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能质量标准分析

中国电能质量标准分析

中国电能质量标准分析
中国电能质量标准分析

中国电能质量标准分析

电能的质量标准有频率、电压以及电压的不对称性和非正弦性标准。礼经电器

1.频率质量

频率标准和容许偏差。频率是整个电力系统统一的运行参数,一个电力系统只有一个频率。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大多数国家规定频率偏差在±0.1~0.3Hz之间。在我国,300万kW以上的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规定不得超过±0.2Hz;而300万kW以下的小容量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规定不得超过±0.5Hz。

由于大机组的运行对电力系统频率偏差要求比较严格,因此有些国家对电力系统故障运行方式的频率偏差也作了规定,一般规定在±0.5~±1Hz之间。超过允许的频率偏差,大机组将跳闸,这不利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频率变化的原因。在电力系统内,发电机发出的功率与用电设备及送电设备消耗的功能不平衡,将引起电力系统频率变化。当系统负荷超过或低于发电厂的出力时,系统频率就要降低或升高,发电厂出力的变化同样也将引起系统频率变化。在系统有旋转备用容量的情况下,发电厂出力能通过频率调节器较快地适应负荷的变化,因此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偏差值较小。若没有旋转备用容量,负荷增大引起的频率下降较大。电力系统的负荷始终随时间在不断地变化,要随时保持发电厂的有功功率与用户有功功率的平衡,维持系统频率恒定,因

此,电力系统应具有一定的旋转备用容量,一般运行备用容量要求达到1%~3%。

低频率运行的危害。电力系统低频率运行对发电厂和用户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系统低频率运行时将产生以下不利的影响:汽轮机低压级叶片将由于振动加大而产生裂纹,甚至发生断落事故;电厂中所有的交流电动机的转速相应降低,使给水泵、风机、磨煤机等辅助机械的出力相应降低,严重影响火力发电厂的出力,促使频率进一步下降,引起恶性循环,甚至可能造成全厂停电的严重事故;同时,所有用户的交流电动机的转速也要降低,工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将不同程度地降低,例如频率降到49Hz以下时,纺织品、纸张将发生毛疵和厚薄不匀的质量问题。

高频率运行对系统本身和用户也将产生不利影响,如使系统电压升高对绝缘不利,增加用户和系统的损耗等。

防止系统低(高)频率运行的对策,主要是提高日负荷曲线预测精度,使计划开机的发电出力与实际的负荷偏差较少;充分发挥AGC 的功能,严格要求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系统频率偏差不大于规定值。在故障情况,系统频率下降时,动用系统旋转备用容量,进行低频率减负荷,自动切除部分次要负荷;当频率升高时,快速减少发电机出力,甚至进行高频率切机,使系统频率尽快恢复在额定值附近。目前,多数电力系统高峰容量不足,可能出现低频率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可

用适当的峰谷电价差,鼓励用户避开高峰用电或少用电;用电大户在实行计划用电的电网中不超指标用电。要保证系统频率质量。只有电力部门和用户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2.电压质量

供电电压标准及容许偏差。我国对用电单位的供电额定电压及容许偏差规定为:①低电压220V/380V,用于照明用户时允许偏差

+5%~-10%;用于其他为±7%。②高电压10kV,10kV及以下允许偏差为±7%;对特殊用户有35kV、110kV供电的,允许偏差为±5%。

电压偏离额定值的原因。电力通过变压器和线路输送将产生电压降,使受电端电压较送电端电压低一定数值。一般情况下,离电源越近,负荷越小的用户,电压降越小;反之,电压降越大。用户消耗的功率包括有功和无功,如果用户所需无功经变压器和线路送来,则会产生较大的电压降,使用户电压偏低,用户吸收的无功越大,则用户端的电压越低。用户的用电功率因素将直接影响用户本身的电压质量。

用电设备低电压运行的危害:①将使电动机的电流过大,线圈温度过高,甚至使电动机拖不动或无法起动,进而烧坏电动机;②电灯发暗,日光灯起动困难;③线路损耗增加;④在电网枢纽变电所和受

电地区的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70%左右时,将可能发生电压崩溃事故,即用户消耗的无功稍有增加,线路电压降加大,使受电动区电压下降,这样又进一步造成线路电压降增加,如此循环下去,将导致甩掉大量负荷,造成大面积停电。礼经电器

用电设备高电压运行可使用户设备(如灯泡)寿命降低,电动机发热,损耗增加。

提高电压质量的措施:①采取无功补偿措施,做到无功分级即各个电压等级、分区平衡,即每个电压等级发出的无功与消耗的无功平衡,每个地区发出的无功与消耗的无功平衡,尽可能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做到在负荷点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无功补偿设备可以是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等。②由用户装设适当的电容器,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在0.9以上。集中装有电容器的大用电户应注意:在小负荷时切除部分电容器,以避免电压升高和向电网送无功,引起网损增加。用户最好装设跟踪无功负荷的自动投切电容器或静止无功补偿器。③在负荷密集的地区变电站采用带负荷调压的变压器。

