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20
电厂主接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厂主接线的基本概念,掌握主接线图的相关知识;2. 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电厂主接线方式,了解其优缺点;3. 掌握电厂主接线的保护、自动化设备及运行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电厂主接线图,具备绘制简单主接线图的能力;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厂主接线故障案例,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3.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电厂主接线的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理解电力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电厂主接线的基本概念和主接线图相关知识;2. 学生能够分析各类电厂主接线方式,并能列举其优缺点;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厂主接线故障问题;4. 学生能够独立绘制简单的主接线图,并进行模拟操作;5. 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关注环境保护,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课本,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厂主接线基本概念:讲解主接线的定义、作用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2. 主接线图的绘制与分析:学习主接线图的绘制方法,分析不同类型的主接线方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3. 电厂主接线保护及自动化设备:介绍主接线的保护装置、自动化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4. 电厂主接线故障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厂主接线故障案例,讲解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5. 主接线模拟操作: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电厂主接线的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6. 电厂主接线与环境保护:探讨电厂主接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倡导绿色环保意识;- 教材章节:第六章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电厂主接线基本概念;第二周:主接线图的绘制与分析;第三周:电厂主接线保护及自动化设备;第四周:电厂主接线故障案例分析;第五周:主接线模拟操作;第六周:电厂主接线与环境保护。
厂用电主接线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厂用电主接线的基本原理、接线方式和应用,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厂用电主接线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各种接线方式的原理和应用,了解相关设备和元件的功能和结构。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设计和优化厂用电主接线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电力系统的兴趣和责任感,增强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厂用电主接线的原理、接线方式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教材章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第四章:厂用电主接线。
2.教学内容:a)厂用电主接线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b)各种接线方式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单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母线分段接线等。
c)相关设备和元件的功能和结构,如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
d)厂用电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
e)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厂用电主接线设计和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厂用电主接线的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
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图片等。
4.实验设备: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装置。
5.网络资源: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
火力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课程设计报告前言电气主接线代表了发电厂和变压所高电压、大电流的电气部分的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电力生产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
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有决定性的关系。
本火电厂电气主接线主要从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三方面综合考虑并设计。
可靠性包括:发电厂和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负荷性质和类别;设备的制造水平;长期运行实际经验。
灵活性包括:操作的方便性;调度的方便性;扩建的方便性。
经济性包括:节省投资;降低损耗等。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考虑展开火电厂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并对设计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结论:本设计适合实际应用。
1对原始资料的分析火力发电厂共有两台50MW的供热式机组,两台300MW的凝汽式机组。
所以Pmax=700MW;机组年利用小时Tmax=6500h。
设计电厂容量:2*50+2*300=700MW;占系统总容量700/(3500+700)*100%=16.7%;超过系统检修备用容量8%-15%和事故备用容量10%的限额。
