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和常见病防治工作方15年
- 格式:doc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8
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一、前言学校常见病是指学生在学校中常见发生的疾病,包括感冒、发热、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学校制定了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降低常见病的发生率。
2. 任务:a. 建立健全的常见病监测和记录机制;b. 提高学生对常见病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c. 加强教职工的常见病防治知识培训;d. 发挥家庭和社会的积极作用,提供支持和协助。
三、常见病监测和记录1. 建立学生常见病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身体状况进行调查和记录;2. 健康情况异常的学生将及时上报并跟踪;3. 根据学生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及时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1. 组织开展常见病预防知识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感冒、发热、腹泻等常见病的预防措施;2. 在校园内制作常见病防治宣传横幅,提醒学生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组织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知识;4. 设立卫生知识角,定期开展卫生知识讲座。
五、教职工培训1. 开展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教职工对常见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2. 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培训教职工急救知识和技能。
六、家庭和社会支持1. 配合学校组织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活动;2. 引导家长对孩子的健康进行重视,做好日常护理和饮食安排;3. 与社区卫生院和家庭医生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学校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桥梁。
七、评估与总结定期对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提高防治效果。
八、预算支持为了保证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将安排专项预算支持,包括常见病宣传材料、卫生设备和常见药品的采购等。
同时,学校还将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提高学校防治常见病的能力。
九、工作落实与督导学校将成立常见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同时,设立专门的常见病防治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并定期进行督导和检查。
学生常见病防控计划和措施
一、加强平时的锻炼
1、增加体育活动,比如跳绳、慢跑等,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勤食水果及蔬菜;
3、注意充足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
4、多去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
5、经常晒太阳,利用阳光给身体带来充足的维生素D,若没有时间晒太阳也可以服用维生素D膏。
二、提高有效的环境卫生措施
1、加强室内空气清洁,定期打开窗户换气,增加湿布的增湿;
2、经常清洁室内的污染物,保持室内表面的环境卫生;
3、勤洗手,尤其是出门后及吃饭前都记得要洗手,防止细菌和病毒;
4、勤消毒,注意每天消毒物品的清洁,洗衣清洁剂及厕所清洁剂;
5、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有可能的疾病,及时就医治疗。
三、关注学生健康,及时预防
1、定期监测学生体质,及时对学生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干预;
2、加强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及时处理学生病房,确保学生拥有良好的康复环境;
4、注意出行安全,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5、及时为学生补充营养,让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
.学生常有病防治计划与措施为了预防、控制常有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特针对一些常见病的状况落实有关防治措施与计划。
1、营养不良和肥胖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相同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优秀,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生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
营养不良将以致学生生长发育阻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引发要素之一。
这两种疾病均与平常饮食关系亲近。
学校计划针对此种状况展开健康知识宣传,同时也希望家校配合,帮助学生改掉偏食习惯,做到热量和营养素的合理搭配。
2、近视眼的预防与治疗轻度近视即应惹起注意,尽量找出原由以防程度加深,原则上讲,患近视眼后,应在眼科医生验光以后,配戴适合的改正眼镜,使视物清楚,减少视觉疲惫。
学校要增强宣传力度,提早预防:①、不在暗处及行进的车船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按期检查视力。
②、阅读写字时,桌面上的照明不低于25W,姿势要正直、眼睛离桌面的距离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
,.③、在看电视时,应保持室内必定的亮度,人距电视2.5-3米左右,并最好不超出半小时就歇息10分钟。
④、看书学习1小时以后,可瞭望远方的绿色花草树木。
⑤不要戴他人的眼镜,免得对眼睛造成伤害。
3、沙眼沙眼在学生中发病率也较高,这类疾病是由沙眼依原体传染惹起的。
希望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
如发现孩子眼睛红肿、哭泣、有异物感、眼屎多等现象,应及时去医院治疗,或用利福平、10-30%磺胺醋铣钠液等眼药水滴眼治疗。
4、红眼病做好宣传工作,红眼病好发于夏秋天。
预防要防范与病人接触,若接触病人,要用肥皂洗手;不用手揉眼,手帕、毛巾、脸盆等应个人专用;严禁食用刺激性食品与喝酒;生病后不到公用浴池沐浴、游泳池游泳。
一旦发现红眼病人,马上间隔治疗。
5、预防蛀牙、牙周病教育学生保持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方法要正确,饭后漱口;交替采纳各样牙膏刷牙;合理饮食,少吃糖,养成优秀的饮食习惯;定期检查,充足利用健康教育课教授学生如何保护牙齿。
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一、预防传染病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管理制度,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学生健康检查和健康档案管理。
严格落实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和补种工作,完善学生免疫接种档案。
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缺课原因,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置。
二、近视防控开展学生视力状况监测,加强近视眼防治工作,督促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严格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鼓励学生多参与户外活动。
