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
- 格式:ppt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45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构造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构造的变化,最后发病植物外观变现出病态。
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开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病症: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病症。
4.病状:植物本身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为病状。
5.病症:病部表现出病原物的特征称为病症。
6.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7.病原物:指能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
8.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能传染的一类病害。
9.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侵染性病害。
10.真菌的生活史: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场,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11.多型现象:有的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以上类型的孢子,称为多型现象。
12.单主寄生: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全部生活史,称为单主寄生。
13.转主寄生:有的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
14.病原物的寄生性:指病原物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分而生存的能力。
15.专性寄生:这类寄生物的寄生能力强,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中获得养分才能生存。
当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之后,寄生物也停顿生长和发育。
16.非专性寄生:这类寄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因此都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这类寄生物包括大多数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
17.寄生专化性:寄生物对寄主种和品种的寄生选择性,称为寄生专化性。
18.生理小种:指病原物的种内形态一样、对寄主植物的品种致病力不同的专化类群。
19.病原物的致病性: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的能力。
20.植物的抗病性: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的一种遗传特性。
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测试题(试卷)一.填空题1.植物病害的病原按其不同的性质可分为二大类,即()和()。
2.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原因有()、()、()、()等。
3.植物病原生物主要包括()、()、()、()、()、()及()等。
4.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直接从()吸收养分;生长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则以()上产生的特殊结构——(),伸入细胞内吸取养分。
5.真菌具有维持其生长发育需要的( )和繁衍后代的( );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6.真菌性病害的症状有()、()、()。
7.细菌中的生理小种一般称(),病毒中的生理小种称()。
8.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四种表现。
9.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青枯病是属于植物病状中的______。
A.变色B.斑点C.萎焉D.畸形( )2.在植物病害中,______ 引起的病害最多。
A.真菌B.细菌C.病毒D.线虫( )3.在真菌生活史中,产生孢子数量最多的是______。
A.有性孢子B.无性孢子C.无法比较( )4.鉴定病毒病的可依据______。
A.植物的症状B.植物的病征C.寄主细胞内的内涵体D.传染性( )5.过敏性坏死反应是典型的______。
A.避病B.抗侵入C.抗扩展D.抗病( )6.金桔的气孔分布稀,数量少,中隙小,很少生溃肠病,这是由于金桔具有_____。
A.避病B.抗侵入C.抗扩展D.抗病( )7._______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繁殖体产生,有利于病害流行。
A.高温高湿B.适温高湿C.适温低湿D.低温低湿( )8.防止病原物侵染的有利时期是______。
A.接触期B.侵入期C.潜育期D.发病期( )9.同一病害影响潜育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A.温度B.湿度C.风雨D.光照( )10.________是多种病原物越冬越夏的主要场所。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自测题一、名词解释:6%1.病程:2.生理小种:二、真空题:17%1.植物病害都有病状,而病征只有、所引起的病害上表现明显。
、在植物细胞内寄生,外部没有的表现,非传染性病害,也没有,但有。
2.病状的类型可以分为五类:、、、、。
3.是鉴别病原物和诊断病害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病征多属真菌的和,而细菌性病害的病征多为。
4.真菌一般具有维持其生长发育需要的和繁衍后代的。
5.典型的真菌营养体为纤细分支的,散生的丝状体称为,很多菌丝交织成团,称为。
6.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和两个阶段。
在适宜的条件下,真菌的能力强,可以重复发生几次,在整个生活史中,一般只出现一次。
7.植物病原真菌分为、、、、等五个亚门。
8.植物病原细菌以裂殖的方式繁殖,均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且都好氧,以培养基为宜,一般生长适温为。
9.植物病毒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有两点:一是,二是。
三、单项选择题:28%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病害的。
A.缺氮引起的植物叶片发黄B.冰雹砸损植物C.棉花黄萎病D.低温引起的冻害2.下列属于植物病害。
A.虫伤 B.药物灼伤 C.风雹伤害 D.韭黄3.绿色叶片全叶变为淡绿色或黄绿色称为;叶片显现浓绿或浅绿相间的称为 ;叶片均匀发黄的称为;花青素形成过盛,叶片变紫或红色,称为。
A.花叶 B.褪绿 C.黄化 D.红叶4.下列不属于植物病害的斑点病状。
A.坏死斑B.卷叶 C.疮痂 D. 溃疡5.植物的青枯现象,属于植物症状类型中的。
A.变色 B.斑点 C.萎焉 D.畸形6.皱缩现象属于植物病害病状类型中的。
A.变色 B. 斑点 C.萎焉 D.畸形7.下列属于病征的是。
A.变色 B.斑点 C.畸形 D.脓状物8.植物细菌性病害特有的病征是产生。
