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50
功能基因的筛选和研究近年来,人类对基因的研究和了解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对功能基因的筛选和研究。
功能基因指的是能够影响个体生命活动和生理特征的基因,可以对病理或非病理性特征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这些基因不仅对个体及其后代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研究人类基因组的全貌和进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功能基因的筛选方法功能基因的筛选通常分为两种方法:关联分析和功能分析。
关联分析是基于群体级别的研究,寻找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与某种特定生理表现之间的相关性。
而功能分析则更注重基因本身的功能研究,包括编码的蛋白质结构、调控机制以及影响的途径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这两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具体问题进行选择和综合运用。
关联分析是较为主流和成熟的功能基因筛选方法之一。
在关联分析中常使用的技术有GWAS(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家系关联分析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等。
GWAS是目前关联分析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其通过遗传变异与特定表型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来鉴定功能基因。
当发现某些不同个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时,就可以对这些差异所在的位置进行定位和识别。
除了GWAS,家系关联分析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等方法也有其优势。
家系关联分析适用于家族性疾病的研究,可以鉴定在特定家族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某些基因变异,从而确定与该疾病有关的功能基因。
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则可以寻找复杂疾病和相关基因之间的联系。
功能分析则更注重基因本身的研究和验证。
这种方法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技术,通过对基因本身的结构、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和调控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来鉴定并确认与其相关的生理表现。
在最近的研究中,功能分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诊断和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功能基因研究的意义功能基因筛选和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个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管理,也对基因组的组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过程中,功能基因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
研究基因功能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以下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般流程:1. 基因选择:确定要研究的基因。
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
基因功能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
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和时空(发育期或梯度药物处理浓度,不同组织/器官)表达谱;
2.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调控(可以通过genomewalkingPCR或通过已有的资源库寻找该基因的启动子等转录调控区域,通过单杂交或ChIP等技术,寻找该基因的转录调控蛋白)
3.细胞生化水平的功能研究(也就是蛋白蛋白作用复合体的寻找验证,具体方法有酵母双杂交,GSTpulldown,co-IP,BRET,FRET,BiFc等等,对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做一个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定位)
4.gain-of-function&loss-of-function:也就是分别在细胞和个体水平,做该基因的超表达和knockdown(或knockout),从表型分析该基因的功能.
功能研究应从完整的分子-细胞-个体三个层次研究,综合分析.
关于基因的表达和定位,可以这样去做:
1.mRNA水平检测基因表达:选择表达目的基因的组织/细胞(发育不同时期、机体不同部位、加处理因素...),提取RNA,反转录,做RT-PCR或realtimeRT-PCR,检测基因的表达情况/变化。
(或者以northernblot、Rnaseprotectionassay方法,检测基因的mRNA 表达情况/变化。
)
2.蛋白质水平检测基因表达:选择相应的组织/细胞,以Westernblot、免疫组化(OR免疫荧光)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3.检测目的蛋白的细胞定位:将目的基因克隆至带荧光标签(如GFP)的表达载体,在适合的模式细胞中表达,在活细胞中观察蛋白的细胞定位。
基因功能研究的具体步骤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超级神奇的基因功能研究的那些事儿。
咱得先搞清楚要研究的是哪个基因,就像你要了解一个新朋友,得先知道他叫啥。
这一步呢,就需要从茫茫的基因海洋里把咱们的“目标基因”给揪出来。
可以通过各种高大上的技术,比如基因测序啥的。
揪出来之后,就得看看这个基因在细胞或者生物体里到底在啥地方待着。
这就好像要知道你的朋友平时喜欢在哪活动一样。
科学家们会用一些特别厉害的染色方法或者显微镜技术,把基因的位置给找出来。
然后呢,还得研究这个基因和其他基因之间的关系。
它是不是有一群好“基友”,大家一起合作完成重要的任务?还是它特立独行,自己玩自己的?这就得通过一系列复杂又有趣的实验来搞明白。
再说说基因的突变吧。
有时候基因会发生一些小变化,就像人会偶尔犯个小错误一样。
咱们得看看这些小错误会给基因的功能带来啥影响,是变得更强大了,还是直接“罢工”了?
