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道路景观设计及案例
- 格式:pptx
- 大小:5.96 MB
- 文档页数:15
园林景观施工反面案例第一篇:园林景观施工反面案例广利河景观改造工程反面案例宋泽玉、王兆辉一、工程案例情况描述2013年10月份,广利河景观改造工程一区栽植栾树乔木时,做乔木支撑,有3株乔木的三根支撑杆在一个180度平面内,且样式不统一,造成乔木整体不美观,乔木歪倒1株。
二、原因分析1、2、做支撑时,由于选用的3根杉木杆长度不一,造成搭建珊木杆不美观;由于搭建时,包工队伍队长与现场管理人员没有仔细检查搭建的情况,有3株乔木的支撑在180度平面内。
三、防治及改进措施1、在以后的施工工程中,加工杉木杆时长度要统一,搭建杉木杆样式同一。
2、在现场施工时,现场管理人员要交底清楚,并仔细检查质量问题。
第二篇:园林景观施工合同范本园林景观施工合同范本发包方:承包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书甲方(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双方责任感,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订立本合同,条款如下: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内容:设计施工图纸所包含的所有内容二、工程合同价款:本工程合同造价为人民币元,即人民币元整。
本造价内含两年养护费用。
三、承包方式:由乙方设计,采用大包干,即包工、包料、包管理、包质量、包工期等完全总承包。
承包范围和内容:设计施工图纸范围内的所有绿化工程(详见施工图)。
四、工期本工程工期为: 2011 年月日至年月日绿化工程养护期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五、工程价款的支付与结算1、按工程进度每月支付完成产值的______%;2、新工工程完工后支付工程总造价的验收合格后______天内一次性付清剩余%的款项;3、本工程价款不含税金。
六、本合同未尽事宜,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补充协议,所达成的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七、本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园林设计说明书一、现状分析二、设计依据三、指导思想四、总体特色五、种植特色六、具体景观分析七、投资造价估算举例说明:目录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一、项目概况1、区位2、基地现状3、设计范围二、设计依据三,设计构架1、指导思想2、设计原则3、设计理念四、设计布局五、种植设计1、设计原则2、具体设计3、树种选择六、照明设计七、景观小品设计八、无障碍设计九、设施布置第二部分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一、存在问题二、沿街建筑分类三、整治对策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2、在建建筑的整治3、未建空地的整治4、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第三部分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第四部分附图1、总平面彩图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2、总平面图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3、分析图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4、道路断面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5、沿街立面1:2006-9 节点详图1:50010-13 绿化详图1:50014 隔离带设计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一、工程概况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
B 类: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地外观不整洁。
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
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
道路红线内:存在部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一些优秀设计案例说明北京“顶秀青溪”“顶秀青溪”位于北京昌平区东小口镇中滩村,立水桥西南侧,是北京城上风上水之地,占地面积76500平方米。