3.电压的不对称性和非正弦性

在现代的用电设备中,出现了换流一整设备、变频一调速设备、电弧炉、电气机车、电视机等非线性负荷。它们不但引起电压波动而且造成电压的不对称性和非正弦性。

电压的不对称性系指三相电压间的不对称。根据对称分量法,不对称的三相电压可分解为对称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

电压的非正弦性是指电压波形的畸变。根据傅立叶变换。非正弦的电压可分解为基波(50Hz)电压和一系列高次谐波电压。总谐波电压是所有高次谐波电压的均方根值之和。我国对供电的谐波电压和电流允许值作了规定。以10kV的电网为例,总的电压谐波畸变率(GHD)应小于4%,奇次谐波应小于3.2%,偶次谐波应小于1.6%;而各次谐波总的电流允许值见表8-1。

表8-1各次谐波电流允许值

谐波次数234567

电流允许值(A)262013208.515

注:短路容量以100Mvar为基准。礼经电器

用户和供电部门共同努力才能保证电网谐波在允许范围。电网谐波如果不治理,将导致电气设备寿命缩短、网损增加、仪表指示不准、干扰通信线路,甚至引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

336#——电网电能质量控制

《电网电能质量控制》 A 1. 电能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解答:为保证电能安全经济地输送、分配和使用,理想供电系统的运行应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1)以单一恒定的电网标称频(50Hz 或60Hz ,我国采用50Hz )、规定的若干电压等级(如配电系统一般为110kV ,35kV ,10kV ,380V/220V )和以正弦函数波形变化的交流电向用户供电,并且这些运行参数不受用电负荷特性的影响。 (2)始终保持三相交流电压和负荷电流的平衡。用电设备汲取电能应当保证最大传输效率,即达到单位功率因数,同时各用电负荷之间互不干扰。 (3)电能的供应充足,即向电力用户的供电不中断,始终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与运转,并且每时每刻系统中的功率供需都是平衡的。 2. 简述长时间电压波动的内容及其特征 解答:长时间电压变动是指,在工频条件下电压均方根值偏离额定值,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min 的电压变动现象。 长时间电压变动可能时过电压也可能欠电压。 过电压 欠电压 持续中断 3. 什么是对称分量变换(120变换)? 它适合哪种分析场合? 120变换又称对称分量变换,它是一种把三相电流相量用正序、负序和零序对称分量来表示的变换。其变换公式为 (2-59) 式中, 互为共轭。 ???? ????????????=??????c b a 22211131i i i a a a a i i ,2321 ,232132232j e a j e a j j --==+-==-ππ

应用场合:是一种计算电力系统不平衡情况的工具,也可用于N相系统。 4. 改善电压偏差的措施有哪些? 解答:(一)配置充足的无功功率电源 (二)系统调压手段 (1)电压偏差的调整方式:逆调压、顺调压、恒调压 (2)电压偏差的调整手段:用发电机调压、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改变线路参数调压。 5. 什么是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和二次调整? 解答:频率的一次调整是指利用发电机组的调速器,对于变动幅度小、变动周期短的频率偏差所做的调整。 频率的一次调整是指利用发电机组的调频器对于变动幅度大、变动周期长的频率偏差所做的调整。 6. 电压波动与闪变有哪些危害? 1引起车间,工作室和生活居室等场所的照明灯光闪烁,使人的视觉易于疲劳甚至难以忍受而产生烦躁情绪,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 使得电视机画面亮度频繁变化以及垂直水平幅度摇晃。 3造成对直接与交流电源相连的电动机的转速不稳定,时而加速时而制动,由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严重时危及设备本身安全运行。例如,对于造纸业,丝织业和精加工机床制品等行业,如果在生产运行时发生电压波动甚至会使产品报废等。 4对电压波动较为敏感的工艺过程或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例如使光电比色仪工作不正常,使化验结果出差错。5导致电子仪器和设备,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生产线以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工作不正常,或受到损害。 5导致以电压相位角为控制指令的系统控制功能紊乱,致使电力电力换流器换向失败等。 顺便指出,波动性负荷除了会产生以上总结的闪变危害之外,由于自身的工作特点所决定,还会产生大量的谐波,并且由于其三相严重不对称带来的的

