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 球 运 动
- 格式:docx
- 大小:21.69 KB
- 文档页数:2
毽球的运动特点与锻炼价值800字毽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激烈性、包容性和趣味性的团体运动,其主要特点是技巧性强、速度快、反应灵敏、灵活度大。
毽球不仅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更是一种团队协作和战术应用的综合运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毽球运动的运动特点与锻炼价值。
一、运动特点1. 技巧性强毽球运动需要掌握基本的球技,如踢毽子、接毽子、传毽子、转毽子、抛毽子、踩毽子等。
这些技能需要不断训练和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2. 速度快毽球运动需要迅速反应和灵敏敏捷的身手。
比赛中球员需要快速移动,反应迅速,躲避对手的进攻,同时也要在场地内寻找队友和射门得分。
3. 灵活度高毽球运动需要球员灵活地移动身体,如跳跃、侧身、左右跑动、变向等,需要非常好的身体平衡和力量控制。
4. 团队协作性强毽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需要球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默契。
球员必须懂得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完成进攻和防守。
二、锻炼价值1. 增强心肺功能毽球运动需要球员快速移动、短跑、跳跃等动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能。
2. 锻炼协调性毽球运动需要球员在跳跃、转身、扭腰等动作中完成平衡和协调,可以开发和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性。
3. 提高反应能力毽球运动需要球员快速反应,在竞技中及时地找到合适的位置和完成对手球员的防守和进攻,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灵敏性。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毽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需要球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默契,培养了球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改善心理状态毽球运动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和可玩性,可以使人们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和焦虑,缓解心理状态。
总的来说,毽球运动具有技巧性强、速度快、灵活度高、团队协作性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心肺功能、协调性、反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心理状态。
因此,毽球运动是一项既有趣又有益的运动方式。
毽球⏹介绍毽球运动的概况以及对身体健康的价值。
⏹掌握毽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
了解一些毽球运动的基础配合和简单战术。
⏹初步掌握毽球运动的特点及教法了解一些毽球运动的规则。
毽球竞赛方法⏹(一)非正式比赛⏹比赛时双方各上场3人(以团体赛为例),由发球方从靠近端线的1号位队员(如图)在发球区内抛球用脚踢到对方场内即为比赛开始。
在比赛中,对方场区接球时最多只能有三人共击球四次,每人最多只能连踢(包括一触一踢)2次,否则判为犯规,由对方发球或得分。
手、臂触球或身体触网均属违例。
比赛中,毽球不能明显停在身体某个部位,否则判为持球,头攻球必须在限制线以外起跳攻球才有效,否则为犯规。
若比赛过程中,发球未过网,触球、落在界外等均属发球队失误,则判由对方发球,接发球队未能接住对方发球,应判对方得1分,掌握发球权一方可连续发球至本方失误,则由对方发球。
凡赢得发球权的队的队员应该先按顺序时针方向(如上图)依次轮换一个位置。
由轮换到1号位队员发球比赛。
毽球比赛不受时间限制。
某队先得15分并至少比对方多得2分时为胜一局。
如在一局比赛中双方各得14分,比赛继续进行,直到某队先超过2分(即16:14或17:15)时,才算一局结束,双方交换场地后再进行比赛,比赛均采用三局两胜制,若甲、乙两队各胜一局,则第三局采用每球得分制,不用争夺发球权,到15分即判胜一局。
⏹(二)正式比赛⏹比赛设男、女团体(三人制),男、女单人,男、女双人,男女混合双人共七个项目。
⏹团体、双人和混合双人赛的赛场场地11.88米,宽6.10米,单人比赛场地11.88米,宽5.18米,场地上空6米以内(由地面计算)和场地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障碍物。
除每局得分制不一样,规则与竞赛方法与上述非正式比赛一致,各项比赛采用三局两胜每球得分制,团体赛每局21分,其他各项目每局15分,如在一局比赛双方比分是20平或14平,比赛应继续进行,直至某队领先2分,(即22:20或16:14)时,方为胜一局。
毽球基础掌握踢毽和接毽技巧毽球是一项流行的体育运动,要想在毽球场上发挥出色,基础技巧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踢毽和接毽的技巧,帮助读者提高毽球水平。
一、踢毽技巧踢毽是毽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下面将介绍踢毽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1. 准备步骤首先,站立于场地中央,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曲,身体保持平衡。
