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费用分配明细表
- 格式:xlsx
- 大小:13.73 KB
- 文档页数:1
成本操作流程、总论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其中材料成本的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确定产品成本归属的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分成本归属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分配标准。
1、根据生产方式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分批法根据公司生产产品的性质,我们可以按照“批号”、批“次”的确定成本。
2、成本表格:2.1《BOM 表》,即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及材料用量标准。
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2.2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这个是成本报表的重要采用数据《生产成本表》、《销售成本表》的重要依据。
2.3员工工资明细表:2.4制造费用明细表:水电费3、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3.1成本报表主表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附表3.2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
3.3深入的分析是品质成本分析和重点成本分析。
二、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1、基本生产成本的归集检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是否结转完毕——→ 检查工资分配、原材料领用、产成品发放凭证是否已编制——→ 结账后第三日打印各车间生产成本汇总表及制造费用汇总表——→ 传各车间成本核算员2、产品成本核算由车间成本核算员根据当月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各产品耗用的工学习参考时及成本岗提供的生产成本汇总表等,将车间当月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在产品和半成品之间,完工产品、半成品品种之间进行分配,结账后第四日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交成本核算岗。
3、产成品入库(1)审核产成品明细账定期审核仓库产成品、自制材料账——→ 核对入库单数量与仓库管理员登记的明细账借方数一致——→ 取下入库单——→ 分车间分品种暂时保存(2)审核成本计算表检查车间成本核算员编制的成本表——→ 核对完工产品、半成品数量和入库单数量一致——→ 根据成本计算表及入库单编制记账凭证(3)编制产成品平均成本表将每月完工产品成本资料输入《产品平均成本表》,以便动态直观反映各产品成本变动情况。
成本会计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商品产品成本,是指商品产品在生产中耗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货币表现。
2、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发生各项生产费用总和。
3、成本会计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内容。
4、待摊费用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摊销期限超过(一年)费用,应作为递延资产核算。
5、企业根据需要可将“生产成本”科目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
6、划分各月份费用界限,主要是要正确核算(预算)费用和(待摊)费用。
7、产品成本核算是对(生产费用)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核算。
它是成本会计最基本内容。
8、没有单独设立成本项目费用,先由(制造费用)科目归集,然后转入(生产成本)科目借方。
9、材料费用分配方法主要有定额消耗比例法、(系数比例法)和(产品产量法)等多种。
10、在材料日常收发核算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情况下,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差异应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中登记,月终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11、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各种库存材料,应根据审核后(领退料)凭证,按照材料(用途)分类。
12、“应付工资”账务处理应分为(工资结算)和(工资分配)两部分。
13、企业支付医务及福利人员工资,应借记(应付福利费)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科目。
14、考勤记录一般采取(考勤簿)或(考勤卡)方式。
15、工资费用分配是通过(工资费用分配明细表)和(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进行。
16、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累计折旧)以后余额。
17、动力费用分配在有计量仪器记录情况下,直接根据仪器所示(耗用数量)和(单价)计算。
18、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归集和分配是通过总账科目(生产成本)明细科目(辅助生产成本)进行。
19、采用交互分配法,由于各种辅助生产费用都要计算(两次)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计算工作量较大。
20、“制造费用”科目应按(车间)设置明细账,并按(费用项目)开设专栏。
剩余财产计算和分配明细表填报时间:年月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经办人签字:纳税人盖章:附表三《剩余财产计算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的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金额。
2.第2行“清算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与清算业务有关的费用支出,包括清算组组成人员的报酬,清算财产的管理、变卖及分配所需的评估费、咨询费等费用,清算过程中支付的诉讼费用、仲裁费用及公告费用,以及为维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支付的其他费用。
3.第3行“职工工资”: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的职工工资。
4.第4行“社会保险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欠缴的各种社会保险费用。
5.第5行“法定补偿金”: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支付的法定补偿金。
6.第6行“清算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7.第7行“清算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应缴的清算企业所得税金额。
8.第8行“以前年度欠税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欠缴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9.第9行“其他债务”: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的其他债务。