说明该厂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至关重要。
由于年利用小时数为6500h>5000h,远大于电力系统发电机组的平均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该电厂在电力系统中将主要承担基荷,从而在设计电气主接线时务必侧重考虑可能性。
10.5KV电压级:地方负荷容量最大为25.35MW,共有10回电缆馈线,与50MW发电机端电压相等,宜采用直馈线。
220KV电压级:出线回路为5回,为保证检修出线断路器不致对该回路停电,宜采用带旁路母线接线方式。
500KV电压级:与系统有4回馈线,最大可能输送的电力为700-15-200-700*6%=443MW。
500KV电压级的界限可靠性要求相当高。
2 主接线方案的拟定2.1 10.5kV电压级根据设计规程规定:当每段母线超过24MW时应采用双母线分段式接线方式。
发电厂电气部分主接线设计说明书目录原始材料分析………………………………………………………………………第一章主线方案的拟定…………………………………………………………第二章选择发电机及主变压器………………………………………………. 第一节发电机的选择………………………………………………………. 第二节主变压器的选择…………………………………………………….. 第三章短路电流的计算……..………………………………………………第四章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第一节断路器的选择………………………………………………………第二节隔离开关的选择……………………………………………………第三节裸导体的选择………………………………………………………第五章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分析………………………………………………第一节厂用电设计的原则和要求…………………………………………第二节厂用电系统的设计…………………………………………………附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10)……………………………………对原始材料的分析:设计电厂为中,小型抽气式热电厂,其容量为2*12+2*25+2*50=174MW。
最大单机容量为50MW,即具有小型容量的规模,中型机组的特点。
年利用小时为6570h/a>5000h/a。
并在系统中承担地区负荷,则主接线的设计着重考虑其可靠性。
本厂投产后,将占电力系统的总容量174100%8.0%1742000⨯=+(<15%),说明该厂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是非常重要。
第一章主接线方案的拟定根据对原始资料的分析现将各电压级可能采用的较佳方案列出。
进而以优异的组合方式,组成最佳的可比方案。
1) 6.3KV的电压级:鉴于出线回路多,且为直馈线、电压线,因此可采用单母线合段或双母线分段接线形式,为选择轻型电器,应在分段处加装母线电抗器,各条电缆馈线上的装设出线电抗器。
宁德师范学院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实习项目:凝汽式火电厂一次部分设计系别:物理与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 B2011052222姓名:高文土指导老师:黄丽霞日期: 2014年6月20日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原始资料:200MW 地区凝汽式火电厂;机组容量与台数:2*50MW ,1*100MW ,10.5N kV U = ; 发电机电压负荷:最大48MW ,最小24MW ,max 4200T =小时;110KV 负荷:最大58MW ,最小32MW ,max 4500T =小时;剩余功率全部送入220KV 系统,全部负荷中Ⅰ类负荷比例为30%,Ⅱ类负荷为40%,Ⅲ类负荷为30%。
基本要求:1. 电厂分析及发电机、主变选择。
2. 电气主接线设计。
3. 短路电流计算。
4. 选择短路点计算三相短路电流并汇总成表。
5. 选择各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
主要参考资料:[1] 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55~106[2] 楼樟达,李扬.发电厂电气设备[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55~129,321~452[3] 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52~195 [4] 西安交通大学等六院校.电力系统计算[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25~65 [5] Ata werk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英文影印版)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10~69[6] 周 强,易先举,汪祖禄.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技术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6:22~25[7] 卓乐友.电力工程电气设计200例[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65~125,158~362目录1 任务和要求 (1)2 明确任务和设计原理 (1)2.1 原始资料的分析 (1)2.2 主接线方案确定 (1)3 主变压器确定 (3)3.1主变压器台数: (3)3.2主变压器的容量: (3)3.3主变压器的形式: (3)4 短路电流的计算 (4)4.1 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 (4)4.2短路电流计算过程 (5)4.3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5)5 电气设备的选择 (5)5.1 10kV侧设备选择及校验过程 (5)5.2校验过程 (6)5.3选择设备过程与计算 (7)5.4选择设备明细表 (7)6 设计总结 (8)参考文献 (10)附录 1 (11)附录2 (12)附录3 (15)1 任务和要求(1)任务:根据自己所选的原始资料设计电气主接线方案,并计算短路电路,合理地选择主要的电气设备。
厂用电主接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厂用电主接线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作用;2. 学生能掌握厂用电主接线的常见类型及特点;3. 学生能了解厂用电主接线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厂用电主接线图;2. 学生能运用相关设备进行厂用电主接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3. 学生能运用专业软件对厂用电主接线进行仿真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厂用电主接线在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地位,增强对电力工程职业的认同感;2. 学生能养成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 学生能关注电力行业的发展动态,积极投身电力科技创新,为我国电力事业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工程类专业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对厂用电主接线有一定了解,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厂用电主接线基本概念与原理- 电流、电压、功率等基本参数;- 接线方式、运行方式及保护方式;- 厂用电主接线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2. 厂用电主接线类型及特点- 开关柜、配电柜、控制柜等设备;- 高压、低压主接线类型;- 不同类型主接线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3. 厂用电主接线设计与分析- 设计原则与依据;- 主接线图绘制方法;- 主接线参数计算与设备选型。