江苏电网电能质量分析及其改进对策

江苏电网电能质量分析与改进对策 刘成民 摘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江苏电网及系统中大容量非线性用户的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的现状,就包括频率在内的的各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形势下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防止对策。为江苏电网进一步提高电能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电网, 电能质量, 对策 Power Quality Analysis And Improved Strategy for Jiangsu Power Network Abstract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power quality problems such as harmonic of nonlinear customer of large capacity in Jiangsu power network and system is concluded. Different power quality problems in Jiangsu Power Network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new positions of power quality problems, some protection and strategy are presented, which provide technique support for increasing power quality in Jiangsu power network. Keywords power network,power quality,strategy 1现代电能质量概念 我国现有的电能质量方面的标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2)供电电压允许偏差;(3)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4)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5)公用电网谐波。 目前国内电能质量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电压(幅值)、频率和谐波方面,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方面电网中各种非线性负荷及用户不断增长,增加了影响电能质量的不利来源;另一方面各种复杂的、精密的、对电能质量敏感的用电设备使用也越来越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更高,这两个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确保有效控制电能质量,现实中不仅包括以上五个方面,更增添了新的内容:如电压凹陷、电压中断、电压瞬变、过电压、欠电压、间谐波等。从苏州、南京等地一批IT高新技术企业向供电公司提出供电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就鲜明的反映了电能质量的现实发展趋势。[1][2] 2江苏电网电能质量现状 2.1频率指标 2001年华东电网全网频率质量有所下降,江苏电网分摊的频率超出50±0.2HZ不合格时间为567.59秒,比2000年的267.7秒多299.89秒,合格率由2000年的99.999%下降到99.998%。不合格时间主要出现在6、7两个月,占全年不合格时间的68.2%。频率超出50±0.1HZ不合格时间为123337.05秒,比2000年的99203.06秒多24133.99秒,合格率由2000年的99.686%下降到99.608%。 2.2电压偏差指标 2001年江苏220千伏主网电压监控点2:00和9:00平均电压分别为230千伏和228千伏, 比2000年2:00和9:00平均电压230.8千伏和227.4千伏分别下降了0.8千伏和上升了0.6千伏。2001年全省220千伏电压监控点电压合格率为99.49%, 比2000年的99.4%上升0.09个百分点。 2.3电网谐波情况 (1)江苏500kV系统谐波数据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15945-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GB/T159451995 Quality of electric energy supply Permissible deviation of frequency fof power system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1批准1996-08-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值及其测量仪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正常运行下标称频率为50Hz的电力系统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气设备的频率允许偏差 2术语 2.1频率偏差frequency deviation 系统频率的实际值和标称值之差 2.2频率变动frequency variation 频率变化过程中相邻极值频率之差 2.3冲击负荷impact load 生产(或运行)过程中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从电网中取用快速变动功率的负荷 3频率偏差允许值 3.1电力系统正常频率偏差允许值为0.2Hz当系统容量较小时偏差值可以放宽到 0.5Hz 3.2用户冲击负荷引起的系统频率变动一般不得超过0.2Hz根据冲击负荷性质和大小以及系统的条件也可适当变动限值但应保证近区电力网发电机组和用户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正常供电 4测量仪表 用于频率偏差指标评定的测量须用具有统计功能的数字式自动记录仪表其绝对误差不大于0.01Hz 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国标工作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电力科学研究院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电力部信息所纺织机械研究所牵引电气设备研究所等单位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海雪俞莘民雷晓蒙向海平曹军梅罗新潮蔡邠

电网电能质量控制B

电网电能质量控制B一、单选题 1.将参考坐标由旋转电机的定子侧转移到转子侧的坐标变换为(B)。 A.αβ变换 B.dq变换 C.傅里叶变换 D.小波变换 2.电能质量的基本要素是:电压合格、频率合格和(C) A.周期合格 B.电流合格 C.连续供电 D.三项平衡 3.电压波动与闪变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 A.电压波动是由闪变引起的,是一种电磁现象 B.闪变是电压波动的结果,是人对照度波动的主观视感反应 C.两者表述的意思相同 D.两者没有关系 4.单调谐滤波器有(A)种谐振频率。 A.一 B.两 C.三 D.四 5.电压暂降已经成为现代电力用户所面临的最重要的(A)干扰问题之一。 A.电能质量 B.用电质量 C.电压 D.电磁 6.长时间电压变动不包括(A)。 A.电压凹陷 B.过电压 C.欠电压 D.持续中断 7.具有故障自动恢复装置的断电为(A)。 A.短时间中断 B.长时间中断 C.电压中断 D.电流中断 8.GB/T15543-2008规定,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的正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C)。 A.4% B.3% C.2% D.1% 9.关于电能质量评估的复杂性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多个质量指标共同作用于一个系统,组合太多 B.电网节点多,电能质量问题具有传播性 C.不同电气设备在不同条件下对电压干扰的敏感度不同 D.电能质量测量仪表精度不够 10.根据IEEE定义电压电压暂降的电压下降幅度为标准电压的(A)。 A.90%-10% B.90%-1% C.85%-10% D.80%-1% 11.低压380V配电系统中电压谐波畸变率的允许值为(A)。 A.5% B.10% C.3% D.7% 12.在实际电力系统中,正序性谐波都有哪些(C)。

