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伴有钙化乳腺癌的X线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自查方式有哪些文章目录*一、乳腺癌的早期症状自查方式有哪些1.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2. 乳腺癌如何自查3. 乳腺癌如何检查*二、乳腺癌的高危人群*三、乳腺癌如何预防乳腺癌的早期症状自查方式有哪些1、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1.1、乳房肿块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多不伴任何症状,常为单个、不规则、活动度差的硬性肿块,洗澡时或自我检查时是可以发现的。
1.2、乳头溢液非哺乳期内乳头溢出乳白色、淡黄色、棕色或血色、水样、脓性的液状物,特别是血性溢液有可能是乳腺肿瘤炎症、出血、坏死等生成的。
有的年轻女性乳头溢出乳汁样分泌物,有可能是内分泌异常所导致的。
脓性溢液也可能是乳房炎症导致的,不一定都是乳腺癌。
据统计,单侧乳头溢液中,12%~25%是乳腺癌的表现。
1.3、乳头改变由于肿瘤侵犯乳头或乳晕下区时,导致乳头偏歪、回缩、凹陷等。
1.4、局部皮肤改变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即皮肤水肿且有毛孔处明显凹陷的改变,或出现乳房皮肤“酒窝”样凹陷,或有多个皮下小结节,这是乳腺癌的主要表现。
有一种乳癌叫炎性乳癌,早期即表现为乳腺皮肤湿疹样变化。
1.5、淋巴结肿大少数病人首先出现的症状为腋窝淋巴结肿大。
1.6、两侧乳房不对称由于肿瘤的存在或与胸壁粘连,该侧乳房可出现体积或形态的变化。
1.7、乳房疼痛少数乳癌病人有乳房隐痛、刺痛、胀痛或钝痛。
2、乳腺癌如何自查 2.1、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皮肤是否有溃烂或凹陷,乳头是否有分泌物等。
2.2、将双手举起,观察乳房是否有凹陷。
并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乳房的形状。
2.3、除了自转和公转法之外,也可以采用水平的方向,从乳房的外侧向内进行抚摸检查。
2.4、用拇指、小指之外的三根手指头,大范围地抚摸乳房。
可以将乳房视为太阳,手指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式活动。
2.5、将右手放下,左手伸入腋下,看看是否摸得到淋巴结。
抓住乳头,检查是否有分泌物。
3、乳腺癌如何检查 3.1、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
非钙化型乳腺癌的乳腺钼靶X线的诊断探讨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乳腺癌可以分为钙化型和非钙化型两种,其中非钙化型乳腺癌的检测和诊断相对较难。
乳腺钼靶X线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乳腺癌的方法之一,但其在非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本文对非钙化型乳腺癌的乳腺钼靶X线诊断进行探讨。
一、非钙化型乳腺癌的概述非钙化型乳腺癌是指不伴有明显钙化现象的乳腺癌。
临床上以中老年妇女多见,通常具有慢性进展性,发病初期无症状或仅表现为乳头流出液体,疼痛或肿块等,常常被忽略,导致肿瘤逐渐扩大,给治疗和预后带来较大困难。
二、乳腺钼靶X线诊断的基本原理乳腺钼靶X线是一种经典的乳腺癌筛查工具,该技术通过对乳腺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来诊断肿块或异常,通常可以发现细小的钙化灶和软组织密度的结构改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经过多年的发展,预计该技术可以应用于非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
尽管乳腺钼靶X线在检测钙化型乳腺癌方面表现出色,但在非钙化型乳腺癌的检测中仍存在较大局限性。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 非钙化型乳腺癌的形态多样性:同一病灶的非钙化型乳腺癌在X线照射下表现出各种形态,这在类型和分级乳腺癌的诊断中是一个挑战。
虽然有些非钙化型结节显得较大,并可在X线下显示出细微的细胞结构改变,但是细胞损伤的细微程度通常在临床上很难被察觉。
2. 与正常乳腺组织的相似性:非钙化型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形态和密度相近,很难被乳腺钼靶X线很好地区分,这种相似性极大地限制了乳腺钼靶X线的诊断能力。
3. X线剂量的限制性:X线剂量的限制性是另一个局限性。
钼靶X线较高的辐射剂量也会对病人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长时间的管线检查也可能引起疲劳和不适,近距离的辐射还可能对大量分布于乳房周围的淋巴细胞造成损伤。
四、未来发展方向由于乳腺钼靶X线在非钙化型乳腺癌诊断中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技术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临床检查阴性的乳腺X线照片簇状钙化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廖宁;何晖;付月珍;吴一龙
【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年(卷),期】2005(5)3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X线片发现乳腺内簇状钙化在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检查阴性,而乳腺X线摄片发现乳腺内簇状钙化共91例病人102个病灶,并进行手术活检.根据病理组织学结果,对其形态、数量及分布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照研究.结果91例病例发现102个乳腺内簇状钙化灶,其中43个恶性病变(42.15%),59个良性病变(57.42%).结论根据乳腺内钙化的形态、数目、分布的X 线特征,是有助于对乳腺癌早期诊断.