还得把咱们研究出来的这些结果,放到实际的疾病或者生物现象中去验证。
看看这个基因是不是真的和某些病有关系,能不能成为治疗疾病的新靶点。
啊,研究基因功能就像是一场刺激的冒险,充满了惊喜和挑战。
科学家们就像超级侦探,一步步揭开基因的神秘面纱,为人类的健康和未来努力探索着!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超级酷?。
生物信息学中的基因组分析与功能预测方法研究简介:生物信息学是研究生物学数据的收集、存储、检索、分析和解释的一门学科,它结合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的知识。
基因组分析和功能预测是生物信息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旨在了解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和功能。
一、基因组分析方法基因组分析是对生物体中的基因组结构和组成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基因组分析方法。
1.基因组测序:基因组测序是获取生物体基因组的完整序列信息的方法。
常见的基因组测序方法包括Sanger测序、Illumina测序和Oxford Nanopore测序等。
通过基因组测序,我们可以了解生物体基因组中的基因、非编码RNA、调控序列等信息,为功能预测提供数据基础。
2.基因组比对:基因组比对是将新测序的基因组序列与已知的参考序列进行比对,以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常见的基因组比对方法包括BLAST、Bowtie、BWA等。
基因组比对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基因、突变、重排等结构变化。
3.基因组结构与注释:基因组结构与注释是对基因组中的基因进行识别和注释的过程。
常用的基因组结构与注释方法包括基于比对的方法、基于转录组的方法和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基因的外显子、内含子、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等信息。
二、功能预测方法基因组的功能预测是根据基因组序列信息推测基因的功能和参与的生物学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功能预测方法。
1.同源比较:同源比较是通过比对已知功能的基因组序列来推测新基因的功能。
常见的同源比较方法包括BLAST、HMMER、PHYRE等。
通过同源比较,我们可以从已知功能的基因中找到与待预测基因相似的序列,从而推测其功能。
2.基因家族预测:基因家族预测是通过分析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来推测基因的功能。
常用的基因家族预测方法包括Pfam、SUPERFAMILY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基因分为不同的家族,并预测其功能。
3.结构与功能预测:结构与功能预测是通过预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功能来推测基因的功能。
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的主要方法随着植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大量的基因组数据库和EST数据库得以建立和完成,因此产生的问题是成千上万新基因的功能有待分子生物学家鉴定。
研究植物基因功能主要有两种策略: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策略。
正向遗传学是传统的方法,策略是通过筛选天然或人工产生的突变体进而克隆相关目标基因,即从功能(表型)-突变体-基因,最后得到具有相关功能(如对干旱敏感或耐旱)的基因,常用手段是图位克隆并结合一些基因差异表达筛选技术(如差减杂交、差异显示PCR、差异显示分析等)。
反向遗传学的策略是从已知的基因序列入手鉴定其功能,研究手段包括基因的互补实验、超表达、反义抑制、基因敲除、基因激活等。
采用反向遗传学鉴定基因功能是基因组计划由结构基因组学过渡到功能基因组学的必然要求。
目前,植物抗逆性功能基因的研究策略主要集中在利用差减杂交、差异显示PCR、差异显示分析、cDNA微阵列(或基因芯片)等技术筛选与逆境胁迫相关的表达序列标签(EST)或转录因子,然后利用反向遗传学等技术对转录因子的功能进行研究。
正向遗传学手段主要集中在抗逆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方面,然而目前尚无抗逆性状QTL基因克隆的报道;通过突变体抗逆筛选的途径主要是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特别是克隆了一大批与ABA合成或ABA 敏感性有关的基因,例如ABA不敏感的abi8突变体(Brocard-Gifford et al., 2004)。
近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我国)的水稻突变体数量剧增,为通过抗逆筛选克隆基因奠定了基础。