项目南边为2008年规划中的奥运区域,与8670平方米的国家森林公园咫尺相连。
绿色海洋提升了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社区的巨型氧吧。
“顶秀青溪”营造的景观意境从都市、水、丛林三者描绘清晰、雅致的自然水墨画卷。
就如溪流与树林调配都市清雅的绿茶,品出恬美、舒适度生活格调,体验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顶秀青溪”的环境设计希望将都市、水、丛林完美结合,寻找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体现运行中的动态风采,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良好生态系统。
空间处理上,将都市、水、丛林所代表的文脉、蓝脉、绿脉组织穿插,提取传统园林中视影现代生活方式的空间形态处理手法,并且与现代的功能需求相结合,使现代化生活方式在传统的空间结构中得到体现和发扬,真正实现朴质、自然、舒适、实用的景观风格。
“顶秀青溪”景观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传承传统园林空间的处理手法,从舒适、高雅、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用一切自然的园林要素——石、树木、花草、水体来表达空间;不刻意做过多的硬质铺装、雕塑等,硬质铺装适当沿用嵌草形式,强调硬质与软质景观的渗透与融合,力图表现自然与人的纯美关系;同时现代的功能规划追求又与之结合,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的、实用的、有个性特色的社区景观。
2010-9-18北京平谷“迎宾花园”北京进入平谷城区的西大门位置,随着平谷区城市规划改造的发展,该地块突出了其地理优势,北向、东向都有成熟的道路(北向道路为横穿平谷区的主干道),隔北路与平谷区的政府大楼和府前广场(规划设计中)相望,对面向西隔洳河的文体中心也正在设计中,该地东侧、南侧、西侧为新旧不一的住宅区。
该项目占地8.5万平方米。
总体规划视觉通廊对景:本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到小区东北角有一交通环岛,所以在地段东北角两标志性建筑之间开设一个较大的视线入口的同时,在小区内部沿视线45度角规划出一景观步行休闲道,以形成视觉通廊,并且与交通环岛形成对景。
文化公园优秀案例该工程总占地面积75000平方,景观绿化面积36000平方。
该景观工程以自然流畅的弧线为基本构图元素,体现自然景观交汇错落,景深未失的特点,同时又不失大气。
小区内景点主题突出,充分展示园林步移景异、各有风情的景观层次,为人们营造了一个赏心悦目、动静相宜的高品质景观工程。
硬质景观工程本工程的硬质景观工程所涉及的分项工程较多,主要有道路、停车位、门卫、岗亭、景观亭、景墙、树池、坐凳、栏杆、扶手、围栏、挡土墙、水溪、喷泉、水池、假山等。
由于工程的项目内容较多,因此在施工中当中应合理的安排好施工工序。
在开工初期采取了道路、水系、围墙先施工的原则,为后期的施工工作打下良好的通道基础及有利条件。
硬质景观的重点主要是人工湖的施工,面积约3000平米,水深1.9米,位于小区住宅楼当中。
这个人工湖对小区整个景观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水池底部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项保障措施,首先用施工机械清除施工基面灰土砂石及混凝土残渣,重点清除施工关键部位的塑料薄膜、铁丝、木材、砂石及混凝土残渣等杂物,突出部分用铲刀将其处理平整。
为保证施工质量基层不能有明水及涌水,设置排水沟。
其次是益胶泥附加层处理:关键部位和重点部位进行预处理。
同时做好基面裂纹、贯穿缝处理。
最后湖底及湖壁防水层处理:洒水湿润后上刮抹PA-A益胶泥做第一道防水层,要求均匀无漏刮。
等指压无痕后刮抹PA-C益胶泥后做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防水层,各工序要求均匀无漏刮,刮抹方向互相垂直,关键部位用软毛刷战PA-C型高分子益胶泥;施工后做好洒水保养益胶泥防水层,严禁用水龙头急水冲其表面。
根据天气情况,以防水层表面不变白为准,保养2天后方可做闭水实验,48小时不渗不漏即为合格。
采用如此严谨的施工方法,不仅对工程质量有了保证,也避免以后为业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水池的立面施工也采用了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双池壁的施工方法,充分保证了施工质量。
在其他项目施工中也严格执行质量第一的施工原则。