【总页数】4页(P176-179)
【作者】廖宁;何晖;付月珍;吴一龙
【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乳腺科,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乳腺科,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乳腺科,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乳腺科,广州,51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钼靶片内簇状钙化灶良、恶性鉴别的临床意义研究 [J], 董燕敏;揣淑洁
2.簇状钙化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何风丽;张秀才
3.临床未触及肿块的乳腺钼靶片内簇状钙化临床意义的研究 [J], 刘权;王玖华;沈镇宙
4.乳腺钼靶簇状钙化点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附60例患者影像病理相关性分析 [J], 胡俊艳;沈卫达
5.簇状钙化在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J], 李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典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表现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situ,DCIS)又称导管内癌,是非侵袭性乳腺癌的一种形式,有约30%-50%DCIS可发展为浸润癌。
而通过适当的治疗,DCIS又能获得很高的生存率,因此,DCIS的早期确诊是非常重要的。
DCIS以恶性钙化为最常见X线征象[1],而关于恶性钙化以外的表现报道很少。
本文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初步探讨不同于单纯恶性微钙化的钼靶X线表现。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7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2.6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或增厚感21例,溢液6例。
所有病例腋下淋巴结病理均阴性。
1.2 乳腺X线检查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常规摄取双乳侧斜位(mediolateraloblique,MLO)和轴位(craniocaudal,CC)。
根据乳腺内腺体组成的不同分成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和致密腺体型,对发现异常者从形态、边缘、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结果27例DCIS的钼靶表现为肿块者15例,占55.6%,同时伴钙化者4例;11例见于少量腺体型或脂肪型乳腺中;肿块高密度10例,等密度5例;边缘清晰3例,模糊11例,小分叶1例;形态为椭圆形4例,不规则形10例,分叶形1例。
非对称性致密影5例,占18.5%,均表现为无明显边缘的局限性密度增高影。
结构扭曲2例,占7.4%,多发生于多量腺体型乳腺,表现为乳腺结构紊乱,有局灶性收缩感,但无明显的肿块可见。
钼靶X线表现阴性5例,占18.5%,临床触及肿块4例,溢液1例,4例发生在致密或多量腺体型乳腺中,1例MRI表现为异常强化小结节和片状异常强化灶,4例由超声检查发现。
3 讨论早期诊断可以提高DCIS的生存率。
大多数DCIS通过钼靶X线检查是可以发现的,了解其钼靶X线表现,对诊断及确定准确的病变位置以获得病理结果显得非常重要。
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投照位置上均能见到的有一定轮廓的占位性病变。
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1.乳腺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等优点。
通过观察乳腺组织结构、形态、血流状况等,可发现乳腺结节、肿块、钙化等异常表现。
2.乳腺钼靶X线摄影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金标准”,可发现乳腺结节、肿块、钙化等异常表现。
对于乳腺微小钙化、隐匿性乳腺癌等,钼靶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3.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尤其适用于乳腺钼靶检查可疑病例、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以及既往有乳腺手术史的患者。
MRI可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结构、形态、血流状况等,有助于早期诊断乳腺癌。
4.乳腺细针穿刺活检(FNAB)乳腺细针穿刺活检(FNAB)是乳腺癌确诊的金标准,通过获取乳腺组织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乳腺癌的诊断。
FNAB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二、乳腺癌治疗方案1.手术治疗乳腺癌早期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包括:(1)乳腺癌根治术:切除乳腺、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等。
(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乳腺、胸大肌、胸小肌,保留部分腋窝淋巴结。
(3)保乳手术:切除乳腺肿块,保留乳腺组织。
2.化疗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杀灭肿瘤细胞,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生存率。
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基因状态等因素制定。
3.放疗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杀灭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放疗方式包括:(1)外照射放疗:针对乳腺、腋窝等部位进行照射。
(2)内照射放疗:将放射性药物注入乳腺肿瘤组织内。
4.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或降低雌激素水平,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常用药物包括:(1)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来曲唑等。