定期开展学生视力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爱眼护眼意识。
三、肥胖防控加强学生饮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
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完善学生体重监测体系,定期开展肥胖风险评估,采取干预措施控制肥胖蔓延。
四、心理健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加强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关心和支持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
五、伤害预防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完善校园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为学生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加强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管理,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危险品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建立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保障。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动,共同关注和预防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做好学生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理和处置工作,及时救治受伤学生,维护学校正常秩序。
2024年学校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范本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校特制定了2024年学校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 旨在预防、控制和减少学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生率,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果。
二、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1.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调查及分析通过定期进行学生身体健康调查, 收集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生率的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 找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2.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宣传教育针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 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班主任会议等多种形式, 向学生和家长普及预防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知识, 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学校卫生环境的改善加强学校卫生环境的管理和改善, 定期进行校园清洁和消毒工作, 确保学生的居住和学习环境的卫生安全。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饮食卫生与营养管理制定健康餐食方案, 提供营养均衡的学生餐。
加强对食堂的监督和管理, 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安全, 避免食物污染。
组织学生和家长参加健康饮食讲座和活动, 普及合理营养知识。
5.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提升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培养。
增加体育课程的数量和质量, 并开设多种体育俱乐部和运动训练班, 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选择,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6.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支持。
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 教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学会合理处理压力和问题。
三、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措施1.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加强消毒措施, 定期开窗通风。
提倡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手肘遮挡。
避免接触病毒源和患者, 尽量减少人群聚集。
2.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加强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 确保食材新鲜和加工卫生。
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进食和暴饮暴食。
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减少常见病的发生和传播,我校制定了以下详细的防治工作计划,包括健康教育宣传、定期体检监测、环境卫生整治、饮食安全管理、传染病预防控制、心理健康支持、体育锻炼计划以及家校合作机制等方面。
健康教育宣传我们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计划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常见病防治知识。
这些活动将以讲座、研讨会、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内容涵盖疾病的成因、症状、预防措施等。
同时,我们还将利用校园广播、海报、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定期发布健康教育内容,以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治意识。
定期体检监测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的健康问题,我们将组织定期体检活动。
体检项目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点进行个性化设置,包括但不限于视力、听力、心肺功能、肝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对于发现的健康问题,我们将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跟踪管理,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干预措施。
环境卫生整治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基础。
我们将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这包括清理垃圾、消毒公共区域、保持教室和宿舍通风等。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防止外部污染源进入校园。
