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几种调式和定弦
- 格式:docx
- 大小:9.93 KB
- 文档页数:4
古琴调弦古琴,又名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在现今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
但古琴的调弦定音、演奏取音等问题常常困扰着许多琴友。
我以为,这古琴在历史上曾作为文人的四大必修功课之一(琴棋书画),那么其调弦定音,想必也不会十分困难吧。
这里便以自己对古琴的了解和体会,与朋友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由于本文不是学术论文,对一些涉及专业音乐理论的概念和问题,在尽量准确表述的前提下,力求简明易解,不作深入分析。
另外,由于简谱的高低音符加点不便于电脑编辑和网络传播,因此文中皆以拉丁字母的音名(C、D、E、F、G、A、B等)作解说。
一、古琴的律制1.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要理解古琴的调弦定音,就不能不对古琴的律制有所了解。
所谓律制,是以数理的方法来确定音乐中各音的精确音高及其相互关系的体制。
我们通常所接触到的律制有三种: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
纯律是以自然的泛音列为基础构建的一种律制;五度相生律则是以纯律中最基本的(也是泛音列中最强的)纯四度和纯五度音程关系为基础构建的一种律制。
由于纯律和五度相生律都是基于自然界中存在的音程关系而建,因此人耳听起来非常和谐。
中国的大多数民族乐器都运用了五度相生律,部分具有泛音特色的乐器则同时运用了纯律;而将五度相生律和纯律融合得非常精妙的乐器,则应以编钟和古琴为代表(因此又有“钟律”和“琴律”之论)。
五度相生律通常的生律方法是利用弦长(弦乐器)或管长(管乐器)的3:4和2:3这样两个特定比例关系所形成的纯四度和纯五度音程反复叠加而成。
以弦律为例,假设全弦长弹奏为散音C(如古琴的一弦),将之三等分,按住其1/3处(九徽),弹奏其2/3弦(“三分损一”),得到的音为G,即C上方纯五度音。
若将全弦长四等分,按住其1/4处(十徽),弹奏其3/4弦,得到的音为F,即C上方纯四度;反过来看,以该弦的3/4弦长(从岳山到十徽)作为“全弦长”,弹奏得F音,将之三等分(每一等分相当于原弦长的1/4),并将“全弦长”延长一等分(“三分益一”),(相当于得到了原弦长的长度),所发的音(散音C)为“全弦长”音F的下方纯四度。
古琴调音方法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韵美感。
在演奏古琴之前,调音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正确的调音不仅可以确保演奏的音准准确,还能够保护古琴的琴弦和琴身。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琴调音方法,希望对广大古琴爱好者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古琴的调音原理。
古琴一般有七根琴弦,分别为宫、商、角、徵、羽、黄、调。
这七根琴弦所发出的音高分别为1、2、3、5、6、1、2,即音阶中的1、2、3、5、6、1、2。
在调音时,需要根据这些音高来调整琴弦的张力,使之达到标准音准。
第一种调音方法是使用调音器。
调音器是一种便捷而准确的调音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调整琴弦的音高。
使用调音器时,我们只需要将调音器夹在琴弦上,然后弹奏琴弦,调音器就会显示出当前的音高。
根据显示的音高,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琴弦的张力来达到标准音准。
调音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调音准确,适合初学者和快速调音的场合。
