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红黄蓝感统训练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30.01 KB
- 文档页数:3
红黄蓝2岁早教课程教案【篇一:红黄蓝2岁早教课程教案】注 : 相识礼仪、热身运动、走线、是每次活动的必要环节 , 故不做特殊说明。
每节课结束教师布置家庭游戏 , 可以与教案相同 , 也可以根据本节课重点进行延伸 , 教师安排把握。
第一节核心能力 : 注意力、参与尝试、言语表达活动准备 : 大的身体挂圈 , ( 大的图画纸上给有人体结构的简单轮廓 ) .各种声音的音效录音带 ( 如走路、说话、吃饭的声音、拍手、跺脚的声音等 ) 。
活动过程 :一、相识礼仪目的 : 感受交流的乐趣 , 开发宝宝与人交往的潜能 , 体验不同的友好方式。
重点 : 让孩子们体验大家一起活动的乐趣 , 营造愉快交往氛罔。
方法 : 自选一首欢快乐曲 , 随音乐教师逐一与宝宝家长相互握手问候 , 然后鼓励宝宝与老师、同伴相互握手 , 还可以选择拥抱、蹦跳、拍手等友好方式 , 不局限于国定的位置 , 孩子们可以随意的移动位置 , 帮助宝宝尽快泊除恐惧 , 体现一种自由活泼的活动氛围 , 但是老师要熟悉每个孩子的名字 , 并亲切的呼唤宝宝名字 , 音乐停止宝宝回到自己的座位。
二、热身运动目的 : 开发宝宝的身体运动潜能 , 激发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 发展大肢体动作的协调性 , 同时家庭的共同参与 , 增进亲情交流与互动 , 有利于孩子情感发展。
方法: 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 , 宝宝、妈妈一起随教师跳韵律操 , 鼓励幼儿自己动起来。
线上活动〈感知认知〉走钱 :教师组织幼儿及家长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学习蒙氏走线活动 , 舒缓刚刚热身后的情绪 , 为认知活动做好准备。
教师要将一期的走线活动有难易程度的递增 , 达到舒缓情绪与身体平衡能力的双效果。
第一节课 , 可以大家排好队 , 拉着妈妈的衣襟 , 或者妈妈倒着走 , 宝宝正着走 , 与宝宝面对面 , 一对一对的拉手走 , 体验走线与亲情的交流。
第一节课 , 可以大家排好队 , 拉着妈妈的衣襟 , 或者妈妈倒着走 , 宝宝正着走 , 与宝宝面对面 , 一对一对的拉手走 , 体验走线与亲情的交流。
第十节核心能力= 注意力、观察力、音乐感受能力、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活动教学准备:一串葡萄玩具或实物, 紫色的气球和吹塑纸 , 绿色皱纹纸、大白纸 , 作业纸粘葡萄 : ( 小松树》音乐光盘 : 跳袋 , 呼啦圈。
活动过程:一、相识礼仪教幼儿认识自己的名字。
教师将小朋友的名字写在彩色纸报上 , 锻炼孩子对自己名字有所反应的能力 , 在别人喊自己名字或出示名字卡片时能很快的答应。
教师可以设计小朋友模仿小动物叫声或者其他的应答方式 , 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二、热身运动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 , 宝宝、妈妈一起随教师跳韵律操 , 鼓励幼儿自己动起来。
走线:在音乐的伴奏下 , 保持身体的平衡 , 体态优美的走。
三、综合认知活动一一葡萄宝宝排排队教学目的 21 、认识椭圆形 , 比较大小 , 并按顺序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队.2 、能根据大中小的不同进行正确配对。
教学准备:一串葡萄玩具或实物 , 紫色的气球和吹塑纸 , 绿色皱纹纸、大白纸 , 作业纸粘葡萄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一串葡萄玩具或实物 , 让宝宝观察葡萄粒的形状 , 然后告诉宝宝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是 " 葡萄宝宝 " 。
请宝宝们现察葡萄粒是一粒一粒连在一起的 , 我们也要学习葡萄宝宝手拉手在一起。
每个宝宝和妈妈发一个紫色的气球 ( 教师在气球上留两条稍宽的紫色绸带 , 便于宝宝将气球系在头上 ) 扮演小葡萄粒。
教师清唱《拉个圆圆走走》歌曲 , 带小葡销宝宝拉在一起走圆圆做游戏。
2 、教师事先用绿色皱纹纸做成葡萄叶和葡萄藤布置在教室的合适位置。
上一个环节的游戏结束后 , 请宝宝们将头上带的小葡笛挂在藤上 , 组成一串紫葡萄。
3 、教师选用紫色的吹塑纸 , 剪成大中小三种比例相同的椭圆形 , 每个宝宝一套。
请宝宝比较葡萄粒的大小 , 告诉妈妈哪个最大 , 哪个最小 , 请宝宝分别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让葡萄宝宝排队。
4 、配对 : 每个宝宝和妈妈分别拿一个葡萄粒出来 , 和老师围成一圈。
红黄蓝亲子课程智能教案(2.5 -3 岁〉一、身体运动智能1 、喜欢参加爬、走、跑、跳、钻等体育活动, 能较自如地走、跑、跳:2 、初步学会做模仿操, 愿意模仿他人的动作, 动作比较协调: 学习1-2 套模仿操或健身操:3 、比较合群地参加体育游戏, 在提示下能遵守井执行简单的游戏规则:4 、能与成人同伴一起操作感统器材,进行简单的游戏,如:大龙球、空气棒、彩虹伞、平衡木、触觉板等。
5 、喜欢运用橡皮泥、彩纸等进行穿、挂、拼、折、粘、捏等手眼协调的操作游戏, 动作比较熟练。
二、语言智能1 、能听懂成人的要求并能执行简单的指令, 会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回答简单的问题。
2 、喜欢倾听故事和儿歌,能复述儿歌及回答简单的相关的问题,会用语言和动作简单的再现儿歌内容。
3 、能用简单词句表达自己的要求, 发音及用词比较准确。
4 、通过语言活动能理解并运用更多的新词, 在掌握名词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动词5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 能用比较简单的词语进行讲述。
三、人际交往智能1 、逐步熟悉亲子园的环境, 认识班中的同伴和成人, 初步适应亲子园活动.2 、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 初步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3 、喜欢亲近老师和同伴, 懂得使用不同的方法与人沟通, 如身体接触、语言、眼神等获得别人关注: 会对熟悉的人打招呼, 成人提示下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4 、初步懂得最主要的交通安全常识, 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5 、愿意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 初步了解父母和老师的劳动。
