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六年级阅读孔子的故事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史记人物传记《孔子》训练题含答案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史记人物传记《孔子》训练题含答案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陬人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
于是,粥于是,以余口。
’其恭如是。
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適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孔子的故事》阅读理解1.本文介绍孔子一生中的一些事情,请简要概括,每件事情概括在5个字以内。
答案:17岁那年,发愤读书;快到30岁时,拜访老子;30岁时,悲悼子产;55—69:周游列国;63岁时,潜心教学;73岁时,悲伤去世。
2.文章在介绍孔子一生各时期的事件时,写的篇幅笔墨是不一样的。
你觉得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答案:这样写好,因为作者重点介绍的是孔子的思想形成原因、形成过程、将思想付诸实践的过程、将思想融汇到文化典籍等内容,这些内容正是孔子成为伟大人物的核心,这样写可以避免将孔子的生平泛泛而谈,没有重点。
3.文章的题目是《孔子的故事》,但作者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却花了不少笔墨写了季札和子产的故事,你认为这部分内容放在这里合适吗?为什么?答案:合适,因为写季札的才学和子产的思想,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孔子的思想,因为季札观礼这件事可以反应出孔子小时候鲁国的文化空气,也说明孔子从小就受到季札的影响,同样,子产在政治上的开明思想也影响了孔子的民主思想。
所以,写季札和子产的故事是从侧面烘托孔子的思想。
4.如何用一句话评价孔子的历史地位?答案: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5.简单讲讲孔子的身世。
答案: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
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
后来宋国太宰华父督作乱,杀孔父嘉。
其后代避难到鲁国,卿位丧失,下降为士。
孔子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
孔子在其兄弟中排行老二。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
其身世对他的思想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贵族的身份决定了他希望恢复周朝的“礼”;家族的“没落”,地位的下降,则促使他希望以“仁”作为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原则。
6.孔子曾在鲁国任司空、司寇等职位,你知道司空、司寇是什么官职吗?答案:司空也叫司工,是管理生产和建筑的官员。
司寇是主管刑狱的官员。
据《尚书》《左传》记载,在周武王、周公时,司寇已是王朝的高官。
《孔子的故事》阅读测试题1.孔子名丘,字仲尼。
这说明孔子在家中排行是 ( B )A. 老大B.老二C.老三D.老四2.孔子的家在鲁国的国都,就是现在的( D )A.济南B.洛阳C.淄博D.曲阜3.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文艺批评家,也是第一个对《诗经》进行系统批评的人是( C )A.孔子B.老子C.季札D.子产4.孔子在十七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他在居丧期间跑去贵族家参加宴会,结果遭到了谁的训斥?( B )A.季氏 B .阳虎 C.叔孙氏 D.南宫敬叔5.孔子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鲤,号伯鱼。
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鲁国的国君昭公向他道喜,特地送了一条大鲤鱼来。
B.孔子为了纪念鲁国国君庆贺他的得子之喜C.这是孔子的第一个儿子D.孔子喜欢吃鱼6.孔子年轻时就博学多能,但他很谦虚,在当时通行的六种本领中只承认自己会什么?( A )A.驾车B.音乐C.射箭D.礼节 E计算F识字7.孔子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才做了一两回小官,其中一回是当“乘田”,这是管理什么的官?( B )A.会计账目B.管牛羊C. 管祭祀D.管教育8.孔子在年轻时曾受到郑国一个具有民主、开明思想人物的影响,这个人是谁?( D )A季氏 B季札 C史鱼 D子产9.郑国在公元前536年,把刑书铸在金属制的鼎上,这是中国有记录的最早的成文法,这是谁的贡献?( B )A孔子 B子产 C弦高 D晏婴10.孔子的弟子中有一个坦白直爽、忠实可靠的人,他跟随孔子将近四十年,是和孔子最没有师生距离的门徒之一。
( B )A.颜回 B.子路 C.冉有 D.曾点11.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多半是属于哪个社会阶层的? ( C )A.大夫B.诸侯C.士D.平民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把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普及给一般人的人是谁( A )A.孔子B.子产C.弦高D.老子13.孔子曾去周的京城见到了老子,周的京城是在哪里? ( B )A.镐京 B.洛阳 C.曲阜 D.咸阳14.孔子见到了老子,回国后对自己的弟子赞美老子,他把老子比作什么?( D )A.鱼B.鸟C.兽D.龙15.孔子生平第一次参与的有记录的政治活动是去哪个国家? ( A )A.齐国B.宋国C.陈国D.楚国16.孔子生活的时代,鲁国有三家有势力的贵族,其中不包括( B )A.孟孙氏B.仲孙氏C.叔孙氏D.季孙氏17.