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卡参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大班邮票教案7篇教案的编写过程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从而提升教学的专业性,教案的设计过程也是教师思考和反思的过程,能够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大班邮票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大班邮票教案篇1教学目标:1、欣赏邮票,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制作一套模拟纪念邮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邮票的感受。
3、探索、发现生活中邮票的多样性及特征。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集邮本(各种纪念内容的邮票若干套,供幼儿观赏)。
2、用缝纫机在纸上轧出小孔,做成模拟邮票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白纸。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了解邮票的特征和用途。
活动难点:能自己设计纪念邮票。
教学过程:1、收集邮票以及相关物品一观赏邮票及相关物品一寻找我们的问题一展开讨论、征集答案(通过生生互动,解决一些争议小的问题)2、欣赏集邮本一集体讨论一共享经验预设问题:我们看到的邮票和平时信封上的邮票一样吗?有什么区别?从邮票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图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图案?孩子补充提问:这些邮票为什么都放在本子里?为什么有的邮票是四张连在一起的?为什么没有把它贴在信封上?为什么爸爸让我小心地看,不能用手拿?师生共同小结:很多邮票是将一些有意义的人和事作为图案,把它设计在邮票上是为了更好地纪念它。
人们把它收集在一起,珍藏在集邮本中,是为了能经常看看它,记住并常常想起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3、制作纪念邮票。
讨论制作内容:我们有没有想要记住的人和事?可能引出的话题是——我的好朋友、夏天的故事、幼儿园的———天、节日真快乐。
(这些可根据节气、幼儿生活学习经验、幼儿关注的有兴趣的事等产生。
)讨论制作的方法:邮票上面应该画些什么?(图案、面值、外形等)可以选择什么材料来帮助我们完成?(教师可提供绘画、剪贴、涂染等材料工具。
)制作过程中可自选伙伴,可再次讨论、修订具体的制作方法。
老师总结:邮票的图案是各种各样的,除图案外,每张邮票上都必须标明面值、发行国家、发行日期。
《我的收藏卡》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收藏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收藏兴趣。
2.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制作和展示自己的收藏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的眼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收藏卡的基本概念:介绍收藏卡的定义、种类和价值。
2. 收藏卡的制作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制作收藏卡,包括选材、设计、排版等步骤。
3. 收藏卡的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收藏卡,分享收藏心得,互相评价、学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收藏卡的制作方法和展示交流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收藏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各类收藏卡样本,准备制作收藏卡的材料。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收藏领域,准备制作收藏卡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收藏卡样本,引导学生了解收藏卡的基本概念和价值。
2. 教授制作方法:教师讲解收藏卡的制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完成自己的收藏卡。
3. 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收藏卡,分享收藏心得,互相评价、学习。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激发学生继续收藏的热情。
5.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继续完善自己的收藏卡,下节课进行展示。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收藏卡的制作质量:评估学生在制作收藏卡过程中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意和设计水平。
2. 学生收藏心得的分享:评价学生在展示收藏卡时,对收藏内容的介绍和表达能力的运用。
3. 学生互评和自评:考察学生对他人收藏卡的评价,以及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收藏品展览,提高学生的展示能力和自信心。
2. 邀请收藏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收藏品的价值和鉴赏方法。
3. 开展校园收藏比赛,激发学生的收藏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兴趣爱好。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幼儿园大班语文《我的收藏》教案
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语文《我的收藏》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收藏,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
2.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
3. 引导孩子了解收藏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珍爱物品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提前收集一些关于收藏的图片或实物。
2. 学生们准备自己的一些小收藏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展示一些收藏品图片或实物,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出“收藏”的概念。
2. 主体环节:
(1)教师讲述自己的一件收藏品,说明为什么喜欢它,它的来历等,以此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收藏。
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收藏品,比如:这是我在哪里得到的,我为什么喜欢它,等等。
3. 总结环节:
教师总结孩子们的分享,强调收藏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物品本身,更在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四、作业布置:
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整理自己的收藏,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出来,下次课时可以再分享给同学们听。
五、教学反思: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看看孩子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收藏的意义,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如何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听说能力。
六、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们的收藏,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收藏的乐趣。
同时,也可以定期举办小型的收藏展览,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和交流自己的收藏。
《我的收藏卡》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收藏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收藏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收藏卡的基本概念:介绍收藏卡的定义、种类和特点。
2. 收藏卡的作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3. 收藏卡的制作:教授学生制作收藏卡的技巧和方法。
4. 收藏卡的展示与交流:展示学生制作的收藏卡,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收藏卡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收藏卡的制作技巧和创意发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收藏卡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制作方法。
2. 示范法:展示优秀收藏卡作品,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收藏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 交流法:组织学生展示和交流制作成果,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学习。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一批优秀收藏卡作品,制作PPT进行展示。