饮食安全管理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我们将严格把关学校食堂的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确保食品新鲜、卫生、安全。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学生饮食的教育引导,提倡均衡饮食、健康饮食,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传染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是学校的重大风险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我们将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
这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加强疫苗接种工作等。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心理健康支持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我们将建立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通过定期的心理健康调查、开设心理课程、组织心理辅导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小学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和措施一、工作目标:确保学校学生健康成长,减少学生因常见病带来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整体形象。
二、工作计划与措施:1.建立健康档案:每个学生进入学校时,需提交健康档案,包括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病史、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以及过敏情况等。
学校将定期更新学生的健康档案,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增加学生对常见病的认识和防治知识的了解。
例如,定期开展健康讲座、组织健康知识竞赛、制作宣传海报、播放相关宣传视频等。
3.定期体检:学校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口腔、脊柱、心肺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身体问题,提前进行干预和治疗。
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学校将严格管理学校的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宿舍、厕所等环境的干净整洁。
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5.加强营养饮食:学校提供丰富多样的营养餐,保证学生的正常营养摄入。
学校餐厅应符合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
学生在学校就餐时,应养成良好的餐饮习惯,避免食品中毒等问题的发生。
6.建立紧急处理机制:学校将建立紧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常见病症状,将及时进行处理和疏导。
例如,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急救室和急救设备,并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
学校还应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协调学生的紧急治疗事宜。
7.定期监测学生体温:8.推广健康运动: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运动,包括晨练、户外活动、体育课等。
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免疫力,预防常见病的发生。
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指导,确保学生进行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身体损伤。
9.建立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学校将建立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对学生的身体发育、生长情况、体质测试、心理健康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系统,学校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个别辅导措施。
学生健康状况监测与常见病防治工作方案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我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疾病变化趋势,分析各种学生常见病在新形势下的发生特点和趋势,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学生常见病发病率,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依据(一)《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二)《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及《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三)卫生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卫医发〔2008〕37号);(四)卫生部《关于印发和的通知》(卫疾控发[2008]68号)。
二、工作内容(一)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在学生健康体检、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县范围确定一定数量的监测点学校和指标人群,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采用健康筛查与定期监测的方法,对学生的生长发育、现时营养状况、因病缺课、学生常见疾病、传染病患(发)病等开展动态的观察。
1、监测对象及点校的确定根据省监测方案,按行政区划分为城市与县镇(乡村)学校,地级市市区学校划为城市类,县及县级市所辖的乡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划分为县镇类。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分别从重点与一般学校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定为监测点校。
各级抽样学校数如下:市州级抽取2所初中、2所高中;县(市、区)至少抽取2所小学、2所中学(其中1所为完全中学)。
监测点学校的确定由辖区疾控中心在符合条件的学校中随机抽取。
因此,我县确定蒙中、蒙小、五中、哈萨尔路小学为检测点校。
监测学校内的学生除智力缺陷不能配合者外,一般不分年龄、民族、户籍、居住地点,均为监测对象。
2、监测指标与评价方法(1)生长发育监测监测项目:身高、体重、脉搏、血压、肺活量。
评价指标:个体生长发育等级(各年龄段的身高、体重值)。
(2)现时营养状况监测监测项目:身高标准体重。
评价指标:营养不良率、肥胖率。
(3)常见疾病监测监测主要疾病:近视、沙眼、龋齿、贫血、肠道蠕虫、营养不良评价指标:视力低下率、近视率、沙眼患病率、恒牙龋患率、恒牙充填率、贫血患病率、肠道蠕虫感染率、营养不良率。
在学校中,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维护学生的健康,促进学校的良好秩序,学校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和措施。
以下是一份针对学校常见病防治的工作计划和措施,以确保师生健康和学校正常运转。
一、常见病调查和信息收集1.学校应定期进行常见病的调查和信息收集工作,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患病原因和患病比例等。
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疫情状况,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2.建立学生常见病监测和报告制度,要求教职员工及时、真实地向学校报告学生疾病情况。
学校要及时采集、汇总和分析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的疫情监测。