第二种调音方法是使用音叉。
音叉是一种古老的调音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共鸣来判断音高。
使用音叉调音时,我们只需要将音叉敲击或摩擦,然后将其放在琴弦上,当琴弦共鸣时,可以听到琴弦和音叉发出的声音是否一致。
通过比较音叉和琴弦的音高,可以调整琴弦的张力,使之达到标准音准。
音叉调音的优点是不需要电源,适合在没有电源的场合使用。
第三种调音方法是使用相对调音法。
相对调音法是指根据已调好的琴弦来调整其他琴弦的音高。
通常我们会选择宫、商、角三根琴弦作为基准,然后根据这三根琴弦来调整徵、羽、黄、调四根琴弦的音高。
相对调音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额外的调音工具,适合在没有调音器或音叉的情况下使用。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调音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调音技巧,比如使用和声法、对比法等。
无论采用何种调音方法,都需要注意保持耳朵的敏感度,时刻关注音准的变化。
另外,调音时需要轻柔地调整琴弦的张力,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琴弦断裂或琴身损坏。
总之,正确的调音是古琴演奏的基础,也是保护古琴的重要手段。
古琴10种调调弦方法详解1、古琴的定音用倾听来领略它的风采和蕴涵,实在是过于单薄,过于肤浅,要真正走近古琴,真正悟到古琴的真谛。
现代,古琴以常用的三弦定位F音高,并以F为宫音的“正调”(又称:“仲吕均”“黄钟调”等)定弦为:一弦二弦三弦四弦五弦六弦七弦5 6 1 2 3 5 6sol la do re mi sol la2、古琴校弦法琴弦校音常用的有两种方法:按散校弦法和泛音校弦法。
这里指介绍最为准确的泛音校弦法。
假设七弦空弦音已定准,则以七弦七徽的泛音为准,校四弦五徽的泛音与之相同即为准,再用四弦校六弦。
方法即列表如下:确定的弦徽---------待校正的弦徽--------------------------------------------------------------------------------七7 -------------------------- 四5 同音四4 ---------------------------- 六5六7 ---------------------------- 三5七5 ---------------------------- 五4五7 ---------------------------- 二5四7 ---------------------------- 一5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都以七弦作为标准音高,也可以以任何一条弦作为标准音高。
每次弹奏前,可先将七根弦统一校正一次。
3、特殊定弦弦式传统琴曲中不少乐曲由于调性的不同,定弦也有所不同。
多数采用改变宫音所在弦的位置,重新确定与邻弦之间无声音阶体系的音程关系。
即调整一根或两三根弦的音高,改变原调无声音阶的音程关系式为新调五声音阶的音程关系。
因此,产生了多种定弦弦式。
六种常用的定弦弦式--------------------------------------------------------------------------------①F调定弦弦式调弦方法:又称“正调”。
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如下:
正调定弦法:以三弦为宫音(相当于do),从第一弦到第七弦依次为徽、羽、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sol、la、do、re、mi、sol、la,通常叫做正调。
在常见的古琴有效长为100cm~113cm时,在今天通常使用的新制琴弦的粗细,张力承受幅度条件下,把第五弦定为A。
这样,"正调"七条弦的音高是CDF
GAcd。
C调定弦弦式(慢三弦定弦):将F调弦式的三弦F音降低一个小二度为E音。
