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日本经济现状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23
日本经济走势与经济政策分析(2015~2016财年)
张磊
【期刊名称】《日本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自"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日本经济经历了短暂的复苏,但仍旧步履维艰.本文回顾2015年以来日本经济在GDP、对外贸易、个人消费支出、CPI变化率和预计的消费税改革等方面的表现,对2016财年及今后日本经济的走势作以展望.今年初,日本银行在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QQE)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负利率政策,配合"安倍经济学"第二阶段的新"三支箭".在经济低迷、通货紧缩以及社会人口结构失衡的背景下,安倍政府将面临很大的挑战,而日本景气的恢复也前途未卜.只有更好地落实结构性改革的各项措施,日本经济才能根除病灶,面向未来.
【总页数】7页(P32-38)
【作者】张磊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沈阳1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14
【相关文献】
1.依靠创新力和客户导向策略罗德与施瓦茨稳步前进的2015/2016财年 [J],
2.罗德与施瓦茨:依靠创新力和客户导向策略,稳步前进的2015/2016财年 [J],
3.泡沫经济与日本经济政策分析 [J], 刘敏
4.罗德与施瓦茨:依靠创新力和客户导向策略,稳步前进的2015/2016财年 [J],
5.2015—2016财年印度海产品产量1,080万吨,价值146亿美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年世界各国GDP及人均GDP排行榜(IMF2016.04.12
版)
2015年,GDP总量在10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只有2个,美国和中国;GDP在10万亿美元以下,2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有5个;GDP在2万亿美元以下,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有8个;5000亿-1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有7个;1000亿-5000亿美元的经济体有40个。
2015年,人均GDP在中国以上的IMF成员经济体有75个,合计GDP总量为531687.46亿美元,IMF全部成员经济体GDP (731709.85亿美元)比重的72.7%;合计总人口为18.67亿人,占全部成员经济体总人口(72.17亿人)的25.9%。
2015年,人均GDP在中国以下的IMF成员经济体共有114个(不包括无数据的叙利亚),GDP总量仅有90194.10亿美元,占全部成员经济体GDP总量的比重仅为12.3%;合计总人口为39.75亿人,占全部成员经济体总人口的55.1%。
2015年,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美元GDP,中国较2014年上升4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中国较2014年上升2位。
2015经济为什么不景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过要是经济不景气的话,对一个国家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为什么2015年经济不景气呢?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2015年经济不景气的原因:一是国际因素:近年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谷,特别是美俄因乌克兰危机而挑起的经济相互制裁、希腊债务危机、金融风暴等一系列事件,导致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二是内部因素:由于多年来实施的粗放型经济,致使结构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的出现,制约了经济健康持续向前发展。
2015经济不景气,实体店阵亡篇:一、百货篇。
1、百盛:外资第一店接连陷入关店风波有着外资第一店美誉的马拉西亚百货商百盛商业集团,接连陷入关店风波中。
继北京东四环店宣布停业之后,唯一一家位于天津的门店也将于2015年3月31日闭店。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2年至今,百盛至少已经关闭8家门店。
在大举关店的背后,百胜集团的业绩状况也不尽如人意,连续三年业绩滑坡及利润下降,让这家曾经无比荣耀的百货公司,被迫选择转型。
如2012年9月份,百盛上线自己的网上商城;2015年,百盛集团宣布已通过全资附属公司百盛商业有限公司就成立合资公司与马来西亚餐饮品牌AUM订立合资合同,在中国发展餐饮业务。
自我剖析:百盛一直有网购渠道的规划,但遗憾的是目前公司对于品牌资源的掌控有限,还并未大举涉猎。
外界评价:除外部环境原因外,百盛集团未及时顺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而作出调整,商业模式不创新或是屡屡撤店的根本原因。
2、玛莎百货:8月前将在华关闭5家店在经历大约连续四年的下滑之后,英国最大连锁零售商玛莎百货(M&S)销售额首次增长。
玛莎百货透露,截止到3月28日的13个周里,其日用百货销量同比增长0.7%,结束了连续14个季度的下滑态势。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因中国市场在其国际业务中所占份额并不显著,所以玛莎百货在发布业绩不久前确认,将于2015年8月份前关闭其在中国15家门店中的5家。
日元的贬值的历史趋势
日元的贬值历史趋势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以下是一些重要时期和事件,影响了日元的贬值:
1.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日本经济迅速增长,出口大幅增加,导致日元升值压力。
为了提高出口竞争力,日本政府采取措施刺激内需,其中包括保持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等。
这些措施导致日元贬值。
2. 1985年:由于美国对日本贸易不平衡的担忧,七国集团(G7)协议迫使日本政府采取行动,阻止日元进一步升值。
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来抑制日元的升值,包括干预外汇市场、提高利率等。
这次干预使日元贬值了约50%。
3. 19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导致日本长期经济停滞。
由于通货紧缩和低增长,日元进一步贬值,跌至历史低点。
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投资者避险,导致全球货币市场紧张。
由于日本的经济前景并不明朗,投资者纷纷抛售日元,导致日元贬值。
5. 2012年至2015年:日本实施了宽松货币政策,称为“阿贝经济学”,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消除通缩。
这一政策导致日元贬值,帮助推动出口。
总体来说,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以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等
因素都会对日元的贬值趋势产生影响。