二、健康促进和教育1.学校应定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向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普及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等。
可以通过讲座、宣传海报、健康手册等方式进行教育。
2.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对有患病倾向的学生进行干预和治疗。
三、环境卫生和清洁1.学校应做好校园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工作,包括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
特别是食堂和卫生间,要做到定期清洁和消毒,保证学生的饮食和生活环境卫生。
2.加强学校的通风设施和空调系统的维护和清洁工作,确保空气流通和空气质量的优良。
还应定期检查和清洁水源设施,确保饮水安全。
四、预防控制策略1.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监测和筛查工作,对有患病倾向的学生进行预防和控制措施。
比如,学校可以定期进行体温测量、健康问询和传染病筛查等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学生。
2.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
学校食堂的食品供给要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原材料应经过检验和合格认证。
3.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教育。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和注意饮食卫生等。
五、应急处置和防控措施1.学校应制定健全的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任务。
2024年学校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范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进步,学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障学生们的健康,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我校制定了以下的防治计划和措施。
一、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1.加强宣传教育在每个学期的开学阶段,组织校医院和卫生教育部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通过课堂教学、宣传栏、宣传册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常见病的症状、防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改善学校环境设立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定期对学校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教室、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保持空气流通,提高学校的卫生质量,防止病菌传播。
3.饮食环境卫生加强对食堂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增加食品检测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加强饮食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食品过敏。
4.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系统学校将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情况,并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
对于可能引发暴发疫情的病例,将采取隔离措施,并联系相关的卫生部门进行处理。
二、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1.提供适时的医疗服务学校将建立校医院或与附近医疗机构合作,确保学生在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校医院将设有专门的儿童科和传染科,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2.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将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医疗情况。
学校将定期组织家长会,邀请医生给家长讲解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对孩子健康的关注和管理能力。
3.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学校将建立学生的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医疗情况,方便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和病史。
学校将加强对学生健康档案的管理,确保学生的健康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4.加强医疗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学校将加强医疗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学校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医学知识的进修培训,更新医疗设备和药品,提高学生的就诊体验和医疗服务质量。
中小学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优良的体质,康健的体魄不但是个人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繁衍、进步、创造文明的严重条件,为了更好地提高我校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康健水平,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卫生和康健教育,发展体育运动,培养保健意识和优良的卫生习惯,特定如下措施:一、预防蛔虫病:对学生有计划地进行普查普治,加强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不用新鲜粪施肥。
加强宣传教育,养成优良的卫生习惯。
食前便后洗手,不随便大小便,生吃瓜菜要洗烫,减少经口感染的机会。
搞好环境卫生,积极消灭苍蝇,感染率降至5%以下。
二、沙眼病: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漠师生及家长对沙眼危害性的认识和普及防治方法,做到从认识、重视、防治各方面配合。
监督学生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即可不得沙眼病。
2.培养优良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用纯洁的手怕擦眼睛等卫生习惯。
3.提倡一人一巾一盆,用流水洗脸、洗手;手帕、毛巾要经常洗烫,挂在通风的地方,以保持干涸。
患病率控制在10%以下。
三、贫血病:1.开展康健教育,向学生进行有关营养知识方面的康健教育,使学生懂得基本的营养知识,培养学生优良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等不良习惯。
2.指导合理营养,注意学生膳食的合理调配,使学生获得合理营养。
尤其要设法满足他们在蛋白质、铁、维生素的需要,根据当地供主副食情况,加强膳食营养指导。
3.找查并消除病因,定期查治患病治疗的学生,对患病学生的查治不得少于每年一次。
轻度贫血的学生以膳食调整为主,对中度贫血以上学生以药物治疗为主,贫血患病率下降15%。
四、龋齿防治措施:1.治疗:发现龋齿要及时充填治疗,以防龋洞扩大加深而发生并发症,龋齿合并炎症要用抗菌素消炎。
2.预防:必须采取切断致龋因素中的各个环节等综合性措施,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康健教育,增强体质,药物防龋。