降B调定弦弦式(紧五弦定弦):将F调弦式的五弦升高一个小二度。
降E调定弦弦式(紧二五七弦定弦):将F调弦式二、五、七弦各升高一个小二度。
D调定弦弦式(慢一三四六弦定弦):将F调弦式一、三、四、六弦各降低一个小二度。
G调定弦弦式(慢一三六定弦):将F调弦式一、三、六弦各降低一个小二度。
古琴调音的方法有哪些古琴调音的方法有哪些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下面店铺来给大家分享古琴调音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F调(正调)的调弦方法第一步,先调其中一根弦,通常我们将五弦定为A音。
可以借助调音器或电话免提的声音,先调好五弦,这里是利用散音。
第二步,利用五弦调七弦,将七弦五徽的泛音与五弦四徽的泛音调至同高。
第三步,利用七弦调四弦,将四弦五徽的泛音与七弦七徽的泛音调至同高。
第四步,利用四弦调六弦,将六弦五徽的泛音与四弦四徽的泛音调至同高。
第五步,利用六弦调三弦,将三弦五徽的泛音与六弦七徽的泛音调至同高。
第六步,利用五弦调二弦,将二弦五徽的泛音与五弦七徽的泛音调至同高。
第七步,利用四弦调一弦,将一弦五徽的泛音与七弦七徽的泛音调至同高。
二、降B调(紧五弦)的调弦方法在正调的基础上,将五弦升高半度音。
即将五弦五徽泛音调至与三弦四徽同高。
三、C调(慢三弦)的调弦方法在正调基础上,将三弦降低半度音。
即将三弦四徽泛音降至与五弦五徽泛音同高。
四、降E调(紧二、五、七弦)的调弦方法即在紧五弦的基础上,先将七弦五徽泛音升高与五弦四徽泛音同高,再将二弦五徽泛音升高与五弦七徽泛音同高。
五、G调(慢一、三、六弦)的调弦方法在慢三弦的基础上,将六弦七徽泛音降至与三弦五徽泛音同高,再将一弦四徽泛音降至与三弦五徽泛音同高。
以上即为五种常见调的泛音调音方法,在此笔者只是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方便大家调音。
但是初学者可能会问如何辨音,如何判断音的高低?这个,我们主要依据参考音,比如F调的第二步,利用五弦调七弦,那么五弦就是参考音,当两者振动余音(波长)吻合,仿若一音,很清晰,则说明调准。
反之,如果两弦泛音尾音混淆不清晰,余音有嗡嗡声,很混乱,是两个不同的音,则说明未校准。
至于琴弦的调高调低,那是通过改变琴弦的松紧度,顺时针拧琴轸则琴弦变松,音高变低,反之则变高。
古琴的演奏技法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
古琴调弦图⽰(正调)
古琴调弦⽅法有多种,正调是其中⼀种:
先确定和调整好5弦的⾳⾼,然后⽤泛⾳校弦,依次是:
以5弦4徽校7弦5徽同⾳
以7弦7徽校4弦5徽同⾳
以4弦4徽校6弦5徽同⾳
以6弦徽7校3弦5徽同⾳
以5弦7徽校2弦5徽同⾳
以4弦7徽校1弦5徽同⾳
这时正调定弦1弦⾄7弦依次是5612356
纯⽂字版本的调弦⽅法看的头晕眼花,遂⾃作⼀图,⽅便操作和记忆:古琴调弦图⽰(正调)
观察上图,可看到两组平⾏线;五、七弦之间和四、六弦之间调弦,徽位相邻、隔⼀条弦;七四、六三、五⼆、四⼀之间调弦,隔⼀徽位、隔两条弦。
中⼼徽:5徽,起始弦:五弦。
开始以为调弦很复杂,作完此图,有⼀⽂不值的感觉。
据说,(可调成为440Hz国际标准⾳⾼;⽤⾳叉获得国际标准⾳⾼如果没有⾳叉,电话的免提声也是440Hz国际标准⾳⾼。
据我⽤桌⾯两部电话测试,它们的免提声的⾳⾼相差接近1个⾳阶,可见不太靠谱。
还有⼀个办法,与学院教授(李、龚、戴等)的唱⽚核对,他们的琴应该是调成标准⾳⾼的。
xx 正调泛音调弦法古琴正调调弦法即古琴七弦散音的基本调音法,历史上有过多种名称,以“仲吕调”弦法较为普遍。
古琴界以琴上第一弦定为黄钟音高,以第三弦为宫音,按正五声音阶依次定其七弦,即“下徵、下羽、宫、商、角、徵、羽”,称为正调。
因其一弦音高定为黄钟,相当于钢琴上的C,则第三弦宫音,相当于音名do.音高为仲吕,相当于钢琴上的F,以其宫音音高为仲吕,故正调又称仲吕调。
正调的调弦方法如下:以初定一弦黄钟为例,初定三弦仲吕及它弦均可.一、以校音器(音哨、律管等)定琴上第一弦(大弦)音高为C(黄钟),紧慢第一弦使之音准无差,并压紧岳山上的绒扣(丝徽),使之稳固不松动。