齐景公生活的年代,齐国有一个很活跃的大政治家,他并不赞成孔子所倡导的”礼”,他是谁? ( C )A.管仲B.子产C.晏婴D.小白18.有个国君曾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大道理,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的故事题库及答案1. 孔子的故事题库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传承者,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关于孔子的故事题目,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1.1 孔子的求学经历1.孔子从小喜欢读书学习吗?2.孔子是如何刻苦求学的?3.孔子的学问有哪些特点?1.2 孔子的教育观点1.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2.孔子如何看待学生的品德修养?3.孔子提倡的教育方式有哪些?1.3 孔子的政治理念1.孔子如何看待君主和臣民的关系?2.孔子对社会和政治有何高见?3.孔子对于君主的要求是什么?1.4 孔子的家庭生活1.孔子的爱子之心表现在哪些方面?2.孔子的家教是怎样的?3.孔子的妻子对他的事业有何影响?2. 孔子的故事答案2.1 孔子的求学经历1.孔子从小就对读书学习非常感兴趣。
他曾经说过,“三岁而学,四岁而腹乳焉,五岁而游于大隧之洞,见栗而曰:‘此栗可食也。
’”可见他对学习的热爱。
2.孔子刻苦努力地求学。
他曾经游说众多大夫和贵族,希望能够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他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游历,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学问。
3.孔子的学问具有实用性和关注人生的特点。
他主张实事求是,提倡人性的改良和修养,注重道德伦理的培养。
2.2 孔子的教育观点1.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才兼备。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能,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孔子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
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个人的修养和家庭的和睦是治理国家、达成天下安宁的基础。
3.孔子提倡以“礼”为基础的教育方式。
他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礼仪,可以培养人的品德修养,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行为和处事。
2.3 孔子的政治理念1.孔子认为君主和臣民之间应该建立和谐的关系。
他主张君主应该宽厚仁爱,臣民应该忠诚尽职。
2.孔子对社会和政治有着高瞻远瞩的见解。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安定和繁荣需要有良好的道德风气和有效的政府管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5)写出加下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虎熟视久之。
________②虎亦寻卒去。
________(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②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7)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8)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________。
(9)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 )。
(多选)A.望而生畏B.虎视眈眈C.无知者无畏D.初生之犊不怕虎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②,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③。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①媪(ǎo):年老的妇人。
②杵(chǔ):棒槌。
③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去:________②方:________③欲:________④还:_______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真题训练专题06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这部书中的学术观点属道家学派,而孔子是学派的创始人。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问其.故:(2)及.其日中如探汤: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阅读文言文节选,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节选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5.用“/”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停顿符号。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6.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少.( )选汤.( )汤7.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
8.《伯牙鼓琴》选自《》。