电能质量限值计算

第3章 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计算 3.1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的定义 对供配电电网特定供电点的供电指标限值和用电质量指标限值称之为该供电点的电能质量限值。 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不包括设备定型试验时对无条件接入公用低压供电系统的设备的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和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供配电网供电质量指标限值包括供电电压偏差限值、电力系统频率偏差限值、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限值、电压波动和闪变限值、谐波电压限值、间谐波电压限值、电压暂降限值等。 供配电网用电质量指标限值包括负序电流限值、波动负荷产生的电压闪变限值、谐波电流限值、单个用户引起的间谐波电压限值、功率因数限值、有功冲击限值等、。 用电质量恶化是使供电质量变差的主要因素,因此用户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干扰水平常用用电质量指标衡量。 3.2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计算的必要性 严格地控制用户或电力设备对电网的干扰水平和提高电网供电的电压质量需要较高的电网控制和管理成本,但是可以降低电网损耗,净化电网和电力设备的运行环境,使电网和电力设备更加安全高效运行,降低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费用。反之,如果放宽用户或电力设备对电网的干扰和降低电网供电的电压质量则会降低电网控制和管理成本,但是将使电网损耗增大,电网和电力设备运行环境恶化,增加电网和电力设备的运行故障,增大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难度和费用。 为了协调维护电力公司、用户和电力设备制造商三者之间的利益,以在整体社会成本最小的条件下,把电能质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需要一套统一而且完整的电能质量标准。电能质量限值计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关各方的权利和利益平衡的基础上,按照标准为相关各方提供

一个共同的遵守规范,进而在整个社会成本最小的条件下,通过相关各方的合作,在电力公司、电力用户和电力设备三者之间实现最大的兼容。 3.3供配电网电能质量考核 3.3.1公用电网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考核(电网公司内部管理考核) (1)考核点 公用电网公共连接点PCC,如图3.1中的A点。 (2)供电质量考核 考核对象:电网公司; 考核内容 考核PCC的供电电压偏差、电力系统频率偏差、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电压、间谐波电压是否在公用电网电能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以内。 (3)用电质量考核 考核对象:电网公司。 考核内容: 考核全部用户注入PCC的负序电流和谐波电流、波动负荷产生的电压波动与闪变是否在公用电网电能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以内,考核PCC的功率因数、有功冲击是否在企业标准或相关规定或供用电合同规定的限值以内。 图3.1 电能质量考核点分布图 (4)公用电网电能质量标准 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 1594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电网电能质量控制 A_1

一、单选题 1.电压源型变换器的英文缩写为()。 A.UPQC B.VSC C.SVG D.SVC 2.根据对称分量法,下列哪项无法得到()。 A.正序分量 B.基波分量 C.负序分量 D.零序分量 3.下列有关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文缩写是SVC B.无功功率随电压的降低按一次方关系下降 C.采用PWM控制 D.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 4.基于数学变换方法分析电能质量问题的方法不包括哪一个()。 A.傅里叶变换 B.方均根值计算方法 C.小波变换 D.矢量变换 5.架空线上发生的多数故障属于()性质。 A.暂态 B.稳态 C.动态 D.临界态 6.为获取稳态情况下某电压波形中的谐波分量,最常用的变化为() A.αβ变换 B.dq变换 C.傅里叶变换 D.小波变换 7.改善异步电动机启动方式不包括()。 A.降压启动 B.串接变阻器启动 C.软启动 D.升压启动 8.总谐波畸变率的定义是()。 A.总谐波有效值与基波有效值的百分比 B.总谐波有效值与额定值的百分比 C.基波有效值与额定值的百分比 D.基波有效值与总谐波有效值的百分比 9.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方法,在只检测()时,可以完全无延时地得出检测结果。 A.无功电流 B.谐波电流 C.有功电流 D.基波电流 10.发电机的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谐波抑制的是()。 A.在三相发电机中,采用星形连接,线电动势中不出现3次及倍数次谐波电动势 B.凸极同步发电机采用适当的极靴宽度和不均匀的气隙长度,使气隙磁场的波形尽可能接近正弦分布 C.采用短距绕组,以消除某次谐波 D.以上三项都对 11.以下不属于电能质量基本概念的是()。 A.电压质量 B.电流质量 C.供用电质量 D.输配电设备质量 12.对于高压电网中改变线路参数的方法中,用于减小线路电抗的方法常采用()。 A.分裂导线 B.增加导线截面积 C.串联电抗器 D.并联电容器 13.改进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由有源滤波器、()和检测与控制电路组成。 A.低通滤波器 B.C型低通滤波器 C.高通滤波器 D.C型高通滤波器 14.长时间电压中断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永久性故障 B.瞬时性故障,重合闸拒动 C.线路故障检修 D.运行人员误操作 二、判断题 1.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始终是固定不变的() 2.三相负荷不对称是系统三相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3.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是基于电力电子全控器件的装置。() 4.频率质量监督和电压监测点的设置是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的主要工作内容() 5.整流电路会产生大量的谐波。() 6.发生故障时,故障不仅会引起公共连接点幅值的降低,而且还会引起电压相位的跳变。() 三、综合题 1.电能质量的定义是什么? 2.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功能? 3.什么是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和二次调整? - 1 -