将毽球放在一只手掌上,稍稍提高到大腿中段的位置。
这是你准备踢毽的起始姿势。
2. 踢毽动作双脚用力蹬地,身体向上跳起。
同时,用踢毽用的脚将毽球踢起,使毽球在空中保持一定高度(一般大致与胸部平齐)。
注意踢球时的力度要适中,不要过猛或过轻,以免影响球的稳定性。
3. 着地姿势在踢毽动作完成后,立即做好着地准备。
屈腿,身体稍微前倾,使整个身体稳稳地落地。
注意保持身体平衡,以便进行下一次动作。
二、接毽技巧除了踢毽,接毽也是毽球运动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接毽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1. 准备动作站立于场地中央,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曲,身体保持平衡。
双手自然下垂,放松状态。
注视着即将袭来的毽球,做好接球的准备。
2. 眼观球当毽球飞至你附近时,紧盯着毽球,用眼睛追踪球的轨迹。
通过观察毽球的速度和方向,你可以更好地预判球的落点,提前作出接球的动作。
3. 接球动作当毽球落到适合接球的高度时,迅速将双手伸向毽球。
双手要保持松软,掌心稍微上翘。
接住毽球后,用手指轻轻夹紧球体,保持稳定。
4. 保持平衡在成功接球后,你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以便将球传递给队友或进行下一次动作。
身体重心要均匀分布在双脚上,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曲,保持稳定状态。
通过学习和不断练习上述的踢毽和接毽技巧,相信你能够在毽球运动中表现出色。
不过,记住,技能的掌握需要时间和耐心,因此请保持积极的态度,坚持不懈地练习,相信你会取得进步的!总结:总的来说,踢毽和接毽是毽球场上非常重要的基础技巧。
通过正确的姿势、准备动作和动作要领的掌握,我们可以提高毽球的水平和球技技术。
毽球运动的特点及益处(一)毽球运动的特点毽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
它集羽毛球的场地、足球的脚法、排球的规则、踢毽球的技巧于一身。
因为其准确而细腻的技巧性,花样百出的踢法而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参与者;更因为其一定的对抗性和其他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学生和群众的喜爱。
在当今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运动、提倡全民健身的浪潮中,毽球运动以它特有的功能和独具的魅力,在运动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总的来说,毽球运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毽球的特点之“大众性”“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是青少年,热点是老年,难点是中年。
毽球运动对这三种不同年龄的人均适合。
青少年可以组成队伍进行毽球比赛,体会其对抗性;而中、老年则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素质条件来自由选择运动量。
我们知道腰腿不便在老年人群中是最为常见的慢性病,而踢毽子的基本运动都在腰腿。
研究表明经常适度进行踢毽运动,对舒筋活血,延年益寿,都有一定的效益。
《体育报》也曾多次报道了坚持踢毽球,恢复了健康和延缓衰老的实例。
踢毽球对男女老少都适宜,点滴时间也可以利用。
对于老年人和一些慢性病的患者,则可以选择不十分激烈的动作进行锻炼和健身,长期坚持下去是百利而无害的。
2.毽球的特点之“普及性”参与毽球运动几乎没有什么门槛和条件可言,因为毽球运动的动作简单。
虽然活动形式和踢法多种多样,但是非常易学和掌握。
因为它的娱乐和休闲性使得毽球运动对于年龄、性别、技术水平、身体条件及参与人数没有什么限制和要求。
加之毽球运动难度可高可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同时毽球练习者能在自身的年龄、身体素质情况、健身需要的基础上进行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毽球踢法。
而若是专业的毽球运动员,或者是对自身的要求较高的人,对于毽球运动中的技术动作,可以严格来规范动作。
若只是业余爱好,或者仅是出于娱乐和健身的需求,那么对于这些个中技术动作完全可以放宽要求。
毽球运动对运动的场地和气候基本没有什么要求。
场地几乎不受限制,只要是稍微平坦的地方即可展开运动,室内、室外均可进行。
毽球活动策划书篇一:毽球比赛策划书毽球比赛策划书时间:来源:任务易圈子一、活动名称及举办单位活动名称:广东金融学院第五届“飞燕杯”毽球赛主办单位:广东金融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承办单位:广东金融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毽球协会二、活动详细内容(一)活动时间xx年11月14、15日活动地点校排球场第一、二号场活动对象毽球协会全体会员及全院毽球爱好者活动项目三人毽、三人传球、单人踮球三人毽预计有20支队伍参赛,以三人一队自由组队,队员总数不超过六人(不包括教练)。
首轮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小组单循环赛,每小组前两名进行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及决赛。
比赛规则详见附件二。
三人传球预计有10支队伍参赛,以三人一队自由组队,两人传球不得连续超过三次,比赛以传球次数多者为胜。
单人踮球预计有20人参赛,比赛以踮球次数多者为胜。
