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饮料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30
第二讲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1.软饮料的概念及分类?软饮料:经过预先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0.5g/100mL饮用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分类(11大类)1.碳酸饮料类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2、果蔬汁类用水果或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3.蛋白饮料类以乳或乳制品、或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4.包装饮用水类密封于瓶、罐、桶或其它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5.茶饮料类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
6.咖啡饮料类以咖啡豆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咖啡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
7.植物饮料类以植物或植物抽提物(茶、咖啡除外)为原料(非果蔬类植物的根、茎、叶、花、种子及竹或树木自身分泌的汁液,如谷物、食用菌、食用藻类和蕨类、可可、菊花等)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8.风味饮料类以食用香精(料)、甜味料、酸味剂等作为调整风味主要手段而加工制成的饮料。
9.特殊用途饮料类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料。
10、固体饮料类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的供冲调饮用的制品。
11、其它饮料类在上列10类中未能包括的符合饮料定义的饮料制品。
2.天然水怎么分类?有何特点?(一)地表水主要指江水、河水、湖水、水库水、浅井水等水源。
其特点为:矿物质含量较少;储量丰富;取用方便。
同时易于受自然环境影响;泥沙、腐殖质、浮游生物以及微生物含量较高。
随着工业发展,地表水污染加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地下水主要指泉水、井水、自流井以及地下岩层中的水。
其特点为:水质澄清,泥沙、悬浮物、微生物含量较少;水温波动不大;含矿物质较多。
(三)城市自来水自来水是指地表水经过适当处理,使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一些饮料由于含有特殊成分,对人体起着不同的作用。
例如:碳酸饮料是由天然碳酸矿泉发展起来的,饮用时有清凉作用。
茶、咖啡是传统的嗜好品,由于含有咖啡碱,饮用时有醒神作用。
酒类作为嗜好品有很长的历史,可以使人致醉。
个别的饮料如苦味的“补剂”汽水,含有奎宁,有疗效的作用等等。
根据生理学计算,在一般情况下,每人每日通过出汗、排泄约损失2.52.5L L水分,其中一半要靠淡水或其它饮料补充。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白水的饮用量逐年下降,而各种饮料的消费量逐年增加,这就成为饮料工业发展的客观原动力。
从组织形态来讲,饮料可分:固体饮料共态饮料液体饮料原果浆a.已用打浆工艺将整只水果或水果的可食部分制得的,没有去除汁液的、未发酵过的、并具有该种水果原有的色泽、风味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品。
b b.在浓缩果浆中加入该种原果汁在浓缩过程中所失去的天然水分的等量的水所制得的、具有原来水果原有的色泽、风味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品。
高糖果味饮料我国饮料研发趋势•我国软饮料的发展起始于八十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瓶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茶饮料等为主的十大类品种。
其中瓶装水、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三大品种占软饮料总产量的81%,占据着软饮料行业的前三把交椅。
饮料新产品的开发向着以天然、营养、功能、粮谷类等为原料发展的趋向。
饮料生产商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开发新型饮料的能力,唯有提高产品的价值,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以下从果汁饮料、乳饮料、植物蛋白与杂粮饮料。
茶饮料等品种展望它们未来的开发方向。
果汁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是近年发展较快的品种之一,果汁营养健康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果汁丰富的营养和多样的口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碳酸饮料的两大世界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也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大力开展非碳酸饮料方面的业务。
其中,可口可乐的美汁源果粒橙早已经在中国大陆饮料市场攻城略地,百事可乐的“果缤纷”也于2007年试水中国大陆饮料市场。