由于这个传说,后来人们用“”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文言文阅读。
约不可失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③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④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文侯: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
②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
③一:当初。
④罢:取消。
9.给词语“期.猎、是.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多选)A.时期B.约定时日C.这D.就是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是()A.是日/饮酒乐/天雨 B.是日/饮酒/乐天雨C.是日饮酒/乐/天雨11.关于这个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以下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约定相会的日期,如果不能如约,应该在事前通知对方,免得人家苦等,这是守信。
B.认真对待双方约定,是对别人的尊重。
这是我们传统的美德。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故事一:《孔子惜风雨传》
孔子是古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言行被后人誉为“论语”。
孔子的学生有很多,其中一位名叫曾子。
有一天,曾子去拜访孔子,看到孔子正在吹着笛子。
曾子有些失望,觉得孔子应该努力学习而不是吹笛子。
曾子问道:“老师,你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吗?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才对。
”
孔子笑了笑,说:“风雨之中,我不怕受苦,就怕你受苦。
何况吹笛子也是我的爱好,能帮我保持好心情。
”
曾子感到很惭愧,他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他意识到,人生不仅仅是学习,也需要有适当的休闲娱乐。
从那以后,曾子更加努力学习的同时,也开始学会享受生活的乐趣。
故事二:《唐僧取经》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为了取得佛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唐僧取经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天地神仙、妖魔鬼怪等种种困难。
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唐僧始终坚持正道,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一次,唐僧遇到了一只妖怪,妖怪要吃掉他。
唐僧向妖怪述说了佛法的教义。
妖怪被唐僧的谆谆教诲打动,最终放弃了伤害唐僧的念头,转变成了一只善鬼。
唐僧的修行精神感动了天地神仙,他们为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指导。
最终,唐僧取得了真经,带回了中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崇尚正义、坚守信念,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成功。
《孔子的故事》知识测试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1.孔子什么时候出生?A.公元前541年B.公元前551年C.公元前561年D.公元前555年2.以下哪本书是孔子编撰的?A.《论语》B.《易经》C.《春秋》D.《左传》3.以下哪个不是孔子的弟子?A.老子B.子路C.子产D.子贡4.孔子在哪个国家进行了第一次政治活动?A.鲁国B.齐国C.卫国D.晋国5.孔子招收弟子要什么条件?A.一只鸡B.十条肉干(一说满15岁,诚心向学即可)C.一头猪D.一只羊6.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孔子周游过的国家。
A.晋国C.燕国D.陈国7.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A.颜回B.冉有C.子贡D.子产8.以下不属于孔子的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天道无为9.孔子最后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A.哲人B.圣人C.士人D.贫者10.《春秋》是一部什么著作。
A.文学B.历史C.自然D.哲学11.孔子逝世于什么哪一年?A.公元前477年B.公元前478年C.公元前479年D.公元前480年12.孔子周游列国花了多少年的时间A.10C.24D.2013.谁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文艺批评家A.季札B.子路C.子产D.子贡14.孔子处于哪个朝代?A.春秋B.战国C.五代十国D.秦朝15.孔子把老子比作?A.鸟B.凤凰C.龙D.麒麟16.孔子拜见老子时,送了什么礼物A.公鸡B.大雁C.鹰D.鹦鹉17.孔子认为怎样的人可以为师?A.敏而好学B.温故而知新C.不耻下问D.学而不厌18.孔子在晋国边境谱写的歌曲是《》B.国风C.韶D.诗经19.孔子去了哪个国家三次A.卫国B.魏国C.晋国D.陈国20.孔子逝世时多少岁A.70B.73C.83D.8521.下列选项不是六种本领的一种的是A.礼节B.音乐C.骑马D.射箭22.孔子的在政治上的见解受谁的影响较大?A.子路B.庄子C.子产D.子贡23.以下哪个不是孔子的弟子?A.子路B.子贡C.曾子D.季平子24.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多半是属于哪个社会阶层?A.士B.地主C.贵族D.贫民25.以下选项不属于鲁国三家势力的贵族之一的是?A.叔孙氏B.季孙氏C.伯仲氏D.孟氏26.孔子在外交取得胜利主要是什么的影响?A.《诗》B.《礼》C.《书》D.《春秋》27.以下选项哪部不属于《四书》?A.《大学》B.《中庸》C.《韩非子》D.《论语》28.孔子主张“和而不同”是受到谁的启发A.晏婴B.老子C.荀子D.墨子29.孔子晚年主要专注什么教育?A.政治B.哲学C.文化30.孔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称之为“”。
