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的人工授精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545.50 KB
- 文档页数:37
鸡人工授精的方法
鸡人工授精的方法一般如下:
1.准备好雄性鸡和雌性鸡,确保雌性鸡处于发情期。
2.将雄性鸡的精液收集到特定的容器中。
3.将雌性鸡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一般是将头部固定在桌子上。
4.使用一个称作人工授精器的工具,将精液注入雌性鸡的体内。
5.将授精器轻轻地拨出,确保精液已经充分注入到雌性鸡的体内。
6.严格控制每次人工授精的时间,通常为每隔30分钟到1小时进行一次。
7.在授精结束后,为雌性鸡提供适当的饮食和休息。
需要注意的是,鸡人工授精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技能练习才能够进行,否则可能会对鸡的身体造成伤害。
532023.8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卜繁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化石戈镇政务保障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100)鸡的人工授精在国外开始于20世纪初,特别是70年代以来,家禽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使家禽人工授精技术大大向前发展了一步,目前有的国家种鸡已放弃小间配种而改用笼养,运用人工授精后受精率达到60%。
原四川农学院进行过人工授精试验,研究了家禽的繁殖方式,这些试验包括鸡、鸭、鹅和火鸡,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育种工作,该学院采用腹膜内授精,已经初步获得了使用冷冻精液进行授精的成功经验。
可以预期我国随着现代化养鸡业的发展,笼养鸡的需要,人工授精技术必将实用化。
1 人工授精的优势充分发挥优良种公鸡的配种能力,节约饲料、鸡舍、人工等,降低养鸡成本。
在自然交配过程中,雄性和雌性的比例通常在1∶8~10。
如果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这一比例可提高到1∶30~50。
若一只公鸡每次采精0.5~1毫升,每毫升精子密度为20亿~40亿,若以1∶1稀释,输精量为0.05~0.1毫升计算,通过一次人工授精,我们就能为20只母鸡提供受精,并且每周进行3次,就能给60只母鸡输精。
可以解决因实行笼养或公母体重相差悬殊不能顺利交配的问题。
鸡精液一经冷冻,不受时间、地域国界的限制,扩大“基因库”,即某只优秀公鸡淘汰或死亡,可利用库存冷冻精液,复制公鸡品系,继续用它的精液繁殖后代。
利于选种选配工作的进行,便于记录等。
2 采精2.1 采精前的准备工作结合生产需要,按品种、品系、生产性能、体质状态等,选择理想的公鸡。
公鸡应具有强烈的性欲,它们会举起双翅,尾巴向上翘,并且会产生性反射,应该尽量让泄殖腔变大,以便让它感觉更湿润松弛。
为了确保采精成功,对于初次参与采精的公鸡,应该进行隔离训练。
在采精前5~7天,最好将公鸡单独饲养,让它们熟悉环境,避免相互竞争,这样有利采精。
通过每天进行1~2次采精训练,经过3~4天的努力,大多数公鸡都能成功地采集精液。
在训练之前,应该剪去靠近泄殖腔外周约1厘米宽的羽毛,以防止精液污染。
知识点六家禽人工授精技术鸡的人工授精始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种鸡笼养后,才受到普遍重视,80年代才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一、优越性:高度发挥优秀种公禽的利用率,加快育种速度。
鸡公母比例由1:10-15扩大为1:40-60,甚至240,鹅可减少2/3-4/5,番鸭精液量多密度大,经济效益更高。
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为鸡从30-60%提高到80-90%,浙东白鹅与太湖母鹅杂交从40%提高到92.4%克服笼养鸡不便进行自然交配、不能生产种蛋的缺点。
减少繁重的体力劳动(水禽)。
南方公番鸭与母家鸭杂交,须逐只人工辅助配种,大都需要人站在水中,手托住母鸭进行。
人工授精减轻劳动强度又避免污水对人体危害。
减少疾病传播为育种工作提供方便。
可以详细记录公母禽生产性能。
二、精液特性(一)精子的发生分四期:初期刚孵出的公鸡睾丸内已有精原细胞,至第5周精原细胞开始增殖;(种鸡饲养管理)第二期 5-9周,精原细胞分化出一层初级精母细胞;第三期从10周开始,初级精母细胞开始减数分裂,出现次级精母细胞;第四期 12周开始,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精细胞,变形为精子,20周时,大多数公鸡精细管中有成熟精子。
精液由精子和来自精细管、附睾管、输精管的分泌物组成,水分占75-90%,干物质占10-25%,干中蛋白占60%,主要是白蛋白(占41-45%)。