第二讲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1.软饮料的概念及分类?软饮料:经过预先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0.5g/100mL饮用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分类(11大类)1.碳酸饮料类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2、果蔬汁类用水果或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3.蛋白饮料类以乳或乳制品、或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4.包装饮用水类密封于瓶、罐、桶或其它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5.茶饮料类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
6.咖啡饮料类以咖啡豆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咖啡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
7.植物饮料类以植物或植物抽提物(茶、咖啡除外)为原料(非果蔬类植物的根、茎、叶、花、种子及竹或树木自身分泌的汁液,如谷物、食用菌、食用藻类和蕨类、可可、菊花等)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8.风味饮料类以食用香精(料)、甜味料、酸味剂等作为调整风味主要手段而加工制成的饮料。
9.特殊用途饮料类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料。
10、固体饮料类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的供冲调饮用的制品。
11、其它饮料类在上列10类中未能包括的符合饮料定义的饮料制品。
2.天然水怎么分类?有何特点?(一)地表水主要指江水、河水、湖水、水库水、浅井水等水源。
其特点为:矿物质含量较少;储量丰富;取用方便。
同时易于受自然环境影响;泥沙、腐殖质、浮游生物以及微生物含量较高。
随着工业发展,地表水污染加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地下水主要指泉水、井水、自流井以及地下岩层中的水。
其特点为:水质澄清,泥沙、悬浮物、微生物含量较少;水温波动不大;含矿物质较多。
(三)城市自来水自来水是指地表水经过适当处理,使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实训二软饮料的检验一、软饮料的分类及申证单元根据软饮料的分类标准GB-10789-1996,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及其他饮料等10大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饮料产品共分为6个申证单元,即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蔬)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
下面以果(蔬)汁饮料为例。
二、果(蔬)汁饮料生产工艺及容易出现的问题1.生产工艺(1)以浓缩果(蔬)汁(浆)为原料(2)以果(蔬)为原料2.生产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1)产生氧化引起味道不纯、色泽发暗;(2)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3)原果汁含量与明示不符;(4)微生物指标不合格。
三、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生产必备的生产条件1.生产场所⑴对于生产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水处理车间、配料车间、包装瓶及盖清洗消毒车间、杀菌反自动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场所。
⑵各生产场所的卫生环境应采取控制措施,并能保证其在连续受控状态。
尤其是配料车间、灌装封盖车间内的空气应采用各种消毒设施以保持其洁净度符合要求。
2.必备的生产设备⑴果(蔬)预处理设施(适用于直接以果蔬为原料);⑵榨汁机或制浆机(适用于直接以果蔬为原料),⑶水处理设备;⑷贮罐;⑸巴氏杀菌设备;⑹自动灌装封盖设备;⑺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施;⑻管道设备清洗消毒设施。
四、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使用的水果(蔬菜)或其浓缩汁(浆)应符合生产的基本要求和GB17325—1998《食品工业用浓缩果蔬汁(浆)卫生标准》等有关标准的要求;其他原辅材料应符合GB/T10791—1989《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的规定;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0790——1989《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规定。
对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采购时应验证。
第二节软饮料一、软饮料分类介绍软饮料是指不含酒精成份的饮料。
又分为碳酸饮料和不含碳酸饮料。
它包括:咖啡、茶、可可、矿泉水、汽水、果蔬汁、牛奶、热饮及冻饮等.(一)碳酸饮料是指含碳酸气(co2)的饮料总称.主要成份:A普通型:含汽的矿泉水、苏打水。
B、果味型:加入香料、色素、防腐剂二氧化碳.C、果汁型:加入至少2.5%,鲜果汁.D、可乐型:加入香料、天然果汁、焦糖、色素、药材混合后充气而成.例如:苏打水、干姜水、可乐、七喜、雪碧、芬达等。
另外,汽水按配制原料可分为柠檬味类、可乐类、奎宁水类、橙味汽水类和其它汽水。
柠檬味类包括雪碧汽水、七喜汽水、白柠汽水。
可乐类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奎宁水类包括汤力水(Tonic)和苦柠水(bitter lemon)。
橙味汽水类包括新奇士橙汁汽水(Sunkist orange)和橙宝汽水。
另外还有苏打水和蒸馏水等其他类汽水。
其它类软饮料有粒粒橙、马蹄汁、椰子汁、果茶、芒果汁等. (二)果蔬汁饮品:果蔬饮品源于大自然、成本低廉、制作方便、而且宫养丰富主要分为:A、原果汁:原汁、原味,100%的原料出汁B、鲜果汁:含有至少40%的原果汁C、饮料果汁:原果汁含量在10%—30%之间D、果粒果汁:含原汁在10%,果肉在5%—30%之间E、果汁糖浆:大于或等于31%的原汁;加入砂糖、柠檬酸。
(其中蔬菜汁在美国等地极受欢迎)(三)水、纯净水、矿泉水、太空水:矿泉水是由地下泉水冒到地面上来或由高山上岩石中浸出的清泉,含丰富的矿物质。
