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CC组态软件温度控
- 格式:ppt
- 大小:713.50 KB
- 文档页数:16
wincc程序案例WinCC (Windows Control Center) 是一个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监控和数据采集 (SCADA) 系统。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WinCC程序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WinCC来监控一个简单的工业过程。
案例背景:假设我们有一个工业烤箱,它有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监测烤箱内部的上下两层温度。
我们想要通过WinCC来实时监控这两个温度,并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触发警报。
步骤:1. 创建WinCC项目:打开WinCC软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并为其命名。
2. 添加变量:在项目资源管理器中,添加两个模拟变量,分别代表烤箱上下两层的温度。
3. 创建图形界面:在图形编辑器中,创建一个简单的界面,包含两个温度显示区域和一个警报显示区域。
4. 配置温度显示区域:将步骤2中添加的温度变量分别绑定到两个温度显示区域。
5. 配置警报显示区域:创建一个标签或文本框用于显示警报信息。
6. 编写脚本:为温度变量编写脚本,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触发警报并将警报信息显示在警报显示区域。
7. 运行和测试:运行WinCC程序,并使用模拟数据测试其功能。
8. 部署:将WinCC程序部署到实际硬件上,连接温度传感器并测试其实际运行效果。
注意事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确保温度传感器与WinCC系统之间的通信是可靠的。
根据实际需求,可能需要添加更多的功能,例如历史数据记录、趋势分析等。
在编写脚本时,要考虑到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避免产生过多的计算或网络负载。
通过这个案例,您可以了解WinCC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根据您的具体需求和环境,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定制和优化。
前言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为一体,具有控制能力强、操作灵活方便、可靠性高、适宜长期连续工作的特点,非常适合温度控制的要求。
在工业领域,随着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用户对控制系统的过程监控要求越来越高,人机界面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用户这一需求。
人机界面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包括过程监测、报警提示、数据记录等功能,从而使控制系统变得操作人性化、过程可视化,在自动控制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三菱公司FX2N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和亚控公司的组态软件组态王的某一对象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编程时调用了编程软件STEP 7 -Micro WIN中自带的PID控制模块,使得程序更为简洁,运行速度更为理想。
利用组态软件组态王设计人机界面,实现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的实时采样与处理。
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总方案 (3)2.1 系统框图 (3)2.2 下位机设计 (4)2.2.1 元件选择 (6)2.3 上位机设计 (8)2.3.1 监控主界面 (9)2.3.2 实时趋势曲线 (10)2.3.3 历史趋势曲线 (11)2.3.4 报警窗口 (11)2.3.5 设定画面 (12)2.3.6 变量设置 (13)2.3.7 动画连接 (15)第三章总结 (17)第四章参考文献 (17)1第一章概述温度控制在电子、冶金、机械等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由于其具有工况复杂、参数多变、运行惯性大、控制滞后等特点,它对控制调节器要求极高。
目前,仍有相当部分工业企业在用窑、炉等烘干生产线,存在着控制精度不高、炉内温度均匀性差等问题,达不到工艺要求,造成装备运行成本费用高,产出品品质低下,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急需技术改造。
近年来,国内外对温度控制器的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温度控制器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商品化的温度调节器,如:职能化PID、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其性能、控制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及企业相关设备的技术改造服务。
课程设计基于组态软件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张新方学号:0803010136分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张新方学号0803010136 设计题目基于组态软件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内容:选择一种合适的组态软件,使用实验室现有的过程控制设备,结合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和设计原则,合理选用PID控制规律,设计一个组态功能合理,画面美观,组态控制程序完善的温度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
要求:1. 根据温度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的具体对象和控制要求,独立设计控制方案,正确选用过程仪表。
2. 根据温度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A/D、D/A和开关I/O的需要,正确选用过程模块。
3. 运用组态软件,正确设计温度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态图、组态画面和组态控制程序。
进度及安排:(10天)第一周:查阅相关资料对设计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了解第1-2天: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及任务,查找文献,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第3-5天: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所需要设计内容的大概情况,确定课程设计的大致框架。
第二周:软,硬件设计,并进行调试第1-2天:硬件设计:选择PLC型号,设计系统流程示意图,列出I/O分配表,画出I/O 接线图。
第3-4天:软件设计:利用STEP-7 Micro/WIN进行梯形图设计,并对设计程序进行调试。
