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容1
- 格式:doc
- 大小:223.50 KB
- 文档页数:15
《电容》讲义一、电容的定义与基本概念在电学的世界里,电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件。
那什么是电容呢?简单来说,电容就是用来储存电荷的器件。
想象一下,有两个金属板,彼此平行放置,但中间隔了一段距离。
当我们给这两个金属板加上电压时,电子就会在一个金属板上聚集,而另一个金属板上就会缺少电子。
这个过程中,金属板之间就储存了电荷,而这种能够储存电荷的能力就是电容。
电容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金属板的面积、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以及中间的绝缘介质。
金属板的面积越大,电容就越大;金属板之间的距离越小,电容就越大;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越大,电容也就越大。
二、电容的单位为了衡量电容的大小,我们有专门的单位。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但在实际应用中,法拉这个单位太大了,我们通常会用到更小的单位,比如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
1 法拉= 1000000 微法1 微法= 1000 纳法1 纳法= 1000 皮法三、电容的分类电容有很多种类,根据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电解电容电解电容是一种有极性的电容,也就是说,在使用时必须注意正负极的连接。
它的容量通常比较大,可以达到几千微法甚至更大。
但电解电容的缺点是漏电较大,寿命相对较短。
2、陶瓷电容陶瓷电容是一种无极性电容,体积小,高频性能好,常用于高频电路中。
3、薄膜电容薄膜电容的性能比较稳定,容量范围也比较宽。
4、钽电容钽电容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稳定性好等优点,但价格相对较高。
四、电容的作用电容在电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滤波在电源电路中,电容可以用来滤波,将交流成分滤除,得到平稳的直流电压。
2、耦合在信号传输中,电容可以用来耦合交流信号,同时阻隔直流信号,使信号能够顺利传输。
3、旁路在电路中,电容可以为高频噪声提供一条低阻抗的通路,起到旁路的作用。
4、定时通过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可以实现定时的功能。
五、电容的充放电当我们给电容加上电压时,电容开始充电,电子逐渐在一个极板上积累,另一个极板上的电子逐渐减少。
教科版选修电容器电容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选修电容器电容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电容的定义、电容的计算公式、电容的性质以及电容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容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掌握电容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容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容器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容的定义、电容的计算公式、电容的性质。
难点:电容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手机摄像头中的电容器,引发学生对电容器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电容的定义、电容的计算公式、电容的性质。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电容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电容器问题。
5. 知识拓展:介绍电容器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容的定义、电容的计算公式、电容的性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电容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有一个电容器,其电容为10μF,求在其两端施加10V电压时,电容器所储存的电荷量。
答案:1. 电容的定义:电容器两端电压与电容器所储存电荷量之比。
电容的计算公式:C = Q/U。
2. 电容器所储存的电荷量:Q = CU = 10μF × 10V = 100μC。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电容的理解和应用有一定的掌握。
但在电容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电容器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电容器在最新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选修电容器电容章节。
《电容器电容》讲义一、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在电学的世界里,电容器就像是一个小小的“能量仓库”,能够储存电荷和电能。
简单来说,电容器就是由两个彼此靠近但又相互绝缘的导体组成的器件。
这两个导体可以是金属板、箔片或者其他导电材料。
它们之间的绝缘物质被称为电介质,常见的有电木、陶瓷、云母等。
电介质的作用是阻止电荷在两个导体之间自由流动,从而使得电荷能够在导体上积累。
想象一下,你有两个平行的金属板,当你给其中一个金属板接上电源的正极,给另一个接上电源的负极时,电荷就会在金属板上聚集。
正极板上聚集正电荷,负极板上聚集负电荷。
这就像是在两个板子之间储存了电能。
二、电容器的种类电容器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器是一种有极性的电容器,也就是说它的正负极不能接反。
它通常具有较大的电容量,但工作电压相对较低。
在电路中,常用于电源滤波、信号耦合等方面。
2、陶瓷电容器陶瓷电容器是无极性的,体积较小,稳定性好。
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高频陶瓷电容器和低频陶瓷电容器。
3、云母电容器云母电容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精度,常用于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高频电路中。
4、聚苯乙烯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的绝缘性能良好,电容量稳定,但价格相对较高。
三、电容器的电容电容是电容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
就好像一个仓库,仓库越大,能储存的货物就越多;同样,电容越大,电容器能储存的电荷和电能就越多。
电容的定义是: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U 的比值,即 C = Q / U 。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但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单位还有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F =10^6 μF = 10^9 nF = 10^12 pF 。
四、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极板的正对面积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电容就越大。
就像两个仓库的门越大,能进出的货物就越多。
教科版选修电容器电容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选修电容器电容的相关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二节,重点探讨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的计算方法以及电容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详细内容将包括电容器的构造、工作原理、电容的定义及公式、电容器的串并联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容器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容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容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容器的串并联计算,电容器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容器模型,示波器,信号发生器,PPT课件。