请注意,外汇市场非常复杂,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预测货币贬值趋势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无法简单预测未来的走势。
日本历年GDP及人均GDP一览(1950
日本内阁府2016年2月15日数据显示:2015年日本GDP初次速报4988965亿日元,同比实际增长0.4%。
初次速报,2015年,日本名义GDP为4988965亿日元,同比增长2.5%;实际GDP为5283195亿日元,同比增长0.4%(2014年增速为0.0%);GDP平减指数为94.34(2005年=100),较上年上涨2.0%。
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121.09日元)计算,2015年日本名义GDP折合41200.83亿美元,同比下降10.5%,较上年减少4829.33亿美元(2014年日本美元计价GDP为46030.16亿美元)。
2015年,日本年中人口估算为12695.8万人,较上年减少17.4万人。
以此测算,2015年日本人均名义GDP为3929618日元,折合32452美元。
图表:日本历年GDP及人均GDP一览(1950—2015)
====================================== ========================================= ==============
图表:日本历年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955—2015)
====================================== ==========================
====================================== ==========================。
2016年日本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2-2015年日本国家失业率和就业率资料的收集 一、2013年日本失业及失业率情况汇总(年平均失业率为4.0%)。
(稿件来源中国就业网,2014.4.28日发布)12月份失业率为3.7%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3年平均失业率为4%,比上一年下降0.3个百分点,失业率连续3年下降。
数据还显示,经季节调整后,2013年12月份日本失业率为3.7%,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是2007年12月以来的最低失业率。
同一天,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份日本平均有效求人倍率为1.03倍,环比上升0.03,这意味着每对应100个求职者有103个就业岗位。
此外,2013年全年平均有效求人倍率为0.93,连续4年出现改善。
11月份失业率为4.0%日本总务公布,经季节性调整后,11月份日本失业率为4%,连续两个月环比持平。
具体来看,11月份日本完全失业人数为249万人,同比减少11万人,其中男性完全失业人数为150万人,女性完全失业人数为99万人。
经季节调整后,当月日本男性失业率为4.1%,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女性完全失业率为3.7%,与上月持平。
数据还显示,11月份日本就业人数达到6371万人,同比增加74万人,为连续11个月增加。
其中,从事医疗事业的就业人数同比涨幅最大,涨幅为5%;从事学术研究及专业技术服务行业的人数同比下降幅度最大,降幅达9.6%。
10月份失业率为4.0%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10月份日本失业率为4%,与上月持平。
数据显示,10月份日本完全失业人数为263万,同比减少8万。
从性别看,当月日本男性失业率与上月持平,为4.3%;女性失业率为3.7%,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日本厚生劳动省同一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日本平均有效求人倍率为0.98倍,环比上升0.03,这意味着每对应100个求职者有98个就业岗位。
日本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东亚的经济强国之一,日本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日本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日本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日本经济的主要特点、挑战、应对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日本经济的主要特点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拥有公认的全球最先进的科技和制造业。
在过去几十年里,日本经济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不稳定和国内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日本经济受到了一系列的挑战。
一方面,日本制造业在汽车、电子产品、机床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一直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并且仍然是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
另一方面,日本金融、保险、服务等行业也水平较高,造就了日本成熟的金融体系和服务行业。
二、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尽管日本经济曾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它面临的挑战也很严峻。
首先,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导致了日本社会的工作力和消费力下降,这一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日本的经济增长。
其次,日本的出口市场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日本在出口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逐渐下降,这使得日本的制造业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另外,日本的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也是日本经济的挑战之一。
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已经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以上的债务,这使得日本政府的财政稳定受到威胁,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日本应对措施为了应对日本经济的挑战,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
首先,日本政府通过减税和提高福利水平来激励消费,增加内需的支持力度,以刺激经济增长。
其次,日本政府通过开放市场和加强贸易往来,寻求外部市场的支持,促进出口的发展。
此外,日本政府也在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力推数字化、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并推出了一些创业扶持措施,以促进日本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日本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未来,日本经济的发展将面临着很多挑战,但同时也将有很多的机遇。