336#——电网电能质量控制

新增(无答案) 一、单选题 1.一般用(a)方法来分析不对称系统。 A.对称分量法 B.无功功率法 C.独立分量分析法 D.极大似然估计法 2.三相对称系统表示为在任意时刻,三相电量的瞬时值结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3.电力系统中中枢点的调压方式不包括(C )。 A.逆调压 B.恒调压 C.动态调压 D.顺调压 4.电力系统中的波形畸变不包括以下哪一个()。 A.直流偏置 B.谐波 C.噪声 D.振荡性瞬变 5.有源电力滤波器通过产生与补偿谐波(b),来抵消非线性负荷产生的谐波电流。 A.形状一致,相位相同 B.形状一致,相位相反 C.形状不同,相位相同 D.形状不同,相位相反 6.动态电压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b)。 A.SVC B.DVR C.APF D.UPFC 7.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一般为(b) A.1% B.2% C.3% D.5% 8.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是基于电力电子(b)的装置。 A.不控器件 B.半控器件 C.全控器件 D.可控器件 9.在谐波分析中经常采用的傅里叶变换属于(b)。 A.时域变换 B.频域变换 C.时频域变换 D.综合分析

变换 10.关于电能质量评估的复杂性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多个质量指标共同作用于一个系统,组合太多 B.电网节点多,电能质量问题具有传播性 C.不同电气设备在不同条件下对电压干扰的敏感度不同 D.电能质量测量仪表精度不够 11.电网()补偿能力不足,电压容易失去稳定性。 A.有功功率 B.无功功率 C.电压 D.视在功率 12.同步调相机的主要缺点不包括(d)。 A.有功功率损耗大 B.维护复杂 C.投资大 D.调节能力不大 13.电能质量问题可以分为变化型和事件型两类,变化型指持续存在而且可能连续变化的情况,事件型指突然出现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列电能质量问题属于事件型的是(d)。 A.电压波动 B.波形畸变 C.电压不平衡 D.电压暂升 二、判断题 1.电压暂降和短时间中断的主要原因是电力系统的故障() 2.功率不是系统设计和运行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3.谐波电压即第h次谐波电压的有效值或其相对于基波电流有效值的百分数(×) 4.电压与有功功率相关,频率与无功功率相关。() 5.当系统频率发生变化时,投入系统运行的所有发电机组都参加频率的一次调整和二次调整。(×) 6.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产生的谐波与日益增长的系统谐波水平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三、综合题 1.什么是电压偏差,电压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定(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定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和电能质量,维护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环境,保护发、供、用各方的合法权益,依据《电力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技术监督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超前防范的方针,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行业归口的原则,对电网电能质量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监督。 第三条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是国家电网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上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制度,规范技术监督工作。 第四条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是为了保证电网向用户提供符合国家电能质量标准的电能,对电网内影响电能质量的发电、供电、用电等各环节进行必要的技术监督。 第五条因公用电网、并网发电企业或用户用电原因引起的电能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时,应按“谁引起,谁治理”的原则及时处理,

并应贯穿于公用电网、并网发电企业及用电设施设计、建设和生产的全过程。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电网企业、供电企业、施工企业和发电企业、电力设计单位以及由公用电网供电的用户。 第二章电网电能质量监督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第七条本规定所指的电能质量是指公用电网、发电企业、用户受电端的电能质量,其内容包括: (一)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二)电压允许偏差; (三)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 (四)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五)电网谐波允许指标。 第八条频率质量监督 (一)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中,必须保证有功电源备用容量不得低于发电容量的20%。 (二)并网运行的发电厂必须具有一次调频和调峰能力,一次调频装置在机组运行时必须投入。发电厂应根据调度部门要求安装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自动装置。

电网电能质量控制-- 本科 山大20年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网电能质量控制--本 -.综合题(70分) 1、简述电压波动的含义、引起电压波动的原因。 学生答案:电压均方根值一系列相对快速变动或连续改变的现象,其变化周期大于工频周期(20ms)。电压波动是指电网电压有效值(方均根值)的快速变动。电压波动值以用户公共供电点在时间上相邻的最大与最小电压方均根值之差对电网额定电压的百分值来表示;电压波动的频率用单位时间内电压波动(变动)的次数来表示。原因:(1)用电设备具有冲击负荷或波动负荷,如电弧炉、炼钢炉、轧钢机、电焊机、轨道交通、电气化铁路、以及短路试验负荷等。(2)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引起电网波动和闪变。(3)系统设备自动投切时产生操作波的影响,如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自动重合闸动作等。(4)系统遭受雷击引起的电网电压波动等。2.电压波动与闪变存在的影响电压闪变主要是表征人眼对灯闪主观感觉的参数。它一般是由开关动作或与系统的短路容量相比出现足够大的负荷变动引起的。 2、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功能? 3、什么是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和二次调整? 学生答案:电力系统的负荷时刻都在变化,对系统实际负荷变化曲线的分析表明,系统负荷可以看做三种具有不同变化规律的变动负荷所组成:第一种是变化幅度很小,变化周期相对较短,一般是几秒就会变化的;第二种是变化幅度较大,变化周期较长,一般是几分钟;第三种是变化缓慢的持续变动负荷,引起负荷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工厂的作息制度,人民的生活规律,气象条件的变化等。 第一种变化负荷引起的频率偏移将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进行调整,这种调整通常称为频率的一次调整。第二种变化负荷引起的频率变动仅靠调速器的作用往往不能将频率偏移限制在容许的范围之内,这是必须要有调频器参与频率调整,这种调整通常称为频率的二次调整。 当电力系统中负荷突然变大,那么频率将会相应降低,根据情况就会有一次二次调整。 4、电能质量的定义是什么?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4]201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机械工业部中电设计研究院负责主编,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1年11月1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J53-8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机械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中电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4年3月23日目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所址选择 第三章电气部分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主接线 第三节变压器选择 第四节所用电源 第五节操作电源 第四章配变电装置 第一节型式与布置

