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参阅资料全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16
2008年陇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陇南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陇南调查队(2009年3月16日)2008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毫不动摇,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按照“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一纲九目”工作重点,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1.60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59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12亿元,降低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90亿元,增长19.0%。
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2.6%、-15.8%和93.2%,第一、三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396元,比上年增加329元。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29.3:26.4:44.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8.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46.41万人,其中:农村130.24万人,城镇16.17万人。
有3576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比上年增长10.06%。
年末城镇登记人员6185人,登记失业率为3.89%,比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6.70亿元,比上年增长3.63%。
市县(区)级收入为7.67亿元,增长33.01%。
其中:增值税5.79亿元,降低33.94%;营业税1.50亿元,增长38.39%;企业所得税3.38亿元,增长31.56%;个人所得税0.8亿元,增长44.27%。
财政支出1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4.9,比上年上涨4.9 %。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8%,成为带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奉节的政治经济中心地位是如何被重庆取代的奉节,是中国最早建制城市之一。
秦始皇一统中国后,奉节逐渐从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上升为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成为川东2000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隋唐以前,包括奉节在内的中国绝大多数城市以军事政治职能为主。
政府虽在城市设有市官征收商税,但商税的数目都缺乏记载。
不过唐代李益一首《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证明当时奉节夔州的商贸在全国就已经很有名气了,熙熙攘攘来往奉节的瞿塘贾(即夔商),忙得连家人都无法照顾到。
而奉节“弄潮儿”更是成为中国人的一个习语,喻指敢于创新,勇立潮头,不断进取之精神!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各主要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加强。
城市建设逐渐打破传统的坊里制度,出现临街设店的景象。
这一时期许多原先以军事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逐步演变为政治、经济职能并重的城市。
原有的商品性农业有了大的发展,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特别茶叶在唐代已成为主要的农业商品加以生产,宋代则进一步成为宋王朝专卖的主要商品,作为当时中国主要中心城市之一的奉节夔州,茶叶、盐业、酒业等国家专营主业得到空前繁荣发展。
而当时的重庆还仅仅只是奉节辖区内最偏远荒凉之地,陆游称渝州(今重庆)为“峡路天下最穷处”。
随着货物中转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在水路交通要道上,开始出现一批商业中心城市。
如在大运河沿岸,临安(杭州)、大都(北京)等政治中心逐渐繁荣发展成为全国的重要商业城市,长江沿岸则以鄂州尤盛,其商业影响范围东及海,西至于川,南抵珠江,北达淮水,“盖川、广、襄、淮、浙贸迁之会”,“市邑雄富,列市繁错”。
这一时期,长江交通大通道上的奉节,凭借本身的政治军事地位,加之控遏西南至富庶的长江中下游的商品流通,“扼荆楚上游,握川江水路之咽喉,是川东的交通孔道,吴蜀百货由此中转”。
唐、宋、元、明、清历朝统治者均在奉节夔州设关榷税。
奉节因此也从军事政治中心逐渐演变为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最繁荣的城市。
奉节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壮大“四上”企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奉节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7.18•【字号】奉节府发〔2020〕16号•【施行日期】2020.07.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管理正文奉节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壮大“四上”企业的实施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和房地产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入库工作,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经研究,现就加快培育和壮大“四上”企业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高度重视“四上”企业培育和入库工作“四上”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载体。
其数量、规模、结构决定一个地区的GDP。
从全市各区县情况看,我县“四上”企业存在数量少、总量低、行业不全、发展不均衡、企业入库纳统意愿不高等问题。
截至去年底,全县在库“四上”企业不足400家,与周边区县差距较大,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符。
因此,抓好“四上”企业培育入库工作,关系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区域性功能中心城市建设,全县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四上”企业摸底、培育、入库工作,牢固树立培育发展“四上”企业就是培植财源、税源,抓“四上”企业就是抓经济发展的理念,切实将“四上”企业培育入库作为“六稳”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超常举措,既抓培育、又抓入库,既促数量突破、又促质量提升,努力使“四上”企业成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二、明确“四上”企业培育入库的目标任务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实体经济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生态强县和区域性功能中心”,大力培育和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向存量挖潜力、在增量下功夫,全年新增入库“四上”企业100家,其中:规上工业15家、资质等级建筑企业10家、房地产企业5家、限额以上批发企业10家、限额以上零售企业25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10家、规模以上服务企业25家,并将具体任务落实到相关主管部门(详见附件1)。