10.第10行“剩余财产”: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清算税费、清算所得税额、以前年度欠税和企业其他债务后的余额。
11.第11行“其中:累计盈余公积”:填报纳税人截止开始分配剩余财产时累计从净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额。
12.第12行“其中:累计未分配利润”:填报纳税人截止开始分配剩余财产时累计的未分配利润金额。
13.第13-17行“股东名称”列:填报清算企业的各股东名称。
10人小公司工资制度10人小公司工资制度「篇一」一、工资结构:1.月度工资总额=基本工资(50%)+管理绩效工资(10%)+业绩考核工资(40%)+管理提成(1.5%)+客户开发提成(2%);2.年终奖金:具体方案另行独立制定。
二、基本工资确定及年薪设定:根据区域(或渠道)任务目标、工作经验、业务能力等因素综合评定与月度考评挂钩;年薪基本设定根据基本工资+管理绩效工资+业绩考核工资+管理提成+客户开发提成+年终奖金,模拟测算额度:津冀三个重点大区内部省区和其他外部省市只设立城市经理。
三、工资核算方法:1、月度基本工资为工资标准的50%;2、月度管理绩效工资为工资标准的10%,发放标准如下:3、业绩考核工资为工资标准的40%x月度业绩指标达成率;4、管理提成:为所辖区域或渠道内既有客户或其他人开发的客户的月度回款的1.5%;当月发放月度回款1.0%,余下部分,视区域或渠道经销商的库存消化情况发放(消化70%以上的,须经销商出具相关证明,且由大区经理和事业部总经理审批确认后予以发放);5、客户开发提成:为自己直接开发客户的首次回款额的2%(以后的回款一律只核计维护性营销提成)。
6、年终奖金:具体方案另行独立制定。
一、目的为了提升员工个人素质和能力,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公司内部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规范公司员工的晋升、晋级工作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三、权责1、行政部负责制定公司的员工晋升制度。
2、相关部门经理负责对晋升员工的考核。
3、总经理、总监负责对员工晋升的最终审核。
四、内容及程序(一)员工晋升原则1、公司员工晋升,必须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
2、公司内部出现职位空缺时,首先考虑公司内部员工。
3、公司内部员工晋升,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做到量才适用,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减少员工流动率。
4、管理层的晋升必须建立在考核结果的基础上,遵循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原则,着重培养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成本会计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商品产品的成本,是指商品产品在生产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2、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
3、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4 、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费用,应作为递延资产核算。
5 、企业根据需要可将“生产成本”科目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
6、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主要是要正确核算(预算)费用和(待摊)费用。
7、产品成本核算是对(生产费用)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的核算。
它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内容。
8、没有单独设立成本项目的费用,先由(制造费用)科目归集,然后转入(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
9 、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定额消耗比例法、(系数比例法)和(产品产量法)等多种。
10 、在材料日常收发核算采用计划成本计价的情况下,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应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中登记,月终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11、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的各种库存材料,应根据审核后的(领退料)凭证,按照材料的(用途)分类。
12、“应付工资”的账务处理应分为(工资结算)和(工资分配)两部分。
13、企业支付医务及福利人员的工资 ,应借记(应付福利费)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科目。
14、考勤记录一般采取(考勤簿)或(考勤卡)的方式。
15 、工资费用的分配是通过(工资费用分配明细表)和(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进行的。
16、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累计折旧)以后的余额。
17、动力费用的分配在有计量仪器记录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仪器所示的(耗用数量)和(单价)计算。
18、辅助生产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总账科目(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辅助生产成本)进行的。
19 、采用交互分配法,由于各种辅助生产费用都要计算(两次)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计算工作量较大。
支出计划明细表
支出计划明细表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其财务状况,优化资源分配,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以下是一支出计划明细表的示例,供参考:
这个表格是一个企业支出计划明细表,用于跟踪和管理企业的各种支出。
它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预算控制:通过此表格,企业可以跟踪各项支出是否在预算范围内,有助
于及时发现超支或未计划的支出,并进行调整。
2.财务管理:表格提供了关于企业支出的详细信息,帮助财务管理者更好地
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流动资金。
3.决策支持:对于决策者来说,这张表格提供了关于企业支出的实时数据,
有助于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例如,如果某项支出远高于预期,企业可能会重新考虑该项目的投资。
4.透明度:增加了财务的透明度,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支出。
5.预测未来支出:通过分析过去的支出数据,企业可以预测未来的支出趋势,
从而更好地制定预算和计划。
6.审计跟踪:如果需要审计,这张表格提供了详细的支出记录,有助于跟踪
每项支出的来源和用途。
7.绩效评估:通过比较实际支出与预期金额,可以评估各部门或项目的绩效,
进一步优化资源分配。
8.长期规划:结合其他财务和市场数据,这张表格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长期
规划,例如投资新项目或扩展业务。