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15年展望(下)2.需求调整速度决定新阶段企稳的时间供给因素决定增长的均衡点,但向这个均衡点靠近的节奏和速度,则主要取决于需求的调整和结构变化的进度。
一是出口调整基本到位。
从2002到2011年出口年均增长23%,2012年以来出口增速下调至7%左右,但仍高于同期世界贸易增速,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小幅提高。
在近两年经济下调中,出口拉动行业的投资和增加值增速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预计出口增长有望在较长时期维持在5%—10%的水平。
二是投资下调有望在近两年完成,增速在11%左右企稳。
房地产市场进入转折期,投资增速有望在近两年内由过去25%左右快速下调到5%左右,然后相对企稳。
钢铁、水泥等产值已处于峰值附近,重化工业产能整体过剩,汽车生产和消费进入相对较低的增长期,制造业投资增长已由过去30%左右下降到15%左右,有望在12%左右企稳。
我国基建投资高峰期已过,未来仍有一定空间,但受地方财力、项目特点等限制,增速将由过去25%左右下降到13%左右。
另外,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等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占整体投资比重会明显上升。
三是消费增长还有一定回落空间。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减速,收入增长将有所放缓,住房、汽车带动的消费增长效应逐步减弱,信息等新消费形态会继续快速增长。
预计最终消费支出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分别回调到6%和10%左右。
由于需求端受短期因素干扰更明显,据此测算的GDP增速在2016年可能会调整到6%—6.5%,基本与潜在增速的均衡水平持平。
逼近均衡点的时间,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取决于短期扰动、宏观政策取向和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
根据需求结构变化和近几年经济调整的节奏,明后两年是关键的窗口期,2016年最有可能调整到位。
(二)明年GDP预期增长设为7%左右较适宜1.全球经济继续分化,外需保持低速增长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大调整阶段,由于内部结构差异明显,各区域发展状况更趋分化,但总体有望维持低增长态势。
学号:2133104 姓名:张志钢201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预测关键词: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形势 2015下半年预测摘要:2015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仍处于阶段性筑底、蓄势上升的整固阶段,但各经济体复苏进度分化明显。
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入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投资增速将缓慢下行,供求结构持续优化,形势仍然趋紧,深化改革进入发力期。
总的来看,2015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仍处于阶段性筑底、蓄势上升的整固阶段,但各经济体复苏进度分化明显。
美国经济复苏持续,逐步回归稳定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通缩压力凸显;日本经济大幅度波动,自主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受外部环境不利,滋生经济结构调整双重影响,经济增速在调整中走低。
全球复苏的步伐低于预期,全球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中国内部经济环境自2009年始进入了新常态,国内经济总体经济将保持平稳,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
同时,随着2015中国经济第一季GDP数据的公布,7%的增速符合预期,预计2015下半年中国经济将持续保持7%左右的增速。
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入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投资增速将缓慢下行,供求结构持续优化,形势仍然趋紧,深化改革进入发力期。
2015第一季度同比经济数据纷纷下滑,主要面临资金外流、制造业不振、房地产业下滑、外资撤离等4大负面因素,这些负面因素对应的策略-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或被政府谨慎考虑,从而继续坚持结构调整。
这些不利因素目前来看将持续影响下半年经济的走势。
由于中国系列改革措施对经济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但其短期影响,特别是对2015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小有限。
其次,2015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和中国的外需增长情况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总结上半年经济形势的基础上,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外部内部经济形势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
一.国际经济下半年经济形势预测与分析首先美日欧经济见好中国出口有所恢复。
2015年经济形势及政策展望2014-12-29 10:24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作者:刘世锦、余斌等1269次点击:我要评论根据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和节奏,新阶段均衡增长点有望逐步确立,明年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7%左右比较适宜。
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2011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呈持续下行态势。
2014年,受房地产转折性变化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底线思维,对短期经济波动表现出足够定力,对以改革促转型展现出较大决心,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和体制改革举措,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全年经济增长处在预期目标区间。
根据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和节奏,新阶段均衡增长点有望逐步确立,明年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7%左右比较适宜。
宏观政策应顺势而为,坚守底线,坚持速度服从质量,注重改革释放活力,为我国经济平稳转入新常态和“十三五”顺利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短期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1.主要经济指标短期出现整体下滑。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呈下行态势。