秋思园规划设计说明一、现状概述及分析1、区域位置分析秋思园位于XX市的中间部分,是在市文化用地和建设局旁,是唯一的一个公园;2、场地现状分析根据对方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公园的用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不包括公园门口专用停车场,东至建设局办公用地,西至文化馆用地,整个用地比较完整;公园实际的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其中有体育娱乐中心,和老年活动地区的蒙古包,还有小孩子的乐园——儿童乐园.每一处地方都是按照其所有的要求来的,按照低挖高堆的方式来整理土地的,进行规划全园;3、周边环境公园西临文化馆用地,南临城市主要道路,东部与建设局办公用地相邻,其他部分与城市道路相邻,其中该地的中部有着一条河流;其中,公园东北角的住宅区将会对公园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在基地内还可以看到远处城市的高层建筑;详见“现状图”;4、现状分析根据公园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者人群、公园对外交通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公园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东北部的建筑群将按照设计的需要进行拆迁,由于没有任何的历史意义,而且这样的建筑群让人感到杂乱的情绪,使人感到厌恶;至于河道我们按照设计的需求,进行扩展延伸的地方,我们将挖河成湖,源头和河尾只是将改建,其他没有改变;原来的梨园我们将实行保留,但由于需要,我们也将把它铲平,改做其他用;至于此地中的农田,我们也将其改掉,不保留,因为保留我们的公园将会是一片,所以为了减少工作量把它改做其他;二、规划社计依据1.秋思园规划设计条件书;2.1:1000场地现状地形图;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4.关于秋思园规划方案的修改意见以及变更规划用地边界的通知;5.关于同意秋思园规划最终方案;三、规划目标公园性质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秋思园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四、规划原则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2、功能性原则: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的需求;3、生态原则: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公园的经济效益;五、总体设计思想秋思园是开放的城市空间,它是线索也是故事,讲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以及人与城市的交流;它以特殊的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城市、和自然融为一体;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特别按原有线路修建了一条公园景观主路,把拆迁住房的红砖经过处理作为该路面的主要铺装材料;路两侧按现状条件和规划意向的不同分别布置了三个场景,展示在该地区生活工作的人的历史遗迹;在一些比较悠远的地方建了老年的活动区,用蒙古包的形式出现,同时该处也是公园中一个集中的休闲、娱乐和交流空间;在某些地方可以用做烧烤的好地方,绿地占据了主要地区,可以和朋友们在一起观光和娱乐,称的上为一个好地方;2、功能性—功能合理的综合性市级公园人与人的交流1开放性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公园设围墙和大门,及次入口和专用入口,通过对不同性质空间的特殊处理来达到吸引人流和限制人流的作用,并方便管理和游览人员的出入;2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层次的使用者的需求通过对场地现状和使用者人群的分析,规划的秋思园功能有以下几方面:体育活动、休闲:以体育活动场地、器械等来满足康体休闲活动的需要;与水相关的系列活动:满足划船、钓鱼、戏水、科普教育等活动的需要;综合性活动:提供观景展览、烧烤、餐饮、喝茶、晨练等活动的场所和设施;3、生态性—尊重自然过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的交流1充分利用场地的特殊位置和现状条件,在场地中部规划大面积水体、、强化该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2利用地形将驳岸完全自然化,将道路在需要时做成,人在芦苇丛、花丛、树丛中行走;3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强化生物多样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4、经济性1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