附表三剩余财产计算和分配明细表清算期间:年月日至年月经办人签字:纳税人盖章:剩余财产计算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二、填报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的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金额.2.第2行“清算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与清算业务有关的费用支出,包括清算组组成人员的报酬,清算财产的管理、变卖及分配所需的评估费、咨询费等费用,清算过程中支付的诉讼费用、仲裁费用及公告费用,以及为维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支付的其他费用.3.第3行“职工工资”: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的职工工资.4.第4行“社会保险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欠缴的各种社会保险费用.5.第5行“法定补偿金”: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支付的法定补偿金.6.第6行“清算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7.第7行“清算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应缴的清算企业所得税金额.8.第8行“以前年度欠税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欠缴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9.第9行“其他债务”: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的其他债务.10.第10行“剩余财产”: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清算税费、清算所得税额、以前年度欠税和企业其他债务后的余额.11.第11行“其中:累计盈余公积”:填报纳税人截止开始分配剩余财产时累计从净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额.12.第12行“其中:累计未分配利润”:填报纳税人截止开始分配剩余财产时累计的未分配利润金额.13.第13-17行“股东名称”列:填报清算企业的各股东名称.14.第13-17行“持有清算企业权益性投资比例”列:填报清算企业的各股东持有清算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比例.15.第13-17行“投资额”列:填报清算企业各股东向清算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总额.16.第13-17行“分配的财产金额”列:填报清算企业的各股东从清算企业剩余财产中按照其持有的清算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比例分得的财产金额.17.第13-17行“其中确认为股息金额”列:填报清算企业的各股东从清算企业剩余财产分得财产中,相当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照其持有清算企业权益性投资比例计算确认的部分.清算企业的非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股东不填此列.四、表内及表间关系1.第10行=本表第1-2-…-9行.2.第2行=主表第3行.3.第6行=主表第4行.4.第7行=主表第16行.。
成本会计练习题成本会计练习题(经济治理学院会计专业使用)第三章材料费用的核算与治理习题一一.目的:练习多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分配核算二.资料:1.某企业生产A、B、C、D四种产品,原料及要紧材料耗用情形见表4-19:三.要求:依照上列资料编制材料分配表〔假定甲、乙、丙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5%,丁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1%〕,并编制材料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第四章人工费用的核算与治理习题二一.目的:练习工资费用的运算、汇总和分配。
二.资料:某企业19XX年7月第一差不多生产车间工资结算单和其他生产车间工资汇总资料如下:该企业日标准工资按30天运算,7月份日历天数为31天,其中星期休假日8天,应出勤天数23天。
第一差不多生产车间的刘军实际出勤20天,病假2天,事假1天;张丰实际出勤21天,病假2天;高华实际出勤23天。
刘军和张丰的病假扣款率分别为20%和10%。
该企业直截了当工资费用分配是以生产工人工时为分配标准,第一差不多生产车间甲产品工时为4 000小时,乙产品工时为6 000小时;第二差不多生产车间甲产品工时为12 000小时,乙产品工时为8 000小时。
三.要求:〔1〕完成第一差不多生产车间工资结算单〔见表4-21〕中的有关资料的运算。
〔2〕编制提取现金、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
〔3〕编制直截了当工资费用分配明细表和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并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同时作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表4-21工资结算表第五章制造费用的核算与治理习题三一.目的:练习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
二.资料:某企业某月份生产甲产品实际产量为4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全年打算产量为3 600件,乙产品为2 400件。
甲产品的工时定额为10小时,乙产品的工时定额为8小时。
该月份该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为17 920元。
该企业全年打算制造费用为248 400元。
三.要求:(1)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该月份的制造费用。
欢迎共阅第一章总论【实训1—1】在某大学的成本会计课上,授课老师正在向学生介绍成本会计的内容,他告诉学生“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因为它有了自己独立的概念框架和独特的方法体系。
”当学生问到:“以前没有学过或者没有学好其他会计课程,甚至以前学理科的学生初学会计,能够学好成本会计吗?”老师回答说:“只要有一点会计基础知识,即使没有学过太多的财务会计或财经类其他课程,也可以将成本会计学好,因为它有自己独立的方法体系”。
要求:1.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吗?15、A2、2009千克180元。
财务科吴科长在向王兵介绍了企业生产产品使用的材料以及产品的情况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请王兵调查后回答。
要求:1.本厂目前采用的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否合适?2.本月开始生产的新产品应采用什么方法分配材料费用?3.对本厂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实训2—3】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李某的月工资标准为1500元。
其2009年7月份出勤情况为:事假2天,病假2天,周末休假8天,实际出勤19天,该工人事假、病假期间无休假日,其病假工资按标准工资的90%计算。
要求: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计算7月工资;2.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计算7月工资;3.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计算7月工资;4.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计算7月工资;5.将四种方法比较,并做简单说明。