第5 天:课程设计结果验收,针对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答辩,最后完成课设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学院院长(签字)年月日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系统设计分析 (1)1.1设计目的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的内容 (1)2系统方案的设计及控制规律的选择 (1)2.1系统控制方案 (1)2.2系统结构框图 (2)3仪表与模块的选择 (3)3.1仪器仪表的选择 (3)3.2模块的选择 (4)4 组态画面设计 (5)4.1组态王简介 (5)4.2组态软件设计 (5)4.3组态画面 (6)5 组态程序设计 (9)5.1PID控制算法 (9)5.2PID控制算法流程图 (10)5.3PID脚本程序 (11)6组态王标记名字典 (12)7 系统调试过程 (13)总结 (15)参考文献 (16)摘要现代工业设计、工程建设及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温度控制,早期温度控制主要应用于工厂中,例如钢铁的水溶温度,不同等级的钢铁要通过不同温度的铁水来实现,这样就可能有效的利用温度控制来掌握所需要的产品了。
前言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为一体,具有控制能力强、操作灵活方便、可靠性高、适宜长期连续工作的特点,非常适合温度控制的要求。
在工业领域,随着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用户对控制系统的过程监控要求越来越高,人机界面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用户这一需求。
人机界面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包括过程监测、报警提示、数据记录等功能,从而使控制系统变得操作人性化、过程可视化,在自动控制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三菱公司FX2N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和亚控公司的组态软件组态王的某一对象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编程时调用了编程软件STEP 7 -Micro WIN中自带的PID控制模块,使得程序更为简洁,运行速度更为理想。
利用组态软件组态王设计人机界面,实现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的实时采样与处理。
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总方案 (3)2.1 系统框图 (3)2.2 下位机设计 (4)2.2.1 元件选择 (6)2.3 上位机设计 (8)2.3.1 监控主界面 (9)2.3.2 实时趋势曲线 (10)2.3.3 历史趋势曲线 (11)2.3.4 报警窗口 (11)2.3.5 设定画面 (12)2.3.6 变量设置 (13)2.3.7 动画连接 (15)第三章总结 (17)第四章参考文献 (17)第一章概述温度控制在电子、冶金、机械等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由于其具有工况复杂、参数多变、运行惯性大、控制滞后等特点,它对控制调节器要求极高。
目前,仍有相当部分工业企业在用窑、炉等烘干生产线,存在着控制精度不高、炉内温度均匀性差等问题,达不到工艺要求,造成装备运行成本费用高,产出品品质低下,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急需技术改造。
近年来,国内外对温度控制器的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温度控制器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商品化的温度调节器,如:职能化PID、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其性能、控制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及企业相关设备的技术改造服务。
前言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为一体,具有控制能力强、操作灵活方便、可靠性高、适宜长期连续工作的特点,非常适合温度控制的要求。
在工业领域,随着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用户对控制系统的过程监控要求越来越高,人机界面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用户这一需求。
人机界面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包括过程监测、报警提示、数据记录等功能,从而使控制系统变得操作人性化、过程可视化,在自动控制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三菱公司FX2N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和亚控公司的组态软件组态王的某一对象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编程时调用了编程软件STEP 7 -Micro WIN中自带的PID控制模块,使得程序更为简洁,运行速度更为理想。
利用组态软件组态王设计人机界面,实现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的实时采样与处理。
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总方案 (3)2.1 系统框图 (3)2.2 下位机设计 (4)2.2.1 元件选择 (6)2.3 上位机设计 (8)2.3.1 监控主界面 (9)2.3.2 实时趋势曲线 (10)2.3.3 历史趋势曲线 (11)2.3.4 报警窗口 (11)2.3.5 设定画面 (12)2.3.6 变量设置 (13)2.3.7 动画连接 (15)第三章总结 (17)第四章参考文献 (17)1第一章概述温度控制在电子、冶金、机械等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由于其具有工况复杂、参数多变、运行惯性大、控制滞后等特点,它对控制调节器要求极高。
目前,仍有相当部分工业企业在用窑、炉等烘干生产线,存在着控制精度不高、炉内温度均匀性差等问题,达不到工艺要求,造成装备运行成本费用高,产出品品质低下,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急需技术改造。
近年来,国内外对温度控制器的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温度控制器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商品化的温度调节器,如:职能化PID、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其性能、控制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及企业相关设备的技术改造服务。
组态软件WinCC及其应用教学设计1. 简介组态软件是一种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它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企业的各种生产设备、运输设备、能源等进行自动化控制。
WinCC是西门子公司开发的一款组态软件,主要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监控和数据采集。
本文将介绍WinCC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教学设计。