2. 学具:电容计算器,串并联电容实验套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容器在手机、电脑等日常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容器的实际意义。
2. 知识讲解:1) 电容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2) 电容的定义及公式。
3) 电容器的串并联计算。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电容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电容器串并联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电容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 电容的定义及公式C = Q/V3. 电容器的串并联计算串联:1/C = 1/C1 + 1/C2 +并联:C = C1 + C2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计算给定电容器的电容值。
2) 串并联电容器的计算。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串并联电容的计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电容器在其他领域(如新能源、医疗设备等)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深入探讨电容器的未来发展。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及《传感器与测量技术》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 教材:传感器技术(第3版)贾伯年主编,及其他参考书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4-1 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答:(1)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在微位移检测中应用最广。
(2)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适合测量较大的直线位移和角位移。
(3)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可用于非导电散材物料的物位测量。
4-2 试述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产生非线性误差的原因及在设计中如何减小这一误差?答:原因:灵敏度S 与初始极距0δ的平方成反比,用减少0δ的办法来提高灵敏度,但0δ的减小会导致非线性误差增大。
采用差动式,可比单极式灵敏度提高一倍,且非线性误差大为减小。
由于结构上的对称性,它还能有效地补偿温度变化所造成的误差。
4-3 为什么电容式传感器的绝缘、屏蔽和电缆问题特别重要?设计和应用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答:电容式传感器由于受结构与尺寸的限制,其电容量都很小,属于小功率、高阻抗器,因此极易受外界干扰,尤其是受大于它几倍、几十倍的、且具有随机性的电缆寄生电容的干扰,它与传感器电容相并联,严重影响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甚至会淹没没有用信号而不能使用。
解决:驱动电缆法、整体屏蔽法、采用组合式与集成技术。
4-4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目的及特点是什么?使用这些测量电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5 为什么高频工作的电容式传感器连接电缆的长度不能任意变动?答:因为连接电缆的变化会导致传感器的分布电容、等效电感都会发生变化,会使等效电容等参数会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传感器的使用条件与标定条件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4-6 简述电容测厚仪的工作原理及测试步骤。
4-7 试计算图P4-1所示各电容传感元件的总电容表达式。
4-8如图P4-2所示,在压力比指示系统中采用差动式变极距电容传感器,已知原始极距1δ=2δ=0.25mm ,极板直径D =38.2mm ,采用电桥电路作为其转换电路,电容传感器的两个电容分别接R =5.1k Ω的电阻后作为电桥的两个桥臂,并接有效值为U1=60V 的电源电压,其频率为f =400Hz ,电桥的另两桥臂为相同的固定电容C =0.001μF 。
《电容》讲义一、什么是电容在电学的世界里,电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件。
那电容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电容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荷的器件。
想象一下,有两个金属板,彼此靠近但不接触,中间隔了一层绝缘材料,这就构成了一个最基本的电容结构。
当我们给这两个金属板加上电压时,电荷就会在金属板上聚集。
其中一个金属板积累正电荷,另一个则积累负电荷,就像两个“电荷仓库”。
电容的大小,也就是它能够储存电荷的能力,我们用“电容值”来表示。
电容值的单位是法拉(F),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等更小的单位。
二、电容的工作原理要理解电容的工作原理,就得从电荷的流动和电场的形成说起。
当我们给电容加上电压时,电荷会在电场的作用下移动。
正电荷会朝着电压的正极方向移动,负电荷则朝着负极方向移动。
由于两个金属板之间是绝缘的,电荷无法直接穿过,所以它们就只能在金属板上聚集。
随着电荷的不断聚集,金属板之间会形成一个电场。
这个电场会阻止更多的电荷继续移动,直到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此时电容就储存了一定量的电荷。
当我们去掉外加电压时,电容所储存的电荷并不会立即消失,而是会通过连接在电容两端的电路慢慢释放出去。
三、电容的种类电容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电解电容、陶瓷电容、钽电容等。
电解电容的容量通常比较大,一般在微法级别以上。
它有极性之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正负极的连接,否则可能会损坏电容。
陶瓷电容的容量相对较小,常用于高频电路中。
它的性能稳定,价格也比较便宜。
钽电容具有体积小、容量大、漏电小等优点,但价格相对较高。
四、电容的参数除了电容值,电容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参数。
1、耐压值:指电容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如果超过这个电压,电容可能会被击穿损坏。
2、损耗角正切:用来表示电容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3、温度系数:反映电容值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五、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电容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
1、滤波在电源电路中,电容可以用来滤波,平滑电压的波动。
二、电容量(简称:电容)
与两极板间
课堂练习
1、将一个电容为6.8 μF的电容器接到电动势为1000 V的直流电源上,充电结束后,求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量。
2、有一真空电容器,其电容是8.2 μF,将两极板间距离增大一倍后,其间充满云母介质,求云母电容器的电容。
3、在下列各情况下,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两极板间电压,电容器的电荷量各有什么
变化?
⑴充电后保持与电源相连,将极板面积增大一倍;
⑵充电后保持与电源相连,将极板间距增大一倍;
⑶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再将极板间距增大一倍;
⑷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再将极板面积缩小一半;
⑸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再在极板间插入εr=4的电介质;
4、有人说:“电容器带电多则电容就大,带电少则电容就小,不带电就没有电容”。
这种说法对吗?