植被、水体和拆迁建筑物,力求减少工程量和造价;2在材料的运用上力求经济美观相结合,在环境维护中力求减少维护费用;3通过经营性项目如:划船、卡丁车赛车等增加经济效益;六、总体布局1、功能结构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公园周边环境及公园对外交通等情况,将公园分成五个大的功能区:1娱乐休闲区根据XX市规划局提供的秋思公园规划设计条件书的要求,在公园西北部,以双悦亭为核心,有占地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娱乐休闲区;在主入口的附近,人们可以在很累的情况下,在期间可以自由的进行娱乐,由于双悦亭是古典的建筑,可以在那里思考许多烦心的事,想通了事情就可以继续的向前走了;可以说这里也是人们散心的好地方;用于住宅开发用地用掉了居民最方便使用的原公园用地的东北部,所以位于公园西北部设置少量体育设施,形成娱乐休闲区;里面有不少的体育设施,还有的是广场中心有个游泳池,可以进行水上的娱乐;如果游泳池不够的话,在另一个娱乐区有更广泛的水上游乐场,可以让人们游的更欢;2儿童游乐区位于公园入口相对的部位,由广场群、大型疏林草地组成,是人流最为集中,儿童进入公园很容易可以找到的一个区域;中间有小孩子玩的卡丁车赛车场,蹦蹦床,儿童练胆活动园,等等的娱乐项目;在该功能区南部,设计了一系列与公园南北轴线相呼应的城市观景林带;公园整体结构受到破坏的影响;强化儿童游乐区的突出地位;同时,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冲击和空间体验;其间还有进行密林设计,可以让带孩子来的家长或是爷爷奶奶们进行休息、看孩子;可以双方面间顾,和乐不为;3水上活动区位于公园南部,以曲折有致的水面起蓄洪作用为核心;周围以堤、岛、港、河湾、码头、等围绕,形成各种形态的水景和植物景观,满足划船、钓鱼、探险、野餐、烧烤和景观观赏等多种需求;详见“功能结构分析图”;4老年活动区老年活动区是位于东面的次入口附近的地方,那里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不会很吵闹,很适合老年人来此进行娱乐休息;其建筑主要为蒙古包的形式来突出;老年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广泛了,但由于儿女都没有空去陪伴他们,所以用蒙古包的形式来突出,可以让所有的老年朋友一起聊天,下棋……欢乐无穷;5最后说的是最南部的休息区;游至全园,有点累了,刚好这里可以是休息的最好地方,在休憩之余,我们还可以在这里烧烤,垂钓,等等的娱乐,观赏着风景;这里也是全园绿荫最好的地方;2、景观和空间格局本公园的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可以概括为以直线形和弧线形景观轴贯穿起来的空间系列;3、景观视觉分析1对外城市视线的开与合公园四周视线有开有合,体育娱乐休闲区在视线和空间上半开放;有一次入口对新开河视觉完全开放;老年活动区和一体育娱乐区则通过地形和植物加以围合;2内部视觉体验的多样性景观轴同时也是视线廊道;空间的闭合与开放,场景的不同,动静的不同等都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3借景和框景远处城市高层建筑群会成为公园的借景和对景,而主要园路则成为一个景框,从而和水体形成一系列的观景平台,透过主要园路,可以远远地看到建设局的高楼群,从而将城市景观引入公园;此外,在综合活动区内规划的城市观景林带也极大地强化了这种关系;4、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系统弧线形景观路:也即是公园环路,规划路宽为5米;为公园主路,沿公园边界内布置,自由舒展,连接和贯穿各功能区和多个景观功能,该路在住宅开发用地中作为主路使用;是一条供市民散步和慢跑的道路;在部分地段做成堤、桥;局部道路加宽可以通行机动车;方便游人快速抵达各景区和景点;路面铺装较为独特砖铺地面,铁路及步行路结合等;次要线路:宽为米,个主要园路里分出来,绕至个景点,可以从一景点走至另一景点;在连接中有水便以的形式来完成;广场式林荫道:将道路宽至10米,以广场式铺装和大树种植形成林荫路与林荫广场相结合的道路形式;在住宅区内做成绿色通道,以保持公园与外部的良好联系;小径直线形和自由式:路宽米,连接各景点;栈桥:宽米;一高架栈桥斜穿水面,轻盈活泼,局部柳枝夹道,与高架铁路的恢弘稳重形成鲜明的对比,并方便易达,是水中的观景走廊;而斜伸入水的小栈桥则是钓鱼、观景的好去处;2广场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入口设置入口广场;运动场、儿童游戏场与林下广场相结合;宗教广场则做成圆的坏绕形状,形成广场系列;3停车场在公园主要入口公两侧设置战地约公顷的专用停车场;其他入口则在林下布置小型自行车停车场;5、对外交通和内部游览分析为了便于开放式公园的管理,本规划根据人流来向分析,将入口分成主入口、次入口和一般入口,公园周边规划成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