二、开始以泛音调弦。
以一弦音高为准,依泛音同度音松紧其它各弦达到正调弦法。
例:先松紧(或松或紧之谓,亦名紧慢)四弦,使四弦7徽泛音与大弦5徽泛音音高相同,即达到同度,此时,四弦即已调好。
继以四弦5徽泛音为准,松紧二弦,使二弦4徽泛音与四弦5徽同度,此时,二弦即已调好。
再以四弦4徽泛音为准,松紧六弦,使六弦5徽泛音与四弦4徽同度,此时,六弦即已调好。
再以六弦7徽泛音为准,松紧三弦,使三弦5徽泛音与六弦7徽同度,此时,三弦即已调好。
再以二弦5徽泛音为准,松紧五弦,使五弦7徽泛音与二弦5徽同度,此时,五弦即已调好。
再以五弦4徽泛音为准,松紧七弦,使七弦5徽泛音与五弦4徽同度,此时,七弦即已调好。
如此,七弦初步调毕。
调弦的进程是按照正调泛音的同度对应关系来进行的,可以灵活运用,不必拘泥以上举例。
每弦均有二到三个对应点,组成一个泛音同度网,可以自由选择。
简单的方法是:用某一徽的泛音调好一根弦后,即用此弦上另一个泛音作准,按同度泛音关系找泛音点与其对应的弦进行调弦。
如下图所示,凡是有弦线与虚线连接的泛音点形成一个调弦泛音网。
以虚线连接的点为同度泛音。
在初步调好后,应以其它对应关系再调一次,如初调时第一弦先对调四弦音高,则复调时可选用三弦5徽泛音与一弦4徽的同度关系进行对比,如发现音高略有音差,则再微调三弦,使之谐同。
古琴定弦及调弦 学习古琴要明⽩定弦的道理和调弦的⽅法。
定弦是宫商⾓徵⽻(1、2、3、5、6)五声在琴上七条弦上的排列位置。
不同的排列产⽣不同的调,根据不同的调,排列、调整好弦的⾳⾼就是调弦的⽅法。
⼀、⼗⼆律 律学是“⾳乐乐⾳体系”的学问,从物理⾓度研究⼀系列⾳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系统体系,确定标准⾳⾼。
中国是最早发现宇宙律动秘密的民族。
考古发掘发现的新⽯器时代河南贾湖村⾻笛,距今达⼋千年,⾻笛制作精美,⾳律准确。
在⼋度⾳程之间分成等距的七孔,并且做⼯细致,⾻笛上还留下制作时计算刻划的痕迹,可吹出六声和七声⾳阶。
我们对中华祖先的伟⼤⽂化遗产感到惊叹、肃敬。
史载五千年前,“黄帝使冷纶,⾃⼤夏之西,昆仑之阴,取⽵之嶰⾕⽣,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吹之,以为黄钟之宫。
制⼗⼆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黄钟之宫,⽽皆可以⽣之,是为律本”。
传说中,黄帝时已有⼗⼆律并有黄钟之名。
把⼀个⾳级(⼋度)共六个全⾳分为⼗⼆分,每个分点的⾳⾼就是⼀个律,即⼀个⼋度内有12个律位。
“律以统⽓类物,吕以旅阳宜⽓”,从阴阳和⽣万物的哲学观念出发,把⼗⼆律称为⼗⼆律吕,单数律位为阳律,称为六律,双数律位为阴律,称为六吕,合称为⼗⼆律吕,简称⼗⼆律。
⼗⼆律名最早见于公元前5世纪成书的《国语》。
《国语·周语》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问乐官伶州鸠有关⾳律的问题,伶州鸠答⽇:“律所以⽴均出度也。
古之神瞽考中声⽽量之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天之道也。
夫六,中之⾊也,故名之⽈黄钟,所以宣养六⽓、九德也。
由是第之:⼆⽈太蔟,所以⾦奏赞阳出滞也;三⽈姑洗,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也;四⽈蕤宾,所以安靖神⼈,献酬交酢也;五⽈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也;六⽈⽆射,所以宣布哲⼈之令德,⽰民轨仪也。
为之六间,以扬沉伏⽽黜散越也。
元间⼤吕,助宣物也;⼆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三间仲吕,宣中⽓也;四间林钟,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肃纯恪也;五间南吕,赞阳秀也;六间应钟,均利器⽤,俾应复也。
古琴调弦方法和技巧(附6种常用外调)以最基本的正调(F调)为例,来说明古琴调弦定音的方法和技巧。
