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 格式:ppt
- 大小:161.51 KB
- 文档页数:14
电气主接线主要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应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为首要原则。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电流、电压等参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使用足够大的导线截面以减小电阻、安装过流保护器和漏电保护器等。
2.可靠性原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应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要选择质量可靠的电气元件和连接器,避免接线松动、接触不良等问题,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防水、防尘等。
3.实用性原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应便于操作和维护。
要合理布置接线盒、开关箱等设备,使其易于接线和检修。
同时要做好标识和记录工作,方便后续的操作和维护人员了解电路的结构和参数。
4.灵活性原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方便后续的扩展和改造。
要留出一定的余量,以适应后期动力负荷的增加和设备布局的变化。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回路之间的相互影响,合理安排电缆线的敷设和引出。
5.经济性原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应尽量节约材料和成本。
要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选择适当的导线和电缆规格,避免浪费。
在布线上要尽量减少开挖和穿墙的次数,减少工程量。
6.规范性原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要熟悉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如《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确保设计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7.整体性原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应与整个电气系统相协调。
要与其他配电设备、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等进行协调,确保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与其他部分的配套工作能够有效衔接,以提高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涉及到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灵活性、经济性、规范性和整体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电气主接线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目录第一章电气主接线及设计 (1)第一节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和程序 (1)第二节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 (4)第三节发电厂厂用电系统 (9)第二章发电机的运行 (10)第一节发电机基本结构 (10)第二节发电机的运行 (16)第三节发电机的典型操作 (19)第四节发电机常见的异常及故障处理 (22)第五节汽轮发电机运行中的检查和维护 (23)第三章变压器及其运行 (24)第一节变压器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24)第二节变压器的运行 (30)第三节变压器的监视和操作 (31)第四节变压器的异常及故障处理 (32)第四章高低压开关设备及互感器 (35)第一节高压断路器 (35)第二节隔离开关 (41)第三节互感器 (44)第五章励磁系统 (47)第一节发电机励磁系统 (47)第二节节励磁系统的结构 (49)第三节励磁系统的运行及操作 (49)第四节发电机一变压器组继电保护装置 (50)第六章继电保护及二次控制 (51)第一章电气主接线及设计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要环节。
本章以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为中心,从工程观点出发,介绍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典型接线形式以及主要设备的作用、配置原则,并对变压器选择、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综合阐述了各种类型发电厂或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特点和主接线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并举例说明。
电厂电气系统分为一次系统、二次系统:一次系统——生产、分配、变换、消费(例如厂用电)、输送(个别电厂)电能二次系统——对一次系统进行测量、控制、保护调节第一节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和程序电气主接线是由电气设备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
用规定的电气设备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详细地表示电气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的单线接线图,称为主接线电路图。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
标签:主接线;要求;原则1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1.1 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生产和分配的首要要求,停电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带来巨大的损失,往往比少发电能的损失大几十倍,导致产品报废、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
因此,主接线的接线形式必须保证供电可靠。
因事故被迫中断供电的机会越小,影响范围越小,停电时间越短,主接线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研究主接线可靠性应注意的问题如下:(1)考虑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应与系统要求相适应。
(2)变电所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
现代化的变电所都接入电力系统运行。
其接入方式的选择与容量大小、电压等级、负荷性质以及地理位置和输送电能距离等因素有关。
(3)变电所的运行方式及负荷性质。
电能生产的特点是发电、变电、输电、用电同一时刻完成。
而负荷类、类、的性质按其重要性又有类之分。
当变电所设备利用率较高,年利用小时数在以上,主要供应类、类负荷用电时,必须采用供电较为可靠的接線形式。
(4)设备的可靠程度直接影响着主接线的可靠性。
电气主接线是由电气设备相互连接而组成的,电气设备本身的质量及可靠程度直接影响着主接线的可靠性。
因此,主接线设计必须同时考虑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故障率及其对供电的影响。
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大容量机组及新型设备投运、自动装置和先进技术的使用,都有利于提高主接线的可靠性,但不等于设备及其自动化元件使用得越多、越新、接线越复杂就越可靠。
相反,不必要的接线设备,使接线复杂、运行不便,将会导致主接线可靠性降低。
因此,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是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在运行中可靠性的综合。
1.2 灵活性电气主接线应能适应各种运行状态,并能灵活地进行运行方式的转换。
不仅正常运行时能安全可靠地供电,而且在系统故障或电气设备检修及故障时,也能适应调度的要求,并能灵活、简便、迅速地倒换运行方式,使停电时间最短,影响范围最小。
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求与原则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1)可靠性电能产生和传送的特殊性,不能存储,生产和使用同时进行,所以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出现问题。
因此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应当放在首要位置。
变电站是电能传输分配的主要环节,主接线的可靠性也应该首先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主接线可靠性关系到的几个方面:①发电厂和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②用户的负荷性质和类别;③设备制造水平及运行经验等因素。
主接线可靠性的要求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断路器检修时,对供电的影响。
②当设备检修时,影响的供电区域大小,停电的长短。
能否满足一二级负荷的用电需求。
③变电站全部停运的可能性。
(2)灵活性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设备检修时,应使停电时间最短,影响范围最小,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调度灵活、操作方便、检修安全、易于扩建。
(3)经济性通常情况下,设计应经济、合理、可靠、灵活。
主要从降低投资,少占地,降功损等方面考虑。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1)确定本设计变电站在系统中起的作用(2)确定变压器的运行方式(3)合理地确定电压等级(4)变电所的分期和最终建设规模(5)开关电器的设置(6)电气参数的确定110kV 侧电气主接线设计本变电站选用2台主变,其高压110kV 侧是两回不同进线,高压110kV侧采用全桥的主接线方式,为了提高对低压供电侧的供电可靠性以及操作方便。
10kV 侧电气主接线设计由原始数据,变电站供电共9个负荷,总计16 条出线,带2 条出线的负荷共 7 个。
有高要求的供电可靠性,故而低压10kV 侧用单母分段接线。
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来分段,当某段母线出现故障时,分段断路器会自动分离这段母线,从而保证了另一段母线的正常运行,不会导致重要用电用户停电,而两段母线同时故障的几率很小,可以不予考虑[4]。
110kV 变电站主接线形式110kV 侧采用全桥的主接线方式。
共有2回不同进线WL1 和 WL2,其中进线WL1线路型号为LGJ185,长度为25公里,上一级变电站母线的短路容量为1200MVA;进线WL2线路的型号为LGJ185,长度为 20公里,上一级变电站母线的短路容量为1000M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