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43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教材一、测量工作的基本原理1.测量的概念和意义测量是指用测量仪器或仪表对物体的各种特性进行定量的表示和记录。
在水利工程中,测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工程施工的尺寸、位置和形状的准确性,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测量的基本原理(1)测量的准确性要求:测量工作的结果必须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2)测量的可靠性要求:测量结果必须是可靠的,即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应该是相近的,能够反映被测对象的真实情况。
(3)测量的精度要求:测量结果的精度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精度,通常用仪器的最小刻度作为测量误差的参考标准。
3.测量的基本方法(1)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指利用测量仪器直接对物体的尺寸、位置和形状进行测量。
(2)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是指利用已知的尺寸和角度,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来确定物体的尺寸、位置和形状。
二、测量工具和仪器1.测量工具的分类(1)长度测量工具:包括卷尺、钢尺、测量尺等。
(2)角度测量工具:包括量角器、角度尺、经纬仪等。
(3)高程测量工具:包括水准仪、水平仪、水平尺等。
2.测量仪器的选择(1)精度和分辨率:选择测量仪器时要考虑其精度和分辨率,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稳定性和耐用性: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要选择稳定性和耐用性好的测量仪器。
(3)适用范围和使用方便性: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和工程条件,选择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的测量仪器。
三、测量工作的基本流程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对测量对象的特性进行分析和了解,确定测量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2)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仪器,并进行检查和校准。
(3)确定测量的方法和方案,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
2.测量中的工作步骤(1)安装测量基准和控制点,确定测量坐标系和基准面。
(2)进行实际测量操作,按照测量计划和方案逐步进行测量。
(3)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测量数据和测量报告。
3.测量后的处理工作(1)对测量结果进行审核和分析,检查测量误差和数据的可靠性。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筑物的放样、竣工测量和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等。
一、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控制网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基础,其精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首先,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规模,确定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
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建立控制网。
控制点应选在稳定、明显、易于观测的位置,并应避免施工干扰。
二、建筑物的放样建筑物的放样是施工测量的核心工作,其目的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准确地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放样工作应遵循“先主轴线后细部”的原则。
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细部。
放样工作应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确保测量的精度。
三、竣工测量竣工测量是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检查工程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竣工测量应遵循“全面、准确、及时”的原则。
首先,要全面测量工程的所有部位,确保没有遗漏。
然后,要准确测量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
最后,要及时整理测量数据,编制竣工测量报告。
四、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地下水位的变化、土体的变形等原因,可能会对建筑物产生影响。
因此,在施工期间进行变形观测是非常重要的。
变形观测应遵循“定期、连续、稳定”的原则。
首先,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条件,确定观测周期和观测方法。
然后,要连续观测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最后,要稳定观测数据,避免观测误差。
总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施工测量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确保测量的精度。
只有做好施工测量工作,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