其他各种定调均可以在F调的基础上调得。
1、选择标准音高(绝对音高)调弦(一般与其它乐器合凑时用)首先需要确定古琴的绝对音高。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是标准音高a1=440Hz,在正调定调时,五弦的散音音高相当于A;2、选择相对音高调弦(常用)先确定5弦或7弦的音高后(常定成比标准音低半个音,但主要根据琴或个人喜好),以此为基准,调好其它六根弦的音。
校弦的方法七弦5徽——五弦4徽同音(快速记忆:七5-五4)七弦7徽——四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七7-四5)四弦4徽——六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四4-六5)六弦7徽——三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六7-三5)五弦7徽——二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五7-二5)四弦7徽——一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四7-一5)调弦技巧技巧一:细数“拍音”辨微差当两个相差很小、非常接近的音同时发出时,可以听到“呜—哦—呜—哦—……”的强弱交替的混合音,称为“拍音”。
两个音的频率相差多少赫兹(Hz,频率单位),则每秒钟内可以听到多少个“拍音”。
当听到紧凑的“呜哦呜哦呜哦……”时,说明两个音相差稍有点大;当听到很熟缓的“呜————哦————呜————哦————……”时,说明两个音已经非常接近,在不影响演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已基本校准;当已听不出“拍音”时,说明已经完全校准了。
技巧二:“推拿”蝇头辨高下当两个音非常接近时,在两个音都弹出后,迅速用右手指将被校弦的蝇头往左或往右用力推挤(蝇头能够被推移的幅度非常微小,但所引起的弦的松紧变化足以使音高发生变化),听听“拍音”的变化。
若往左推蝇头,“拍音”变缓或消失,说明该弦音偏高了(弦偏紧),应略松该弦琴轸;反之,若“拍音”变得更急促,说明该弦音偏低了(弦偏松),应略紧该弦琴轸。
同样道理,若往右推蝇头,则“拍音”变缓说明该弦音偏低(偏松),应紧轸;“拍音”变急说明该弦音偏高(偏紧),应松轸。
古琴的五音正调与十二律旋宫弦法古琴的五音正调,简称正调,也称宫调、正宫调、正弦调、五音调,在诸多琴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谱中凡写着宫、商、角、徵、羽五音(也称五调)的,皆用正调弦法弹奏,十二律旋宫也是从正调起始,各种外调亦无不以正调为准转弦。
但是,关于正调的定弦法,是以一弦为宫还是以三弦为宫?黄钟是在一弦还是在三弦?古代的琴人乐家有不同的看法,现代的琴人又多不论孰是孰非。
传统古法究竟怎样?古琴十二律旋宫,姜白石是以仲吕均为准,用紧弦、慢弦完成的;而以徐理为代表的一派,是从黄钟均起,全用紧弦完成的;清人王坦又主张废除旧调名,以转弦后三弦之声名调。
究竟哪种办法较为妥善?一、关于古琴的五音正调古琴正调的定弦法,从现存史料看,总括起来有下列三种不同的说法:(一)以三弦为宫、三弦为黄钟,七条弦的五音序列为:徵羽宫商角徵羽林南黄太姑林南明人朱载堉持此说。
(二)以三弦为宫、一弦为黄钟,七条弦的五音序列为:徵羽宫商角徵羽黄太仲林南黄太宋人姜白石、杨缵、徐理,元人陈敏子等持此说。
(三)以一弦为宫,一弦为黄钟,七条弦的五音序列为:宫商角徵羽宫商黄太姑林南黄太宋人聂崇义,清人曹庭栋、汪绂等持此说。
事实上,自古至今古琴都是以三弦为宫、一弦为黄钟的仲吕均作为正调的,即上列三种的第二种。
古人为什么以仲吕均为正调,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个是宫音的位置,一个是几弦为黄钟。
先说宫音的位置。
正调是以一弦为宫还是以三弦为宫,还得从三分损益法说起。
我们都知道,记载三分损益律最早的是《管子》,约成书于春秋后期。
《管子·地员》中关于生律法的记载是先益后损的。