四、音乐智能l 、学习用正确的姿势和自然的声音唱歌, 理解和表现简单儿童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 2 、学习按照音乐的基本拍子自然、均匀地做上肢或下肢的简单基本动作和模仿动作, 跳简单的集体舞。
会使用目光、表情、姿势与家氏和同伴交流。
3 、学习儿种打击乐的基本方法, 在集体活动中有节奏地演奏:4 、学唱短小、工整、简单的歌曲井表演动作, 感受有标题的器乐曲和不同风格音乐形式。
儿童感统训练的活动规划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感统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感统失调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等多个方面。
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感统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感统训练活动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一、感统训练的目标感统训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促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让儿童能够更加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如跑、跳、爬、滚等,减少在运动中摔倒或不协调的情况。
2、增强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的敏感度和协调性使儿童能够准确地接收和处理来自外界的各种感觉信息,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反应速度。
3、提升注意力和专注力帮助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集中精力,减少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4、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让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训练对象及训练时间1、训练对象本次感统训练活动主要针对 3-12 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是儿童感统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2、训练时间建议每周进行 2-3 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 60-90 分钟。
训练时间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训练地点选择一个宽敞、安全、舒适且充满趣味性的场地,如专业的感统训练室、幼儿园或学校的室内活动场地等。
场地内应配备各种感统训练器材和设备,如滑梯、秋千、平衡木、触觉板、海洋球池等。
四、训练内容1、触觉训练(1)触觉刷按摩:用柔软的触觉刷轻轻刷儿童的手臂、腿部、背部等部位,刺激触觉神经的发展。
(2)玩沙游戏:让儿童在沙池中玩耍,用手触摸沙子,感受沙子的质地和温度。
(3)触觉球按摩:让儿童躺在地上,用触觉球在他们的身体上滚动,进行按摩。
2、前庭觉训练(1)旋转游戏:让儿童坐在旋转椅上,缓慢旋转,增强前庭觉的刺激。
(2)荡秋千:荡秋千可以帮助儿童感受身体的晃动和平衡的变化。
幼儿园感统训练计划方案一、训练目的幼儿园感统训练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发展和提高其感知、运动和协调能力,从而促进其身体和认知发展。
具体地说,该计划有以下几个目的:1. 提高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五种感官的敏感性和协调性;2. 培养幼儿的平衡、姿势控制和反应能力,使其更加灵活自如地运动;3. 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其手部精细动作技能;4. 帮助幼儿发展空间意识,提高其空间认知能力;5.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思维反应速度,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训练内容1. 视觉训练:通过视觉刺激来提高幼儿的视觉敏感性和协调性。
(1)颜色识别:让幼儿看不同颜色的物品,并指出它们的名称。
(2)形状识别:给孩子看不同形状的物品,并让他们说出它们的名称。
(3)大小比较:让孩子比较不同大小的物品,并说出它们的大小顺序。
(4)方向感训练:让孩子根据指示把物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或者跟随指示走出迷宫等活动,提高其空间认知能力。
2. 听觉训练:通过听觉刺激来提高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和协调性。
(1)声音识别:播放不同的声音,如动物叫声、乐器声等,让孩子说出它们的名称。
(2)音乐和节奏感: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拍做动作,或者模仿节奏敲打乐器等活动,提高其运动协调能力。
3. 触觉训练:通过触觉刺激来提高幼儿的触觉敏感性和协调性。
(1)手部精细动作:让孩子进行握球、摸贝壳等手部精细动作,提高其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精细操作技能。
(2)手指掌握力:引导幼儿进行捏泥、拧毛巾等活动,提高其手指掌握力。
4. 嗅觉和味觉训练:通过嗅觉和味觉刺激来提高幼儿的嗅觉和味觉敏感性。