在交通上,通过地形变化、植物种植和水体分隔等来阻止游人随意进入公园;6、种植规划植物种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针阔叶混交林以樟子松、雪柳为主体树种的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个景点周围以及其他用以分隔空间的区域内;2城市观景林带以新疆杨为主体树,强调其挺拔的姿态;3行道树以黄檗、臭椿为主体树,结合道路所在地区景观进行布置;4广场庭荫树以黄檗为主体,遮荫和观赏性相结合;5滨水植物以柳树为主体乔木的湿生植物区,以丛生柳树、芦苇、白茅为主体,配以观赏性湿生、水生植物如千屈菜、鸢尾、荷花、睡莲等;7、水系格局分为自然式水体和人工水体;在场地西南角用暗管必要时用水泵将新开河河水引入;沿长大铁路挖水渠,将水引到场地个部,再经大水面从水体西北角最低处流回新开河;该水体系人工开挖,起蓄洪作用;该水体可部分深入到住宅开发用地种;采用自然式堤岸,沿岸水草丛生,形成生态型的湿地景观;此外,在某些广场等分别设计了小型的人工水景;有旱喷泉、涌泉、滚水、溪流、池塘等供人观赏和儿童戏水;8、竖向规划: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并保持场地内的土方填挖平衡;场地总体地形为中低外高,雨水排放到人工湖中;在地形处理上注意用地形变化来围合空间;场地在4至5米之间变化;设计水面常水位0米,最高水位米,最低2米河道规划水位2米,水底最低处在2至3米之间,场地整体向水中倾斜;广州大学城公共绿地方案设计说明书广州大学城公共绿地方案设计于2003年12月底向全国公开招标;2004年2月,经专家组评定,由我院设计的公共绿地标段一、标段五均以第一名中标;一、项目背景分析及概况一地理位置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番禺区的小谷围岛上,小岛东毗长洲岛,西邻洛溪岛,北对官洲生物岛和琶洲岛,南与番禺新造举目相望,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番禺区中心——市桥约13公里;二项目概况标段一由信息与体育共享区、综合发展北区、综合发展南区组成;面积约公顷;其中信息与体育共享区绿地约公顷,综合发展南、北区绿地约公顷;信息与体育共享区总体布局环绕“知识湖”展开;“知识湖”居于三条轴线的中心位置,南北主轴线分别是中心图书馆、3万个座位的体育馆;东西主轴线分别为体育休闲中心、酒店会议中心;包围该区域的道路称为“内环”道路,路中心标高由至不等广州高程系;综合发展北区集中了大部分研究活动,内有实验室、孵化空间、研究机构以及交流空间,通过规划中的隧道和轮渡与北部生物岛相联系;综合发展南区及会展、文化共享区设置大学城最重要的共享设施,大学城管理中心;主要的商业娱乐中心以及文化艺术综合体,以总协调和分特点的功能分布其间;二、设计理念一绿地定位:大学城中心区公共绿地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它既是各座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延伸和补充,更是展示多种学术风格、思想方式的公众舞台;因而必须既具备大学城中心绿地的特殊性,又具备社会公共绿地的兼容性;二我们的理念:1.完整的生态理念——自然1尊重现实的自然观;“天人合一”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采取的态度,我们的生态理念也源于这一朴素的自然观;2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在继承先人思想的基础上,我们融合了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现代的生态观;采用综合的、完整的生态设计方法,在各绿地所处位置、环境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绿地的要素设计均考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对生态最大程度的改善;2.独特的文化理念——沟通与超越1“信息与体育共享区”的设计依托“沟通”和“超越”理念;人们获取信息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自身以及整个团体得到提高;其后,终将实现自我的超越,这也是人类体育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最佳体现;2我们希望这种对环境景观的体验与实践,能让莘莘学子们获得源于自然,超越自我的一种感悟;三功能结构组织1.信息与体育共享区的公共绿地设计在结构组织上强调了“一点、一环、两轴”的形态轮廓;一点——以“求知塔”为全园景观控制点;一环——以沿“知识湖”外围7m宽的景观路为各建筑组团的景观“空间联廊”;两轴——南北向的轴线,景观空间上强化,以“实”为主;东西向的轴线,景观处理上弱化,以“虚”为主;一强一弱、虚实对比、突出重点;2.