3.用氟化物防龋,局部涂氟,含氟牙膏,定期检查,早期治疗。
五、近视:针对造成近视的原因,采用有用的预防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注意用眼卫生,坚持二要二不要。
学生卫生保健与常见疾病防控方案学生的健康问题是家长和学校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保障学生的卫生健康不仅对他们的学习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也能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将从日常生活习惯、饮食健康、免疫接种等方面提出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学生的健康。
一、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疾病的基础。
学生应养成勤洗手、勤换洗衣物、保持个人卫生等好习惯。
此外,注意咳嗽和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定期剪指甲、保持嘴巴和鼻孔的清洁也是重要的卫生习惯。
二、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健康的饮食习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多样化、均衡、适量”的原则,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学生要注意营养搭配,吃早餐前补充水分,保证脑力和身体的正常运转。
三、适度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免疫力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学生应每天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晨跑、游泳、打球等,并注意避免长时间过度运动或疲劳过度,以免导致体力不支和免疫力下降。
四、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对学生的身体和大脑发育非常重要。
学生应保持每天规律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作息,特别是避免熬夜,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
五、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学校应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师生应如实填报疫情登记表,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学校要加强教育宣传,普及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加强学生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六、合理安排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心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同时,学生还应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压力过大,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七、常见疾病的防控方案1. 流感: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手部卫生,不搔抓鼻子和嘴巴,饮食要清淡,多喝热水,及时就医。
2. 扁桃体炎:避免吃辛辣食物,保持口腔卫生,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多喝温开水漱口。
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观察和研究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是学校卫生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殊多疾病与不良的学习及日常的、生活习惯,学习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在校医务工作者一方面要了解学校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规律,更主要的是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治这些校园常见病。
根据国家卫生部与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及前期学校卫生工作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校学生常见病:目前主要影响我校学生身体健康的疾患是:视力不良、沙眼、龋齿、贫血、发育不良肥胖等。
我校生源来自城市,蛔虫感染也有,但较少。
1、视力不良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且有性别差异。
这与学生学习负担及采光照明有直接关系。
学生随年龄增长,压力的增加,用眼负担再一次加重,因此就形成视力不良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
2、沙眼与龋齿近年来患病率比较稳定,这与用眼卫生及零食习惯有关。
男生课外活动多,接触而广,相对女生用眼卫生差,沙眼相互传染机会也大,因此患病率高。
小学生平时吃零食与甜食多,患龋齿可能性大。
3、贫血与发育不良与学生不良的饮食结构有关。
女生偏食挑食,营养单一情况较多,最终导致贫血与发育不良。
因此,患病率较高。
有些学生挑食及零食过多,同时体育锻炼过少,造成肥胖。
二、防治目的:1、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2、大幅度降低并控制学生常见病患病率,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三、防治目标:通过____年的防治工作,使六病患病率明显下降。
按《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要求,以近年六病患病率为基线,力争各项指标都能达标。
具体如下:1、蛔虫感染率:降至1%以下。
2、沙眼患病率:降至____%以下。
3、贫血患病率:原有基础上下降____%,力争控制在____%以下。
4、龋均:L控制在0.4以下。
5、龋齿填充率:提高____%。
6、有效刷牙率____%以上。
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和措施
大家知道什么是学生常见病吗?其实就像我们有时候会感冒、会咳嗽一样,学生在学校里也比较容易得一些常见的病,比如近视眼、蛀牙这些病。
那么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和措施是什么呢?我给大家说一下。
为了让我们健康,学校会制定一套防治计划。
这个计划,会告诉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预防得病,比如它会让我们多做运动、让我们勤洗手。
告诉我们,如果发现自己不舒服了,就要马上告诉老师和家长,并且赶紧去看医生。
学校还会按照学习检查我们的身体,看看大家是不是都健康。
如果发现有人生病了,就会让生病的人抓紧时间治疗,比如送他去医院或者给他吃药。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和措施!大家明白了吗!。
2024年学校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1. 强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包括提供饮食营养的教育,教授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等知识。
另外,学校还应开展适宜年龄段的运动健身活动,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学校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及时清理和消毒教室、宿舍和公共场所。
特别是食堂和厨房等地方,应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3. 提供及时就医服务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对于出现常见病症状的学生,学校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做好相应的隔离和防控工作。