(五)活动具体流程:1、10月28、29、30日接受参赛队伍报名2、11月5日参赛队伍抽签分组3、11月14日上午8点30-9点40:嘉宾入场及开幕仪式4、11月14日9点40-10点:毽协精英表演赛5、11月14日10点-17点:小组循环赛(12点-14点午休)6、11月15日上午9点-11点30: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及决赛7、11月15日11点30-12点:颁奖暨闭幕仪式(六)参赛报名方式1、10月28、29、30日分别在七栋教学楼前和迎福公寓门口设点接受报名。
在指定报名日期内可进行上报名,将参赛项目、参赛队员姓名及联系方式发送到比赛奖项设置本次比赛各项目设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奖励证书和奖品。
(八)参赛要求1、参赛队员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按时提交报名表及按时检录,否则以弃权处理;2、参赛队伍不得在比赛过程中临时更换参赛队员,若出现此情况则取消参赛资格;3、参赛队员须为本院师生,不得请校外人员参赛,若出现此情况则取消参赛资格。
篇二:踢毽球活动策划书踢毽球活动策划书(一)为了更好的发扬我们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举办一次踢毽子比赛。
健身运动中毽球的基本战术毽球战术,即在比赛中有组织、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合作或者是个人行动。
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战胜对手,从而赢得比赛。
战术的采用以毽球运动规律为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毽球规则加以合理运用,具体情况不同而做出临场变化。
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是毽球基本战术的最为基本的两大类。
个人战术,即是指运动员个体对临场情况做出判断而后有目的地运用个人战术的过程。
接发球进攻、接扣球进攻、接拦网球进攻和接传球进攻是毽球集体战术的四个基本战术系统,分类的方法基于对方来球的特点的不同,以及本队先防后攻的规律,防守阵型和进攻战术阵型又是每个集体战术的两个不同的战术阵型,每个战术阵型又包含各式各样的不同的战术打法。
(一)集体战术1.进攻战术(1)“一、二”配备场上三个队员包括一个主攻手、两个二传手,这样的阵型就是“一、二”配备。
在这种阵容配备的运用中,接发球的工作一般不能是主攻手,那么接发球的工作自然而然就由两个二传手交替完成。
这样的好处在于明确了分工,使得进攻变得有条不紊。
若是本队中的主攻手比较高大,并且有条件打高举高打打法,那么这种进攻战术是比较适合的。
(2)“二、一”配备“二、一”阵容配备有三个队员,包括主攻手、副攻手、二传手。
这种阵容配备中,接发球的任务不是由主攻手完成,而是由副攻手、二传手交替完成,即交换二传的角色。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使得攻球的样式千变万化,同时运动员之间也可以相互掩护、互相攻球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并且队员之间可以相互配合、互相掩护——这是此种战术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优势。
有一系列进攻战术,如打交叉、掩护等比较适合这种战术。
(3)“三、三”配备“三、三”阵容配备,顾名思义,也就是说有三个队员上场,但是这三个人并没有明确的分工,接发球的工作由三个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就是说他们既是攻球手又是二传手。
在这种阵容配备中,队员们的接球站位方式往往为倒三角形,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每个队员都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来进行个人水平的出色发挥。
抓好特色毽球毽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脚法、踢毽子的技巧于一身,以其熟练、准确、细腻的技巧性,快速多变、激烈反复的对抗性,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参与者,在当今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运动和教育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热潮中,毽球运动以它特有的功能,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学校地处老矿区,由于娱乐、竞技是毽球运动的特有功能,所以企业职工、家属都非常喜欢毽球运动,每天清晨和傍晚,在健身场所、草坪、空地、楼群之间都有大批的毽球爱好者在一起踢毽球。
这种活动形式直接或间接的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使广大的学生队伍也来到毽球运动中来。
学校针对这种现状,及时做出规划,决定把毽球运动作为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近几年来我校就开始向毽球特色这方面发展,提出了把毽球为体育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全校每人一毽为口号,创办毽球特色项目为学校宗旨。
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点:一、制定合适的毽球教学计划和校本课题体育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建设是学校的品牌,我校以毽球为体育特色,如何搞好毽球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保证毽球运动的正常开展,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毽球运动发展规划及学期教学计划,以及每课时的教学计划和训练计划并做好记录,每学期、每学年做好总结。