综合利用这些研究手段可以全面地了解植物对胁迫响应的复杂机制和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为更加高效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奠定基础。
下面就几种常见的研究抗逆基因功能的策略作简要介绍。
1. 超量表达(Over-expression)超量表达是指将目的基因全长序列与高活性的组成型或组织特异型启动子融合,通过转化获得该基因产物大量积累的植株,从而扩大该基因在生理生化过程中的效应,这部分扩大的效应带来的与正常植株在各种表型上的差异有助于帮助理解基因功能。
研究植物基因功能的策略和方法研究植物基因功能主要有两种策略:正向遗传学(forward genetics)和反向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策略。
正向遗传学即通过生物个体或细胞基因组的自发突变或人工诱变,寻找相关表型或性状改变,然后通过图位克隆并结合一些基因差异表达筛选技术(如差减杂交、差异显示PCR、差异显示分析等)从这些特定性状变化的个体或细胞中找到对应的突变基因,并揭示其功能,例如遗传病基因的克隆。
反向遗传学的原理正好相反,人们首先是改变某个特定的基因或蛋白质,然后再去寻找与之有关的表型变化,例如基因剔除技术或转基因研究。
简单地说,正向遗传学是从表型变化研究基因变化,而反向遗传学则是从基因变化研究表型变化。
研究植物体内基因功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因功能丧失或减少,即筛选目的基因功能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的突变体,比较其与野生型的表型差异来确定该基因功能;(2)基因功能增加或获得,即筛选目的基因高水平表达的植株,比较其与相应对照植株(野生型植株,功能丧失突变体或模式植物植株)差异,观察其表型性状变化来鉴定基因功能;(3)基因异位表达(Ectopic expression),通过定向调控靶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来研究基因功能;(4)微阵列(Microarray)是一种在全基因组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高通量检测的技术;(5)酵母双杂交技术(Yeast two-hybrid system)用于分析基因产物即蛋白质之间的互作。
1 基因功能丧失或减少以前,通常通过筛选自然突变体来获得基因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突变体,但概率较低;现在一般通过各种人工方法来获得合适突变体。
人工产生基因功能丧失的方法有插入突变、反义抑制(antisense suppression)、共抑制(cosuppression)、双链RNA干扰(double-stranded RNA interference, dsRNAi)。
基因功能鉴定方法基因功能鉴定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基因进行功能鉴定,我们可以了解其编码蛋白质的生物学作用,探索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发现治疗疾病的新靶点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概括介绍几种常用的基因功能鉴定方法。
1. 敲除基因敲除基因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目标基因从细胞或生物中彻底剔除。
目前常用的敲除方法是CRISPR/Cas9技术。
这种方法通过将一条RNA单链接在Cas9蛋白上,使它能够精准地结合到目标基因序列上,再利用Cas9酶活性的内切酶活性切割目标基因。
通过敲除基因,我们可以了解这个基因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性,以及对生物学过程的影响。
在研究基因与疾病相关性方面,敲除基因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疾病相关基因,发现新型治疗的潜在靶点,还可以使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显示疾病和疾病相关基因的发展过程。
2. 过表达基因过表达基因是指通过载体或转录本增强自然表达的基因依靠人为的方法将该基因的表达量提高。
目前,利用质粒或病毒载体来过表达基因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过表达基因需要具备特定的表达载体,质粒或病毒载体通常包含了基因序列和控制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等等。
使用过表达基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基因的作用,以及过量表达后对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 RNAiRNA干扰(RNAi)是一种利用短小的RNA片段切断或降低目标RNA复制的方法。
RNAi技术可以将特异性siRNA 瘤切寡核苷酸至特定mRNA的靶标上并引发靶标的降解,以达到有效抑制基因表达的效果。
RNAi技术比敲除和过表达技术更快速,更普及。