另外,学校还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疾病疫情。
4. 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学校应积极宣传和推广疫苗接种。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中疫苗接种,提供便捷的接种服务,并加强学生和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和了解。
5. 健康饮食指导学校应组织专业的营养师和医务人员,给予学生健康饮食指导。
指导学生合理选择食材,科学膳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校还应提供新鲜的食材,避免食品过期,保证学生饮食的安全和营养。
6. 个人卫生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的教育和指导,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育学生勤洗手、勤通风、保持床铺清洁、合理使用公共卫生设施等个人卫生习惯。
7.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学校应积极与家庭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
学校和家长应定期交流,共同关注学生身体状况,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健康问题。
8.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也是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之一。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指导,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在实施以上计划和措施的过程中,学校还应确保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不断优化完善学校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工作。
中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为做好学校的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卫生工作条例》精神,对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能为我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工作重点1、健康教育。
2、学生身体健康监测:常见病防治、免疫接种、传染病防治、健康体检。
3、初级保健。
二、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对学生近视、龋齿、沙眼、贫血、寄生虫、营养不良等常见病进行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是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保证。
(一)视力保健计划按照初级保健的具体要求进行。
1、开展眼保健操教育课,如《眼保健操》《预防近视》等方面的专题内容,长期反复地宣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发学生自主的保健意识。
2、定期检测视力。
每学期检测一次,并做好记录,统计视力减退者,通知家长进行矫治。
3、调整课桌椅。
每学期调整一次,课桌椅合格率达85%以上。
4、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两次,每日进行记分评比两次,期末总评和先进集体评比挂钩。
5、坚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要求班主任及专科老师都要重视,共同抓好学生的读写姿势。
6、积极配合医院做好近视眼的治疗工作。
(二)预防龋齿近几年,在学生中开展防龋齿工作,通过防龋的各种宣传,龋病的防治知识越来越普及,龋患率逐年下降。
防治措施如下:1、开展健康教育,对中学生要强调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基本口腔卫生知识,对中学生要求他们控制糖食,少吃零食,定期检查牙齿等方面的知识。
全校学生都应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
2、防治工作:对患有龋齿的学生要求及早矫治,作好记录。
龋齿的填充率要求达95%以上。
(三)贫血防治计划近年体检贫血患者逐年减少,防治措施如下:1、利用健康教育课要求学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卫生习惯。
注意膳食平衡、营养合理、多吃含铁较多的食品。
2、做好贫血的矫治工作,轻度贫血患者要求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指定老师、在吃饭时重点监护。
3、要求学生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2024学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关于中小学生健康管理的综合措施一、营养与健康管理1. 营养状况评估:在-110至90的BMI范围内视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则为营养不良,而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11-____%为超重,高于____%则为肥胖。
当前,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与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____%。
营养不良将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而肥胖则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潜在诱因。
这两类健康问题均与日常饮食习惯紧密相关。
2. 午餐营养配餐计划:为应对上述问题,学校计划开展午餐营养配餐工作,并呼吁家长负责学生早晚餐的营养搭配,协助学生纠正偏食习惯,确保热量与营养素的合理摄入。
二、视力保护1. 近视防控:对于轻度近视,应及时查明原因,防止恶化。
确诊近视后,应在眼科医生指导下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以改善视力并减轻视觉疲劳。
学校将加强宣传,提倡预防措施,如避免在暗处及行进的车船上看书,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与照明条件,限制看电视时间并定时休息,定期进行视力检查等。
三、常见眼病防治1. 沙眼预防: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发病率在中小学生中较高。
学校将通过健康教育课程普及预防知识,家长需配合教育孩子避免用脏手揉眼,不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卫生用品。
一旦发现眼部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2. 红眼病防控:红眼病好发于夏秋季,主要通过避免接触患者、勤洗手、不揉眼、个人用品专用等措施进行预防。
一旦发现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
四、口腔健康1. 龋齿与牙周病预防:学校将教育学生保持口腔卫生,坚持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合理饮食,少吃糖,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学校将定期发放保健牙刷,并利用健康教育课教授学生保护牙齿的方法。
五、寄生虫病预防1. 蛔虫与蛲虫病预防:通过勤洗手、不吸吮手指及咬指甲、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喝生水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寄生虫病。
六、紧急情况处理1. 中暑处理:将病人移至通风阴凉处,用凉水毛巾敷头,喝淡盐水或凉茶补液降温,重症者需送医院抢救。