4. 厂用电主接线安装、调试与维护- 施工工艺与要求;- 设备安装、接线及调试;-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5. 厂用电主接线仿真分析- 专业软件介绍与操作;- 仿真模型搭建;- 仿真结果分析及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厂用电主接线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厂用电主接线类型及特点;第三周:厂用电主接线设计与分析;第四周:厂用电主接线安装、调试与维护;第五周:厂用电主接线仿真分析。
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220KV降压变电所的设计设计任务书一电气主接线设计1.1 电气主接线设计1.2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1.3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1.4 主接线的设计步骤1.5 方案选择1.6 主变压器的选择二所用电设计2.1 所用电设计原则2.2 所用电设计的方法及步骤2.3 所用变压器的选择三短路电流计算3.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规定及步骤3.2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四主要电气设备选择4.1 选择设计的一般规定4.2 电气设备的选择五配电装置设计5.1 配电装置的特点及要求5.2 配电装置的净距5.3 本次变电所的220KV屋外配电装置六主变保护设计6.1 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原则6.2 变压器瓦斯保护装置及整定6.3 变压器电流速度保护6.4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6.5 变压器相间后备保护配置原则及接线结论参考文献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电稳定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然而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所的合理设计和配置。
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
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本文针对220KV变电所的特点,设计了一个220KV 中间变电站,此变电站有三个电压等级,分别为220KV、110KV、35KV。
同时对变电所内的主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
本设计选择三台主变压器,其他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无功补偿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等也按照具体要求进行选型、设计和配置,力求做到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合理,具有扩建的可能性和改变运行方式时的灵活性,使其更加贴合实际,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降压变电所;供配电;设计方法。
前言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
电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需随时保持功率平衡。
要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电力工业必须超前发展,这是世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因此,做好电力规划,加强电网建设,就尤为重要。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教师批阅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城南学院(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104 班题目3×200MW大型火电厂电气主接线设计任务起止日期;2014 年06月16 日~2013年06 月27 日教师批阅一绪论电能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源,可以方便、高效地转换成其他能源形式。
提供电能的形式有水利发电,火力发电,风力发电,随着人类社会跨进高科技时代又出现了太阳能发电,磁流体发电等。
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火力发电仍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必行之路。
火力发电是现在电力发展的主力军,在现在提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的环境中,我们在提高火电技术的方向上要着重考虑电力对环境的影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影响,虽然现在在我国已有部分核电机组,但火电仍占领电力的大部分市场,近年电力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全国上了许多火电厂,但火电技术必须不断提高发展,才能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
“十五”期间我国火电建设项目发展迅猛。
2001年至2005年8月,经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火电项目达472个,装机容量达344382MW,其中2004年审批项目135个,装机容量107590MW,比上年增长207%;2005年1至8月份,审批项目213个,装机容量168546MW,同比增长420%。
如果这些火电项目全部投产,届时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将达5.82亿千瓦,比2000年增长145%。
2006年12月,全国火电发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
当月全国共完成火电发电量22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增速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环比回落3.3个百分点;随着冬季取暖用电的增长,火电发电量环比增长较快,12月份与上月相比火电发电量增加223亿千瓦时,环比增长10.9%。