精子由很长的头部(长1.25µm),头的前端有尖形的顶体(1.75µm),有一短的中段(4µm)连接着一个很长的尾部(80µm)。
见图6-1图6-1 1.顶冠 2.顶体 3.顶突 4.头 5.近端心粒 6.前远端心粒 7.颈 8.中级螺旋体 9.中段膜 10.后远端中心粒 11.尾 12.轴丝 13.尾端(二)影响精子产生的因素遗传力影响明显,产蛋量高的种母禽后代(公禽)性成熟早,性成熟后产生精子多,如第一年产蛋199枚的俄罗斯白鸡,儿子性成熟115d,产蛋量166枚的儿子性成熟131d。
家畜繁殖中的配种技术与管理在家畜繁殖中,配种技术和管理是确保畜禽繁殖效益和品种改良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种技术,可以提高繁殖效益、优化品种结构,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家畜繁殖中的配种技术与管理。
【引言】家畜繁殖是现代畜牧业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配种技术与管理的成功实施对于提高畜禽繁殖效率、改良品种、保障畜禽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家畜繁殖中的配种技术与管理。
【1. 配种技术】配种技术是在畜禽繁殖过程中对种公、种母进行合适的组合,以达到优化品种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配种技术。
【1.1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通过人为手段将优质种公的精液采集、存储,再通过人工方式注入到优质种母的体内,从而实现繁殖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种公和种母的遗传质量,提高品种的纯度和优良性状的遗传。
此外,人工授精还可以帮助克服种公、种母之间的距离限制,有效降低繁殖风险。
【1.2 选择配种对象】在配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配种对象是至关重要的。
优秀的种公选育是繁殖成功的基础,种公的良好遗传性状将被传递给下一代。
选择种公时,需要注意其外貌特征、遗传背景、繁殖力等方面的指标。
而对于种母的选择,则需要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生殖能力、遗传背景等方面的因素。
【1.3 配种方法】常见的配种方法有自然配种和人工授精。
自然配种是指将种公和种母放在一起,自由交配的方式进行配种。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家禽家畜,但无法保障遗传质量。
相比之下,人工授精更加可控,可以确保选种公和选种母的遗传质量。
【2. 配种管理】除了配种技术,配种管理也是家畜繁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配种成功率,保证繁殖效益。
【2.1 繁殖环境的营造】为了提高畜禽的繁殖效益,需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这包括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为畜禽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2.2 营养管理】合理的营养管理对于畜禽的繁殖效果至关重要。
家禽的人工受精技术我国鸡的人工受精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才被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一、人工受精的特点:自然交配的公母性比为1:8~12,采用人工受精技术,可以扩大到1:30~50,提高了良种公禽的利用率;人工受精可提高受精率5~10%,并及时发现和淘汰低产母鸡,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大大减少种公禽的饲养量,比自然交配减少三分之一至五分之四,节省了饲料和设备费用,降低了饲养成本;可以克服选相交配,提高受精率;在家禽育种工作中,特别是腿部受伤或其他的优秀公禽无法自然交配时,人工受精可继续发挥优秀公鸡的作用;可以准确记录并通过鉴定公禽的精液品质,可提高后代的繁殖性能;能及时发现公禽病变,停止使用,减少母禽阴道疾病;使用冷冻保存精液,则不受公禽年龄、时间、地区以及国界的限制,即使某些优秀公禽死后,仍可利用它的精液繁殖后代;操作简单易行,不需要精密而复杂的设备,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经过10—15天的学习和实际训练操作,就能基本掌握。
二、鸡的人工受精技术:1、用具:1.1集精杯用于收集精液,可用有刻度的试管、离心管等。
1.2采精杯用于采精,呈漏斗状,末端封闭。
1.3保温瓶或保温杯用于精液保温和短时间贮存。
1.4温度计用于测量水温。