我们在一年级到六年级教材中安排了合适的毽球教学内容,改编出适合学生开展的踢毽方式和技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校本课题。
学校开展“三个一”的踢毽要求:每周三体育活动课踢毽;每天上下午大课间后十分钟踢毽;每人都要有一毽。
学校体育课每学期将按照新课标的课程安排,每周要有一节毽球教学课,教学内容由体育组合理安排,其他课时按照课程安排教学。
在毽球教学中分为高(五、六)、中(三、四)、低(一、二)三个年段为教学层次,合理分配学校的体育场地,保证高中年级能够在毽球场地进行教学,低年级在其他地方进行自踢毽练习,保证学校的教学过程有序,教学内容的多项选择性。
76作者简介:韩坤键(1988.11.25-),男,汉族,河南信阳人,信阳农林学院,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助教,博士在读。
浅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毽球运动与学校毽球运动的结合及发展研究韩坤键 信阳农林学院摘要:毽球运动历史悠久,具有其独特魅力,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颗明珠,至今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本文从毽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作为切入点,探析出此运动具有的独特价值,并根据学校毽球运动的现状提出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毽球运动与学校毽球运动相结合发展的设想,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毽球运动与学校毽球运动相结合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为学校开展毽球运动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毽球运动;学校毽球运动;结合;发展毽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这颗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灿烂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现如今成为各地运动场上的一个新的锻炼项目。
随着毽球运动发展的不断成熟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毽球运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不仅有利于毽球运动的继承和传播,而且还能够有效储备我国毽球竞技运动中的实力。
一、毽球运动起源与发展(一)毽球运动起源毽球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也是目前流传最广,普及度相对较高的传统项目之一。
毽球的前身是蹴鞠运动,从汉代开始主要盛行于青少年中,据古籍中记载,毽球运动流行最广的是在六朝隋唐期间。
《帝京景物略·唐释道宣僧传二帙卷十九佛陀禅师传》中有云:“入洛将度有缘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反踢蹀随,一连五百,众人惊异而观之。
佛陀因见惟曰。
此小儿世戏有工”。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写到:“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
从文料史载中可以直接反映出在古代青少年对踢毽子的喜爱。
(二)毽球运动的发展踢毽子正式更名为毽球运动是在1984年,并且国家体委在结合毽球运动的特点与技术风格之后,整理编写了毽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同时也将毽球运动首次列为体育的竞赛项目之中。
水平五高一年级毽球运动单元教学计划枣庄九中时召兰一、单元设计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宗旨,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核心,同时响应全面健身的口号,唤起学生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根据全面提高学生体能的教学目标确定学生比较喜欢的毽球运动项目,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对毽球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单元设计构想本单元学习内容多,包括毽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毽球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等,教学难度大,为解决该问题,我们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设计教学流程时,以毽球基本技术教学内容为主线,以游戏、教学比赛、素质训练及测试等辅助教材进行练习;整个教学流程强调趣味性、智慧性、多样性和实效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融入到课堂中;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材分析毽球运动是从中国民间的踢毽子演变发展而来的,是中国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之一,1984年毽球被列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