2006年全年,全国累计完成火电发电量231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增速高于2005年同期3.3个百分点。
随着中国电力供应的逐步宽松以及国家对节能降耗的重视,中国开始加大力度调整火力发电行业的结构。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课程设计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课程设计题目:2*300MW火电厂主接线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电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源,主要是可以方便、高效地转换成其它能源形式。
电力工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
而火力发电是电力工业发展中的主力军,截止2006年底,火电发电量达到48405万千瓦,越占总容量77.82%。
由此可见,火力电能在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
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及发电厂、变电所本身的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
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配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某火力发电厂的设计,主要是对电气方面进行研究。
对配有2台300MW汽轮发电机的火电厂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主要完成了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包括电气主接线的形式的比较、选择;主变压器、启动/备用变压器和高压厂用变压器容量计算、台数和型号的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和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并作了变压器保护。
通过对本次的设计设计,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更加稳固了理论知识。
关键词:发电厂;火电厂;电气主接线;目录摘要 (2)发电厂课程设计任务书 (4)第一章引言 (5)1.1研究背景及意义 (5)1.2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及形式 (6)第二章电气主接线设计 (8)2.1设计步骤 (8)2.2设计方案 (8)2.3方案分析 (8)第三章厂用电设计 (10)3.1厂用电 (10)3.2厂用电分类 (10)3.3厂用电设计原则 (11)3.4厂用电源选择 (11)3.5厂用电接线形式 (12)第四章电气设备的选择 (13)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则 (13)4.2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器 (13)4.3按短路情况校验 (14)4.4断路器的选择 (15)4.5隔离开关的选择 (15)4.6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5)4.7电缆的选择 (17)第五章设计感想 (18)发电厂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2*300MW火电厂主接线设计设计原始资料:1、厂用电为总容量7%2、两台主变3、220KV 5回出线4、110KV 7回出线设计内容:1、对水电站电气主接线进行论述2、选择水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并说明3、对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选型计算,校验计算4、主要点短路电流计算5、对主变保护进行论述设计要求:1、主接线论证,方案比较2、主接线设计正确3、设备选型科学并有依据4、图纸规范5、独立完成6、参阅相关资料设计时间安排:1、主接线初步设计1天2、短路电流计算1天3、设备选择2天4、汇制图纸书写说明书2天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之一,是一种将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等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这个二次能源的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其他各部门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其发展水平是反映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电力是工业的先行,电力工业的发展必须优先于其他的工业部门,整个国民经济才能不断前进。
近几年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电力工业超常规发展,每年装机容量超过6000万千瓦,30万千瓦、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成为我国电网的主力机组,百万千瓦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已经在建。
目前,我国30万千瓦、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机组,70万千瓦的水力发电机组,在国际招标中中标成功率大于90%以上。
这几年电力工业之所以能飞速发展,其重要原因是,为中国电力市场提供的火力发电设备主要立足于国内生产。
这一观点得到国内各发电公司以及电厂老总们的认同。
今天电气制造企业的国内用户率已达到75%以上。
但是我国人均用电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完成其工业化进程国家的电力指标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我国用电远低于国际水平.因此我国电力工业必须持续,稳步地大力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电源建设,搞好“西电东送”,确保电力先行,另一方面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厂网分家。
本设计要求能运用电机、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本次设计做了充分的知识原料准备。
1.2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及形式要求:(1)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安全可靠是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停电不仅使发电厂造成损失,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带来的损失将更严重,往往比少发电能的损失大几十倍,至于导致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产品报废、城市生活混乱等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因此,主接线的接线形式必须保证供电可靠。