进入三季度特别是8月份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整体下滑。
从需求侧看,除了消费基本稳定、受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速略有提高外,投资、出口增速降幅较大。
从供给侧看,工业增加值增速月降幅达2.1个百分点,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工程机械、发电量、化肥、原煤等工业产品产量负增长,汽车、集成电路、钢铁、水泥等增幅出现明显下降。
同时,受风险控制和市场预期影响,银行惜贷与部分企业贷款需求收缩并存,新增贷款规模和贷款余额增速均出现回落。
实体经济与货币信贷都呈下降态势,供给侧降幅超过需求侧。
2.房地产转折性变化是下行压力加大的重要原因。
根据国际经验,户均住房达到1套左右,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往往达到峰值。
2013年我国城镇户均住房已达到1套,住房市场格局已从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和局部供给过剩。
根据我中心测算,在2013年我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达到峰值后,从2014年开始逐步下降。
预计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速为3.8%当危机的阴霾逐渐散去,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变迁中全球环境和未来增长图景。
危机暴露了现行增长模式的内在缺陷,也赐予了我们迈向未来的宝贵财富。
下一个时期的增长驱动力从何而生?我们如何打造更强劲、平衡、包容的复苏之路?可以肯定的是,若没有大胆的政策行动,全球将陷入多年的低速增长和高失业态势。
全球经济的潜在变化全球经济正在不断复苏。
尽管年初走势不稳,但经济活动加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4和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3.3%和3.8%。
发达经济体的增速也终于得到提振,不过复苏仍较为不均,IMF预计今年发达经济体增速将达2.3%。
尽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缓于往昔,但仍将继续助力全球增长。
IMF预计其今年和明年的增速分别将为5%和5.4%。
然而,水平线上浮现出了三片阴云。
首先,发达经济体的低通胀(low-flation)令人担忧,这在欧元区尤其突出。
过长时期的低通胀或将颠覆初期的复苏势头,抑制增长和就业。
IMF对近期欧洲央行积极的立场表示欢迎,欧洲央行希望尽力而为的意愿让我们备受鼓舞。
此外,对于新兴市场而言,随着美国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场波动性再度浮现、金融不稳定性上升等风险或正在酝酿。
各央行间良好的沟通、关注政策基本面是当前的关键。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紧张态势此起彼伏。
如果处理不当,如乌克兰危机等或造成更为广泛的溢出效应。
近期的乌克兰大选也为关键性改革打开了机遇之窗,加拿大也表示愿拨款2.2亿美元为乌克兰提供金融支持。
除却上述担忧,我们当然还需继续为六年前的危机“收拾残局”。
居高不下的青年失业率、各国的高债务比率、尚待完成的金融改革议程,上述问题都急需解决。
许多国家也需要实行结构性改革以促进增长,尤其是劳动力和服务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
尽管上述领域已经取得进展,但仍待进一步完善。
综上,全球动能正在加强,但复苏仍显脆弱、不均,对潜在风险的自满和对改革的倦怠是当前的两大敌人。
日本泡沫经济调研分析报告(2015年)1980年代,日本制造的汽车和电器在全世界通行无阻;东京225指数达到了惊人的38915点;东京地价达到顶峰;银行开始追着企业放贷;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购买了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但泡沫,在1990年3月开始破灭。
20年后,一位日本高层官员坐在位于东京的办公室里,指着一本最近出版的《日本崛起》对《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说道:“我会时不时看看那本书,给自己打气。
”人们不难理解他为何这样说。
中国即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债务与GDP 的比例已达到令人生畏的180%——轻松拔得全球富国中的头筹;曾作为日本质量象征的丰田汽车,如今陷入了一场安全与公关梦魇;去年日本经济萎缩了5%以上;而民众曾对鸠山由纪夫领导下的改革主义政府寄予的厚望已很快消散……而当前的中国和当初的日本是如此相像:人民币面临同样的升值压力;全世界最偏僻地方的矿山都会传来普通话的声音;纳斯达克大屏幕会主动在春节打上祝福虎年的标语;中国早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让这个国度迅速领先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包括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同样疯狂上涨;所谓“中国模式”正在一批由西方人撰写的诸如《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大趋势》之类的畅销书中被贴上金箔;天安门广场盛大的阅兵式让每一个国民都当然地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好,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这个国家正处在一个上升通道中……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当前的中国和当初的日本却又如此不同:我们有一个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我们的城市化尚如火如荼进行;我们有自己的防卫力和粮食自给力,我们不用像日本一样看美国脸色行事……但,每一段历史,都是值得借鉴的。
日本当年经济崩溃的原因并非允许日元升值,而是其长期严重压低日元汇率。
其次,日本在推行强势日元的同时,实行过度宽松货币政策,这才酿成了金融领域的严重泡沫问题。
由此可见,中国应该从日本身上学到两点。
2015年第2期(总第216期)山东纺织经济日本主权债务问题分析潘向亚(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山东聊城 252000)摘要: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引发了人们对日本主权债务问题的思考,日本的主权债务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国债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40%。
首先分析了日本主权债务的现状,日本主权债务确实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是为什么日本没有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呢?从日本的经济水平、良好的储蓄习惯和国债结构进行了分析,日本债务问题不容忽视,最后,提出了控制日本债务的措施。