六年级阅读孔子的故事复习题(共5篇)第一篇:六年级阅读孔子的故事复习题六年级阅读孔子的故事复习题1、《孔子的故事》,作者李长之。
2、孔子出生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鲁国人。
3、孔子名丘,字仲尼。
4、和孔子同时或先后出现的不少优秀的人物像渊博的季札。
政治家晏婴、子产。
思想家老子,军事家吴子胥、孙武等。
5、春秋时期没落的贵族和原来的下层贵族以及上升的人逐渐形成了“士”这一阶层。
6、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
他还是个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7、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
8、孔子最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
9、孔子主张,用“礼”来制约“仁”同时主张礼教、礼治。
10、孔子对当时各国诸侯大夫的互相兼并很不满意,他主张天下和平统一。
11、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的贵族是殷代贵族的后代。
所以孔子在临死的时候也曾说自己是殷人呢。
12、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
母亲姓颜叫徵在。
他们很想有个儿子,曾经在曲阜东南的尼丘山上祷告过,便给孩子取名丘笔名仲尼。
13、孔子在三岁时父亲孔纥便亡故了,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
14、季札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文艺批评家,第一个对《诗经》系统批评的人。
15、孔子在晚年曾经系统整理过《诗经》的乐歌。
16、孔子十九岁结婚,二十岁得一儿子。
鲁国国君昭公向他道喜。
特送一条大鲤鱼。
孔子为了纪念这桩事,给孩子取名叫鲤,号伯鱼,伯是老大的意思。
17、古代的“六艺”: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
18、孔子见老子,把大雁捧着,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
19、鲁国三家有势力的贵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又称为“三恒”。
20、孔子先当了齐景公的亲信育昭子的家臣。
21、孔子听《韶》,因学的专心,有三个月,连肉的滋味也不知道了。
22、孔子为季札立碑,碑文是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孔子的书法。
23、孔子真正从政的机会是在公元前501年,也就是鲁定公九年。
孔子五十一岁,在鲁国当了中都宰。
六年级课外古代文言文阅读习题(共8篇)第一篇:《孔子的故事》* 文章介绍了孔子的成长和教育思想。
* 阅读理解题:1. 孔子是哪个时期的重要人物?2. 孔子受到了哪位名师的教育?3.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第二篇:《司马光的故事》* 文章讲述了司马光的奋斗和他所作出的贡献。
* 阅读理解题:1. 司马光是哪个时期的重要人物?2. 司马光主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3. 司马光对历史有何贡献?第三篇:《诗经中的美丽祖国》* 文章介绍了《诗经》中反映美丽祖国景色的篇章。
* 阅读理解题:1.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哪一部重要文学作品?2. 《诗经》中描绘了哪些美丽祖国的景色?3. 为什么《诗经》对于研究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篇:《白居易的诗歌》* 文章介绍了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生平和代表作。
* 阅读理解题:1.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2. 白居易的诗歌以什么为主题?3. 白居易的哪首诗被誉为他的代表作?第五篇:《张衡和地动仪》* 文章讲述了张衡作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发明家的成就。
* 阅读理解题:1. 张衡是在哪个朝代活动的?2. 张衡的主要发明是什么?3. 张衡的地动仪是用来做什么的?第六篇:《神农尝百草》* 文章介绍了中国古代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故事。
* 阅读理解题:1. 神农氏是中国古代的哪位重要人物?2. 神农氏的主要成就是什么?3. 为什么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第七篇:《李时中与医疗事业》* 文章讲述了现代中国医疗界的杰出人物李时中及其贡献。
* 阅读理解题:1. 李时中是哪个时期的医学家?2. 李时中在中国医疗事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3. 李时中的贡献是什么?第八篇:《《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文章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及其影响。