非钙化型乳腺癌的乳腺钼靶X线的诊断探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占据了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
年轻化趋势,对患者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而乳腺X线检查作为目前常用
的乳腺癌筛查工具,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乳腺钼靶X线
在非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了解非钙化型乳腺癌的特点。
传统上,乳腺癌通常被区分为钙化型和非钙化型两种类型。
而非钙化型乳腺癌在临床上相对较为罕见,占全部乳腺癌的比例不大,但其具有一些
特殊的临床病理特点,如病灶常常较小难以察觉、生长缓慢以及易于忽略等。
这些特点使
得非钙化型乳腺癌在早期诊断中更加具有挑战性。
探讨乳腺钼靶X线在非钙化型乳腺癌诊断中的优势。
乳腺钼靶X线是一种常用的乳腺
成像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组织的细微结构,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比于其他成像技术,乳腺钼靶X线具有辐射剂量低、操作简单、费用较低等优势。
在非
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中,乳腺钼靶X线能够帮助医生观察乳腺组织的结构和密度变化,发
现异常乳腺组织,辅助诊断非钙化型乳腺癌。
总结乳腺钼靶X线在非钙化型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乳腺钼靶X线在非钙化型乳腺癌
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乳腺钼靶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非钙化型
乳腺癌,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乳腺钼靶X线可以帮助医生对非钙化型
乳腺癌进行定位和评估,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乳腺钼靶X线在非钙化
型乳腺癌的诊断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不伴有钙化乳腺癌的X线诊断作者:高学峰孙臣义任克王权张加丰
【摘要】目的分析不伴有钙化特征乳腺癌的X线特点,提高诊断乳腺癌的水平。
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乳腺癌进行术后分析。
结果5例病灶边缘不整,有凹陷分叶;3例有明显的毛刺,呈放射状;2例有肿块,伴有乳头血性溢液;2例病人伴有局部皮肤增厚(其中1例有乳头凹陷);2例局限性致密浸润伴有腺体结构不良。
结论有临床触及肿块,X线片不伴钙化的病变。
应仔细观察病灶其它的直接、间接征象,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乳腺癌钙化X线诊断
乳腺癌的诊断中,有肿块的钙化和无肿块钙化,但具有典型恶性钙化,虽无其它恶性征象相伴也可诊断乳腺癌[1]。
但实际工作中尚有一部份病例有肿块存在而不伴有钙化的病变,需要做出乳腺癌的诊断。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筛选我院2003—2005年已诊断乳腺癌女性病人11例,年龄36—58岁,平均年龄47岁。
均以肿块就诊,部分病人有乳头凹陷,皮肤增厚,有2例伴有血性溢液。
1.2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乳腺癌进行术后分析。
使用意大利Giotto乳腺钼靶X光机,采用CR技术摄斜位轴位片。
2结果
2.1病理结果浸润导管癌7例;髓样癌2例;浸润小叶癌2例。
2.2X线表现直接征象9例乳腺癌均表现肿块,肿块的边界清晰度不一。
5例形状规则呈分叶状,带有“毛刺”征2例,呈放射状“毛刺”长短不一,形状不整边缘摸糊2例,肿块的大小与实际测量有较大差异,X线片上肿块均小于实际的测量值。
2例局限性密度增高无肿块边缘显示呈浸润状大片状阴影。
间接征象其局限性皮肤增厚2例;桔皮样改变1例,乳头凹陷2例,酒窝征1例,有两例乳腺导管造影肿块附线导管出现破坏的恶性征象。
3讨论
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迄今为止术前诊断乳腺疾病准确度最高也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肿块是最常见、最基本的X线征象。
70%的乳腺癌病人,在X线片上能清晰显示肿块,肿块伴钙化是乳腺癌最可靠的征象[2]。
3.1肿块的大小与实际大小,本文1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中9例X线片上有明显肿块影,大小2—5cm范围。
2×3cm4例,病人实际测得4×4.3cm大小、3×4cm3例,病人实测5×5.1cm大小,4×5cm2例,实测肿块6.0cm以上,片上肿块与实际大小明显不符占(81.8%),这种测量的差异是由于癌周组织的水肿,炎性浸润及纤维化部分所组成。
所以乳腺癌肿块X线测量值较临床触及肿块为小即Lepourgnt定律[3]。
而良性病变一般X线测量值符合或大于临床触及肿块,本文9例与测量定律相符。
3.2肿块形态乳腺癌的直接征象之一就是观察肿块形态边缘。
本文9例有肿块界线,5例边缘不整,有凹陷、有分叶(45.4%)。
是由于肿瘤外生长不均衡,其中一例呈“葫芦”状。
3例有明显“毛刺”,呈
放射状,长短不一,1—4cm不等,可能癌周有纤维组织增生及肿瘤向四周浸润扩展所致,其中2例中两者兼而有之,做出恶性判断更可靠些。
3.3肿块密度、结构2例较大肿块约4×5cm大小,患侧密度明显高于对侧,为局限性致密而无肿块显示,局部失去正常腺体结构,这可能是由于癌细胞沿乳导管浸润扩展,癌周炎性反应较显著且已累及瘤块大部或全周。
癌周无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肿块密度较淡等等。
它们都伴有局部皮肤增厚,1例还有乳头凹陷这样的间接征象。
3.4造影2例2×3cm肿块病人中,乳头有血性分泌液,立即行乳管造影,结果显示肿块附近导管分枝有中断、破坏改变,进而更明确该肿块的性质。
不伴有钙化的肿块乳腺癌,要从多角度分析肿块具有的特征表现外,还要努力寻找间接征象帮助诊断。
有血性溢液的,可做导管造影协助进一步诊断,提高以肿块为主不伴钙化的乳腺癌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鲍润贤,中华医学影像学(乳腺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6月:68.
[2]鲍润贤,中华医学影像学(乳腺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6月:68.
[3]何学元.当代乳腺疾病X线诊断图谱.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年1月: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