(2)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方便性主接线不仅正常运行时能安全可靠地供电,而且在系统故障或设备检修及故障时,也能适应调度的要求,并能灵活、简便、迅速地倒换运行方式,使停电时间最短,影响范围最小。
(3)具有经济性在主接线设计时,在满足供电可靠的基础上,尽量使设备投资费和运行费为最少,注意节约占地面积和搬迁费用,在可能和允许条件下应采取一次设计,分期投资、投产,尽快发挥经济效益。
(4)具有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在设计主接线时应留有余地,不仅要考虑最终接线的实现,同时还要兼顾到分期过渡接线的可能和施工的方便。
形式:1)单母线及其分段或带旁路的单母线接线A 单母线:特点是整个配电装置只有一组母线,所有电源和出线都在同一组母线上。
有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少、运行操作且有利于扩建等优点,但可靠性及灵活性较差。
适用于出线较少、电压等级较低6~10kv的配电装置。
B 单母线分段:段数分得越多,故障是造成的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的断路器的数量越多,且配电装置和运行也越复杂,通常以2~3段为宜。
这种接线广泛用于中、小容量发电厂和变电站的6~10kv接线中。
C 单母线带旁路接线:断路器经过长期运行和切断数次短路电流后都需要检修。
为了能使采用单母线分段的配电装置检修断路器时,不至中断该回路供电,可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有专用旁路断路器的旁路母线接线,这可以极大地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但会增加爱一台旁路断路器的投资。
2)双母线及其分段或带旁路的双母线接线A 双母线:有两组母线,一组为工作母线,一组为备用,任一电源和出线的电路都经过一台断路器和两组母线隔离开关分别与两组母线连接,提高可靠性和灵活性。
便于扩建,但接线比较复杂,隔离开关数目多,增大投资。
适用于A:35-60KV出线数目超过8回;B:110-220KV出线数目为5回以上。
B 双母线分段:为缩小母线故障的影响范围,用分段断路器将工作母线分段,每段用母联断路器与备用母线相连,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但投资较多。
适用于配电装置进出线总数达10-14回时,一组母线分段,配电装置进出线总数达15回以上时,两组母线分段。
C 双母线带旁路接线:双母线接线可以用母联断路器临时代替出现断路器工作,但出线数目较多时,母联断路器经常被占用,降低了工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为此可以设置旁路母线。
3) 一台半断路器接线每一路经一台断路器接至一组母线,两回路间设一联络断路器,形成一个“串”,两回路共用三台断路器。
接线特点:A:3/2接线兼有旁路环行接线和双母线接线的优点,有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B:与双母线带旁路相比它的配电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少。
C:隔离开关仅做隔离电源用,不易产生误操作。
第二章电气主接线设计2.1设计步骤电气主接线的一般设计步骤如下:(1)对设计依据和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2)选择发电机台数和容量,拟定可能采用的主接线形式;(3)确定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4)厂用电源的引接;(5)论证是否需要限制短路电流,并采取什么措施;(6)对选出来的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综合比较,确定最佳主接线方案。
2.2设计方案300MW发电机G-1,G-2采用单元接线通过双绕组的变压器与220KV母线相连,220KV电压级出线为5回,因此其供电要充分考虑其可靠性,所以我们采用双母线接线。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断路器检修时,不影响对系统的供电,断路器或母线故障以及母线检修时,减少停运的回路数和停运时间,保证了可靠的供电。
有原始资料可知发电机不与110KV的母线相连,且110KV电压出线为7回,故在220KV、110KV及厂用电6KV的三个等级上采用的联络变压器为三相三绕组变压器相连,110KV母线采用双母接线。
2.3方案分析可靠性:1)接线简单,设备本身故障率少;2)故障时,停电时间较长。
灵活性:1)运行方式相对简单,灵活性差;2)各种电压级接线都便于扩建和发展。
经济性:1)设备相对少,投资小。
电气主接线图:第三章厂用电设计3.1厂用电发电厂中为了保证主要设备正常运行设置了许多辅助机械设备,它们大都是由电动机拖动的。
数量多,容量大小不等,这些电动机以及运行、操作、试验、修配、照明等用电设备的总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或自用电。
厂用电系统的可靠性,对发电厂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都有直接的影响。
任何情况下,厂用电都是最重要的负荷,必须能满足发电厂正常运行、事故处理和检修试验等的需求,尽量缩小厂用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影响范围,避免因此造成全厂停电事故。
厂用电耗电量占同一时期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
一般凝汽式火电厂厂用电率为5%~8%,热电厂为8%~10%,水电厂为0.5%~2%。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
降低厂用电率即可降低发电成本,增大对系统的售电量,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3.2厂用电分类(1)I 类负荷短时停电会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安全,机组停运或出力降低的负荷。
如火电厂中的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吸风机、送风机、给粉机以及水电厂中的调速器、压油泵、润滑油泵等。
通常设置两套设备,互为备用,分别接到两个独立电源的母线上。
要求有两个电源供电,采取自动投入方式。
(2)II类负荷允许短时停电(几秒至几分钟),但较长时间的停电有可能损坏设备或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如火电厂中的输煤设备、工业水泵、疏水泵、灰浆泵和化学水处理设备,水电厂中的吊车、整流设备、漏油泵等。
Ⅱ类负荷一般由两段母线供电,采用手动切换。
(3)III类负荷允许较长时间停电而不会直接影响生产。
如试验室、油处理室及中央修配厂的用电设备等。
由一个电源供电。
(4)事故保安负荷在200MW及以上机组的大容量电厂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在事故停机过程中及停机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必须保证供电,否则可能引起主要设备损坏、重要的自动控制失灵或危及人身安全的负荷,称为事故保安负荷。
(5)不间断供电负荷在机组运行期间,以及正常或事故停机过程中,甚至在停机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连续供电并具有恒频、恒压特性的负荷,称为不间断供电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