* 阅读理解题:1.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哪一项重要发明?2. 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有哪些重要影响?3.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以上为六年级课外古代文言文阅读习题的概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课内阅读】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孔子游春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孔子游春孔子尼宁看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是流动的,水的呼吸是喂养所有生物的牛奶。
它似乎有美德。
水没有特定的形状,或方形或长形,而是向下流动,温柔而温柔。
它似乎有友谊。
水穿透山脉、岩石和凿子(Záozháo)石墙,从不害怕,似乎有野心。
当所有的东西都进入水中时,它们将能够清理污垢。
这就像是提供良好的教育。
从这个角度来看,水是真正的绅士!"(1)在短文的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读音,把不正确的划去。
(2)单词“Xi”使用激进的搜索方法首先检查零件,然后检查图片。
字典中对它的解释如下:a、呼吸时进出的气;b、消息;c、停止;d、休息;e、滋生、繁殖;f、利钱、利息。
“跑步”的“呼吸”可以解释为_;;“密切相关”的“兴趣”可以解释为。
(将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文本中的省略号表示请继续写一个句子:。
(4)读了本段文字后,我在做人上受的启迪是:(5)孔子用水来描述人,是为了让人深思。
在这里可以看到他伟大的个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孔子的确是我的老师!(6)你是不是想到了孔子的一些名言?请填一填吧。
① 三个人。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知道就是知道。
(1)níngzáo(2)“心脏”6ca(3)水是生命之源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4)这意味着水还有一些真正绅士的特征。
例如:水是纯净透明的。
它看起来非常诚实和宽宏大量。
(5)提示:有德行、有志向、有情义,施善教化。
(6)如果有三个人走路,那一定是我的老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孔子的故事
1.本文介绍孔子一生中的一些事情,请简要概括,每件事
情概括在5个字以内
17岁那年:被赶出宴席或者誓发奋读书
快到30岁时:办私塾招生
30岁时:拜访老子
63岁时:潜心教学
73岁时:悲伤去世
本文按时间顺序为我们讲述孔子的故事
2.文章在介绍孔子一生各时期的事件时,写的篇幅笔墨是不一样的。
你觉得这样写好不好,请陈述理由。
这样写好,因为重点介绍孔子饱读诗书后的经历,使得读者可以更加完整的看待孔子的为人
3.读第⑤段,思考:文章的题目是《孔子的故事》,这个自然段以写子产的故事为主,你认为这部分内容放在这里合适吗?为什么?
合适,因为写子产的思想,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孔子的思想,文章从侧面更加烘托出孔子的重要思想。
《孔子的故事》习题一、读读写写。
艰难度日举目无亲孤苦伶仃满面羞惭远近闻名谦虚好学不以为然经典传诵二、人物认识填空孔子是我国著名的___家、___家、___家。
孔子是一个家境___的孩子。
孔子是一个___的大学者。
孔子读书___。
孔子___,___,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
三、选几句《论语》中的话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朗读课文,讲一讲孔子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件事。
五、课文介绍了孔子如何刻苦、谦虚、好学。
请查阅资料,找出一些著名人物的这类事例讲给大家听听。
六、贵族请读书人吃饭,孔子被赶走,他只好羞愧地离开。
思考:为什么他会被大贵族孙氏赶出来呢?孔子没钱读书,被赶走后心里是怎么想的?七、拓展延伸,说故事。
孔子学识渊博,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他的学生把他说的话和一些事迹辑录成了一本书《论语》。
同学们,你们还收集了他哪些故事呢?分小组讲故事。
八、课外阅读奇妙的舌头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
猫的舌头上有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梳理身上的毛。
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的,帮助散发体内的热量。
长颈鹿的舌头,能把树上的嫩枝嫩叶卷住,这样吃起东西来就方便多了。
企鹅的舌头长着尖尖的牙齿,能逮住滑溜溜的鱼虾。
变色龙的舌头舌头比身体还长,平时藏在嘴里,见到飞虫,能突然弹出来粘住虫子。
啄木鸟的舌的舌头是细长的,舌尖长着倒刺,能把害虫从树洞树洞里钩出来吃掉。
蛇的舌头细头长有分叉,不停地吐进吐出,能感觉周围周围的动静。
动物的舌头是多么奇妙啊!1、这篇短文共有句话。
其中分别讲了、、、、、、七种动物的奇妙舌头。
2、在文中圈出描写动物们舌头动作的词语。
3、这篇短文介绍了七种动物的舌头,你最喜欢哪一种?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特点是。
习题答案:一、略二、思想、教育、政治贫寒远近闻名非常勤奋谦虚好学、不懂就问三、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匹夫不可夺志也四、孔子一边给别人看管仓库和牛羊,一边抽空读书。
1.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
是(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孔子又主张用(礼)来制约(仁)。
3.孔子周游列国(14)年。
4.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
5.孔子的母亲姓(颜),叫(徵在)。
孔子只有(3)岁,父亲便亡故了。