2. WinCC的基本功能WinCC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组态软件,它能够监控和控制多种设备,包括压力、温度、湿度、电力、流体、气体等多种参数。
WinCC的主要功能如下:2.1 监控和控制WinCC可以将实时数据以文本、图表、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现,能够准确反映生产现场的状态。
同时,它还可以控制设备的开关、调节参数等操作。
2.2 数据采集WinCC可以与多种PLC进行无缝连接,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它还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报警、记录等操作,以及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2.3 报表生成WinCC可以生成各种报表,包括历史趋势图、数据统计表、设备运行状态等报表。
这些报表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生产过程中的状态和趋势。
3. WinCC的应用教学设计WinCC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一款组态软件,它的应用教学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WinCC在应用教学设计中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3.1 自动化控制实验设计WinCC可以与实验板、PLC等设备配合使用,进行自动化控制实验。
在实验设计中,需要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等进行详细安排,同时需要注意实验的难易程度和实用性。
3.2 实例教学案例设计WinCC实例教学案例是指通过案例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WinCC的各种功能和应用。
这种方法需要选择一些实用性强、应用场景明确、展示效果好的案例,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WinCC的效果和优势。
3.3 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WinCC需要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进行设计。
课程内容需要涵盖WinCC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报表生成等方面,同时需要注重实践性的训练,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WinCC的应用技能。
摘要温度是各种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热工参数之一。
温度控制的精度对产品或实验结果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温度控制的模式多样,而PLC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易学易用,采用PLC控制是其中一种比较优越的控制。
本文介绍了基于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PLC)S7-200和组态软件WinCC的炉温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硬件方面采用了CPU型号为226的S7-200、热电偶和温度模块EM235。
热电偶作为温度的采集元件,采集的信号经过EM235的处理后就可把数据送入PLC中进行处理。
PLC的程序中采用了PID算法,根据PID参数计算并输出4~20mA控制信号,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
人机界面采用的是国内的一个比较流行的WinCC软件,WinCC可以实现在线监控。
人机界面中制作了曲线画面和参数监控画面,用户可方便地查询PLC的运行情况、数据采集和在线控制。
关键字:温度控制可编程控制器PID WinCC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 (1)2 温度控制对象概述 (2)2.1 功能特点与技术参数 (2)2.2 控制手段 (2)3 方案设计 (3)3.1 现场总线概述 (3)3.2 WinCC+S7-200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6)3.3 WinCC+S7-200温度控制系统的软件配置 (7)3.4 WinCC+S7-200温度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 (8)3.5 温度控制算法 (9)4 S7-200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 (13)4.1 控制程序的组成 (13)4.2 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13)4.3 数字滤波程序设计 (13)4.4 PID控制程序设计 (14)5 WinCC组态 (16)5.1 变量组态 (16)5.2 画面组态 (16)5.3 变量连接 (17)6 程序调试 (18)6.1 PLC程序调试方法与结果 (18)6.2 WinCC组态调试方法与结果 (18)7 PID参数的整定 (19)7.1 整定方法 (19)7.2 整定结果及分析 (19)8 技术小结 (21)参考文献 (22)附录1:S7-200控制程序清单 (23)1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基于WinCC和S7-200的温度测控系统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2010 年 11月 26 日2 温度控制对象概述温度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研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基于组态软件的锅炉温度监控系统设计,利用实验室所提供的过程控制对象搭建锅炉温度测控系统平台。
用装有MCGS组态软件的电脑作为上位机与宇电仪表进行通讯,可以实现报警、修改参数、历史曲线、实时曲线、实时报表、历史报表等,控制层和现场层主要由作为控制器的宇电仪表、作为检测传感器的Pt100热电阻和作为执行机构的三相可控硅移相调压设备组成,由上位机读写仪表内的相关参数,实现对锅炉温度的监控。
根据自行设计的图纸进行接线并调试,主要完成上位机与仪表通讯和PID参数整定的工作,经过自整定后再进行参数微调,达到了很好控制效果。
本文设计的温度监控系统在仪表实验室实际运行,稳定可靠,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经改造后可以应用于实际的锅炉监控系统中。