它说:"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
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
(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
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成羽。
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
"把这段话列成算式即是:(1×3×3×3×3)=81 宫(黄钟)81+81÷3=108 徵108-108÷3=72 商72+72÷3=96 羽96-96÷3=64 角以上各数都是弦长的比例。
古琴的几种调式和定弦古琴的几种调式和定弦一﹑正调的定弦(一)所谓正调所谓正调﹐是从古至今最常用﹑最主要的调式。
正调是琴的基本调式。
正调亦称宫调﹑正宫调﹑黄钟调﹑仲吕调等。
其一至七弦的音高分别为 Sol﹑La﹑Do﹑Re﹑Mi﹑Sol﹑La (5612356)。
大部分琴曲都是正调琴曲﹐其最具代表性的有﹕《平沙落雁》﹑《流水》﹑《梅花三弄》﹑《渔樵问答》等。
另有《醉渔唱晚》﹑《忆故人》等琴曲也借此调弹奏。
(二)正调定弦一般古琴的定弦﹐往往只调整相对音高。
所以﹐古琴定弦时﹐往往采取两弦对应调整的方式。
运用散音﹑按音﹑泛音都可以定弦。
以下就介绍三种简单的定弦方法﹕(1)散音定弦以耳听方式直接定弦。
自一弦至七弦音高为5612356 。
(2)按音定弦七弦散音应与四弦九徽按音等高。
六弦散音应与四弦十徽按音等高。
五弦散音应与三弦十徽八分按音等高。
四弦散音应与二弦十徽按音等高。
三弦散音应与一弦十徽按音等高。
二弦七徽按音应与七弦散音等高。
一弦七徽按音应与六弦散音等高。
七弦九徽按音应与五弦散音等高。
六弦十徽按音应与三弦散音等高。
五弦十徽按音应与二弦散音等高。
(3)泛音定弦七弦七徽泛音应与四弦九徽泛音等高。
四弦十徽泛音应与六弦九徽泛音等高。
六弦七徽泛音应与三弦九徽泛音等高。
三弦十一徽泛音应与五弦十徽泛音等高。
五弦七徽泛音应与二弦九徽泛音等高。
四弦七徽泛音应与一弦九徽泛音等高。
一弦七徽泛音应与六弦散音等高。
二弦七徽泛音应与七弦散音等高。
二﹑主要的外调(一)所谓外调所谓外调﹐指除正调以外的其他调式。
在琴曲中﹐各种外调的应用﹐都较正调为少。
但外调的应用﹐在琴曲中也非常常见。
很多重要琴曲﹐都是以外调操弹。
琴的外调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蕤宾调﹑慢角调﹑清商调﹑太簇调﹑慢商调﹑无射调﹑凄凉调等。
以下就对最主要的几种外调﹐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二)蕤宾调调式名称﹕蕤宾调﹑金羽调等。
定弦方法﹕以正调为基础紧五弦﹐使五弦九徽泛音与三弦十徽泛音等高。
常用的几种古琴调式调式和定弦方法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拥有丰富的调式和定弦方法。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几种古琴调式和定弦方法。
调式是指乐器定弦后可以演奏的音阶结构。
古琴有许多不同的调式,每种调式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特点。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古琴调式:1.平调:平调又称为黄钟调,是古琴最常用的调式之一、它在五度律中与黄钟相对应,音高分布较为均匀,音域广阔,适合表达悠远、广阔的意境。
2.商调:商调又称为大庚调,是古琴中最常用的调式之一、它以商音为基准,音域不如平调广阔,但音色更加浑厚、深沉,适合表达激情和力量。
3.徽调:徽调是古琴中的一种调式,常见于南方琴派。
它以徽音为基准,音高分布较为稀疏,音色清亮、明快,适合演奏快速的音乐。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古琴调式,每种调式都有不同的表现力和适用场景,演奏者根据曲目和个人风格选择相应的调式。
