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制
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氨代谢紊乱引起氨中毒是肝性脑病 十分重要的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肝性脑病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病率为 30%~45%。
诱因
高蛋白饮食、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 利尿、放腹水、催眠镇静药及麻醉药、 便秘、感染、尿毒症等可诱发肝性脑病。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手术指征
对于严重肝性脑病患者,如药物 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可考虑进
行肝移植手术。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是否符 合手术条件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术后管理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肝功 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 护理措施。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支持 和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05
肝性脑病预防措施与生活调理
04
肝性脑病治疗原则与方法
消除诱因,减少肠内毒物生成与吸收
控制饮食
01
减少蛋白质摄入,以植物蛋白为主,避免动物蛋白过多摄入。
灌肠或导泻
02
清除肠道内积食、积血或其他含氮物质,减少氨的生成和吸收。
抑制肠道产尿素酶细菌
03
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抑制肠道产尿素酶细菌,减少氨的生成。
促进有毒物质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实验室检查项目
血氨测定
检测血液中氨的浓度,肝性脑病患者血氨通 常升高。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检查
肝性脑病常伴发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需 密切监测。
肝功能检查
包括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 功能损害程度。
凝血功能检查
评估凝血因子合成及凝血功能,有助于判断 病情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方法
01
02
0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