诗城奉节简介
奉节是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中国著名的“诗城”,以
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文化名人而著名。
奉节建市较早,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就是军事和交通要道。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奉节曾是有名的文化名城之一。
历代文人墨客留
下了大量的诗文、碑刻等文化遗产,使奉节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较
高的地位。
奉节的山水风景非常优美,东边是贡嘎山,西边是武陵山,南滨
长江。
奉节有许多著名景点,如奉节古城、夔门古镇、大石页乡等等。
这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吸引着众多的艺术家、文化爱好者和游客。
在奉节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中,许多著名文人都出生或生活过这里。
例如,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任奉节县令。
此外,还有唐代文人谭用之、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清代宋庆龄、四川文学家叶圣陶等著名人士
都与奉节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在,奉节县将“诗城”作为其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更
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欣赏奉节的美丽风景和文化遗产。
奉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一、引言奉节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重庆市东南部、长江三峡库区东侧,是长江三峡下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山区县市,奉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奉节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分析,全面了解该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二、市场概况1. 奉节县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但潜力巨大。
由于地理限制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奉节的房地产市场相对较为落后。
然而,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奉节的房地产市场正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2. 房地产市场结构较为单一。
奉节房地产市场以住宅为主,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较少。
这主要是受制于奉节县的区位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未来,随着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商业地产市场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三、市场竞争格局1. 开发商竞争激烈。
奉节县房地产市场存在争夺有限土地资源的问题,因此各开发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大型房地产企业和地方开发商都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竞争主要体现在项目品质、价格和销售策略等方面。
2. 房价稳定增长。
奉节县房地产市场的房价较为稳定,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奉节县的经济发展和周边区域的影响。
尽管房价较低,但长期看好奉节县房地产市场的增长潜力。
四、市场发展趋势1. 旅游业的兴起将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奉节县位于长江三峡旅游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奉节县的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2. 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促进市场发展。
近年来,奉节县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改善。
这些改进将提升奉节县的交通便利性,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3. 人口流入将增加市场需求。
奉节县的人口流入量逐年增加,这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口增长将带动对住房和商业地产的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增长。
五、结论综上所述,奉节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尽管目前市场相对落后,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人口流入的增加,奉节的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6年3月11日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各种风险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1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071.8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7497.75亿元,增长11.5%。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45.0∶47.7。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637.53亿元,增长11.1%,占全市经济的 61.3%。
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809.35亿元,增长12.2%,占全市经济的49.7%。
图1 201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表1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330元(8402美元),比上年增长10.1%。
表2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16.55万人,比上年增加25.15万人。
城镇化率60.94%,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