2. 学生准备:准备制作收藏卡所需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收藏卡作品,引发学生对收藏卡的兴趣,导入新课《我的收藏卡》。
2. 讲解收藏卡的基本概念:讲解收藏卡的定义、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收藏卡的基础知识。
3. 讲解收藏卡的作用:阐述收藏卡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课余生活等方面的作用,激发学生制作收藏卡的兴趣。
4. 示范制作收藏卡:教师展示制作收藏卡的整个过程,包括选材、设计、制作等环节,边讲解边操作。
5. 学生动手制作收藏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收藏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了解了收藏卡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制作方法,动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收藏卡,并在展示和交流中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收藏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收藏意识和综合素质。
青城镇中心小学第1课添画教学目标: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教学重难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学生欣赏图片。
分小组交流。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二、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1)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三、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2)说一说制作方法。
四、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提作业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学生完成作业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教学反思: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添花的方法,能比较合理的对画面进行添加,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画面安排的不够合理,添加的内容不太合适。
第2课绘画游戏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绘画游戏的基本方法。
2.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教学重难点:1.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2.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教学用具: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教学过程:一、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整理好学习用具。
二、讲授新课(1)画线游戏。
规则: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
(可以闭上眼睛画。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
(3)看书第4页、第5页三、讨论:①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②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③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形状巧妙?四、学生完成作业(1)作业要求:①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的收藏卡》优秀教案范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收藏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对收藏卡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与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收藏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制作收藏卡的技巧。
3. 收藏卡的展示与交流。
教学难点:1. 收藏卡的制作技巧。
2. 收藏卡的展示与交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藏卡样品、制作材料等。
2. 学生准备收集到的邮票、图片、硬币等物品。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收藏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收藏卡。
2. 学生分享自己带来的收藏品,谈谈自己的收藏心得。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展示收藏卡样品,讲解收藏卡的分类、制作技巧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制作收藏卡,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收藏卡。
2.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欣赏、交流,给予鼓励性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收藏卡的制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展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收藏卡的制作技巧。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收藏卡,分享收藏心得。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收藏卡的展示与交流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介绍自己的收藏卡。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收藏卡,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收藏卡展示,练习如何介绍自己的收藏卡。
2. 教师组织学生互评、总结,给予鼓励性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收藏卡的展示与交流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展示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两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收藏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收藏卡的制作技巧,并学会展示与交流。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我的收藏卡》教学设计
姓名:张宙飞学校:中原区淮河路小学
《我的收藏卡》参考教案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谈到收藏,也许有人会联想到一掷千金的嘉德拍卖行、名闻遐迩的索斯比拍卖行,会联想到价值连城的名家名作。
但是,孩子也有孩子的最爱,孩子也有孩子的收藏。
一只美丽的蝴蝶标本,几块设计新颖的橡皮、张牙舞爪的恐龙模型,各种磁卡等,这些被大人们忽视的东西,却都是孩子们的宝贝。
收藏活动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学习,它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学科领域,参与收藏可以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结交朋友。
学习内容与目标:
1. 通过欣赏、交流、制作,了解收藏卡的布局与类型。
自己制作一枚大小合适、设计合理的收藏卡,并能进行装饰与美化。
2.通过选材、布局归类、折剪贴画,设计制作收藏卡的活动,了解各类物品的收藏知识,体验设计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收藏卡的整体设计与美化,使学生设计出分类新颖、装饰性与体验性为一体的作品。
难点:选材与布局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欣赏了解收藏品:
1.欣赏书中收藏作品。
A、博物馆里的绘画、雕刻、陶瓷工艺品等。
B、老师的收藏品。
2.说说你对收藏的认识。
教学意图: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
二、说说自己收藏品:
1.展示你的收藏品。
分组参观同学带来的收藏品、看看、摸摸、体验不同的收藏
品所带来的不同感觉。
从而对收藏品的种类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2.向同学介绍你的收藏品。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收集能力。
三、欣赏:
1/欣赏学生的收藏卡。
教学意图: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四、制作:
1.分析收藏卡的制作方法:内容、布局、方法、装饰等。
2.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3.提出作业要求:为自己的收藏品制作一张收藏卡,收藏卡要新颖、美观、布局合理。
4.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展示:
1.展示自己制作的收藏卡。
2.拓展:收藏的意义。
教学意图:感受成功体验。
了解收藏是一种非常好的娱乐活动,在收藏过程中,我不仅增长我们的知识,更能提高我们学习的资源,,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