(1)气味识别:让孩子闻不同气味的物品,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口感识别:让孩子尝不同口感的食物,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5. 运动训练:通过各种运动活动来促进幼儿身体协调发展。
(1)平衡感训练:骑木马、跳远、跳绳等活动,提高幼儿平衡感和姿势控制能力。
(2)手脚协调:引导幼儿进行抛接球、打乒乓球、玩拍手游戏等活动,提高其手脚协调能力。
幼儿园大班感统训练计划一、训练目的感统训练旨在提高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敏感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协调和感知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训练内容1. 平衡感训练方法:通过跳跃、踢球、走直线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幼儿理解身体怎么在空间中运动,菱形跳、踩高跷、穿绳线、单脚踏板等有利于平衡感训练的游戏,都是训练幼儿平衡感的好方法。
2. 触觉感训练方法:利用多种材料,纸、泥、水晶泥、沙子、水等,帮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材质特点,教他们如何正确捏揉、拉、拍打,既锻炼了幼儿手指的协调能力及灵敏度,又促进幼儿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
3. 运动感训练方法:利用游戏的方法锻炼幼儿的反应和身体协调能力,如拍袋鼠、跳格子、做拦网等,可以帮助幼儿掌握身体的协调性和空间方向感。
4. 视觉感训练方法:通过红色、绿色、蓝色等不同颜色的棒球、球等具有鲜明对比度的球拍,来训练幼儿的视觉感知能力,除了使用垫高跷、拔河等游戏来刺激幼儿的视觉与身体感知之外,让幼儿通过眼睛、耳朵和身体的多个感官共同参与游戏。
5. 听觉感训练方法:利用封闭耳朵的方法,让幼儿依靠视觉感和身体感知来完成任务,如模仿与表演、音乐和节奏游戏等,帮助幼儿发展听觉感知能力,增强身体与大脑的协调能力,改善幼儿的耐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训练计划训练周期:10周,每周2次,每次50分钟。
第一周:训练内容:平衡感训练方法:跳跃、踢球、走直线等多种活动形式。
第二周:训练内容:触觉感训练方法:利用多种材料,纸、泥、水晶泥、沙子、水等。
第三周:训练内容:运动感训练方法:拍袋鼠、跳格子、做拦网等。
第四周:训练内容:视觉感训练方法:棒球、球等具有鲜明对比度的球拍。
第五周:训练内容:听觉感训练方法:模仿与表演、音乐和节奏游戏等。
第六周:训练内容:平衡感训练方法:菱形跳、踩高跷、穿绳线、单脚踏板等。
第七周:训练内容:触觉感训练方法:捏揉、拉、拍打等。
红黄蓝教学工作计划一、教育工作目标1.1 提高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1.2 培养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品质;1.3 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感受和理解生活中的美;1.4 教育孩子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2.1 学习类:(1)提供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2)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3)引导孩子们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2 社交类:(1)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2)引导孩子们学会交流和表达,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2.3 艺术类:(1)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2)组织孩子们参与文体活动,让他们感受美的力量。
2.4 健康类:(1)提供优质的饮食和环境,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2)开展各种健康活动,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方法3.1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体验教学、讨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法结合,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3.2 情境教学:根据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设计各种情景游戏和情境活动,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
3.3 合作教学:组织孩子们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4 个性化教学:根据不同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满足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
四、教学工作计划4.1 教学活动安排:(1)每天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包括益智游戏、手工活动、艺术表演等;(2)每周组织一次主题性活动,引导孩子们深入学习。
4.2 课程设置:(1)设置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课程模块,保证孩子们全面发展;(2)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内容,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的学习。
4.3 教学环境营造:(1)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喜欢上学;(2)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保证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宝贝21天感统训练计划(3-6岁)感统训练是一种针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早期干预方法,旨在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学习能力和社交技能。
