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教学课件指南
- 格式:docx
- 大小:12.39 KB
- 文档页数:2
土力学课程学习指南《土力学》是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的院级平台课,授课对象为水利水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建设管理系和工程力学系的本科生,开设时间为第五学期,总学时48学时。
《土力学》是水利和土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交通、港口、环境、核电站和矿山等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1.课程总体安排清华大学《土力学》课程共包含80总学时,分秋季和春季两个学期进行。
其中,《土力学1》包括第一至第十二单元,安排在秋季学期;《土力学2》包括第十三至第二十单元,安排在春季学期。
按照课程的特点和定位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将《土力学》课程教学组合为三个模块:1)《土力学》的理论,以土的渗透、变形和强度三大基本特性为核心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对应的课程是《土力学1》中的课堂授课部分,40学时/学年。
2)《土力学》的应用,主要介绍土力学基本理论在各种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计算和工程判断能力。
对应的课程是《土力学2》,32学时/学年。
此外,还配合《城市岩土工程》、《城市水环境工程》和《地球与人类环境》等选修课。
3)《土力学》的实验,以土的物性试验、三轴试验和固结试验等为核心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土工试验的动手能力。
土力学实验部分与土力学基本理论部分紧密结合,安排在《土力学1》课程中,8学时/学年。
此外,还配合本科学生的SRT、自选试验和综合论文训练等环节。
2.课程基础要求学生的先修课程包括微积分、工程力学和水力学等。
3.课程基本内容第一单元绪论和土的物理性质(秋季学期6学时,第1~2教学周)了解土的三大工程问题,也即渗透问题、变形问题和强度问题;了解土的形成,掌握土的碎散性、多相性和天然性这三大特点;掌握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土的三相组成、物理状态和结构;掌握土的压实性;掌握土的工程分类标准,了解土的工程分类方法。
第二单元试验课1:土的基本物性试验(秋季学期3学时,第2~6教学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1)密度测定试验;2)含水量测定试验;3)液塑限测定试验;4)颗粒分析试验。
(/图
表格下列分学科标签)
高等院校土建类创新规划教材 基础课系列
高等院校土建类创新规划教材 基础课系列
高等院校土建类创新规划教材 基础课系列
高等院校土建类创新规划教材 基础课系列
高等院校土建类创新规划教材 基础课系列
高等院校土建类创新规划教材 基础课系列
高等院校土建类创新规划教材 基础课系列
高等院校土建类创新规划教材 基础课系列
高等院校土建类创新规划教材 基础课系列
全国高等院校土木与建筑专业十二五创新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土木与建筑专业十二五创新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土木与建筑专业十二五创新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土木与建筑专业十二五创新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土木与建筑专业十二五创新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土木与建筑专业十二五创新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土木与建筑专业十二五创新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下载指南【课件下载说明】清华大学出版社所有与教材配套的电子课件,均已上传至我社网站, 高校教师用户均可登陆该网站免费下载。
【下载操作步骤】下面以《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作者:王群)一书的课件下载为例第一步:图书搜索在网站首页【搜索帮助】栏,输入需下载课件的教材书名、作者或ISBN号码,点击【搜索】键即可。
方法1:按书名搜索,如果不知道详细的教材书名,可以输入教材书名的关键字,如下图1(图1:输入书名关键字--“计算机网络”进行搜索)方法2:按作者搜索,一般输入主编或第一作者姓名,否则有可能搜索不到需要下载课件的教材页面。
方法3:按ISBN搜索,ISBN号位于图书背面的右下脚(见下图2),由13位数字组成,在输入ISBN号时,数字之间的符号“-”省略,无需输入。
如图3(图2:图书背面的ISBN号图示)(图3:按ISBN搜索的输入示范)第二步:打开您所搜索图书的介绍页面在【查询结果】列表中,根据你所了解的图书信息,点击需要下载课件的教材书名,进入该图书的介绍页面。
如图4(图4:点击进入《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王群)一书的介绍页面)第三步:找到课件下载的链接进入图书的介绍页面后,找到课件下载的链接,课件下载链接一般位于网页的最下方。
如图5(图5:《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件下载链接图示)第四步:课件下载左键单击课件下载链接,在跳出的文件下载对话框中,单击【保存】即可,如下图6(图6:课件下载保存)【课件密码索取】部分教材配套课件需要密码才能使用。
课件下载后对压缩包解压,按照【索取密码说明】,填写【反馈表】(如下图7提示),发送至指定邮箱即可。
说明:如果密码索取在1周之内没有得到回复,请联系当地教学服务办事处,具体联系方式请登陆我社网站的“教师服务专区”--“全国各地教学服务办事处”查询。
【外版教材教辅资料的索取】在每本外版书的最后一页,都有一张【教学支持说明】(如下图8所示),将其中的【证明】裁剪下来或复印,然后加盖院系公章,传真或邮寄至清华大学出版社或国外出版公司均可。
《计算机电路基础》电子教案一、教案概述1.1 课程定位《计算机电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组成,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备分析和设计简单计算机电路的能力。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逻辑电路、模拟电路、计算机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等。
二、教学方法2.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2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配合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教学。
2.3 学习评价采取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三、教学安排3.1 课时安排共计48课时,其中理论课32课时,实验课16课时。