【实训2—4】假设某工人本月加工完成甲、乙两种产品,该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6元。
工时定额及产量资料如表2—21:22:小时要求: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编制“职工薪酬费用分配表”。
【实训2—7】光华机床厂生产甲、乙、丙三种新型车床。
2009年8月各部门职工工资及生产工时情况如表2—24:、2%、表2—27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计算表)和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表(见表2—29);表2—28职工薪酬费用汇总表2—30:【实训2—9】根据某企业2009年9月份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表2—31)表2—31折旧费用分配表【实训2—10】某企业2009年8月其他费用共8505元,均用银行存款支付,归集分配如表2—32:表2—32其他费用分配明细表15: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编制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3—17),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剩余财产计算和分配明细表填报时间:XX年XX月XX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申报。
二、填报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的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金额。
2.第2行“清算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与清算业务有关的费用支出,包括清算组组成人员的报酬,清算财产的管理、变卖及分配所需的评估费、咨询费等费用,清算过程中支付的诉讼费用、仲裁费用及公告费用,以及为维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支付的其他费用。
3.第3行“职工工资”: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的职工工资。
4.第4行“社会保险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欠缴的各种社会保险费用。
5.第5行“法定补偿金”: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支付的法定补偿金。
6.第6行“清算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7.第7行“清算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应缴的清算企业所得税金额。
8.第8行“以前年度欠税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欠缴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9.第9行“其他债务”: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的其他债务。
10.第10行“剩余财产”: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清算税费、清算所得税额、以前年度欠税和企业其他债务后的余额。
11.第11行“其中:累计盈余公积”:填报纳税人截止开始分配剩余财产时累计从净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额。
12.第12行“其中:累计未分配利润”:填报纳税人截止开始分配剩余财产时累计的未分配利润金额。
13.第13-17行“股东名称”列:填报清算企业的各股东名称。
14.第13-17行“持有清算企业权益性投资比例”列:填报清算企业的各股东持有清算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比例。
15.第13-17行“投资额”列:填报清算企业各股东向清算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总额。
要素费用的核算材料费用的核算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核算【例2-1】假定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分别为200件、300件,共同耗用某原材料3 740千克,该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为每千克8元,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A、B产品分别为每件8千克和6千克。
分配计算如下:【例2-2】光华公司X X年8月份发料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 发出材料明细表X X年8月金额单位:元该企业投产甲产品140件、乙产品140件,单耗原材料定额分别为2.5千克、3.5千克,则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如表2—2所示。
表2—2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X X年8月金额单位:元根据上列“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72 500—乙产品 73 500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6 000—机修车间 1 2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9 500管理费用 600贷:原材料 263 300二、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例2-3】假定光华公司生产成本中燃料和动力费用较多,为了加强对能源消耗的管理,在成本项目中专设“燃料和动力”项目,在资产账户中增设“燃料”账户。
该公司X X年8月份直接用于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共为11 340元,按甲、乙两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比例分配。
甲产品材料费用52 500元,乙产品材料费用73 500元,则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燃料费用如下:甲产品应分配燃料费用=52 500×0.09=4 725(元)乙产品应分配燃料费用=73 500×0.09=6 615(元)另外,假定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燃料费用3 000元,其中锅炉车间2 200元,机修车间耗用800元,则编制的“燃料费用分配表”如表2—3所示。
表2—3 燃料费用分配表X X年8月金额单位:元据此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 725—乙产品 6 615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2 200—机修车间 800贷:燃料 14 340三、周转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一)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分配核算【例2-4】光华公司X X年8月份生产甲产品领用专用工具一批,价值850元,采用一次摊销方法;上期领管理用具2 000元,本月报废,残值收入1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锅炉车间领用劳保用品250元,机修车间领用劳保用品120元,采用一次摊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