以下是一个适用于3-6岁宝贝的21天感统训练计划:第1-3天:触觉训练1. 让孩子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棉花、丝绸、砂纸等,让他们感受不同的触感。
2. 用冰块或热水袋轻轻触碰孩子的手臂、脚底等部位,让他们感受冷热的感觉。
3. 给孩子做按摩,用手指轻轻揉捏他们的肌肉,帮助他们放松身体。
第4-6天:听觉训练1. 为孩子播放不同声音的音乐,如钢琴、吉他、鼓等,让他们感受不同的声音。
2. 教孩子模仿动物的叫声,如猫叫、狗叫等,锻炼他们的听觉辨别能力。
3. 在安静的环境中,让孩子闭上眼睛,用手触摸物品,猜测是什么物品。
第7-9天:视觉训练1. 和孩子一起观看颜色鲜艳的图片,让他们认识不同的颜色。
2. 教孩子辨认简单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3. 制作简单的拼图游戏,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思考完成拼图。
第10-12天:平衡感训练1. 带孩子玩滑梯、秋千等游乐设施,锻炼他们的平衡感。
2. 在地上摆放一些障碍物,让孩子绕过障碍物行走。
3. 教孩子玩滑板车、脚踏车等运动,锻炼他们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第13-15天:空间感训练1. 和孩子一起玩积木,让他们学会堆叠和拆解积木。
2. 教孩子玩拼图游戏,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 在室内布置一些简单的迷宫,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出口。
第16-18天:动作协调训练1. 教孩子跳绳、踢毽子等运动,锻炼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2. 和孩子一起玩抛接球的游戏,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3. 教孩子学习舞蹈或体操动作,提高他们的身体灵活性。
第19-21天:社交技能训练1. 组织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孩子学会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3.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感统训练计划范文感统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感觉的发展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的训练方法。
它可以帮助发展神经系统,促进感觉的整合和调节,从而提高人体的感知和运动能力。
下面是一个针对感统训练的计划,旨在帮助您改善身体协调性和敏捷性。
计划目标:通过感统训练,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敏捷性,促进感觉整合和调节,从而提高感知和运动能力。
计划安排:1.周一、三、五:-开始热身运动,包括跑步、跳绳或其他全身运动,持续10-15分钟,以提高心率和身体温度。
-进行平衡练习,包括单脚站立、走平衡木、闭眼平衡等,每种练习进行2-3组,每组持续1分钟。
-进行身体感觉训练,包括触觉、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可以使用细小物品触摸皮肤、眼睛跟踪运动物体、听觉观察等,每种训练进行2-3组,每组持续1分钟。
-进行整体协调性训练,包括快速换脚、跳跃、转体等动作练习,每种训练进行2-3组,每组持续1分钟。
-结束时进行放松活动,包括拉伸运动和深呼吸,以恢复身体平衡和放松紧张的肌肉。
2.周二、四、六:-进行多感统训练,包括触觉、视觉和听觉的综合刺激,可以使用感统球、平衡板、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物体等,每种训练进行2-3组,每组持续1-2分钟。
-进行感觉整合训练,包括身体和大脑的协调练习,可以使用感统床、各种材质的表面等,每种训练进行2-3组,每组持续1-2分钟。
-进行速度和敏捷性训练,包括迅速转身、快速启动和停止等动作练习,每种训练进行2-3组,每组持续1-2分钟。
-结束时进行放松活动,包括拉伸运动和深呼吸,以恢复身体平衡和放松紧张的肌肉。
3.每周日:-进行静态平衡练习,包括瑜伽的一些平衡动作,每种练习进行3-4组,每组持续1-2分钟。
-进行动态平衡练习,包括倒立、手倒立等动作练习,每种练习进行3-4组,每组持续1-2分钟。
-进行全身放松练习,包括深呼吸、冥想等活动,每次持续10-15分钟。
备注:-每个练习前后都要注意适当的热身和放松活动,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感统训练计划纲要(一)大肌肉运动能力训练1 .第一阶段(1)独立行走(2)从站立的姿势蹲下再站起来(3)扶着一只手上下楼梯走(4)原地双脚跳(5)独立到退着走(6)单脚站立(7)踢秋(8)在协助下做前滚翻2 .第二阶段(1)从20厘米高处往下跳(2)踢滚过来的球(3)用脚尖走路(4)双臂互相摆动着跑(5)踩脚踏车(6)独自做前滚翻(7)不扶着两脚交替上楼梯(8)伸直手臂按住投来的球(9)走平衡木3 .第三阶段(1)跑步中改变方向(2)双脚向前跳(3)跳过离地面高的绳子(4)两脚往后跳(5)不扶着两脚交替下楼梯(6)踩三轮车转弯(7)在平衡板上左右前后移动(8)单脚跳(9)独立跳绳(二)针对前庭功能失调的训练1、坐在吊网内前后左右旋转摆动2、仰卧、俯卧在大笼球上滚动,保持身体平衡功能3、站立在平衡台上接抛或者拍球4、坐在独角椅子上保持身体平衡5、坐在羊角球跳跃6、站在蹦床上跳跃7、在平衡台或者直线行走8、拍球、运球行走9、跳绳、骑单车10、荡秋千、在地上翻滚、攀爬绳架(三)针对触觉过敏的训练1、用各种不同质地的毛刷、干布摩擦刺激手指、掌心、躯干四肢的皮肤2、玩橡皮泥等训练手指肌肉3、仰卧或者俯卧在垫子上,用带刺拢球进行全身不同部位的挤压按摩4、穿越彩色山洞、四肢爬行等5、球池运动6、触觉平衡板,触觉气垫练习(四)针对本体感觉的训练1、头部和四肢弯曲、伸展左右摆动、上下摆动2、脚踏车或者滑板车及前冲滑板运动3、运用大笼球进行传球游戏热身4、趴地推球。