前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生健康状况监测与常见病防治工作方案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我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疾病变化趋势,分析各种学生常见病在新形势下的发生特点和趋势,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学生常见病发病率,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依据
(一)《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二)《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及《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
(三)卫生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卫医发〔2008〕37号);
(四)卫生部《关于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的通知》(卫疾控发[2008]68号)。
二、工作内容
(一)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
在学生健康体检、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县范围确定一定数量的监测点学校和指标人群,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采用健康筛查与定期监测的方法,对学生的生长发育、现时营养状况、因病缺课、学生常见疾病、传染病患(发)病等开展动态的观察。
1、监测对象及点校的确定
根据省监测方案,按行政区划分为城市与县镇(乡村)学校,地级市市区学校划为城市类,县及县级市所辖的乡中心
小学以上的学校划分为县镇类。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分别从重点与一般学校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定为监测点校。
各级抽样学校数如下:市州级抽取2所初中、2所高中;县(市、区)至少抽取2所小学、2所中学(其中1所为完全中学)。
监测点学校的确定由辖区疾控中心在符合条件的学校中随机抽取。
因此,我县确定蒙中、蒙小、五中、哈萨尔路小学为检测点校。
监测学校内的学生除智力缺陷不能配合者外,一般不分年龄、民族、户籍、居住地点,均为监测对象。
2、监测指标与评价方法
(1)生长发育监测
监测项目:身高、体重、脉搏、血压、肺活量。
评价指标:个体生长发育等级(各年龄段的身高、体重值)。
(2)现时营养状况监测
监测项目:身高标准体重。
评价指标:营养不良率、肥胖率。
(3)常见疾病监测
监测主要疾病:近视、沙眼、龋齿、贫血、肠道蠕虫、营养不良
评价指标:视力低下率、近视率、沙眼患病率、恒牙龋患率、恒牙充填率、贫血患病率、肠道蠕虫感染率、营养不良率。
(4)学生因病缺课监测
监测项目:因病缺课(监测学校中全体学生)。
评价指标:年因病缺课率、平均因病缺课天数、因病缺课疾病构成百分比、病因别缺课构成。
(二)学生常见病防治
学生常见病防治与督导工作主要在各学生健康监测点学校进行, 在综合分析学生健康状况监测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发现的学生常见病开展针对性防治工作,以系统了解、收集中小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的资料,分析学生常见病的患病及变化趋势,确定防治对策,评估防治效果。
针对各种学生常见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学生沙眼与蛔虫
以寄宿制学校为重点,实施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措施。
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蛔虫防治和沙眼防治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学生视力不良
视力不良的防治是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要实施综合防治,即宣传教育、近视眼矫正、家庭和学校物质环境改善相结合。
3、学生口腔疾病
为了有效预防龋齿,各学校应把“窝沟封闭”作为首选的防龋方法;积极开展治疗工作,提高龋齿充填率;积极倡导定期牙周洁治,保持牙周健康;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有效刷牙率;积极推广保健牙刷及低氟地区使用含氟牙膏。
4、学生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超重与肥胖
以宣传营养知识为主要手段,采用多种宣传教育形式,改变学生不良的饮食行为,合理安排膳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在群体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对高危学生进行个体行为矫正及膳食指导。
(三)学生常见病防治督导
1.各监测学校对学校卫生综合管理、传染病预防控制、食品及饮用水卫生安全、学生常见病防治和教学环境卫生5个方面内容进行自查评分。
2.辖区疾控中心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对辖区内监测点学校学生常见疾病及各类急性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3、学生常见病防治督导覆盖率≥90%(学生常见病防治督导覆盖率=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督导的学校数/辖区内应督导学校总数×100%)。
4、督导频次:按省疾控中心要求,我县督导监测点学校≥2次/年,其他学校≥1次/年。
5、督导资料记录完整(包括监测学校日常工作记录和数据,疾控中心督导有关记录)。
三、组织实施
(一)疾控中心负责学生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防治督导工作计划的制定,并负责对健康监测体检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生健康体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督导和监测质量控制。
(二)疾控中心负责确定监测点学校,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资料的数据整理和上报、督导和质量控制。
(三)学校校医及保健老师在县疾控中心的指导下,负责组织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学生因病缺课的登记、上报工作,并落实学生的转诊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
四、时间安排
(1)学生健康体检监测工作按学年每年进行一次。
学生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和常见疾病等监测在当年的10月底前完成。
(2)因病缺课监测以学年为周期,监测整个监测点校全体学生因病缺课的情况。
(3)各监测点校将表1(见附件)吉林省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点学生预防保健情况报表及表2吉林省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点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报表汇总后于当年10月24日前上报到前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
附件1 吉林省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点学生预防保健情况报表
附件2 吉林省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点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报表
2015-1-5
附件
表1 吉林省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点学生预防保健情况报表
6
填报单位(盖章):填报人:填报时间:年月日
表2 吉林省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点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报表
7
填报单位(盖章):填报人:填报时间:年月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