另外,内环路外侧南、北综合发展区在中心区内的景观收头处,以两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广场空间——“清歌如烟”景区;“似水年华”景区为收景节点,使其轴线影响力不延伸至内部空间,而只在外部产生控制作用;四景区划分及重要景观节点绿地景观序列构成宛如一曲激昂的交响乐;每一乐章是对景观空间序列展示的一种演绎; “清歌如烟”景区:作为第一乐章快板;“沉默是金”景区:作为第二乐章慢板;“心如水蓝”景区:作为第三乐章小快板;“海阔天空”景区:作为第四乐章快板高潮部分;五植物配置说明1.绿化的分区本标段的公共绿地是广州大学城公共景观的核心部分;其位于整个小谷围岛的中心部位,地块呈长条状,分为信息与体育共享区中央公园、综合发展北区与综合发展南区三个部分; 2.渗透“以人为本”的主题大学城公共绿地的设计应当以“绿盈水绕,生态学府”的绿地系统规划总体目标为指导,适应“一心两轴、三环八园、放射网络”的大学城小谷围岛绿地系统结构的特点,构建开放式绿地系统、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体现岭南文化特色的绿色校园城区,力求成为21世纪生态园林学府的典范;植物配置中所谓的“开放式”,充分体现了1标公共绿地的共享属性,这是一片从功能和形式上都必须考虑其使用主体广大学子以及教工的热土;3.绿化配置1信息与体育共享区中央公园围绕规划中的“清歌如烟”、“沉默是金”、“心如水蓝”等八个景区进行植物配置,将整个信息与体育共享区装点得清丽不俗;a.清歌如烟景区“清歌如烟”景区是香花植物的天堂,赏植物的芳香气味能使人宁静和谐,也能够杀灭许多致病的病菌、有效地净化空气;广州地区有许多观赏价值高、同时又能够散发沁人心脾芬芳的园林观赏植物,如鸡蛋花、九里香、茉莉、夜来香、米兰、狗牙花、桂花、含笑、黄栀子等,在道路两侧适当点缀、在建筑周围种植,使校园呈现出视觉美外,也为味觉提供一个新的天地;其中蝶园景区是为吸引蝴蝶而特别设计的,种植各种引鸟诱蝶植物,如:樟树、构树、台湾相思、人心果、海桐花、黄槿等,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b.沉默是金景区拥有灿烂的百花园和曲线流畅的白色沙滩“艺海晨韵”;广州地区适合园林种植的“花”通常指开花灌木和宿根地被,如黄素馨、大红花、黄虾花、美人蕉等,还有许多荫生灌木和宿根植物如蜘蛛兰、文殊兰、黄金鸟、白蝴蝶等,其花叶均有很高的观赏性;这些美丽的花木一般都种植在与人接近便于观赏的区域,如道路的两侧、视觉的焦点、建筑物的周围、水面的附近;百花园景区突出表现了这些美丽的开花和色叶植物,令人心旷神怡;c.海阔天空景区坐拥整个知识湖、背山面水的“海阔天空”景区是整个中心景区的视觉焦点,大王椰子、蒲葵的运用为亲水平台提供了良好的线性背景,同时背部的乔木林和山林更提供了丰富的景观,使景观具有连续性;在中心湖区北面的主观景台周围,有蜿蜒的道路和树叶状的亲水平台,两侧的区域分布具有一定高差的水生植物种植池,将其定名为“菖蒲海”,种植以菖蒲为主的水生植物,因其成片种植产生的宽阔、优美、郁郁葱葱的美感,类似海水,令人心荡神移,目不暇接;主要种植黄菖蒲、花菖蒲、石菖蒲和其余一些类似的植物,如水葱、德国鸢尾、鸢尾、千屈菜、紫娇花等;由于广州地区的温度比较恒定,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这一片人工湿地呈现的美景,非常适合学子们在此流连观赏;d.似水年华景区“似水年华”景区位于中心景区的西北入口,轴线关系明确,视线收于精致的膜亭,这一区域以高大美丽的木棉树为行道树,经过整形修剪的垂榕柱下配以色彩鲜艳的杜鹃,强调了轴线的完整;两侧美丽的花木自然素雅,引导着人们渐渐步入这一静谧的区域;越是走近膜亭广场,色木的布置越是丰富,鲜艳灵动的颜色让人不仅赏心悦目,更对未来的景观充满期待;2综合发展北区:由“火树银花”、“百鸟归巢”、“硕果归根”、“孕育新生”等景区组成;3综合发展南区设计时以自然生态为原则,故设计时多以密林为主,湖边适当配以疏林草地,营造舒适、幽闲的休息空间;上海张家浜滨水游憩景观概念规划设计城市或城市区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是产生城市空间特征,从而形成城市特有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滨水景观;“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使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查尔斯·摩尔通过对国内、外滨水区的规划与设计、开发的总结,应该来说,国内更多的是从物质环境改善的角度提出的,而对于该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现象不太注重;往往使得在滨水景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对于繁荣当地的文化、经济方面多少显得力不从心;如何在滨水区将本地市民的生态游憩空间结合滨水区各自的特色进行规划与设计,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应该是在张家浜滨水游憩景观