爱心二班 A 亲子教育活动目标 13 个月 -15 个月〉一、相识礼仪通过相识礼仪 , 运用问 { 庚、握手等交往方式 , 引导宝宝了解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姓名、年龄、性别;增强与人交往的意识和兴趣 , 培养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发展宝宝适应环境和在人面前讲话 , 对别人的问候有积极的反映;二、热身运动和感觉统合活动通过热身运动和感觉统合训练活动 , 促进宝宝肢体基本动作;如 : 站、走、蹲、民、挠、钻、爬等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 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 , 培养宝宝参与体育活动的坝极性和主动性 , 在活动中塑造宝宝良好的性格;三、综合认知活动在综合认知活动中 , 促进宝宝多种感官的参与能力 , 如 : 品尝草莓、小西红柿 , 给大小扣排队 , 做糖水等;促进小手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手眼协调性 , 如 : 串糖葫芦,信封装物,小小艺术家等 .培养宝宝做事的专注性和良好的秩序感 , 增长宝宝对事物观察,注意,记忆的能力.四、音乐感知在音乐感知中 , 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 感知音乐节奏、旋律,快慢等能力.在妈妈的引导下 , 通过随唱 , 拍打节奏 , 模仿动作等 , 培养初步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五、语言节奏在语言节奏中 , 采用了适合宝宝学习的儿歌 , 激发宝宝模仿语言和学说儿歌的兴趣 , 学会一些词的发音 , 提高宝宝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专注性;促进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词与物对应;六、课程线索本期课主要的课程线索是以小动物为主 , 通过了解小动物的外形、声音、生活习性等 ,可以发展宝宝的观察能力 , 并且发展宝宝对小动物的爱心;我们会在每节课都让宝宝接触一种小动物 , 如小猫、小乌龟、大象等;教学活动流程一、课前说明 :所需时间 : 3 分钟具体方法 : 将本节课的活动名称写在彩虹桥上 e主要内容 : 利用彩虹桥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和目标 :提示家长那些需要注意或配合的地方 :宝宝可以在室内自由活动 , 熟悉教室环境;二、相识礼仪 :所需时间 : 5 分钟具体方法 : 教师通过语言和股体动作进行示范 , 请家长和宝宝模仿;主要内容 : 问好、介绍 , 上节课内容回顾或家庭活动检验;活动建议:可分为三阶段进行 , 每四节课为一个阶段;一阶段先启发引导妈妈们每次见面主动、热情地与他人打招呼,握手或拥抱,以妈妈的行为为宝宝做示范 , 为宝宝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再采用妈妈代替宝宝.向大家问好、介绍自己 , 配上背景音乐进行;二阶段可在较熟悉的环境中由妈妈带动宝宝展示新学会的本领,如:拍手,出怪样、叫妈妈、指物等方法进行 , 还可请家长自创方法带宝宝与同伴交流,运用多种手段及工具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 主动性 , 丰富活动的情趣与内容.三阶段可加入游戏形式 , 增强宝宝自我认识及与人交往的兴趣和意识 , 可运用多种音乐器具及其他有情趣的教具或游戏形式配合进行 , 如 : 妈妈运用木琴边介绍边有节奏地敲击出节奏与音阶等 .背景音乐 :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自由选定;三、热身及走线 z所需时间 : 热身 3 分钟 , 走线 2 分钟具体方法 : 教师用娃娃做示范 , 请妈妈带宝宝模仿做热身操和走线;主要内容 : 学做健康宝宝躁 , 及走线;共七节操 , 包括 : 1 、全身按摩 ; 2 、伸屈肘动作 ; 3 、伸屈腿回旋运动 ; 4 、 : 爬行运动 ; 5 、蹲下运动 ; 6 、跳跃运动 ; 7 、整理运动活动建议 : 健身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节课学习四节操 , 第二节课复习 , 第三节课多学一节操 , 第四 ,课复习 , 依此类推 , 直到宝宝和家长学习完全部操节内容、二、第九节课到第十二节课复习全部操节 .三、每次做完操 , 教师耍安排放松活动 .走线教师可自行安排;背景音乐 : 根据健身操的长短确定音乐;走线的音乐要柔和.四、综合认知活动 :所需时间 : 10 分钟具体方法 : 教师讲解活动目标及方法 , 井做示范 , 请妈妈带宝宝操作学习 c主要内容 : 融合蒙氏感知认知的内容以及多元智能八大智能领域的内容开展教学在斗.同时对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家庭延伸的指导;五、音乐感知 :所需时间 : 5 分钟具体方法 : 教师利用音乐磁带、乐器和肢体语言带领家氏及宝宝参与音乐活动;主要内容 : 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 带领家长和宝宝参与音乐游戏及音乐表演 :学习小乐器的操作方法 : 教家民学唱音乐 , 让宝宝感受不同 _ 音乐节奏阳风格;六、语言节奏 :所需时间 : 5 分钟具体方法 : 教师利用卡片、玩具和肢体语言带领家长及宝宝感受语言韵律;主要内容 : 以韵律感强的短小儿歌为主 , 便于宝宝感知以及家长的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 , 有宝宝常见的生活物品、熟悉的动物形象、以及自然现象 ;融入亲子互动内容 , 妈妈宝宝互相喜爱 : 同时帮助宝宝加强对臼己的理解相认识;七、感觉统合活动 :所需时间 : 5 分钟具体方法 : 教师利用音乐磁带、感统教具和肢体动作带领家长及宝宝参与感觉统合活动;主要内容 : 根据感觉统合教育理论 , 带领家长和宝宝参加有关感觉统合方面的活动和练习 : 结合宝宝爬行关键期的特点 , 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帮助宝宝爬行;背景音乐 : 节奏欢快明晰的音乐八、告别活动 :所需时间 : 2 分钟具体方法 : 教师利用音乐磁带、乐器和肢体语言带领家长及宝宝参与音乐活动;主要内容 : 总结本节课内容 , 并对宝宝的进步进行简单的点评和鼓励;布置家庭作业或游戏;教师和宝宝拥抱告别;爱心二教育活动结构安排核心能力 : 精细动作、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能力、语言节奏感知教具准备 : 热身操环节 : 仿真娃娃一个综合认知活动 : 胶条、小棍、彩色木珠音乐感知 : 我爱我的小动物音乐光盘、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玩具感觉统合 : 乌龟玩具、乌龟头饰、小鸭头饰、用绳子或彩纸摆出一条小河课前互动 :1 、欢迎会员参加亲子园亲于课程的学习;2 、向家长介绍上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此时宝宝可以熟悉教室的环境 "一、相识礼仪教学目的1 、通过此项活动环节开发宝宝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潜能;2 、培养宝宝正确的与人交往、自我认识的态度与方法;3 、增进宝宝语言交流的兴趣与愿望;教学准备 :请家长带宝宝围坐 M 氏线上 , 营造一种相对安静的环境 , 以便教师开始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1 、教师示范介绍 , 介绍内容可包括姓名、性别、月龄 , 给家长做出清晰的示范 ,便于模仿;2、请妈妈扶宝宝小手与同伴打招呼 , 问好 , 自我介绍 , 在音乐声中与同件握手、相识;3 、可与每个宝宝有适度的皮肤接触 , 使宝宝建立初步的熟悉感 , 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亲切 .4 、妈妈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轻柔愉悦地招呼问好 , 给予宝宝米自最熟悉的人的积极影响 .注意事项 z1 、教师应该比较了解每个宝宝的特点;2 、示范介切的内容要准备充分 , 声音消晰柔和 , 语速适中 , 以便于家氏模仿为宜 .二、热身运动教学目的 :1 、增强宝宝的体质 , 促进宝宝大脑神经、肌肉和骨锵系统的发育 , 从而促选宝宝智能的发展;2 、激发宝宝身体运动潜能 , 激发宝宝对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3 、帮如家长学习对宝宝进行按摩和协助宝宝进行身体运动的方法;教学准备:1 、仿真娃娃一个 , 协助教师做健身操的示范动作;2 、至少有十个八拍的背景音乐磁带 , 音乐要优美、舒缓;3 、教师熟记健身操 1-4 节的基本动作 , 能规范操作;4 、地面整洁干净 , 便于宝宝躺地进行练习;教学方法 :1 、请出仿真娃娃 , 可以为娃娃取个名字 , 教师先介绍四节操的名称,并借助娃娃向家长简单地展示一下健身操的基本动作 , 使家长心中有数.2 、播放音乐 , 开始我们的健身操; I3, 做的过程中应伴以轻柔优美的音乐 , 同时妈妈表情亲切 ,适当穿插一两句鼓励与称赞的话语;4 、做完操后 , 大家一起为宝宝鼓掌 , 表扬宝宝做的真好; ,教学内容 :第一节操 : 全身按摩两个 8 拍让宝宝自然放松仰卧 , 1-4 拍妈妈握住宝宝的两个手腕 , 从手腕向上按摩4 下至肩 ; 5-8 拍 , 妈妈握住宝宝两足躁 , 从足躁向上按摩 4 下至大腿部 :第二个八拍的 1-4 拍自胸部至腹部进行按摩 , 手法呈环形 ; 5-8 拍可 1-4拍;第二节操 : 伸屈肘动作两个 8 拍宝宝仰卧 , 妈妈双手握住宝宝两手腕部; l 拍两臂侧平举 ; 2 拍将两肘关节弯曲 , 双手置于胸前 ; 3 拍将两臂上举伸直 ; 4 拍还原 . 5_8 拍的动作同1_4 拍弟二个 8 拍同第一个 8 拍;第三节操 : 伸屈腿回旋运动两个 8 拍宝宝仰卧 , 妈妈双手扶住宝宝跺关节的上部位置 , 1_2 拍伸屈宝宝左腿关节 ; 3_4 拍伸屈宝宝右腿关节 ; 5 飞拍将宝宝左膝关节弯曲 , 左大腿靠近体侧由内向外回脆 ; 7_8 拍将宝宝右膝关节弯曲 , 右大腿靠近体侧由内外回旋;第二个 8 拍同第一个 8 拍;第四节跺 : 爬行运动宝宝俯卧 , 两臂向前伸 , 两腿弯曲 , 准备爬行;可在宝宝前方 50_60 厘米处放一玩具 , 诱导宝宝向前爬行拿玩具;如宝宝爬不到 , 妈妈按节拍用双手托住宝宝双脚 , 辅助爬行;走线环节 :此环节主要是平复一下宝宝运动后的呼吸和情绪 , 可以让妈妈抱着宝宝模仿教随着舒缓的音乐在线上走 1-2 圈;注意事项 :1 、教师在向家长展示如何做健身操的过程中, 应参考教学内容中提到的注意事项解释并指点给家长;2 、在家长跟做的环节中教师主要唱数就可以 , 不要加过多的语言;3 、提示家长和宝宝之间目光的交流;4 、宝宝做完操后 , 家长亲一下宝宝 , 以示表扬;三、综合认知活动 : 串糖葫芦教学目的 :1 、发展宝宝手眼协调能力 , 培养专注性;2 、锻炼小手肌肉的灵活性;教学准备 :小棍、彩色木珠、胶条教学步骤:1 、教师把己穿好的糖葫芦给宝宝欣赏 , 激发操作兴趣;2 、示范穿法后 , 每个宝宝一小棍 , 一头用胶条固定;3 、让宝宝把彩色木珠 -个个用两指担住串上去制成一串糖葫芦 , 可做两串 ,串送给妈妈;注意事项 :请妈妈辅导宝宝穿 , 尽量让宝宝自己动手操作 , 体会成功的乐趣 , 不要代替;如果宝宝操作有困难 , 妈妈可帮忙扶着小棍 , 边串还可边说颜色、数量 .家庭延伸 :在家庭中可进行用橡皮泥团小球后再串的活动 , 能力强的鼓励宝宝自己团小球再串上 , 能力弱些的可妈妈帮助团小球再串;我爱我的小动物四、音乐感知 :教学目的1 、激发对音乐活动的兴趣;2 、初步学习小动物叫声;教学准备 :我爱我的小动物音乐光盘、小猫、小鸡、小狗、小鸭玩具教学步骤 :每段 1-2 小节 , 妈妈扶着宝宝双手交叉于胸前拍肩 : 3-4 小节 , 学小动物叫;歌曲内容5 6 5 4 3 1 | 2 1 2 3 5 | 3 3 3 5 5 5| 3 3 2 3 1||我爱我的小猫 , 小猫怎样叫 , 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 喵喵喵我爱我的小,鸡 , 小鸡怎样叫,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我爱我的小狗 , 小狗怎样叫 , 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我爱我的小鸭 , 小鸭怎样叫 , 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注意事项 :当宝宝学会了小猫、小鸡、小狗、小鸭的叫声后 , 可让宝宝学习更多的小动物.的叫 , 如小羊 : 咩咩 : 小牛 : 哞哞等;五、语言节奏 : 饼干圆圆教学目的 :1 、学说儿歌感知语言节奏韵律;2 、感知儿歌情趣;教学步骤1 、教师先出示圆饼干演示掰开后两块饼干象小船 , 一边圆一边平 , 由上到下摇一摇;2 、边做动作边示范说儿歌让宝宝昕觉感知;3 、带妈妈宝宝学说儿歌;4 、在儿歌学习完之后 , 为了让宝宝更好的感知儿歌 , 教师可以分给宝宝每人一片饼干品尝;教学内容 :饼干圆圆 , 圆圆饼干 ,用手掰开 , 变成小船 :你吃一半 , 我吃一半 ,啊呜一口 , 小船真甜;注意事项 t教师表演的时候要注意表演的形象性 , 在分饼干时 , 给宝宝一张消毒纸巾;六、感觉统合活动 : 懂礼貌的小乌龟教学目的l 、学习朝指定方向爬行;初步学用礼貌用语;教学准备 :乌龟或乌龟玩具 , 用绳子或彩纸摆出一条小河、小鸭头饰教学步骤 :l 、教师出示乌龟玩具或真乌龟 , 让宝宝观察它爬行的特点;2 、玩游戏 , 请妈妈做乌龟妈妈 , 宝宝做小乌龟 , 教师扮小鸭;3 、宝宝妈妈爬行到小河边事先用绳子或彩纸摆出一条小河与小鸭玩耍.