A.花叶 B.腐烂 C.锈状物 D.脓状物9.绝大多数植物的病害是由引起的。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10.营养体是无隔菌丝,无性孢子是孢囊孢子,有性孢子是接合孢子,主要病菌有根霉菌和毛霉菌,这些是真菌中亚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园林艺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一、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在其生长发育或贮藏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寄生物的侵染,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影响其使用价值的现象,成为植物病害。
四要点:1、病原:引起病害的原因,是外因即寄生物和不良环境条件。
2、病程:组织结构和生理异常变化过程。
(机械损伤和虫伤无病理变化过程)3、症状:感病植物外表呈现的不正常现象。
免疫植物虽受病原影响但不显征,即不生病。
4、损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郁金香受病毒侵染而出现杂色花型曾使其价格高于黄金,虽生病却并非病害。
二、病因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很多,既有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又有生物因素,包括外来生物的因素和植物自身的因素;还有环境与生物相互配合的因素,包括病原生物与环境条件的配合,环境因素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配合,以及环境、病原物和植物三者的相互作用等等。
概括的说,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谓之“病因”。
三、植物病害的类型按照植物或作物类型有果树病害、蔬菜病害、大田作物病害、牧草病害和森林病害等;按照寄主受害部位可分为根部病害、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按照病害症状表现可分为腐烂型病害、斑点或坏死型病害、花叶或变色型病害等;按照病原生物类型又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等;按传播方式和介体来分,有种传病害、土传病害、气传病害和介体传播病害等;但最客观也最实用的还是按照病因类型来区分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成为侵染性病害;第二类是没有病原生物参与,只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或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所引起的病害,这类病害在植株间不会传播,因此成为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
(一)侵染性病害按病原生物种类不同,分为:1 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如稻瘟病;2 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细菌病害,如大白菜软腐病;3 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病毒病害,如烟草花叶病;4 由寄生植物侵染引起的寄生植物病害,如菟丝子;5 由线虫侵染引起的线虫病害,如大豆胞囊线虫;(二)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原包括各种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例如:干旱、水涝、日烧、冷冻、营养失调、盐碱等等。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一节、第二节基础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32)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病害的是()。
A.缺氮引起的植物叶片发黄B.冰雹砸损植物C.棉花黄萎病D.低温引起的冻害2.植物病害的引起,大多数病原菌属于()。
A.真菌B.细菌C.病毒D.线虫3.有的植物生长特别快,发生徒长属于()病状。
A.斑点B.畸形C.萎焉D. 腐烂4.植物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无性繁殖B.有性繁殖C.裂殖D.增殖5.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症状是()。
A.变色B.颗粒状物C.粉状物D.脓状物6.叶片呈现浓绿或浅绿相间的称为()。
A.褪绿B.花叶C.黄化D.红叶7.目前,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的病菌是()。
A.青霉菌B.赤霉菌C.盘菌类D.霜霉菌8.下列属于病征的是()。
A.变色B.斑点C.畸形D.脓状物·9.下列现象中,属于植物病害的是()。
A.感染病毒的郁金香呈现鲜艳花瓣B.感染黑粉菌芙白茎基组织肥大C 豆科植物由于根瘤菌侵入出现根瘤D.蔬菜根部由于线虫侵染出现根结10.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称为()。
A.病原B.病原物C.侵染性病害D.非侵染性病害1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症状是()。
A 坏死B.腐烂C.萎蔫D.畸形12.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A.裂殖B.增殖C.有性繁殖D.无性繁殖13.下面植物中属于全寄生的是()。
A.桑寄生B.菟丝子C.槲寄生D.玉米14.植物病害的典型萎萎焉病状是植物根部或基部()受病原物侵害A.分生组织B.输导组织C. 薄壁组织D. 分泌组织15.全为非浸染性病原的是()。
A、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土壤、营养B、气候因子、有害化学物质、土壤、营养等C、刺吸性害虫、螨类、有害化学物质D 、温度、湿度、真菌、病毒16.镜检病原时,切去小块病组织切片进行显微镜检查,若发现有大量病原物自病组织溢出成烟雾状喷菌现象,即可证实为()A.真菌病害B.细菌病害C.病毒病害D. 线虫病害二、填空题(26)1、植物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过程,简称为。
植物病害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植物病害的分类:植物病原体可分为真菌、细菌、病毒、真核微生物和植物寄生虫等,每种病原体所引发的病害特征和感染方式都有所不同。
2. 病原体的侵入途径:植物病原体可以通过伤口、气孔、根尖和根冠部分入侵植物体内。
3. 植物病害的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通过空气传播、水传播、种子传播、昆虫传播等方式传播。
4. 植物抗病性的机制:植物能通过生理、解剖和生化等方式增强自身对抗病害的能力,如厚壁化、产生抗菌蛋白、合成抗菌化合物等。
5. 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采用合理的种植结构、轮作制度、合理施肥、灭菌处理、采用抗病品种等方法可以预防和控制植物病害。
6. 常见的植物病害:常见的植物病害包括霜霉病、黑斑病、褐腐病、红腐病、白粉病、叶霉病等,它们分别由不同的病原体引发,对不同的植物部位造成不同的危害。
7. 病害诊断方法:通过观察受害植物的症状、检测病原体的存在和活性、进行病原体的鉴定等方法可以确定植物病害的种类和引起病害的原因。
8. 植物病原体的调查和监测:通过定期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病害发生的趋势和分布情况,从而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9. 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常用的防治技术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遗传防治等方法。
10. 植物病害的经济意义:植物病害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因此,研究和掌握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