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张家浜位于浦东新区中部,西起黄浦江,东至长江口,全长为,是浦东新区中心区域的唯一骨干河道,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从1998年开展整治以来,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已经成为浦东的一处有名的景观河道;如果仅仅从物质环境改善的角度来看,张家浜滨水景观上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了,但随着上海斥资500亿打造“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东方水都”的构想,张家浜处在构想“八射”中的“二射”;以及随着浦东的发展,浦东的以车行为主的城市形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游憩空间的需求,以及滨水区域独特的景观感受,以及从而张家浜的生态游憩功能的开发势在必行;一、张家浜滨水游憩景观规划理念将“游憩、景观、生态”三个元素综合考虑,使其游憩开发与景观规划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景观游憩资源,并利用生态的思想作为指导,在保证滨水景观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各种游憩容量的扩大,最终达到张家浜景观河道的生态可持续的发展;二、张家浜滨水游憩景观构思立意张家浜是除了山体外,承载了自然状态下的江、城、居住区、园、百米林带、乡、田、湿地、海多种的地貌景观;从而其生态上的价值是对它进行定位的关键;从景观规划设计以及滨水区游憩开发的角度出发,认为还是以生态游憩为主;结合生态游憩开发,进行生态设计;张家浜滨水区主要适用于本地市民日常的休闲娱乐;张家浜滨水景观规划整体构思:1.构筑完整的步行系统通过张家浜河道,将浦东新区张家浜周边通过相对完整的自由的步行、自行车行系统在浦东的市中心结合成一条绿色的廊道和开敞空间系统;2.形成相对完整的景观格局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浦东的城市基质是城市建筑群,而公园绿地则是斑块,通过张家浜绿色廊道将绿地斑块串起来,形成浦东的“绿宝石项链”,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浦东乃至上海市水系的开发;最终形成完整的绿色景观格局;3. 以人为本,但最终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设计中考虑为动植物建构没有障碍的生态通廊,防止“生态孤岛”对动植物的生存繁衍带来的威胁;三、景观规划结构图由于张家浜全长为,从而根据穿过区域的空间形态的不同将张家浜的景观序列分为:江、城、园、居、林、田、乡、湿地、海,其中结合各段的特色,提出相应的景观对策,开展相应的。
54例·景观工程现场案例分析(实战经验分享,干货满满,超实用)案例一问题名称:油棕的效果不佳问题责任:a设计问题e其他关键词:植物效果问题描述:一期的主入口两边各一株油棕死掉了,现场其他油棕效果也不是很好,时间过去半年了,长势也不是很好,影响景观效果。
原因分析:对植物的生长习性不是很了解,加上现场建筑施工的影响,油棕长势不佳。
解决措施:死掉的油棕要换掉,生长不佳的油棕要加强护理。
经验或教训:建议以后树龄比较大的油棕尽量少用,改用海枣和大王椰。
前天和施工单位去选苗,也谈到油棕的问题,施工单位的人说,油棕是属于适合海南生长的植物,种在北珠三角并不适合,两年后都会慢慢死掉的,他们在其他楼盘中也遇到类似的情况,是属于容易死的植物,因此建议我们少用。
但是深圳珠海等南珠三角地方种植还是可以的。
案例二问题名称:坡度排水处理不当问题责任:a设计问题关键词:坡度排水问题描述:地形变化得比较大,导致斜坡过于陡,下大雨时雨水夹杂着泥沙冲到园路上,严重影响美观效果,给以后物业清洁带来麻烦,也留下给业主投诉的隐患。
照片(请控制精度):原因分析:靠近园路边的坡度过于陡,绿化做地形的时候没有很好放坡,导致斜坡的雨水带着泥沙冲到园路上。
解决措施:地形需要重新处理,增加排水井。
经验或教训:审图时不细致,现场施工时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
很多设计师没有现场的经验,对一些细节很少关心,导致到园林基本功能的缺失,使到园林效果打了折扣。
案例中植物设计师可能考虑到用植物护坡的,但由于坡度还是太陡,不要说刚种上去的植物护坡能力差,就算生长了一年的植物,也不能完全起到护坡的作用,前几天下雨后去看了这里的园路,还是有不少泥沙冲积在路上。
案例三问题名称:架空层地脚线问题问题责任:a设计问题e其他关键词:地脚线清洁问题描述:架空层没有地脚线铺贴,清洗地面时污水容易把墙体的涂料弄脏了,也容易引起地面水气沿着墙角留下水痕。
照片(请控制精度):原因分析:设计时只考虑到平面的东西,没有综合考虑立面和细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