第二节通道与围栏 第五章并联电容器装置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电气接线及附属装置 第三节布置 第六章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第一节防火 第二节对建筑的要求 第三节采暖及通风 第四节其他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变电所设计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确保设计质量,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交流电压10kV及以下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变电所设计。 第1.0.3条变电所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发展的可能。 第1.0.4条变电所设计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件和节约电能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设计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和节能的成套设备和定型产品,不得采用淘汰产品。 第1.0.6条10kV及以下变电所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 第2.0.1条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接近负荷中心; 二、进出线方便; 三、接近电源侧;

(完整版)电能质量指标标准

电能质量指标标准 1.电能质量指标定义 电能质量包括四个方面的相关术语和概念:电压质量(VOLTAGEQUALITY)即用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间的偏差(偏差含电压幅值,波形和相位的偏差),反映供电企业向用户供给的电力是否合格;电流质量(CURRENTQUALITY)即对用户取用电流提出恒定频率、正弦波形要求,并使电流波形与供电电压同相位,以保证系统以高功率因数运行,这个定义有助于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并降低网损;供电质量(QUALITYOFSUPPL Y)包含技术含义和非技术含义两个方面:技术含义有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非技术含义是指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包括供电企业对用户投诉的反应速度和电力价格等;用电质量(QUALITYOFCONSUMPTION)包括电流质量和非技术含义,如用户是否按时、如数缴纳电费等,它反映供用双方相互作用与影响用电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般地,电能质量的定义:导致用户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偏差。这个定义简单明晰,概括了电能质量问题的成因和后果。随着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设备与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结构发生改变,即变频装置、电弧炉炼钢、电气化铁道等非线性、冲击性负荷造成对电能质量的污染与破坏,而电能作为商品,人们会对电能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电能质量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有关电能质量的问题已经成为电工领域的前沿性课题,有必要对其相关指标与改善措施作讨论和分析。 2.电能质量指标 电能质量指标是电能质量各个方面的具体描述,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定义,参考IEC标准、从电磁现象及相互作用和影响角度考虑给出的引起干扰的基本现象分类如下: (1)低频传导现象: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电压与电流不平衡,电压暂降与短时断电,电网频率变化,低频感应电压,交流网络中的直流; (2)低频辐射现象:磁场、电场; (3)高频传导现象:感应连续波电压与电流,单向瞬态、振荡瞬态; (4)高频辐射现象:磁场、电场、电磁场(连续波、瞬态); (5)静电放电现象。 对于以上电力系统中的电磁现象,稳态现象可以利用幅值、频率、频谱、调制、缺口深度和面积来描述,非稳态现象可利用上升率、幅值、相位移、持续时间、频谱、频率、发生率、能量强度等描述。 保障电能质量既是电力企业的责任,供电企业应保证供给用户的供电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也是用户(拥有干扰性负荷)应尽的义务,即用户用电不得危害供电;安全用电;对各种电能质量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电能质量指标国内外大多取95%概率值作为衡量依据,并需指明监测点,这些指标特点也对用电设备性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电气设备不仅应能在规定的标准值之内正常运行,而且应具备承受短时超标运行的能力。 3.电能质量指标标准 综合新颁布的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和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中低压电能质量标准分5大类13个指标。 (1)频率偏差:包括在互联电网和孤立电网中的两种; (2)电压幅值:慢速电压变化(即电压偏差);快速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暂降(是由于系统故障或干扰造成用户电压短时间(10MS~LMIN)内下降到90%的额定值以下,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会使用户的次品率增大或生产停顿);短时断电(又称电压中断,是由于系统故障跳闸后造成用户电压完全丧失(3MIN,电压中断使用户生产停顿,

电能质量标准常识(国际版)