年末户籍总人口3371.84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1391.02万人,乡村人口1980.82万人。
全年外出市外人口505.50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50.21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05‰,死亡率为7.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6‰。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9.9。
表3 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1.82万人。
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3月19日201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渝东北生态涵养区重点发展区的定位,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和“123”总体思路,狠抓“五个一批”重点工作,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全区呈现出经济稳中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201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75.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42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78.80万人。
常住人口160.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2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8038人,人口出生率为10.26‰;死亡人口9799人,人口死亡率5.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9‰(公安口径)。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万州生产总值7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比全国、全市分别高3.7和0.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392.05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324.40亿元,增长10.9%。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万州生产总值48201元(7847美元),比上年增长10.4%。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3年的7.4:51.5:41.1调整为7.1:50.8:42.1,第三产业占万州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城乡就业不断扩大。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56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30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87个。
城镇就业培训9545人,农村劳动力培训7209人。
农村劳动力培训后就业5129人,“4050”人员就业人数7995人。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
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9%,涨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表1 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奉节蜀先主终,诸葛亮受遗照于此,有武侯八阵图,县名盖旌武侯,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故云- 奉节也奉节县处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是重庆直辖市的东大门,长江横贯中部,是陕南、渝东、鄂西和湘北最便捷的水上出口通道,更是连接湘鄂渝陕南北经济走廊的枢纽。
境内溪流交错,山峦起伏,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东西宽71.4公里,南北长97.7公里。
地理位置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东邻巫山县,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
地跨东经109°1′17″——109°45′58″,北纬30°29′19″——31°22′33″。
山地地貌奉节属四川盆地东部山地地貌,长江横贯中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
境内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8.3%,中山(海拔1000米以上)占总面积80.01%,最高海拔吐祥猫儿梁为2123米,三峡工程蓄水前最低海拔瞿塘峡口为86米。
奉节北部为大巴山南麓的一部分,东部和南部为巫山和七曜山的一部分,长江横切七曜山形成著名的瞿塘峡。
地貌总体为东南、东北高而中部偏西稍平缓,南北约为对称分布,以长江为对称轴,离长江越远海拔越高,有少量平缓河谷平坝。
境内长江干流41.5公里,有梅溪河、大溪河、石笋河、草堂河、朱衣河等地理气候县境属中亚热带润季风气候,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
境内山高谷深,海拔高度变化很大,受地形地貌影响,垂直变化较为明显,形成典型的立体气候。
年均气温海拔低于600米的地区为16.4℃,600-1000米的地区为16.4℃-13.7℃,1000-1400米的地区为13.7℃-10.8℃,高于1400米的地区,低于10.8℃。
极端最高气温为39.8℃,极端最低气温为-9.2℃。
无霜期年均287天,年平均降水量1132毫米,常年日照时数为1639小时。
水利资源 水利资源 奉节县水利资源比较丰富,长江横贯境内43公里,朱衣河、草堂河、梅溪河等主要河流6条,流域面积5406.6平方公里,水力资源比较丰富。
重庆奉节县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东邻巫山县,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
地跨东经109°1′17″-109°45′58″,北纬30°29′19″-31°22′33″。
二、幅员面积全县幅员面积40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3.98万亩,园地8.24万亩,林地313.26万亩,牧草地43.16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38万亩,交通用地2.56万亩,水域面积14.15万亩,未利用土地88.04万亩。
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8.3%,中山(海拔1000米以上)占总面积的80.01%。
三、主要自然资源全县河流年平均径流量达27.9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3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9.7万千瓦,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9.76亿立方米。
吐祥太和的地下水,是一种优质饮用矿泉水。