关键词:MCGS、温度控制、PID整定、宇电仪表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is based on configuration software boiler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use laboratory provided by the process control object structures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system platform boiler. Equipped with MCGS software with the computer as a PC with yu electrical instrument for communication, may realize the alarm, modification parameter, historical curve, real-time curves, real-time statements, historical statements and so on, control layer and on-site layer consists mainly of yu electricity meter as controller, as the detection sensor Pt100 thermal resistance and as actuator three-phase SCR phase shifting composed by regulating equipment, computer literacy meter inside the related parameters, and to realize the boiler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ccording to his own design drawing wiring and debugging, mainly completes PC and instrument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PID parameters setting work, after auto-tuning again after parameter tuning, achieves a good control effect. This design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instrument laboratory, stable and reliable, and has good anti-disturbance performances, after modification of the boiler can be applied in practical monitoring system.Keywords: MCGS、temperature control tuning、PID、monitoring system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1)1.1选题背景 (1)1.2温度监控系统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第二章温度监控系统简介 (3)2.1过程控制系统简介 (3)2.2基于组态软件的温度监控系统方案简介 (3)2.2.1 一般计算机测控系统组成 (3)2.2.2 基于MCGS的温度监控系统方案 (4)第三章温度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5)3.1监控系统硬件组成结构图 (5)3.2上位机 (5)3.3基于宇电仪表的控制系统设计 (6)3.3.1仪表功能介绍 (6)3.3.2三相可控硅移相调压器原理与特性 (8)3.3.4基于宇电仪表的控制系统搭建 (10)第四章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11)4.1MCGS组态软件简介 (11)4.2基于MCGS的温度监控界面设计 (12)4.3MCGS组态设计 (13)4.3.1 MCGS工作台中各窗口的组态设置 (13)4.3.2用户窗口组态 (13)4.3.2主控窗口组态 (14)4.3.3用户脚本程序 (15)4.3.4曲线显示 (15)第五章温度监控系统的组态实现与调试 (17)5.1温度监控系统上位机与仪表通讯 (17)5.2控制算法设计 (20)5.2.1 PID算法简介 (19)5.2.2 PID参数整定 (20)5.3调试结果 (21)第六章总结 (22)参考文献 (23)附录 (24)致谢 (25)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随着中国工业的飞速发展,锅炉也成为中国轻重工业中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
前言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为一体,具有控制能力强、操作灵活方便、可靠性高、适宜长期连续工作的特点,非常适合温度控制的要求。
在工业领域,随着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用户对控制系统的过程监控要求越来越高,人机界面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用户这一需求。
人机界面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包括过程监测、报警提示、数据记录等功能,从而使控制系统变得操作人性化、过程可视化,在自动控制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三菱公司FX2N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和亚控公司的组态软件组态王的某一对象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编程时调用了编程软件STEP 7 -Micro WIN中自带的PID控制模块,使得程序更为简洁,运行速度更为理想。
利用组态软件组态王设计人机界面,实现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的实时采样与处理。
目录第一章概述··2第二章总方案··32.1 系统框图··32.2 下位机设计··42.2.1 元件选择··62.3 上位机设计··82.3.1 监控主界面··92.3.2 实时趋势曲线··102.3.3 历史趋势曲线··112.3.4 报警窗口··112.3.5 设定画面··122.3.6 变量设置··132.3.7 动画连接··15第三章总结··17第四章参考文献··17第一章概述温度控制在电子、冶金、机械等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由于其具有工况复杂、参数多变、运行惯性大、控制滞后等特点,它对控制调节器要求极高。
目前,仍有相当部分工业企业在用窑、炉等烘干生产线,存在着控制精度不高、炉内温度均匀性差等问题,达不到工艺要求,造成装备运行成本费用高,产出品品质低下,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急需技术改造。
中北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钟耀徽学号:1002044234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机械电子工程设计(论文)题目:基于组态软件的温度监测和实时控制研究指导教师:原霞2014 年 3 月10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文中应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020*******,为10位数),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5.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6. 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专业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本课题研究意义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
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诸多领域中, 温度控制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燃料,控制方案也有所不同。
例如冶金、机械、食品、化工等各类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燃料有煤气、天然气、油、电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