它以水质好,无杂质污染,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的欢迎。
矿泉水因地区不同,所含矿物质也不同.其味有微咸和微甜或无味,饮之清凉可口,可助消化.著名的品种有:法国皮埃尔矿泉水(Perrier water)和爱维安矿泉水(Evian water)。
皮埃尔矿泉水俗称巴黎水,产于法国,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含汽矿泉水,被誉为“水中香槟”。
价格昂贵。
爱维安矿泉水又译依云矿泉水,产于法国,它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矿泉水,无泡、纯洁、有甜味是它的特色,且富有均衡含量的矿物质.我国的崂山矿泉水,品质也十分优质富含矿物质,清肠胃助消化。
第一章绪论一、软饮料的定义和分类(一)饮料和软饮料的含义1. 饮料饮料是经过加工制造的、供人们饮用的食品,以能提供人们生活必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达到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
饮料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含酒精饮料(包括各种酒类)和不含酒精饮料(并非完全不含酒精,如所加香精的溶剂往往是酒精,另外发酵饮料可能产生微量酒精)。
从组织形态来讲,饮料可分为固体、共态和液体饮料三种。
固体饮料是以糖(或不加糖)、果汁(或不加果汁)、植物抽提物及其他配料为原料,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的经冲溶后饮用的制品。
固体饮料水分含量在5%以内。
共态饮料指那些既可以是固态,又可以是液态的,在形态上处于过渡状态的饮料。
如冷饮中的冰淇淋、冰棍、冰砖、雪糕等。
液体饮料是指那些固形物含量为5%~8%(浓缩者达到30%~50%),没有一定形状,容易流动的饮料。
2. 软饮料何谓软饮料,"软饮料"指乙醇含量在0.5%以下的饮用品,此规定与习惯称谓的饮料相近,但与规范的"饮料"概念——通常能使人愉快的供人们消耗性消费的任何液体饮品的总称相对照则只是"饮料"的一个部分,即软饮料通常指的是所谓的非酒精饮料。
软饮料是以解渴为主要目的的饮用品,因此,不包括口服液之类的专用于保健和医疗作用的制品,但软饮料不排除其本身附加有其他作用。
由于口服液的工艺与有些软饮料的工艺相近,有些人也习惯性地将其纳入软饮料。
国际上对软饮料无明确规定,一般认为非酒精饮料即为软饮料(soft drinks)。
但各国规定有所不同。
如美国软饮料法规把软饮料规定为:软饮料是指人工配制的酒精(用作香精等配料的溶剂)含量不超过0.5%的饮料。
它不包括纯果汁、纯蔬菜汁、乳制品、大豆乳制品以及茶叶、咖啡、可可等以植物性原料为基础的饮料。
它可以充碳酸汽也可以不充碳酸汽,还可以浓缩加工成固体粉末。
日本没有软饮料的概念,只称为清凉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水果饮料、固体饮料,与美国法规的最大差别是将天然果汁列入软饮料。
1、固体饮料: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状、颗粒装或块状等固态料的供冲调饮用制品。
2、特殊用途饮料:通过调节饮料中的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料。
3、运动饮料: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
4、婴幼儿饮料:5、果香型固体饮料:是指原果汁含量大于10%,一般在20%左右6、果味型固体饮料:是指不含果汁或果汁含量小于10%,具有果香味,通过调色、调味而制成的固体饮料。
7、蛋白型固体饮料:是指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的固体饮料,其主要共性原料是砂糖、葡萄糖、乳制品、蛋制品等。
8、途中饮料:比赛运动过程运动中饮用的饮料9、风味饮料:以食用香精、食糖和甜味剂、酸味剂等作为调整风味的主要手段,经加工制程成饮料,主要包含果味饮料、乳味饮料、茶味饮料、咖啡为饮料及其他风味饮料。
10、功能性饮料:就是含有功能性成分,使人体有充分防御功能,能调节生理平衡、预防疾病和促进人体健康等的特殊饮料。
绪论1、饮料:经过加工制作供人饮用的食品,以供人生活必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达到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2、软饮料:一般认为不含酒精的饮料即为软饮料。
3、软饮料的分类:碳酸饮料、果汁和蔬菜汁、蛋白饮料、包装饮用水、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饮料、风味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其他饮料。
4、软饮料工业发展趋势:四化:多样化、简便化、保健化、实用化三低: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二高: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一无:无防腐剂、香精、色素等饮料用水及处理1、饮料用水对水质的要求:色度、浊度嗅和味碱度:硬度: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
毒理学指标:铅、汞等细菌学指标放射性指标2、硬水软化的方法,石灰软化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软化原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
1.石灰软化法;软化方法:间歇法、涡流反应器、连续法原理:将生石灰CaO配制成石灰乳:CaO+H2O→Ca(OH)2用石灰乳除去水中重碳酸钙Ca(HCO3)2、重碳酸镁Mg(HCO3)2和CO2范围:适合于碳酸盐硬度较高、非碳酸盐硬度较低,而且对水质不要求高度软化的水的处理。
软饮料工艺学考试复习点一、填空、选择1、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以把饮料分为液体饮料、固体饮料和共态饮料。