除了调式,古琴的定弦方法也对演奏效果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古琴定弦方法:1.同般法:同般法是最常见的古琴定弦方法之一、它将琴弦按照品弦位置分为四组,每组弦按音高从高到低分别定弦,使得各组弦音高相同,从而方便演奏和记谱。
2.对般法:对般法是古琴中的一种定弦方法,它将琴弦按照品弦位置分为两组,每组弦按音高从高到低分别定弦。
对般法音高分布较为分散,演奏时要求更高的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3.徽般法:徽般法是南方琴派中常用的定弦方法。
它将琴弦按照品弦位置分为四组,每组弦按音高从高到低分别定弦,徽般法的特点是每组琴弦音高不同,音域更广。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古琴定弦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难度,演奏者根据个人习惯和曲目要求选择相应的定弦方法。
总结起来,古琴拥有丰富多样的调式和定弦方法,每种调式和定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特点,演奏者可以根据曲目和个人风格选择不同的组合,以达到最佳的音乐效果。
古琴的调弦方法介绍
古琴的调弦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散音定弦法:先将七根弦的音调大致调整到相应的音高,然后按照五声音阶的顺序,依次弹奏每根弦的散音,调整弦的音高,使其与相应的音高相符。
2. 按音定弦法:先将七根弦的音调大致调整到相应的音高,然后按照五声音阶的顺序,依次弹奏每根弦的按音,调整弦的音高,使其与相应的音高相符。
3. 泛音定弦法:先将七根弦的音调大致调整到相应的音高,然后按照五声音阶的顺序,依次弹奏每根弦的泛音,调整弦的音高,使其与相应的音高相符。
4. 相对音高定弦法:先将七根弦的音调大致调整到相应的音高,然后按照五声音阶的顺序,依次弹奏相邻两根弦的散音,调整弦的音高,使其音程关系与相应的音程相符。
需要注意的是,在调弦时应该使用合适的调音工具,如调音器或调音软件,以确保弦的音高准确。
同时,在调弦时应该注意保护琴弦,避免过度拉伸或扭曲,以免影响弦的寿命和音质。
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1. 引言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在演奏古琴之前,需要对琴身进行定音、定弦和定调,以确保琴音的准确和谐。
本文将介绍古琴定音、定弦和定调的步骤,并提供一份详细的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供爱好者参考。
2. 古琴定音古琴定音是指调整琴身的音高,使其与标准音高相符合。
古琴定音的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调音器或乐器调音器,用来检测音高。
2.选择一根准备好的琴弦,通常是第一弦。
3.轻轻拧动琴弦的琴轴,使琴弦产生音响。
4.同时打开调音器,观察调音器上的指针或显示屏,调整琴弦的音高,使其与标准音高相符合。
5.重复以上步骤,对每根琴弦进行定音。
3. 古琴定弦古琴定弦是指选择适合的琴弦,并将其固定在琴身上。
古琴定弦的步骤如下:1.准备一组琴弦,包括第一弦至第七弦。
2.选择一根琴弦,通常是第一弦,将其固定在琴轴上。
3.调整琴弦的张力,使其适合琴身的大小和材质。
4.用琴弦钳或其他工具将琴弦固定在琴身的弦钉上。
5.重复以上步骤,对每根琴弦进行定弦。
4. 古琴定调古琴定调是指调整琴弦的音高,使其符合特定的调式。
古琴常用的调式有十二律调、宫调、商调等。
古琴定调的步骤如下:1.选择一种特定的调式,例如十二律调。
2.根据选定的调式,调整每根琴弦的音高,使其符合调式的音程要求。
3.使用调音器或乐器调音器,检测每根琴弦的音高,进行微调。
