理:分布式结构由于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冋组分之间的,通过改变和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系统功能模式和系统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元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 1+1>2 ”。
保持系统很高的珊瑚礁与澡类和珊瑚虫的关系原理:大于部分之和集中式环式分布式“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I p土堆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一、生态工程的实例1、______________ 生态工程:r可题:怎样实现物质的 ____________ 利用,在有限资源下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彳对策: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傑例:北京郊区窦店村的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2、_______________ 生态工程:”可题:小流域(河流各级支流的集水区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W对策: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_________________ 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 林草、生物等措施,层层设防控制__________________案例: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3、_____________ 恢复工程『可题:荒漠化(原因:___________ 、过度放牧、__________ 、不合理利用水资源)r对策:实施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的生态工程案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______________ 工程、 _______________ 工程等实例4、_____________ 恢复工程侗题:地球80%的湿地资源遭破坏J对策: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如废水处理、 ____________ 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及建立缓冲带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案例:鄱阳湖生态恢复工程5、_____________ 的生态恢复工程0'可题:矿区土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对策: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关键是—] _________及其所必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建■•案例: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6、___________生态工程卩'可题: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如过量垃圾、煤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噪音等J对策:进行城市________________ ;推广“ ________________ 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减少| 污染产出;治理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建立监督法制噪例:加强绿地建设;采用水生植物、湿地生态净化工程;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 净化污水;垃圾分类处理;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范7、总结:在肯定生态工程的作用,特别是对恢复和重建受损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不要忘记大自然固有的强大的生态恢复力量;更不能误认为只要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走发达国家“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二、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广实验: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验证人类离开地球,仅靠太阳能能否维持生存,但经过4年试验,以失败告终^启示:使我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即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是__________________ 。
专题五 生态工程制作 同煤一中 荣红星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目标导引知识目标: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方法目标:理论联系实践,学习知识能力目标: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德育目标: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导学【问题一】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什么是生态经济?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课前自悟课中醒悟课后感悟【问题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有哪些?列表比较各个原理的理论基础、意义、以及举出相关的实例。
课前自悟课中醒悟课后感悟分层导练【课堂基础训练】1、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例如,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由于单一种植樟子松树,使松毛虫因为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
这个事实说明了( )A.樟子松树的抗虫能力很差B.松毛虫的危害性很强,并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树C.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D.由于植物种类达单一,导致松毛虫只能侵害樟子松树2、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B.生态工程C.清除污染物 D.禁止产出污染物3、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
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4、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课后拓展训练】1、协调与平衡原理主要指( )A.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及环境对生物的承载力B.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C.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统一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协调统一2、对生态农业的原理中能量多级利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尽可能设计一条很长的食物链B.使流向人类的能量最多C.实现“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的生产模式D.通过生物防治减少能量损失3、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如今黄河已经成为世界罕见的“悬河”。
专题五生态工程最新考纲1.生态工程的原理Ⅱ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考纲解读1.结合实例分析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应用2.设计生态工程的基本思路知识点一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想一想:当人为向生态系统中加入新物种,增加物种的数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定会提高吗?知识点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及发展前景发展前景⎩⎪⎨⎪⎧“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我国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与展望⎩⎪⎨⎪⎧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特点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我国生态工程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看一看: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应遵循什么原理? 思一思: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整体性原理涉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故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及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均遵循整体性原理。
2.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包括拟定目标与实施调查、系统分析、可行性评价与决策和技术设计等。
其中技术设计是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
3.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1)应当能够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2)应当能够构成一个合理的生产结构;(3)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资源;(4)应当体现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5)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6)所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从理论上看应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我国目前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系统——其实质在于解决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实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追求废物资源化,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的产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自我校对:①修复 ②重建 ③传统生产方式 ④生产力 ⑤人类社会 ⑥自然环境 ⑦物质循环⑧环境污染 ⑨可持续 ○10物质循环再生 ⑪物种多样性 ⑫协调与平衡 ⑬整体性 ⑭功能⑮整体性⑯物质、能量⑰水土流失⑱土地沙漠化⑲退耕还林还草⑳防沙治沙○21防护林○22湿地缩小○23湿地恢复○24缓冲带○25合理规划和布局○26废弃物资源化想一想:不一定。
专题5 生态工程课标呈现1.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3.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
4.通过参观或搜集资料,了解当地生态工程的建设情况。
第1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这首歌曲今天在无锡市民听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歌中所描述的太湖美景,现在已荡然无存。
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造成江南水乡泽国之地的无锡市近百万市民生活用水困难,敲响了太湖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
同学们,你知道太湖蓝藻暴发的原因吗?心有千千结1、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不危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统一了人类对发展含意的全面理解。
经济的增长与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考量,更不应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2、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4、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环境。
5、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及对策(1)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
(2)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这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度上升,气候异常有关。
(3)对策: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措施有:我国政府提出的“积极蓄造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计划,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
专题五生态工程一、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的目的、意义、及特点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低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3.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弃物生产体系,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而没有物质循环的系统,就会产生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并最终影响到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高,可以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
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
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除了考虑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外,还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容纳量):是指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数量。
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等也都对生态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