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硫铁矿、钾、铝土、石英石、石灰石、海泡石、大理石、皂石等20余种矿藏,煤自然储量9800万吨,可开采储量6700万吨,硫铁矿可开采储量约2800万吨。
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植物为244科、1285种,动物有165科、558种。
珍稀动物有:大鲵、獐、豹、麂、野猪等。
珍稀植物有:水杉、银杏、领椿木、莲香树等。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
境内有雄甲天下的夔门、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享誉中外的白帝城、绝世奇观天坑地缝。
山地立体气候明显,盛产脐橙、茶叶、大枣、党参、药材、蚕茧、烟叶等名优土特产品,其中脐橙、茶叶、大枣多次获国家金奖。
四、历史沿革奉节县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三峡人就创造出闻名于世的大溪文化。
奉节扼荆楚上游,控巴蜀门户,为兵家必争之地。
从汉代起至20世纪初,为巴东郡、巴州、信州、夔州、夔州府和江关都尉、三巴校尉等治地,是蜀东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夏商时,奉节为荆、梁二州之城。
奉节古称鱼复。
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秦于巴国地置巴郡、鱼复县随巴郡同置。
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参阅资料-----------------------作者:-----------------------日期: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参阅资料(2010年4月)自然、地理及资源基本情况【区位情况】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端大巴山和七曜山交汇处,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东连巫山,西邻云阳,北依巫溪,南界湖北的恩施、利川。
幅员面积4087平方公里,居重庆市第二位。
辖30个乡镇,1个白帝城风景区管委会,363个行政村,23个居委会,32.9万户,106.1万人。
水路:奉节至万州119公里,至重庆446公里,至宜昌202公里;陆路:至万州208公里,至重庆463公里,至宜昌407公里。
渝宜高速公路建成后,至万州125公里,至重庆371公里,至宜昌274公里(其中奉节段53.9公里),奉溪高速全长46.4公里(其中奉节段23.1公里)。
【地形地貌】奉节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的大巴山脉、七曜山脉、巫山山脉交汇地带,县境内山大坡陡,地形地貌复杂。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境43公里,切割七曜山,形成举世闻名的瞿塘峡。
全县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最高海拔2123米(云雾乡猫儿梁),最低海拔135米(瞿塘峡口最低点)。
【气候资源】县境属中亚热带暖湿东南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2009年日照总数1446小时,无霜期354天,年均气温18.6℃。
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光照适宜,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但因地形地貌的影响,局部气候复杂,垂直气候差异较大,立体气候特征显著。
【水资源】县内河流属长江水系,除长江干流外,有梅溪河、大溪(九盘)河、石笋河、草堂河、朱衣河五条主要支流(一江五河)。
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1.4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达35.2 万千瓦,目前已开发25.4万千瓦。
【生物资源】全县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植物244科2107种,动物165科558种,其中栽培植物561种,饲养动物42种,鱼类33种,并拥有一些珍贵动植物种类和优良品种,主要有大鲵、羚羊、连香树、领春木、银杏、水杉以及奉节脐橙、香山贡茶、夔柚、板党、杜仲、魔芋、蚕桑等。
【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藏有煤炭、铁矿、硫铁矿、石膏矿、大理石、石英石等30余种,尤以石灰石、煤炭、硫铁矿、石膏矿最为丰富,其中:煤炭储量3.96亿吨。
4/5外销,是江浙电煤主要供应基地,涉煤乡镇22个,涉煤产业从业人员5.5万人。
现有合法矿70个,其中年产6万吨以上的22个。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有驰名中外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有世界上最长的地缝—天井峡地缝;有世界级暗河—龙桥河;有渝东道教名胜—长龙山;有国家2A级景区县城后花园—天鹅湖。
奉节旅游景区位于西安—奉节—张家界的湘鄂渝陕大“金三角”旅游环线与长江三峡奉节—巫山—巫溪小“金三角”旅游环线的交汇点。
【土地资源】全县土地详查总面积40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5万公顷,园地1.6万公顷,草地2.2万公顷,林地25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0.45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万公顷,其他用地1.7万公顷。
2009年通过国土整治新增耕地1.5万亩。
【脐橙】1953年从江津果树所引进凤园脐橙,1972年从县园艺场选出72-1脐橙,现有凤早、凤园、凤晚、班菲尔、鲍威尔、切斯勒特六个品种。
2006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使用“奉节脐橙·FJQCH”地理标识证明商标。
2009年成功申请国家质检总局奉节脐橙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荣获“中国橙都”称号。
实施“八个月鲜果工程”,从每年11月至次年6月,都有脐橙上市。
脐橙种植总面积20万亩,产量18万吨。
其中早熟脐橙5000亩,晚熟脐橙5万亩。
脐橙果树在第八年进入盛产期,盛产期持续20~30年。
奉节县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综合情况】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6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4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0亿元,增长25.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1亿元,增长11.3%。
按常住人口计算,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36元,增长14.9%。
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5:32.8:45.7。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58.0%、35.1%。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46.4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23.6万人,第二产业12.0万人,第三产业10.8万人。
城镇从业人员14.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6%,下降0.12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亿元,增长5.1%。