1.5输精器用于输精,可用有刻度的胶头滴管、25ul~50ul的微量移液器或特制输精枪。
1.6毛剪用于剪去公鸡肛门周围的羽毛。
1.7 75%酒精用于人工采精前对公鸡肛门周围进行消毒。
1.8消毒锅或者消毒柜用于受精器具的消毒、烘干。
1.9其它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纸、毛刷等。
1.10将集精杯、采精杯、输精器等器具用洗涤剂洗刷污垢,用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1~2次,然后用沙布包好,放入消毒锅或消毒柜消毒15~30分钟、烘干备用。
2、种公鸡的选择与训练2.1选择公鸡经育成期多次选择后,配种前2~3周对公鸡进行最后一次选择。
外观:健康无残疾,冠大且鲜红,活动力强,眼睛明亮有神。
禽生产学人工授精的操作要点和好处
禽生产学中的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家禽繁殖效率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对人工授精操作要点和好处的简要概述。
一、人工授精的操作要点
1、精液采集:选择健康的种公禽,采用合适的采精方法采集精液。
精液应保持新鲜,并迅速进行处理。
2、精液处理:精液需要进行品质检查,如精子活力、密度等。
根据需要,可能需要进行稀释、过滤或保存。
3、人工授精:将处理后的精液通过合适的工具注入待受精的母禽生殖道内。
授精过程应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损伤生殖道。
4、受精确认: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受精确认。
通常在授精后的一段时间内检查受精卵的状况,以确定是否成功受精。
二、人工授精的好处
1、提高繁殖效率:人工授精可以精确控制配种时间,提高种公禽的利用率,从而增加繁殖效率。
2、优化基因选择:通过人工授精,可以筛选并优化种公禽的基因,提高后代品质。
3、预防疾病传播:人工授精可以避免自然交配中的疾病传播,降低生殖道感染的风险。
4、提高产蛋量和品质:通过人工授精,可以更好地控制繁殖周期,提高产蛋量和品质。
5、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提高繁殖效率和优化基因选择,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人工授精技术在禽生产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人工授精的操作要点和了解其好处,可以更好地提高家禽繁殖效率和品质,促进家禽产业的持续发展。
种鸡人工授精操作技术关键点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在许多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已经普遍推广,特别是种鸡的人工授精是一项认真细致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包括种公鸡挑选、精液品质检查,人工采精技术方法、输精技术方法等各方面的操作技术要准确的把握。
本文是结合公司新品种“京红1号” 、“京粉1号”选育过程,并经过提炼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而总结出来的一套人工授精技术的操作规程,本规程在提高种鸡受精率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保障作用。
一、种公鸡饲养管理1、种公鸡挑选的标准①、外观体质健壮、肌肉结实、前胸宽阔、眼睛明亮有神,灵活敏捷,叫声清亮;腿脚粗壮,脚垫结实富有弹性;羽毛丰满有光泽,无杂色,第二性征明显,鸡冠和肉髯发育良好,颜色鲜红为佳。
②、生产性能采精量一般在0.4-1mL,精液黏稠,乳白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子显微镜监测精子密度和活力进一步进行筛选,正常鸡只密度一般为25-40亿/mL,精子直线运动,无畸形。
③、种公鸡选育关键点第一次:1日龄,根据生产产蛋期公母比例需要,适当淘汰弱小的公鸡。
第二次:40日龄左右,选留发育良好、鸡冠鲜红的公鸡。
第三次:17-19周龄,选留第二性征好,体格健壮,有性反射的公鸡。
第四次:22周龄左右,采精训练时淘汰无精液或精液品质差的公鸡。
2、种公鸡训练方法①、训练时间145-154日龄间,每两天一次,一般连续训练四次直至输精。
②、训练方法抱鸡人员抓鸡的速度要轻而快,用左手握住公鸡的双腿根部稍向下压,注意用力不可过大,公鸡躯体与抱鸡人员左臂平行,尽量使其处于自然状态;采精人员采用背部按摩法,从翅根部到尾部轻抚2-3次要快,然后轻捏泄殖腔两侧,食指和拇指轻轻抖动按摩。
二、种公鸡的人工采精技术要领1、采精前准备工作采精前要将采精过程需要的器具进行熏蒸消毒;对集精管要做预温(冬季:36-37℃,夏季:35-36℃)处理。
采精的公鸡采精前应停食3-4小时。
2、采精注意事项①、采精过程动作要轻,以免人为因素造成精子损伤。