2、按照原辅料或产品形式的不同,将软饮料分为11类,分别是:碳酸饮料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包装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风味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3、水源的分类:地表水、地下水、城市自来水。
4、一般来自水的浊度上限为5度,软饮料用水浊度要求不超过2度,汽水≤1.6度;去除混浊,凝聚、沉降、过滤、氯化等方法;原水中所含的杂质是发生水浑浊的主要原因,导致水混浊的主要杂质是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或工业污染,水的异味主要来自于无机物以及某些盐类。
5、水的硬度是指水对于肥皂的离子沉淀能力;水的硬度是由多价离子,只要是水中可溶性的钙和镁的量来决定;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水中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总含量称为水的总碱度,软饮料用水的碱度,以C a CO3计不超过50mg/L;饮料用水中F e的含量必须<0.1mg/L;水质标准虽然未对溶解氧规定具体指标,但必要时需进行水的脱气处理;水中往往存在各种微生物,其微生物主要指示菌是大肠菌群或大肠菌总数。
6、饮料用水的处理方法有:混凝沉淀、过滤、硬水软化、水的消毒;常用的两类混凝剂:铝盐(明矾、硫酸铝、碱式氯化铝),铁盐(硫酸亚铁、硫酸铁、三氯化铁);助凝剂本身不起凝结作用,而是辅助混凝剂,反帮助絮凝的形式;水的过滤是一系列不同过程的综合,包括阻力截留(发生在过滤层的表面)、【重力沉淀、接触凝聚(发生在过滤层的深处)】;水的软化方法主要有:石灰软化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水的消毒常用方法: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杀菌。
7、软饮料常用的辅料有:甜味剂、酸度调节剂、食用香料、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二氧化碳、乳化剂;天然甜味剂包括:糖及糖的衍生物、非糖天然甜味剂;合成甜味剂主要有以下三种:糖精与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A-K 糖);酸度调味剂按组成分为: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醋酸、乳酸)、无机酸(磷酸、富马酸、葡萄糖酸);相对酸度:苹果酸: 110—120,酒石酸:120—130,乳酸:120,醋酸:100,富马酸:165—180,磷酸:230—250;香料按照其不同来源分为:天然香料(动物性、植物性香料)、人造香料(单离、合成、调和香料);食用香精的种类:油溶性香精、水溶性香精、乳化香精、粉末香精;着色剂(食用色素)按其来源和性质分:食用天然色素、人工合成色素;防腐剂按来源分:有机防腐剂(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和丙酸盐等)、无机防腐剂(SO2、亚硫酸盐、乳酸链球菌等肽类抗菌素);正确选用防腐剂:①了解引起某一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种类、性质,②影响防腐剂效果的因素,③防腐剂的使用方法、用量;乳化剂分类:①按来源分:天然、合成乳化剂,②按溶解性分:水溶性、油溶性乳化剂,③按在水中是否解离成离子:离子型、非离子型乳化剂,④按在水中显示活性部分的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乳化剂,⑤按作用:油包水型、水包油型乳化剂;乳化剂作用:乳化作用、稳定作用、混浊作用;CO2主要作用:清凉解暑、抑制微生物生长、增强饮料的风味、增强味感、增进食欲。
软饮料工艺学饮料:经加工制造、供人们饮用的食品,以提供人们生活必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达到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软饮料:不含乙醇或作为香料等配料用的溶剂的乙醇含量不超过0.5%(m/v)的饮料制品。
碳酸饮料: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CO2的软饮料制品,是由水、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色素、CO2及其它原辅料组成。
固体饮料(特殊):指水分含量在5%以下,具有一定形状,须经冲溶后才可饮用的颗粒状、片状、块状、粉末状的饮料。
水的硬度:指水对于肥皂的离子沉淀能力。
碳酸盐硬度:主要化学成分是钙镁的碳酸盐及重碳酸盐,其中的重碳酸盐经煮沸可分解为溶解性很小的碳酸盐,成为沉淀而从水中除去,故又称为暂时硬度。
水的碱度: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总量。
化学耗氧量(COD):用以测定生物可降解与生物不可降解有机物的含量。
混凝沉淀:混凝是水中加入混凝剂,中和胶体表面的电荷,使水中细小悬浮物及胶体物质互相吸附结合成较大的颗粒,从水中沉淀出来,从而得到澄清。
水的过滤:通过粒状介质层分离水中杂质的方法。
消毒:指杀灭水中的病原菌及水中的其他有害微生物,防止因水中的致病菌导致消费者产生疾病,并非将所有微生物全部杀死。
甜味料:赋予软饮料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酸味料:赋予食品酸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
香料:赋予食品以香气,同时赋予食品特殊滋味的食品添加剂。
食用香精:用香料味原料,经过调香,有时加入适当的稀释剂配制而成的多成分的混合体。
防腐剂:能防止或减缓食品腐败的一类添加剂。
色素:人们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的感官指标,同时也是判断食品质量是否新鲜的指标,尤其是对一些透明包装的饮料。
乳化剂:将容易分散和使乳状液稳定所使用的物质。
茶多酚:是茶叶中含有的芳香烃上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化合物的总称。
碳酸饮料:指成品中CO2的含量不低于2.0倍,但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CO2气体的饮料。
(含有CO2的软饮料)原糖浆(单糖浆):把定量的砂糖加入定量的水溶解,制得具有一定浓度的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