6.季札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文艺批评家。
)就〈诗经〉来说,他乃是第一个予以系统批评的人。
7.孔子(15)岁时已经立下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愿望。
8.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
(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
9.孔子在二十六七岁时,才做过一两回小官。
一回是(乘田),这是管(牛羊)的官,一回是(委吏),这是一种(会计)工作。
他做得都非常出色。
10.孔子说:我到了(30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了主意了。
11.孔子所教的学生大多是(士)这一社会阶层的。
也就是多半是有钱人。
12.孔子在(30)岁时,有了第一批弟子。
13.孔子见老子,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
孔子说他像龙一样。
14.孔子的第一次政治活动是在齐国,由于(晏婴)的反对,失败了。
1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6.孔子无可奈何的时候,就常提起(命)。
17.鲁国的政权被季氏把持。
季氏三个最有实力的家臣:仲怀梁、阳虎、公山不狃。
18.孔子最终没有帮(公山不狃)。
19.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耻下问……20.孔子在(51)岁时真正从政,在鲁国当了(中都宰)。
21.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鲁定公举行(夹谷之会),鲁国、孔子在(外交)上胜利了。
22.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是受了晏婴的启发。
23.齐国用(美人计)离间了孔子和鲁定公,孔子离开了鲁国,来到了卫国。
《孔子的故事》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选择题、判断题)一、选择题。
1.孔子什么时候出生?()A.公元前541年 B.公元前551年 C.公元前561年 D.公元前555年2.以下哪本书是孔子编撰的?()A.《论语》 B.《易经》 C.《春秋》 D.《左传》3.以下哪个不是孔子的弟子?()A.老子 B.子路 C.子产 D.子贡4.孔子在哪个国家进行了第一次政治活动?()A.鲁国 B.齐国 C.卫国 D.齐国5.孔子招收弟子要什么条件?()A.一只鸡 B.十条肉干 C.一头猪 D.一只羊6.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孔子周游过的国家。
()A.晋国 B.卫国 C.燕国 D.陈国7.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谁。
()A.颜回 B.冉有 C.子贡 D.子产8.以下不属于孔子的落后思想有哪些。
()A.等级思想 B.血统观念 C.迷信鬼神 D.专心教育9.孔子最后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A.哲人 B.圣人 C.士人 D.贫人10.《春秋》是一部什么著作。
()A.文学 B.历史 C.自然 D.哲学11.孔子死于什么时候。
()A.公元前477年 B.公元前478年 C.公元前479年 D.公元前480年12.孔子周游列国花了多少年的时间。
()A.十年 B.十四年 C.二十四年 D,二十年13.谁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文艺批评家。
()A.季札 B.子路 C.子产 D.子贡14.孔子处于什么时期。
()A.春秋 B.战国 C.五代十国 D .秦朝15.孔子把老子比作“”。
()A.鸟 B.凤凰 C.龙 D.麒麟16.孔子拜见老子时,送了什么礼物。
()A.公鸡 B.大雁 C.鹰 D.鹦鹉17.孔子认为怎样的人可以为师。
()A.敏而好学 B.温故而知新 C.不耻下问 D.学而不厌18.孔子在晋国边境谱写的歌曲是《》()A.陬操 B.国风 C.韶 D.诗经19.孔子去了哪个国家三次。
()A.卫国 B.魏国 C.晋国 D.陈国20.孔子逝世时多少岁。
()A.70 B.73 C.83 D.8521.下列选项不是六种本领的一种的是()A.礼节 B.音乐 C.骑马 D.读书22.孔子的一些健康见解是受谁的影响?()A.子路 B.庄子 C.子产 D.子贡23.以下哪个不是孔子的弟子?()A.老子 B.子路 C.子产 D.子贡24.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多半是属于哪个社会阶层?()A.士 B.地主 C.贵族 D.贫民25.以下选项不属于鲁国三家势力的贵族之一的是?()A.叔孙氏 B.季孙氏 C.伯仲氏 D.孟氏26.孔子在外交取得胜利主要是什么的影响。
【小学课内阅读】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孔子游春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孔子游春孔子凝(nínníng)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水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záozháo)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施善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1)在短文的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读音,把不正确的划去。
(2)“息”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它在字典里用以下几种解释:A、呼吸时进出的气;B、消息;C、停止;D、休息;E、滋生、繁殖;F、利钱、利息。
“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息息相关”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