近年来,随着种鸡饲养方式的改变,市场需求量剧增,散养已不具备大量养殖和集约化管理,数量提不上去,散养变成笼养或笼养与散养相结合的方式,所以就要求改变了原来的自然交配方式,为了保证种蛋受精率,普遍推广了鸡的人工授精技术。
这种技术容易掌握,难度小,投资少,而经济效益很高。
人工授精的种蛋受精率高达95%以上,甚至高达98%。
学会了这种技术不但解决了种公鸡不足的问题,而且大大减少饲养成本。
1、采取种鸡人工授精技术有以下优点①采用种鸡人工授精技术降低了饲养成本,减少了建筑种鸡舍的面积。
因为扩大了种公鸡与种母鸡母的比例,自然交配的种公鸡种母鸡的比例是1比8—10,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种公鸡种母鸡的比例扩大至1比20—25,种公鸡的饲养量可减少一半以上,饲养种公鸡鸡舍也有大量减少,从而就降低了饲养成本。
②采用种鸡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把优良种公鸡繁殖率大幅度提高。
由于优良种鸡数量有限,部分种公鸡有外伤或疾病等,但各项指标正常就是不能正常交配,这时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就可以继续发挥优良种公鸡的作用,不耽误鸡场生产和发展。
③采用种鸡人工授精技术可以保证种蛋受精率。
如果种公鸡种母鸡体型不匹配,身体相差太大,无法正常自然交配,就会影响受精率,有的种公鸡只对某些母鸡感兴趣,不对其它母鸡交配,也会造成受精率下降,而采用人工授精就避免了以上问题,不会造成受精率降低。
④采用种鸡人工授精技术有助于培育新品种。
育种工作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更能准确建立种鸡系谱,不会造成混群现象,系谱不会错乱,对后代育种有帮助,有利于品种鉴定。
⑤采用种鸡人工授精技术能降低种蛋的不合格率。
由于种鸡饲养方式等会造成种蛋会被粪便等污染,不合格蛋和破蛋产生的数量较多,而采用人工授精就不会发生或极少发生。
2、人工授精所需的器材首先选择一间便于消毒,而且距离种公鸡和种母鸡鸡舍附近的房屋,清理干净消毒后备用,种鸡人工授精所需器材比较简单,定制一个干净、密闭、便于消毒和清洗的装器材的箱子,器材要先清洗,后消毒,再烘干后放箱中备用。
家禽繁殖与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家禽作为食品来源之一,其繁殖与育种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
本文将围绕着这一主题,梳理国内外家禽繁殖与育种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家禽繁殖技术的进展1.1 人工授精技术在家禽生产过程中,人工授精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授精成功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同时,微创技术和精液处理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增加了授精成功率。
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人工授精对保护家禽品种纯度和提高育种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革新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家禽繁殖领域。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家禽的基因,用来改善家禽的生长性能、疾病抗性和产品品质等特性,这对于推动家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食品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1.3 快速筛查技术对于家禽繁殖和育种方面,快速筛查技术在过去的几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技术包括:DNA条形码技术、快速筛查技术、移动DNA技术、基因组学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可以非常快速地识别家禽基因组中的差异,从而定位和鉴定细小的差异。
一、家禽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2.1 遗传多样性保护由于导致家禽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类活动、环境因素和育种选择等,因此遗传多样性保护成为了目前国际和国内学者研究的主题之一。
目前,有很多研究着眼于如何保护和改善家禽的遗传多样性,避免以后的家禽资源更加单一。
2.2 基于分子标记的育种基于分子标记的育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技术方法。