由于毽球运动项目投入成本低,参加人数可多可少,练习形式多种多样,加之它的观赏性、竞技性使它极易推广,尤其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现代毽球运动包括花毽与网毽两大部分,网毽是在花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花毽的观赏性、趣味性基础上增加了对抗性,溶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于一身,是一项新兴的隔网对抗项目。
毽球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毽球移动、发球、起球、踏球、勾球、篮网基本技术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反应、灵敏、协调等体能,传球基本技术和比赛战术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配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经常参加踢毽子运动不仅可以使下肢肌肉变得有力,韧带富有弹性、关节灵活,而且可以使心肺系统得到全面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肠胃消化,还能调节视力,中学生利用课间和课余时间踢一会毽子可以调节脑神经,提高学习效率。
毽球运动
一、毽球的发展史
踢毽子,是在中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
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
在古都北京,踢毽子还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翔翎。
踢毽子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是何人首创?这早就是我国体育专家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有一种传说认为;毽“创自辕黄帝”。
当时叫“毱”,不叫毽,是练习武士的一种器具。
“毱”在中华大字典中解释为“皮毛丸”显然,“皮毛丸”与毽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又一传说认为:
“创自岳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质,抛足而戏,以释军闷。
”此种传说没有可靠的佐证,而且,“箭”与“毽”又不相同。
也是不足为信的
二、毽球运动•1、准备姿势,是运动员在场上未接球时身体的一种等待状态,保持良好的姿势,是使身体能随时在瞬间由静变动,由被动的状态变主动状态的关键。
准备姿势一般分两种:
•(1)左右开位站势。
这种站势使运动员能从静止状态快速转向左右的移动的状态,尤其用在比赛的防守过程的站势当中。
•(2)前后开位站势。
这种站势使运动员能从静止状态快速转向前后的移动状态,较多应用在比赛过程中的接发球和防守当中。
注意后脚跟离地,身体重心要向前移,随时保持静中带动的状态。
•2、步法是移动的灵魂,没有纯熟的步法移动技巧,在比赛中就不能变被动为主动。
步法移动一般有八种。
分别为前上步,后撤步,滑步,交叉步,并步,跨步,转体上步,跑动步。
只有熟悉各种步法的移动运用,在比赛中才能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
•
3、基本脚法•(1)脚内侧踢球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摆,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小腿向上摆,踢毽时踝关节发力,脚放平,用内足弓部位踢球。
在运用上主要多用在传接球方面,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球员,无论是一传手、二传手或是攻球手,都必须熟练,稳定地掌握好脚内侧球。
•(2)脚外侧踢球要稍侧身,向体侧甩踢小腿,勾脚尖,用脚外侧踢球。
注意要想获得较底的托球点,必须要使支撑脚做适当的弯曲。
还要注意身体重心应放在支撑脚上。
•(3)脚背踢球用脚背踢球,一般用正脚背,要注意绷脚尖和抖动脚腕发力击球。
此踢球的技术是相对其他基本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主要动作要求不但要快,还要求有一定的准度,一旦抖动脚腕发力击球的节奏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完成踢球的质量。
•( 4 )触球在身体膝关节以上部位的踢球都叫触球。
但又可以分为大腿触踢球,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
大腿触踢球时,要注意抬大腿迎球,放松小腿,用大腿正面前段击球。
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都要注意触球时将腹部、胸部或头部要稍微向前去主动迎接球,并控制球落在自己的前方,然后用脚将球踢出。
•4、发球
•发球动作一般有三种:
脚内侧发球,脚正背发球,脚外侧发球。
脚内侧发球的时候要抬大腿带小腿,用内足弓部位向前上方送髋推踢。
奇特点是既稳又准,破坏性强。
脚正背发球时要注意绷脚尖,用正脚背向前上方发力挑踢,它的特点是平、快、准。
脚外侧发球时要注意稍侧身站位,
绷脚尖,用脚外侧发力扫踢,其发球的特点是既快又狠,攻击力强。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又是一项进攻技术,发球的时候可以采用盯人、找空、压后、吊前等手段发出各种战术球,以达到破坏对方组织进攻或直接得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