3.2 教学进度安排第1-8周:计算机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逻辑电路;第9-16周:模拟电路、计算机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计算机电路基础》,作者:,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
4.2 实验设备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模拟电路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五、教学实践5.1 实验安排实验内容包括: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模拟电路实验等。
5.2 实践要求5.3 实践评价实验成绩将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实验操作的正确性等进行评价。
六、教学辅助材料6.1 课件提供包含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课件,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6.2 习题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习题库,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计算题等,以便学生进行自我测试和学习效果的评估。
六、学习指导与辅导7.1 学习指南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学习指南,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以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7.2 辅导安排安排定期辅导时间,为学生提供面对面的辅导机会,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八、课程考核8.1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取期末考试和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2)使学生了解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常见运筹学模型;(3)使学生能够运用运筹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运筹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与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运筹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2)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运筹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2. 线性规划3. 整数规划4. 动态规划5. 非线性规划6. 模拟与蒙特卡洛方法7. 多目标优化8. 运筹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运筹学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与表达能力;4. 习题训练法:巩固学生对运筹学知识的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2. 第二周:讲解线性规划,包括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图解法、单纯形法等;3. 第三周:讲解整数规划,包括整数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分支定界法等;4. 第四周:讲解动态规划,包括动态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动态规划方法等;5. 第五周:讲解非线性规划,包括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牛顿法等;6. 第六周:讲解模拟与蒙特卡洛方法,包括模拟方法、蒙特卡洛方法等;7. 第七周:讲解多目标优化,包括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多目标优化方法等;8. 第八周:讲解运筹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包括案例分析与讨论;9. 第九周:复习与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中、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运筹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课件下载指南
【课件下载说明】
清华大学出版社所有与教材配套的电子课件,均已上传至我社网站高校教师用户均可登陆该网站免费下载。
【下载操作步骤】
下面以《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作者:王群)一书的课件下载为例
第一步:图书搜索
在网站首页【搜索帮助】栏,输入需下载课件的教材书名、作者或ISBN号码,点击【搜索】键即可。
方法1:按书名搜索,如果不知道详细的教材书名,可以输入教材书名的关键字,如下图1
(图1:输入书名关键字--“计算机网络”进行搜索)
方法2:按作者搜索,一般输入主编或第一作者姓名,否则有可能搜索不到需要下载课件的教材页面。
方法3:按ISBN搜索,ISBN号位于图书背面的右下脚(见下图2),由13位数字组成,在输入ISBN号时,数字之间的符号“-”省略,无需输入。
如图3
(图2:图书背面的ISBN号图示)
(图3:按ISBN搜索的输入示范)
第二步:打开您所搜索图书的介绍页面
在【查询结果】列表中,根据你所了解的图书信息,点击需要下载课件的教材书名,进入该图书的介绍页面。
如图4
(图4:点击进入《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王群)一书的介绍页面)
第三步:找到课件下载的链接
进入图书的介绍页面后,找到课件下载的链接,课件下载链接一般位于网页的最下方。
如图5
(图5:《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件下载链接图示)
第四步:课件下载
左键单击课件下载链接,在跳出的文件下载对话框中,单击【保存】即可,如下图6
(图6:课件下载保存)
【课件密码索取】
部分教材配套课件需要密码才能使用。
课件下载后对压缩包解压,按照【索取密码说明】,填写【反馈表】(如下图7提示),发送至指定邮箱即可。
说明:如果密码索取在1周之内没有得到回复,请联系当地教学服务办事处,具体联系方式请登陆我社网站的“教师服务专区”--“全国各地教学服务办事处”查询。
【外版教材教辅资料的索取】
在每本外版书的最后一页,都有一张【教学支持说明】(如下图8所示),将其
中的【证明】裁剪下来或复印,然后加盖院系公章,传真或邮寄至清华大学出版社或国外出版公司均可。
(图8:外版教材教辅资料索取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