分子标记法是一种DNA标记技术,可以精确测定某个特定基因区域的含量,并快速筛选出高产或者优质的鸟种。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家禽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2.3 现代量化遗传学现代量化遗传学是将变异区域的影响确定到遗传单位的一种方法,是最新的一种繁殖和育种技术,和基于分子标记的育种技术相辅相成。
肉种鸡后期人工授精技术一、人工授精的意义45周后受精率下降过快已经成为罗斯308的一个普遍现象,所以人工授精成为补救这个缺点的首选措施。
人工授精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需要良好的耐心,配合力较好的团队,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采精训练(公鸡的调教)做好人工授精前对种公鸡的采精训练,公鸡要单笼饲养,首先剪掉尾部、尾根和肛门周围的羽毛,特别是肛门下边的羽毛,以免采精时造成精液的污染。
一般采取背腹式按摩法,训练时,一人保定,一人采精。
保定人员抓住公鸡翅根将公鸡抓出,手从翅根部滑至公鸡双腿基部,将同侧的翅膀与腿基部一并抓住,将鸡头置于腋下固定,头后尾前,尾部侧向采精人员,采精人右手拇指和四指分开,从翅根部沿羽毛方向向尾部滑动按摩并往返数次,使公鸡先排粪,用卫生棉球或者卫生纸轻轻擦净,或者采用背部按摩法采精,即,主要侧重与右手对背部的按摩:保定人员站在笼子的左侧,抓住公鸡的双腿从笼子里拉出来,把公鸡固定在料槽上,采精人员右手采精人右手拇指和四指分开,从翅根部沿羽毛方向向尾根部滑动按摩,经过训练的公鸡1次按摩即出现性反射,表现为尾部上翘,公鸡有性反射时(排精动作),同时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集精杯,杯口向外,拇指和食指有节奏的按摩公鸡腹部(背式按摩法可以省略),一般训练2-3天,1次/天即可,左手拇指和食指迅速挤压公鸡的交配沟两侧(或者用右手将尾根向后翻,挤压交配沟两侧),使生殖器外翻,左手迅速向上翻转,待精液流出时,将集精杯口对准公鸡生殖器使精液流入集精杯,集精杯内避免混入粪尿、血液、毛屑,造成精液污染(轻度污染用吸管吸出弃掉)。
前几次采出来的精液品质较差,主要表现为精液量少,活力差,所以不能用来输精。
右手拇指和食指用力恰到好处,若用力过大,造成交配器损伤、出血,或者射精迅速;若用力过小生殖器不能外翻,采不出精。
对于采不出精的公鸡,对于采不出精液的公鸡进行标记,训练2-3天再采不出精液需要淘汰,交配器不外翻及时淘汰,对于性反射较快的公鸡,要做好标记,采精时先采这部分公鸡。
农家科技52种鸡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人工授精作为现代家禽业的一项先进技术,对提高受精率,减少种蛋污染,减少种公鸡饲养数量,提高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笔者对几个种鸡场开展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情况作了调研,并总结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使种蛋受精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以上,甚至更高。
现将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调训环节公鸡在使用前1~2周应进行调训。
首次调训前先剪去公鸡泄殖腔周围的羽毛,便于以后精液的收集。
公鸡调训一般隔日一次,共调训3~4次,大多数公鸡都有条件反射并能采到精液,如果没有反应则应及时淘汰。
二、采精环节1.动作迅速。
公鸡采精一般由两人配合完成,保定人员两手分别握住公鸡两腿,尾向前置于胸前,鸡头轻夹于腋下。
采精人员左手自然伸开,以掌面从公鸡腰背部向尾部按摩。
一般经过训练的公鸡1次按摩即出现性反射,表现为尾羽上翘,泄殖腔外翻。
采精人员左手迅速将尾羽拨向背侧,左手拇指和食指跨在泄殖腔两侧的柔软部,轻轻挤压生殖器,这时有精液从精沟内流出,右手持接精杯接精。
左手挤压几次见已无精液流出时,即可将接精杯移去。
2.手势正确。
挤压露出的交配器上两侧时用力要轻,如果用力过大容易造成交配器出血,损伤公鸡,污染精液。
采精人员一定要按摩公鸡使交配器外露后才可挤压,如果直接在泄殖腔两侧强行挤出,则采精量少,且容易挤出粪便污染精液。
3.防止精液污染。
采精时1只公鸡使用1只采精杯,然后用吸管将精液吸到集精杯中混合待用,再采第二只公鸡。
如几只公鸡合用一只集精杯,其中一只公鸡排出粪便,就会污染已收集的精液,造成浪费。
4.公鸡使用频率。
为保证公鸡在整个繁殖期间的使用能力,一般蛋用公鸡可连续采集3~4天后休息1天,肉用公鸡可连续种鸡人工授精农家科技53采精2~3天后休息1天。
三、评定环节评定精液品质的目的是检查精液品质的优劣,从而决定种公鸡的选留或淘汰,同时为人工授精制定计划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