(将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请你接着写一句:。
(4)读了本段文字后,我在做人上受的启迪是:(5)孔子借水喻人,是为了,发人深思,他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
孔子的确是一位__________(用文中的四字词语)的老师啊!(6)你是不是想到了孔子的一些名言?请填一填吧。
①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níngzáo(2)“心”6CA(3)水是生命之源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4)表示水还有真君子的其他一些特点。
举一例:水纯净透明,它好像很正直,很坦荡。
(5)提示:有德行、有志向、有情义,施善教化。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孔子的故事】“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
然后得免。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贡色作作:改变B.意者吾未仁也意:猜想C.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病:痛苦D.景行行止景行:大路【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②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B.①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②乃召子路而问C.①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②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D.①譬使仁者而必信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小题3】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予一以贯之B.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C.吾何为于此D.人之不我信也【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孔子打算去楚国应聘,陈和蔡的执政大夫恐怕孔子被楚重用对自己不利,就发兵把孔子和他的随从学生包围在旷野上。
小学阅读题及答案——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奉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操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1)什么也不知道。
()(2)通晓古今的事情,比喻知识渊博。
()2、孔子是怎样尊敬老子的?从文中概括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3孔子是如何评价老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读了短文后,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参考答案:1、一无所知博古通今2、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就徒步拜望老子;一见老子,就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孔子再拜才坐下来;他离座回答老子问话,虚心向老师求教。
六年级阅读孔子的故事复习题
1、《孔子的故事》,作者李长之。
2、孔子出生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鲁国人。
3、孔子名丘,字仲尼。
4、和孔子同时或先后出现的不少优秀的人物像渊博的季札。
政治家晏婴、子产。
思想家老子,军事家吴子胥、孙武等。
5、春秋时期没落的贵族和原来的下层贵族以及上升的人逐渐形成了“士”这一阶层。
6、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
他还是个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7、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
8、孔子最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
9、孔子主张,用“礼”来制约“仁”同时主张礼教、礼治。
10、孔子对当时各国诸侯大夫的互相兼并很不满意,他主张天下和平统一。
11、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的贵族是殷代贵族的后代。
所以孔子在临死的时候也曾说自己是殷人呢。
12、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
母亲姓颜叫徵在。
他们很想有个儿子,曾经在曲阜东南的尼丘山上祷告过,便给孩子取名丘笔名仲尼。
13、孔子在三岁时父亲孔纥便亡故了,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
14、季札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文艺批评家,第一个对《诗经》系统批评的人。
15、孔子在晚年曾经系统整理过《诗经》的乐歌。
16、孔子十九岁结婚,二十岁得一儿子。
鲁国国君昭公向他道喜。
特送一条大鲤鱼。
孔子为了纪念这桩事,给孩子取名叫鲤,号伯鱼,伯是老大的意思。
17、古代的“六艺”: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
18、孔子见老子,把大雁捧着,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
19、鲁国三家有势力的贵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又称为“三恒”。
20、孔子先当了齐景公的亲信育昭子的家臣。