见面后问好 , 一起玩一会 , 分别时说再见;注意事项 :问好时 , 如宝宝还不会说话可用握手表示 : 再见时 , 如宝宝不会说话可用摆手表示;七、本节知识重点l 、对宝宝闪光杂的表扬和鼓励;请宝宝休息.2 、家长介绍 13-15 个月宝宝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 : 可自发乱画 , 进入涂画.瓶盖 , 能够搭高 2-3 块积木 : 喜欢翻纸篓、纸箱、抽屉等;3 、家庭游戏 : 背小猪4 、告别八、评价标准、:第二节核心能力 : 认知能力、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能力、身体控制能力 教具准备 : 热身操环节 : 仿真娃娃一个综合认知活动 : 切好的草莓、小西红柿小块若干、牙签、消毒纸;音乐感知 : 红苹果音乐光盘、实物苹果 语言节奏 : 小企鹅图片感觉统合 : 竹竿若干 如没有可用小塑料棒代替 课前互动 :1 、欢迎会员参加亲子园亲子课程的学习;2 、向家长介绍上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此时宝宝可以熟悉教室的环境 _教学目的l 、通过此项活动环节开发宝宝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潜能句 2 、培养宝宝正确的与人交往、自我认识的态度与方法 . 3 、增进宝宝语言交流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准备 : 请家长带宝宝围坐 M 氏线上 , 营造一种相对安静的环境 , 以便教师开始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 1 、教师示范介绍 , 介绍内容可包括姓名、性别、月龄 , 给家长做出清晰的示范 ; 便于模仿; 2 、请妈妈扶宝宝小手与同伴打招呼 , 问好 , 自我介绍 , 任音乐声中与同卡握手、相识; 3 、可与每个宝宝有适应的皮肤接触 , 使宝宝建立初步的熟悉感 , 感受到教师的的温暖和亲切 . 4 、妈妈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轻柔愉悦地招呼问好 , 给予宝宝来臼最熟悉的人积极影响; 注意事项 : l 、教师应该比较了解每个宝宝的特点; 2 、示范介绍的内容要准备充分 , 声音捕晰柔和 I. 语速适中 , 以便于家长模仿为宜. 二、热身运动 教学目的 : 1 、增强宝宝的体质 , 促进宝宝大脑神经、肌肉和骨髓系统的发育 , 从而促进宝宝智能的发展; 2 、激发宝宝身体运动潜能 , 撒发宝宝对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帮助家长学习对宝宝进行按摩和协助宝宝进行身体运动的方法 e 教学准备 1 、仿真娃娃一个 , 协助教师做健身操的示范动作;2 、至少有十个八拍的背景音乐磁带 , 音乐要优美、舒缓;3、教师熟记健身操 1- 4 节的基本动作 , 能规范操作;4 、地面整洁干净 , 便于宝宝躺地进行练习;教学方法 :1 、请出仿真娃娃 , 可眩为娃娃取个名字 , 教师先介绍四节操名称,并借助娃娃向家长简单地展示一下健身操的基本动作 , 使家长心中有数.2 、播放音乐 , 开始我们的健身操;3 、做的过程中应伴以轻柔优美的音乐 , 同时妈妈表情亲切 , 适当穿插一两句鼓励与称赞的话语;4 、做完操后 , 大家一起为宝宝鼓掌 , 表扬宝宝做的真好;教学内容 :第一节操 : 全身按摩两个 8 拍让宝宝自然放松仰卧 , }-4 拍妈妈握住宝宝的两个手腕 , 从手腕向上按摩4 下至肩 : 5-8 拍 , 妈妈握住宝宝两足躁 , 从足躁向工按摩 4 下至大腿部 :第二个人拍的 1-4 拍自胸部至腹部进行按摩 , 手法呈环形 ; 5-8 拍同1-4拍;第二节操 : 伸屈肘动作两个 8 拍宝宝仰卧 , 妈妈双手握住宝宝两手腕部; l 拍两臂侧平举 ; 2 拍将两肘关节弯曲 , 双手置于胸前 ; 3 拍将两臂上举伸直 :4 拍还原; 5""8 拍动作同1-4拍;第二个 8 拍同第一个 8 拍;第三节操 z 伸屈腿回旋运动两个 8 拍宝宝仰卧 , 妈妈双手扶住宝宝跺关节的上部位置 . 1- 2 拍伸屈宝宝左腿关节 : 3"'4 拍伸屈宝宝右腿关节 : 5 飞拍将宝宝左膝关节弯曲 , 左大腿靠近体侧由内向外间旋 : 7"'8 拍将宝宝右膝关节弯曲 , 右大腿靠近体侧由内回外回旋;第二个 8 拍同第一个 8 拍第四节操 : 爬行运动宝宝俯卧 , 两臂向前伸 , 两腿弯曲 , 准备爬行;可在宝宝前方 50 、 60 厘米处放一玩具 , 诱导宝宝向前爬行拿玩具;如宝宝爬不到 , 妈妈按节时双手花住宝宝双脚 , 辅助爬行;走线环节 :此环节 ' 王要是平复一下宝宝运动后旧呼吸和情绪 , 可以让妈妈抱着宝宝模仿教师,随着舒缓的音乐在线上走 1-2 圈;注意事项 E1、教师在向家长展示如何做健身操的过程中 , 应参考教学内容中提到的注意事项解释并指点给家长;2 、在家长跟做的环节中教师主要唱数就可以 , 不要加过多的语言3 、提示家长和宝宝之间目光的交流;4 、宝宝做完操后 , 家长亲一下宝宝 , 以示表扬;三、综合认知活动 : 草莓和小西红柿教学目的 :1 、训练多种感官感知草莓和小西红柿 , 丰富感知经验;2 、发展宝宝观察力和词语与实物对应能力 .教学准备 :草莓和小西红柿若干切好的小块每个宝宝一份、牙签、消毒纸巾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两种食品 , 分别介绍它们各自名称 , 引导宝宝词与物对应;2 、每个宝宝一份 , 引导妈妈逐一带宝宝指认名称 , 说出外皮是什么颜色的红色3 、指导妈妈鼓励宝宝分别用手摸一摸 , 感觉外表的不同 : 草莓外面不平 , 有粒粒的 , 西红柿是光滑的平平的;4 、用鼻子闻一闻 , 感知不同香味;5 、把切好的小块让宝宝分别品尝;注意事项 :告诉宝宝水果一定要洗净才能吃 .今天吃的老师事先己用盐水泡洗过 ,家庭延伸 :在家中家长也可以选用一些水果 .让宝宝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四、音乐感知 : 红苹果教学目的 tl 、激发对音乐节奏旋律的兴趣;2 、感知苹果形、味;教学准备 :实物红苹果、红苹果音乐光盘教学步骤 :1 、出示红苹果 , 请每个宝宝换一摸、看一看 , 感知它是圆圆的、红红的;2 、先听教师唱一遍歌曲 , 动作 : 每段 1-2 小节宝宝双手托苹果于胸前左右摇一摇 ; 3-4 小节 , 将苹果放在嘴边作品尝状;3 、学唱 " 红苹果 " 歌 .