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每根琴弦的音高符合选定的调式要求。
5. 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下面是一份古琴定音定弦定调表的示例:琴弦定音定弦定调第一弦C4 1号丝宫调第二弦G4 2号丝宫调第三弦D4 3号丝宫调第四弦A3 4号丝宫调第五弦E3 5号丝宫调第六弦A2 6号丝宫调第七弦D2 7号丝宫调根据上表,第一弦需要定音为C4,使用1号丝进行定弦,并定调为宫调。
依此类推,每根琴弦都有对应的定音、定弦和定调。
结论古琴定音定弦定调是古琴演奏中的重要步骤,它直接影响琴音的准确和谐。
古琴的几种调式和定弦一﹑正调的定弦(一)所谓正调所谓正调,是从古至今最常用﹑最主要的调式。
正调是琴的基本调式。
正调亦称宫调﹑正宫调﹑黄钟调﹑仲吕调等。
其一至七弦的音高分别为sol﹑la﹑do﹑re﹑mi﹑sol﹑la (5612356)。
大部分琴曲都是正调琴曲,其最具代表性的有:《平沙落雁》﹑《流水》﹑《梅花三弄》﹑《渔樵问答》等。
另有《醉渔唱晚》﹑《忆故人》等琴曲也借此调弹奏。
(二)正调定弦一般古琴的定弦,往往只调整相对音高。
所以,古琴定弦时,往往采取两弦对应调整的方式。
运用散音﹑按音﹑泛音都可以定弦。
以下就介绍三种简单的定弦方法:(1)散音定弦以耳听方式直接定弦。
自一弦至七弦音高为5612356。
(2)按音定弦七弦散音应与四弦九徽按音等高。
六弦散音应与四弦十徽按音等高。
五弦散音应与三弦十徽八分按音等高。
四弦散音应与二弦十徽按音等高。
三弦散音应与一弦十徽按音等高。
二弦七徽按音应与七弦散音等高。
一弦七徽按音应与六弦散音等高。
七弦九徽按音应与五弦散音等高。
六弦十徽按音应与三弦散音等高。
五弦十徽按音应与二弦散音等高。
(3)泛音定弦七弦七徽泛音应与四弦九徽泛音等高。
四弦十徽泛音应与六弦九徽泛音等高。
六弦七徽泛音应与三弦九徽泛音等高。
三弦十一徽泛音应与五弦十徽泛音等高。
五弦七徽泛音应与二弦九徽泛音等高。
四弦七徽泛音应与一弦九徽泛音等高。
一弦七徽泛音应与六弦散音等高。
二弦七徽泛音应与七弦散音等高。
二﹑主要的外调(一)所谓外调所谓外调,指除正调以外的其他调式。
在琴曲中,各种外调的应用,都较正调为少。
但外调的应用,在琴曲中也非常常见。
很多重要琴曲,都是以外调操弹。
琴的外调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蕤宾调﹑慢角调﹑清商调﹑太簇调﹑慢商调﹑无射调﹑凄凉调等。
以下就对最主要的几种外调,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二)蕤宾调调式名称:蕤宾调﹑金羽调等。
定弦方法:以正调为基础紧五弦,使五弦九徽泛音与三弦十徽泛音等高。
代表琴曲:《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欸乃》等。
!!!!
!!!!仲吕均F 调
正调三弦仲吕1=F !5612356清⾓角调⽆无射均bB 调
紧五五弦⽆无射1=bB !2356123蕤宾调 ⾦金⽻羽调 清⽻羽调潇湘⽔水云 阳关三叠 欸乃 泛沧浪⻩黄钟均C 调
慢三⼀一弦⻩黄钟1=C !1235612慢⾓角调 林钟调 凤求凰 ⻛风雷引夹钟均bE 调
紧⼆二五七⼆二弦夹钟1=bE !6123561清商调 ⼩小碧⽟玉调 姑冼调捣⾐衣 秋鸿D 调
紧⼆二五七!(慢⼀一三四六)⼆二弦太簇1=D !6123561夷则均bA 调
慢⼀一三六!(紧⼆二四五七)四弦夷则1=bA !3561235太簇调 夷则调 慢宫调 获麟操 挟仙游
G 调慢⼀一三六
四弦林钟1=G !3561235慢⼆二
1=C 慢商调⼲⼴广陵散紧五慢⼀一!
(慢⼀一两徽)
1=bB !1356123⽆无射调胡笳 ⻰龙朔操紧⼆二五 1=bB !
2456123凄凉调 楚商调
离骚 楚歌 屈原问渡侧商调
古怨紧⼆二五七或慢⼀一三四六 再紧三与四同⾼高碧⽟玉调秋宵步⽉月⻩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C #C D #D E F #F G #G A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