导致用户电力设备故障或误操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的静态偏差和动态扰动都统称为电能质量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电能质量标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那么,电能质量国际标准都有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IEC及相关技术委员会 国际上的三大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非政府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非政府组织; 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国政府间机构。 IEC成立于1906年,其宗旨是促进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和国际合作。我国于1957年加入IEC,并于1980年被选为执行委员国,2011年起是常任理事国。 IEC制定标准的任务是由技术委员会(TC)或分技术委员会(SC)来完成,目前IEC约有125个TC和55个SC。IEC现行标准5100多个,已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IEC及相关技术委员会 为了统一各国电气设备或系统的电磁环境,IEC于1973年建立了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EC/TC77)。 IEC/TC77下设三个分技术委员会 IEC/SC77A(低频现象,9kHz及以下); IEC/SC77B(高频现象,高于9kHz); IEC/SC77C(瞬时高能现象)。 IEC/TC77的工作成果以IEC61000系列电磁兼容(EMC)标准文件出版,该系列标准,目前包括六大部分(总则、环境、限值、试验与测量、安装与抑制、通用标准) IEC及相关技术委员会 IEC出版了大量和电能质量相关的EMC标准文件,其中相当部分已被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文件。应注意的是,EMC水平是为了协调目的而定出的一个参考值,有了这一参考值,便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裕度,确定干扰源发射限值,以及电气设备抗扰限值。不能把EMC水平完全等同于电能质量的限值。

电能质量及谐波标准

电能质量及谐波标准 内容提纲 1.电能质量基本概念 2.电能质量的影响 3.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综述 4.电能质量国家标准摘要 5.电能质量国外标准简介 6.谐波国家标准基本内容 7.国外谐波标准介绍 1 电能质量的基本概念 (1)电力系统概况:结构、有功和无功平衡,各种干扰 (2)电能质量——关系到电气设备工作(运行)的供电电压指标。 (3)电能质量指标: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电压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电压暂降、波形缺口、…… (4)电能质量指标特点: a. 空间上、时间上不断变化 b. 需要供、用电双方共同合作维护 (5)电能质量问题的由来 ? 随电力工业诞生而存在的一个传统问题; ? 现代用电负荷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力电子技术广泛应用,家用电器普及,炼钢电弧炉和轧机的发展等,由于其非线性、冲击性以及不平衡的用电特性引起电能质量的恶化。 ? 计算机的普及、IT产业的发展、微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导致对电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例如:一个计算中心失电2s就可能破坏几十个小时数据处理结果,导致几十万美元产值损失; 1~2周波供电电压暂降,就可能破坏半导体生产线,导致上百万美元损失。 据统计美国因电能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260亿美元。 2005年由国际铜业协会(中国)的一次“中国电能质量行业现状与用户行为调研报告”中,调查了32个行业,共92个企业中有49个企业,因电能质量问题,在经济上损失~亿元(人民币),每个企业年经济损失约10万~100万(人民币)(其中有四家年损失1000万元以上)。 (6)关于电能质量的定义 Power Quality——电能质量(电源质量、电力质量、电力品质) ? 导致用户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偏差。 ? 合格电能质量的概念是指给敏感设备提供的电力和设置的接地系统是都适合于该设备正常工作的。? 在电力系统中某一指定点上电的特性,这些特性可根据预定的基准技术参数来评价。

电网电能质量的分析及监测

电网电能质量的分析及谐波治理 姓名:孙士云学号: 08B306015 1 研究的意义 良好的电能质量是保证电力设施和用电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基础。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用电负荷日益增长,各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系统和基于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迅速增加,节能和环保要求也不断提高,与此密切相关的电能质量问题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对电能质量实施有效控制,已逐渐成为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和节能降耗的重要方面。譬如油田配电网具有用电容量大、设备分散、配电线路长等特点,对配电网电能质量实施有效的监测控制更为重要。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测与分析,是进行电能质量问题治理实现电能质量有效控制的基础。 2 电能质量及其分析与评价准则 2.1 电能质量问题的背景 一个理想的电力系统应以恒定的频率(50Hz或60Hz)和正弦的波形,按规定的电压水平对用户供电。在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各相的电压和电流应处于幅值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的对称状态。因此,在输配电系统中常用频率、有效值、波形质量和三相电压的对称度来描述其运行状态的优劣。由于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电网规划的不恰当、电力负荷本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电力系统故障等原因,理想状态在实际运行当中并不存在,因此就提出了电能质量的概念。电能质量问题的提出由来已久,可以说基本上同电力系统自身的发展同步,并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在电力系统发展的早期,电力负荷的组成比较简单,主要由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各种照明设备等线性负荷组成,因此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也比较简单,主要有频率偏移和电压偏移两种。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能质量问题逐渐引起电力公司和电力用户的广泛关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现代用电设备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比传统设备更高,许多新的电器和装置都带有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器和功率电子器件,它们对各种电磁干扰都极为敏感。 (2)对电力系统运行总效率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特别在用电设备方面表现突出。例如,高效率电机变频驱动、为降低损耗和校正功率因数而采用的并联电容补偿器,以及用户大量的电子设备等。但这些设备的使用又会导致电网谐波污染,更广义的称为电气环境污染,致使供电电压干扰水平加重,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 (3)电力用户已提高了对电能质量的认识,正在了解诸如供电间断、电压凹陷、电路通断引起的暂态现象等实际问题。为满足高科技生产流程的需要,维护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越来越多的用户向电力部门提出了高质量供电的要求,甚至通过签定供电合同和质量协议的方式以获得保证。 (4)电力网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综合协调处理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局部的故障或事件都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影响,甚至是重大损失。这迫使供电部门在保证向用户提供优质电力的同时,还需极力避免遭受用电设备产生的电力干扰,维护电网安全运行。因此电能质量已经成为一项系统工程问题。 2.2 电能质量的定义 对于电能质量的定义,电力公司、电力设备生产厂家和电力用户各有各的观点。电力公司常将电能质量定义为供电可靠性并用统计数据来表示。显然,这个定义仅仅考虑了电力公司对用户保持持续供电的能力,而忽略了系统运行条件对用户设备性能的影响。电力设备生产厂家则将电能质国量定义为能使设备正常运行的供电特征,因此不同的设备制造商往往存在不同的电能质量标准。电