歌曲内容 t3 3 1 | 3 3 5 | 3 3 5 3| 2 3 | 1--||红苹果, 圆又圆, 吃到嘴里甜又甜红苹果, 甜又甜, 宝宝吃了身体好.注意事项 :在宝宝感知儿歌之后 , 可以让宝宝再尝一尝事先切好的苹果小块,感知知甜甜的.五、语言节奏 :小企鹅教学目的 :1 、感知语言节奏韵律 , 激发学习语言兴趣;2 、促进亲子关系 , 发展宝宝的触觉和良好情绪;教学步骤 z1 、出示小企鹅图片让宝宝视觉感知它的形象;3 、教师示范说儿歌给宝宝听, 加强宝宝听觉的语言剌激;4 、妈妈宝宝一起边跟着教师做动作边随教师学说儿歌;5 、妈妈边说儿歌边抓住宝宝的一只小手 , 让他张开手 : 妈妈用另一只手在他的掌心中点或画圈;当说到第三句时 , 用食、中指顺宝宝手臂向上移忌 ,最后一句时摸宝宝的腹部;教学内容 :小企鹅 , 真神奇 .黑外套 , 身上披 ,一个扣 , 也不系 ,它怕遮住白衬衣 .注意事项:教师动作示范重点 : 穿衣服的动作、系扣的动作;六、感觉统合活动 :摇船教学目的 :1 、练习两手扶竿 , 双脚前后分开做摇船动作;2 、发展身体控制能力和动作协调性;教学准备 :竹竿如没有可用小塑料棒代替教学步骤 :l 、出示竹竿 , 教师与家长用竹竿做划船游戏 , 引起宝宝兴趣;2 、请宝宝与家长一起边说儿歌边做划船游戏;3., 家长各持竹竿一端 , 宝宝面对竹竿 , 双手抓住竹竿 , 现脚分开 , 身体前倾 , 随家长竹竿前后摇动 ,身体前倾后仰配合动作 , 好似摇船一样;4 、边摇边说儿歌 : " 摇啊摇 , 摇啊摇 , 摇到外婆桥 , 外婆说我好宝宝,一块糖,两块糕 , 宝宝吃了哈哈笑;"七、本节知识重点:1 、对宝宝闪光点的表扬和鼓励;请宝宝休息;2 、向家长介绍 13-15 个月宝宝语言智能发展的特点 : 能清楚地区分母语语言的声音,会用双手捧书 ,但不能总把书拿正 : 会翻动书页 , 但不能总按照从左到右的方向翻页.3 、家庭游戏 ;小刺猬钻洞.4 、告别八、评价标准:核心能力 : 逻辑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平衡能力教具准备 : 热身操环节 : 仿真娃娃一个综合认知活动 : 大小不同的扣子语言节奏 : << 大象的鼻子>>音乐光盘、大象卷青草、喷水洗澡的图片感觉统合 : 长绳子课前互动 :l 、欢迎会员参加亲子园亲子课程的学习;2 、向家长介绍上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此时宝宝可以熟悉教室的环境.一、相识礼仪教学目的 :1 、通过此项活动环节开发宝宝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潜能;2 、培养宝宝正确的与人交往、自我认识的态度与方法;3 、增进宝宝语言交流的兴趣与愿望;教学准备 :请家长带宝宝围坐 M 氏线上 , 营造一种相对安静的环境 , 以便教师开始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1 、教师示范介绍 , 介绍内容可包括姓名、性别、月龄 , 给家长做出消晰的示范 ,便于模仿;2 、请妈吗扶宝宝小手与同伴打招呼 , 问好 , 自我介绍 , 在音乐声中与同伴握手、相识;趴在音乐声中教师亲切地与每个宝宝握手、拥抱 , 增进感情4 、妈妈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轻柔愉悦地招呼问好 , 给予宝宝来自最熟悉的人的积极影响 .注意事项 :1 、教师应该比较了解每个宝宝的特点;2 、示范介割的内容要准备充分 , 声音清晰柔和 , 语速适中 , 以便于家长模仿为宜.二、热身运动教学目的 :1 、增强宝宝的体质 , 促进宝宝大脑神经、肌肉和骨髓系统的发育 , 从而促进宝宝智能的发展;2 、激发宝宝身体运动潜能 , 激发宝宝对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3 、帮助家长学习对宝宝进行按摩和协助宝宝进行身体运动的方法;教学准备 :l 、仿真娃娃一个 , 协助教师做健身操的示范动作 .2 、至少有十个八拍的背景音乐磁带 , 音乐要优美、舒缓;3 、教师熟记健身操 1-5 节的基本动作 , 能规范操作;4 、地面整洁干净 , 便于宝宝岛 l 地进行练习;教学方法:l 、请出仿真娃娃 , 可以为娃娃取个名字 , 教师先介绍五节操的名称,并借助娃娃向家长简单地展示一下健身操的基本动作 , 使家长心中数.2 、播放音乐 , 开始我们的健身操 .3 、做的过程中应伴以轻柔优美的音乐 , 同时妈妈表情亲切,适当穿插一两句鼓励与称赞的话语 .4 、做完操后 , 大家一起为宝宝鼓掌 , 表扬宝宝做的真好; -教学内容 :第一节操 : 全身按摩两个 8 拍让宝宝自然放松仰卧 , 1-4 拍妈妈握住宝宝的两个手腕 , 从手腕向上按摩4 下至肩 ; 5-8 拍 , 妈妈握住宝宝两足躁 , 从足躁向上按摩 4 下至大腿部 :第二个八拍的 1-4 拍自胸部至腹部进行按摩 , 手法呈环形 ;5-8 拍同 1-4拍;第二节操 : 伸屈肘动作两个 8 拍宝宝仰卧 , 妈妈双手握住宝宝两手腕部; 1 拍两臂侧平举 ; 2 拍将两肘关节弯曲 .双手置于胸前 ; 3 拍将两臂土举伸直 ; 4 拍还原; 5"-8 拍动作同1"-4 拍;第二个 8 拍同第一个 8 拍;第三节操 : 伸屈腿回旋运动两个 8 拍宝宝仰卧 , 妈妈双手扶住宝宝躁关节的上部位置 , 1"-2 拍伸屈宝宝左腿关节 ; 3"-4 拍伸屈宝宝右腿关节 ;5"-6 拍将宝宝左膝关节弯曲 , 左大腿靠近体侧由内向外回旋 ; 7"-8 _8 将军宝右膝关节弯曲 .右大腿靠近体侧由内向外回旋;第二个 8 拍同第一个 8拍;第四节操 : 爬行运动宝宝俯卧 , 两臂向前伸 , 两腿弯曲 , 准备爬行;可在宝宝前方 50_60厘米处放一玩具 , 诱导宝宝向前爬行拿玩具;如宝宝爬不到 , 妈妈按节拍用双手托住宝宝双脚 , 辅助爬行;第五节操 : 蹲下运动两个 8 拍让宝宝背对妈妈 , 妈妈左手托住宝宝臀部 , 右手抱宝宝腰腹部;仁 2 拍蹲下 ; 3 飞拍还原 : 5_8 拍同 1_4 拍;第二个 8 拍同第一个 8 拍;走线环节 :此环节主要是平复一下宝宝运动后的呼吸和情绪 , 可以让妈妈抱着宝宝模仿教师随着舒缓的音乐在线上走 1-2 圈;注意事项 :1 、教师在向家长展示如何做健身操的过程中 , 应参考教学内容中提到的注意事项解释并指点给家长;2 、在家长跟做的环节中教师主要唱数就可以 , 不要加过多的语言.3 、提示家长和宝宝之间目光的交流;4 、宝宝做完操后 , 家长亲一下宝宝 , 以示表扬;三、综合认知活动:扣子排队教学目的·1 、学习给扣子排队;2 、感知物体大小和秩序;教学准备 :每个宝宝一份大、小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