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 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
因含有高活性的β-内酰胺环,与乙酰胞壁酸 五肽的最后二肽即D-丙氨酰-D丙氨酸结构相似, 与转肽酶共价结合,使酶乙酰化,转肽作用不能 进行,交叉连接受阻。
作用特点
1. 杀菌剂: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2. 对G+菌作用强,对G—菌敏感性低。 3. 青霉素对繁殖期细菌作用强,不宜与抑菌
败血症等。 (2)肺炎球菌感染
大叶性肺炎、脓胸、败血症等。 (3)敏感的金葡菌感染
疖、痈、脓肿、骨髓炎、败血症等。
--G+杆菌:破伤风、白喉、炭疽杆菌;还有鼠咬热。
(治疗破伤风、白喉时需加用抗毒血清以中和外毒素, 因主要是外毒素所致症状)
--螺旋体(回归、梅毒及钩端) --放线菌: 大剂量,长疗程
解除气管水肿和痉挛并有升压和强心作用。 2. 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
以加强疗效和防止复发; 3. 其它综合措施
针灸、人工呼吸、吸氧、输液、升压等对症处 理。
2. 耐酶青霉素
耐酶原因:侧链的保护
用途: 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对耐甲
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感染无效,因
MRSA产生了一额外高分子量、低亲和力
的PBP2α能替代正常的PBPs合成细胞壁。 代表药物: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
特点:
耐酶又耐酸,可口服。
3. 广谱青霉素
主要是氨基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阿莫西 林、匹氨西林。
第二代: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克 洛等;
第三代: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哌酮、头孢曲 松、头孢他啶等;
第四代:头孢吡肟。
头孢菌素类作用特点
1. 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1<2 <3 <4
2. 对肾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