电能质量国际标准 IEEE 1159-1999

IEEE Std 1159-1995 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Monitoring Electric Power Quality Sponsor IEEE Standards Coordinating Committee 22 on Power Quality Approved June 14, 1995 IEEE Standards Board Abstract: The monitoring of electric power quality of ac power systems, definitions of power quality terminology, impact of poor power quality on utility and customer equipment, and the measurement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are covered. Keywords: data interpretation, electric power quality,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monitoring, power quality definitions

IEEE Standards documents are developed within the Technical Committees of the IEEE Societies and the Standards Coordinating Committees of the IEEE Standards Board.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s serve voluntarily and without compensation. They are not necessarily members of the Institute. The standards developed within IEEE represent a consensus of the broad expertise on the subject within the Institute as well as those activities outside of IEEE that have expressed an interest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ndard. Use of an IEEE Standard is wholly voluntary. The existence of an IEEE Standard does not imply that there are no other ways to produce, test, measure, purchase, mar-ket, or provide other goods and services related to the scope of the IEEE Standard. Furthermore, the viewpoint expressed at the time a standard is approved and issued is subject to change brought about through developments in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com-ments received from users of the standard. Every IEEE Standard is subjected to review at least every Tve years for revision or reafTrmation. When a document is more than Tve years old and has not been reafTrmed, it is reasonable to conclude that its contents, although still of some value, do not wholly re?ect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art. Users are cautioned to check to determine that they have the latest edition of any IEEE Standard. Comments for revision of IEEE Standards are welcome from any interested party, regardless of membership afTliation with IEEE. Suggestions for changes in docu-ments should be in the form of a proposed change of text, together with appropriate supporting comments. Interpretations: Occasionally questions may arise regarding the meaning of portions of standards as they relate to speciTc applications. When the need for interpretations is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IEEE, the Institute will initiate action to prepare appro-priate responses. Since IEEE Standards represent a consensus of all concerned inter-ests,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any interpretation has also received the concurrence of a balance of interests. For this reason IEEE and the members of its technical com-mittees are not able to provide an instant response to interpretation requests except in those cases where the matter has previously received formal consideration. Comments on standards and requests for interpretations should be addressed to: Secretary, IEEE Standards Board 445 Hoes Lane P.O. Box 1331 Piscataway, NJ 08855-1331 USA

电网电能质量控制A

电网电能质量控制A一、单选题 1.以下发生电压暂降的概率最高()。D A.三相电压暂降 B.相间电压暂降 C.两相电压暂降 D.单相电压暂降 2.IEC推荐短时间闪变水平的限值为(C)。 A.0.8 B.0.9 C.1.0 D.1.1 3.三相不平衡对电气设备产生不良影响,下列不属于的是()B A.电动机振动 B.负序电压产生的输出功率增大 C.变压器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 D.换流器将产生较大的非特征谐波 4.如果没有特别的规定和说明,20%暂降表示(C)。 A.电压有效值下降80% B.电压瞬时值下降20% C.电压有效值下降20% D.电压瞬时值下降80% 5.下列关于小波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D)。 A.小波变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表征函数的奇异性 B.已有许多学者开始应用小波变换对电能质量若干问题进行研究 C.可用于电能质量扰动进行检测和定位 D.小波变换是时间和频率的非局域变换 6.在瞬变振荡现象中,高频振荡现象的主频率一般在那个范围(D) A.100到300kHz B.200到300kHz C.300到400kHz D.大于500kHz 7.电压波动的危害有哪些(D)。 A.电压快速变动会使电动机转速不均匀 B.导致电子仪器和设备,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生产线以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工作不正常,或受到损害 C.导致以电压相位角为控制指令的系统控制功能紊乱,致使电力电力换流器换向失败 D.A、B和C都正确 8.闪变隶属于(C)现象。 A.电压变动 B.电压偏差 C.电压波动 D.电压变化 9.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 A.电弧炉是谐波源 B.整流器是谐波源 C.电弧炉是冲击性负荷 D.以上都对 10.电力系统应当具有足够的事故备用容量,一般按最大负荷的(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