RNAi 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研究,可以为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4. 蛋白质催化反应通过制备相应的结构变化、催化活性的突变蛋白,可以表征基因改变对与酶的活性和反应性质的调节关系。
基于此原理,进行蛋白质酶催化验证往往会让我们了解想要研究的那个基因的具体功能。
此方法虽然技术成本高,分析过程也比较复杂且麻烦,但针对和酶活性相关的蛋白质功能的研究非常有效。
基因功能分析的基本策略一、利用转基因模型研究基因的功能1转基因动物:是指用人工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或整合到基因组内,并能稳定传代的一类动物。
2基本原理:将目的基因(或基因组片段)用显微注射等方法注入实验动物的受精卵或着床前的胚胎细胞中,使目的基因整合到基因组中,然后将此受精卵或着床前的胚胎细胞再植入受体动物园的输卵管(或子宫)中,使其发育成携带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动物。
导入基因的方法有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精子载体法。
二、利用基因敲除模型研究基因的功能1基因打靶:是指通过DNA定点同源重组,改变基因组中的某一特定基因,从而在生物活体内研究此基因的功能。
若定向敲除某个基因,称为基因敲除,若定向将一段基因序列替代另一段基因序列,称为基因敲入。
2同源重组:是指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它通过链的断裂和再连接,在两个DNA分子同源序列之间进行单链或双链片段的交换。
又称基本重组。
3基因敲除:是目前在体内研究基因功能的最佳方法,是指通过DNA同源重组定向的将外源基因插入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从而使特定基因在细胞内或生物或体内失活的过程。
4基因打靶的必备条件:胚胎干细胞(ES)、打靶载体5打靶载体的筛选标志:neo(新霉素)阳性筛选标志;HSV-tk阴性筛选标志。
6基因敲除的基本程序:①打靶载体的构建②打靶载体导入ES细胞③基因敲除ES细胞注射入胚泡④胚泡植入假孕小鼠的子宫中⑤嵌合体的杂交育种7构建打靶载体的基本过程①获得目的基因的同源片段,将此DNA片段克隆到一般的质粒载体中;②从重组质粒中切除目的基因的大部分同源DNA序列,只留部分序列在线性质粒载体的两端;③将neo基因克隆到带有目的基因同源顺序的线性质粒中,使之位于残留目的基因同源顺序的中间;④在目的基因同源顺序的外侧线性化重组质粒载体,将HSV-tk基因克隆到此线性载体中。
三、通过抑制或沉默基因表达对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研究1利用反义RNA抑制基因表达水平2利用RNAi技术在细胞中沉默特定基因已研究其功能1。
几种常用的基因功能分析方法和工具(转自新浪博客)一、GO分类法最先出现的芯片数据基因功能分析法是GO分类法。
Gene Ontology(GO,即基因本体论)数据库是一个较大的公开的生物分类学网络资源的一部分,它包含38675 个Entrez Gene 注释基因中的17348个,并把它们的功能分为三类: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和细胞组分。
在每一个分类中,都提供一个描述功能信息的分级结构。
这样,GO中每一个分类术语都以一种被称为定向非循环图表(DAGs)的结构组织起来。
研究者可以通过GO分类号和各种GO 数据库相关分析工具将分类与具体基因联系起来,从而对这个基因的功能进行描述。
在芯片的数据分析中,研究者可以找出哪些变化基因属于一个共同的GO功能分支,并用统计学方法检定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得出变化基因主要参与了哪些生物功能。
EASE(Expressing Analysis Systematic Explorer)是比较早的用于芯片功能分析的网络平台。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开发。
研究者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格式将芯片中得到的基因导入EASE 进行分析,EASE会找出这一系列的基因都存在于哪些GO分类中。
其最主要特点是提供了一些统计学选项以判断得到的GO分类是否符合统计学标准。
EASE能进行的统计学检验主要包括Fisher 精确概率检验,或是对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了修饰的EASE 得分(EASE score)。
由于进行统计学检验的GO分类的数量很多,所以EASE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对“多重检验”的结果进行校正。
这些方法包括弗朗尼校正法(Bonferroni),本杰明假阳性率法(Benjamini falsediscovery rate)和靴带法(bootstraping)。
同年出现的基于GO分类的芯片基因功能分析平台还有底特律韦恩大学开发的Onto-Express。
2002年,挪威大学和乌普萨拉大学联合推出的Rosetta 系统将GO分类与基因表达数据相联系,引入了“最小决定法则”(minimal decision rules)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