5、有两个电容器,一个电容较大,另一个电容较小,如果它们的电荷量一样,那么哪一个电容器的电压高?如果它们的电压相等,哪一个电容器的电荷量大?
课后练习
1、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面积为100cm2,两极板间的介质为空气,两板间的距离为5mm,今将电压为120V的直流电源接在电容器的两端,求(1)该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及所带的电量;(2)若将上述电容器的两极板浸入εr=2.2油中,则此时电容器的电容又是多大?
总结:电容值越串越,因为串联相当于增大了极板间距。
3、分压公式:
电容大的分配到电压,电容小的电压分配到的电压,即在电容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容的两端的电压和其自身的电容成比,即U1/U2= 。
例题1:两个电容器C1、C2、串联起来后,接到100V的电压上,其中C1=4μF、C2=6μF,求每只电容器承受的电压U1、U2是多少?
例题2:现有两只电容器,其额定值分别为C1=0.25μF,耐压200V, C2=0.5μF,耐压300V,问把它们串联后接在360V电压,问电路能否正常工作?它们的耐压值又是多少?
课堂练习
1、1、求下列各组串联电容的等效电容。
(1) 6uf, 12uf
(2)4uf, 12uf, 6uf
(3) 8uf, 8uf
(4) 12uf, 12uf, 12uf
2、2、现有两只电容器,其中一只电容器的电容为C1 = 2 μF,额定工作电压为160 V,另一
只电容器的电容为C2 = 10 μF,额定工作电压为250 V,若将这两个电容器串联起来,接在300 V的直流电源上,问每只电容器上的电压是多少?这样使用是否安全?它们的耐
压值又是多少?
3、已知R1=8Ω,R2=4 Ω,C1=3uf,要使V A=V B,则C2=?
§4-2 电容的连接(2)---并联
教学目标
1、掌握电容器的并联特点,掌握电容器并联等效电容的求法
2、能够分析电容器并联后耐压值的计算及电荷分配问题。
课前准备
一、复习
1、电阻的并联的特点
§4-2 电容的连接(3)---混联
教学目标
1、掌握电容器的混联特点,掌握电容器混联等效电容的求法
2、能够分析电容器混联后耐压值的计算及电压、电荷分配问题。
课前准备
一、复习
1、电容器串联特点
2、电容器并联特点
3、两电容分别为C1:150μF/400V,C2:100μF/200V, 试计算:
(1)C1,C2并联时,等效电容为多少?外加电压不能超过多少?
(2)C1,C2串联时,等效电容为多少?外加电压不能超过多少?
教学过程
一、电容的混联
1、已知C1 、C2 、C3 的电容量分别为6μF、3μF 、2μF,求C AB、C CD
2、如图所示电路中
C1=C2=50μF,C3=100μF,C1上的电压U1=150V。
求(1)C AB;(2)U AB
3、如图三个同样的电容器,如图连接,若每个电容器是6µF耐压值为10V,则整个电容器组的等效电容为多少?整个电容器组的耐压值为多少?
课堂练习
1、如图,电路中C1=0.2μF,C2=0.3μF,C3=0.8μF,C4=0.2μF,当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A,B 两点间等效电容C AB各是多少?
2、如图所示电路图中,已知U=300V,C1=3μF,C2=2μF,C3=4μF,求等效电容及各电容器上
的电量和电压。
3、如图:电容C1=4μF,充电至U1=60V后闭合开关S,求电路稳定后各电容的端电压及所带电荷量?已知C2=6μF、C3=3μF 。
§4-3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教学目标
1、能理解电容充、放电过程中电容端电压及电流的变化规律;
2、能用万用表粗略在判别大容量电容器质量的好坏;
3、掌握充、放电过程中的平均电流的计算和点擦很难过能量的计算。
课前准备
一、复习
1、使电容器的过程叫充电,充了电的电容器的两极板之间有。
2、充电后的电容器的过程叫放电。
充电之前:= =
充电结束后:= =
,两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Q ,充电电放电之前:= =
放电结束后:= =
分析:电容器充放电的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
电流的计算式:i= 。
注意几点:
4、电容器质量的判别:三种现象分析:
质量良好:
有漏电:
内部短路:
内部开路:
5、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量:
W C= 。
单位:。
课堂练习
1、有一电容为0.1µF的电容器,若以直流电对它充电,在时间间隔Δt=100µs内相应的电压变化量为ΔU=10V,则该段时间充电电流为。
2、判断大容量电容质量时,就将万用表拨到档,倍率使用,当将万用表表笔分别与电容器两端接触时,看到指针一定偏转,并很快回到接近起始位置的地方,则说明电容器;如果看到指针偏转到零后不再返回,则说明电容器内部。
3、如图所示电路,E=10V,R=10KΩ,C=10µF,则C 两端的电压为()
A.5V; B.10V;
C.0V; D.无法确定
课后练习
1、已知某一电容器电容C=100µF,如左图所示:
(1)电容电压u c 由开始按50V/S直线上升,则i= 。
(2)电容器电压为220V,恒定不变,则i= 。
、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