21、孔子听《韶》,因学的专心,有三个月,连肉的滋味也不知道了。
22、孔子为季札立碑,碑文是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孔子的书法。
23、孔子真正从政的机会是在公元前501年,也就是鲁定公九年。
孔子五十一岁,在鲁国当了中都宰。
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
24、孔子在外交上的胜利是与齐国的夹谷相会。
25、孔子在担任司寇的官时,反对刑法。
26、孔子在卫国与弟子失散,样子很狼狈,像条丧家狗,在匡城被拘留。
27、孔子周游列国14年。
第一个到达的国家是卫国,最后一个国家也是卫国。
28、季康派了公华、公宾,公林三位代表。
又带了重礼迎孔子回国,在68岁时结束了漂泊返回家乡鲁国。
29、文化教育是孔子晚年的主要生活。
30、孔子曾经粗略地把它的弟子,按照不同特长分为四类。
德行:颜渊,冉伯牛。
政治:冉有,子路。
口才:宰我、子贡。
文学:子游,子夏。
31、至于施教的方法,孔子最大的特点是着重在启发。
32、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因为颜渊太顺从他了,被称为小孔子。
33、孔子在教导弟子的的最反对主观自是,最反对人在学习上自满。
34、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5、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学者之一,着手编写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把《春秋》当作他的第二生命,并整理了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36、孔子在69岁上,他唯一的儿子孔鲤死了,死时45岁。
孔子的孙子子思,后来也是著名学者,同年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死了。
37、孔子最后的歌声:泰山要倒了,梁柱要断了,哲人要像草木那样枯了,烂了。
哲人是孔子,最后对自己的形容。
38、孔子死时73岁,葬在现山东曲阜泗水旁边,称为“孔林”。
死后许多弟子都在他坟上搭棚守孝三年,子贡不忍离开,又住了三年。
39、从事教育四十年以上的孔子,在弟子心目中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影子。
《孔子的故事》阅读测试题
1.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
是(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孔子又主张用(礼)来制约(仁)。
3.孔子周游列国(14)年。
4.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
5.孔子的母亲姓(颜),叫(徵在)。
孔子只有(3)岁,父亲便亡故了。
6.季札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文艺批评家。
)就〈诗经〉来说,他乃是第一个予以系统批评的人。
7.孔子(15)岁时已经立下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愿望。
8.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
(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
9.孔子在二十六七岁时,才做过一两回小官。
一回是(乘田),这是管(牛羊)的官,一回是(委吏),这是一种(会计)工作。
他做得都非常出色。
10.孔子说:我到了(30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了主意了。
11.孔子所教的学生大多是(士)这一社会阶层的。
也就是多半是有钱人。
12.孔子在(30)岁时,有了第一批弟子。
13.孔子见老子,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
孔子说他像龙一样。
14.孔子的第一次政治活动是在齐国,由于(晏婴)的反对,失败了。
1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6.孔子无可奈何的时候,就常提起(命)。
17.鲁国的政权被季氏把持。
季氏三个最有实力的家臣:仲怀梁、阳虎、公山不狃。
18.孔子最终没有帮(公山不狃)。
19.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耻下问……
20.孔子在(51)岁时真正从政,在鲁国当了(中都宰)。
21.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鲁定公举行(夹谷之会),鲁国、孔子在(外交)上胜利了。
22.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是受了晏婴的启发。
23.齐国用(美人计)离间了孔子和鲁定公,孔子离开了鲁国,来到了卫国。
24.孔子在卫国得到和鲁国一样的待遇,但受到监视。
仅仅在卫国几个月。
25.孔子从卫国走时,被人嘲笑为(丧家狗)。
在(匡城)被卫国贵族(公孙戌)拘留。
26.孔子没有到晋国去,是因为:晋国发生了内乱。
只好又回到了卫国。
27.孔子过了(14)年漂泊的生活,又回到了鲁国,已经(68)岁了。
28.孔子唯一的儿子叫(孔鲤)。
29.孔子认为(颜渊)比自己聪明。
30.子路死在(卫国)。
31.(哲人)是孔子最后对自己的形容。
32.孔子死的时候是(73)岁,葬在(孔林)。
33.《孔子的故事》的作者是(李长之)。
34.孔子周游过的国家有: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
没有到晋国。
35.孔子63岁时,在(陈蔡之间),师徒被困绝粮,后被(楚人)所救。
36.孔子性格特点:德高望重、虚心求学。
37.孔子编写了(《春秋》),整理了《诗经》。
38.孔子的学费是(十条肉干)。
39.鲁庄公给孔子送了(鲤鱼)。
40.孔子在(宋国)受到了的迫害。
41.孔子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贤弟子(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