其中,农业总产值14.9亿元,增长10.8%;林业总产值5042万元,增长27.2%;牧业总产值12.7亿元,下降2.4%;渔业总产值5282万元,增长21.5%;农林牧渔服务总产值3832万元,增长19.9%。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43.2万吨,下降0.7%。
油料1.7万吨,增长9.7%。
烟叶5875吨,增长49.8%。
蔬菜1.3万吨,增长5.4%。
水果21.4万吨,增长4.8%。
肉类6.4万吨,增长2.3%(其中:猪肉5.6万吨,增长1.1%)。
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总收入58.50亿元,同比增长15.9%;市、县级龙头企业达40家,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利润总额7000万元,带动5万户农户平均每户增收350元。
粮食种植面积89740公顷,增长0.9%;油料种植面积9638公顷,增长8.6%;烟叶种植面积2766公顷,增长2.5%。
【林业生产】全县森林面积438万亩(其中林地194万亩、疏林地44万亩、灌木林地122万亩、宜林荒山78万亩),累计退耕还林37万亩,天然林保护258万亩。
2009年全县森林工程建设总任务41.68万亩,实际完成建设任务42.8万亩,栽植苗木2947万株,完成投资5.78亿元。
【水利建设】现有水库49座,其中小(一)型6座,小(二)型43座。
在建乡镇水厂12座,安全饮水人口34.08万人。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85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0%,比全国高32个百分点,比全市高17.2个百分点。
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5110吨/平方公里·年,年土壤侵蚀量为1335万吨,每年流入江河泥沙量为556万吨。
全县石漠化土地面积166.34万亩,占幅员面积的27%。
县城水价1.85元/立方米。
【工业和建筑业】实工业增加值159164万元,增长2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个,实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0.2%,提高36.1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7%,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
完成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水泥26.5万吨,增长38.0%;电力14436万千瓦时,增长9.2%;煤炭484万吨,下降2.4%。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1282万元,增长58.1%;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4%,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
年末资质以内建筑企业27个,建筑业从业人员1.3万人。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11453万元,增长47.1%。
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825537万元,增长45.9%。
按产业投资分组,第一产业投资68347万元,增长23.9%;第二产业投资205112万元,增长117.8%;第三产业投资637994万元,增长30.4%。
房地产开发投资76023万元,增长41.4%;其中住宅投资64209万元,增长37.9%;商品房销售面积82.2万平方米,增长17.1%。
【国内贸易和利用内资】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6202万元,增长19.0%,其中:批发业37777万元,零售业171522万元,分别增长12.8%和18.0%;住宿业3812万元,餐饮业36378万元,分别增长36.6%和30.2%。
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5078万元,增长20.5%,占全县GDP总量的11.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4.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2364万元,增长18.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7%。
新签订和续建招商引资项目71个,其中:新签项目44个,协议资金201.8亿元。
新签项目44中,国内项目44个。
实际利用内资19亿元,增长308.5%。
当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4万美元。
【交通、邮电和旅游】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8234万元,增长3.4%。
完成全社会货运量967万吨,增长8.4%;全社会客运量1619万人次,增长1.1%。
货运量967万吨,增长8.4 %。
其中:公路256万吨增长,8% ;水路711万吨,增长8.5%。
货运周转量1420631万吨公里,增长8.4%。
其中:公路15813万吨公里,增长12.5%;水路1404818万吨公里,增长8.4%。
客运量1619万人次,增长1.1%。
其中:公路1499万人次,增长0.5%;水路120万人次,增长8%。
客运周转量31582万人公里,增长8.1%。
其中:公路28537万人公里,增长8%;水路3045万人公里,增长9.9%。
年末全县公路里程8929公里,增加49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3548公里,增长35.7%,二级公路里程509公里。
实现邮政电信收入2.4亿元,增长1.6%;年末拥有电话用户46.5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9.5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36.1万户,增长7.6%;小灵通用户0.95万户。
移动电话普及率42部/百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互联网用户数2.63万户,增长39.2%。
共接待游客274.36万人次,增长224.3%,其中:海外游客1.53万人,增长159.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增长188.8%。
年末实有星级饭店4家。
【财政、金融和保险】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6387万元,增长20.4%,其中:增值税5351万元,增长6.6%。
地方财政支出21.4亿元,增长23.1%,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44045万元,增长18.5%;社保保障和就业费支出29046万元,增长8.7%。
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4418万元,增长22.0%。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4745万元,比年初增长27.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6372万元,比年初增长21.3%。
保险公司保险费收入12501万元,增长2.1%;其中:寿险业务保险费收入9989万元,财险业务保险费收入2512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027万元。
【科技和教育】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235人,增长2.4%;安排科技经费665万元,增长33.3%。
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4个,其中:科技部科技项目2个,市级科技项目4个,县级科技项目4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