关键词:日本;主权债务;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F81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5.02.005Japan’s Sovereign Debt Problem AnalysisPan Xiangya(Dongchang College of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 Abstract: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people started to think the sovereign debt problem in Japan. The problem of sovereign debt in Japan is always the focus, and the national debt to GDP ratio is 240%.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bt .There is a big problem in Japan, but why crisis did not happen in Japan?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including the economic level of Japan, sound saving habit and national debt structure. However, the debt problem of Japan cannot be ignored. Finally, this article presents Japan’s debt control measures.Key Words:Japan; sovereign debt; problem analysis众所周知,2008年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金融危机,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欧盟的国家尤其明显。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2015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进入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更为明显。
究其原因,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向经济新常态转变的过渡期,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过程还没有完成,周期性产能过剩尚需要时间消化,调整失衡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整体来看,经济增速放缓甚至持续下滑的态势不会改变。
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趋稳2014年下半年以来,投资收缩成为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根本原因。
近期内,尽管基建投资尚有一定扩张空间,但增速高峰已过,对投资增长的稳定器作用将变小,再加上制造业、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增速继续回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将下降。
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投资仍将在稳定经济增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劳动生产率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是优化投资结构,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不会波动过大。
从出口来看,考虑到刺激出口的政策效应减弱,尤其是全球经济增速再次放缓、不同国家的增长动能分化,以及美、日、欧盟等发达经济体都在努力调整进出口格局,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出口增速很难持续维持两位数的增长,基本维持在5%~10%,净出口对GDP同比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作用将大大减弱。
从消费来看,房地产销售回落以及对公消费、汽车、住房等传统消费的边际消费需求出现阶段性下降,成为压缩相关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而教育、养老、医疗、信息等居民新兴消费领域支出不断扩大,成为稳定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考虑到目前下行因素的作用力更大些,我国居民消费增速平稳下滑的态势不会改变,预计2015年将降至10%左右,对GDP增长的拉动与贡献率相对上升。
CPI温和上涨、PPI跌幅收窄尽管收入增长放缓、投资消费需求不足、供给能力阶段性过剩等抑制物价上行的因素仍会发挥主导作用,但随着货币环境的逐渐宽松,以及结构性、季节性、中长期成本上涨等物价上行因素的作用逐步显现,预计2014年我国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2.3%~2.4%,2015年CPI涨幅会略大于2014年,温和通胀的态势不会改变。
2015年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及本职工作展望“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到了,我们已经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乙未羊年春节。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充满了喜悦之情。
在这里,我衷心的向各位尊敬的领导、同事们致以节日的美好祝愿!向大家拜个晚年!以往,团拜会都是总书记主持,总理讲话。
今年不同以往,2015年春节团拜会,是李克强总理主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发表讲话。
这次讲话,习近平首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1 、向人民道一声辛苦,坚定一个奋斗目标此时此刻,我们为伟大的祖国而自豪,为伟大的人民而自豪!我们要向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道一声辛苦,对他们焕发出来的非凡创造精神、创造的非凡业绩表示崇高的敬意!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扎扎实实干好各项工作,共同创造祖国的美好未来。
2、对今年形势任务的两个判断过年也是谋划新年的时刻。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
今年,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
3 、三个“必由之路”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我们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么一种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么一种警醒,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创造辉煌的必由之路,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必由之路。
4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吸取智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