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观改造设计参考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28.49 MB
- 文档页数:41
景观设计方案景观设计方案「篇一」一、项目简介1、工程概况贮水山公园位于辽宁路东侧,贮水山公园又名儿童公园,占地18、54万平方米。
园内建有环山道路,两旁栽植雪松,山北侧修建儿童公园,增设一批儿童游乐设施和12生肖雕塑群像。
1984年辟为山头公园。
园内分为儿童游艺、文化娱乐、登高眺望、安静休息四大功能区。
每年元宵节期间,在此举办元宵山会。
二、园区景观设计依据1、建筑总平面规划设计图2、景观规划平面图3、其他有关规定三、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坚持社会化原则。
作为旅游城市,青岛必将扮演城市形象展示得功能。
也是市北区最北侧的公园,承载大量的休闲需求。
但主要为儿童服务。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2、坚持经济性原则。
在实事求是地基础上设计,软景为基石,注入文化与活力,拓展活动空间。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3、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四、景观设计基本理念规划目标打造一个儿童游乐的空间,认真研究基地现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深入细致地考虑基地的功能间结构,合理确定交通系统和景观系组织、空统,用心构建一个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交通顺畅、环境宜人的“参与性、生态化、系统化、独特性”的现代儿童游乐空间。
充分解读本项目的区位特质,打造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土地使用集约化。
努力营造儿童公园内部高品质的景观环境,形成绿树如荫、碧水点缀、空气清新的可驻留空间。
注重儿童环境空间的设置。
协调各个功能性质使用的区域形成相互联系而又互不干扰的区域关系,从而提高内部功能之间的共享与共融,提高其使用效能。
湿地公园景观提升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湿地公园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绿地类型,它不仅可以提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和生态多样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重视,湿地公园逐渐成为城市规划中的热门项目。
然而,一些湿地公园存在着景观设计单一、设施陈旧、植被稀疏等问题,因此,对现有湿地公园进行景观提升工程,提高其景观质量和环境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某城市的某个湿地公园为例,对其景观提升工程方案进行详细论述,包括景观设计、设施更新、植被改良、水体治理等方面。
二、环境现状分析该湿地公园位于城市郊区,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由湿地区、步道区、游憩区、园林区等多个功能区组成。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的人为开发,该公园存在着一些问题:1. 水质差:由于周边农田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公园内的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劣,根本无法生长任何水生植物。
2. 植被稀疏:公园内的植被覆盖率较低,树木稀疏,植物种类单一,缺乏生态多样性。
3. 设施陈旧:公园内的一些基础设施和游憩设施已经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无法正常使用。
4. 景观单一:公园内的景观设计较为单一,缺乏整体的景观规划和设计,形成了片面化的景观。
5. 管理混乱:公园管理工作混乱,环境卫生差,保安不到位,游客安全隐患多。
以上种种问题,使得公园内的景观质量和环境功能大打折扣,已经无法满足市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
三、景观提升工程方案1. 水体治理首先,针对公园内水体污染严重的问题,需要进行水体治理工作。
我们将委托专业的环境科研机构进行水质评估,找出污染源,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同时,需要对公园内的水体进行清淤、补水、增氧,提高水质;引入适宜的水生植物,促进水质净化,形成湿地生态系统。
2. 设施更新对于公园内的各类设施,我们将进行全面的更新和改造。
一方面,对于已经年久失修的设施进行修护和维护,使得其能够正常使用;另一方面,逐步引入新的游憩设施和休闲设施,以丰富公园的功能性和娱乐性。
园林行业改善公园绿化和景观设计的方案三篇《篇一》园林行业在近年来逐渐发展壮大,公园绿化和景观设计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行业的发展。
因此,为了改善公园绿化和景观设计,提高其质量,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本工作计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现有的公园绿化和景观设计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收集和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公园绿化和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技术,为改进工作参考。
3.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和先进理念,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
4.组织实施改善方案,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5.对改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在工作规划方面,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组织一支专业的工作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公园绿化和景观设计经验,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2.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协调合作能力。
3.然后,根据工作计划,对现有公园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包括绿化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以及景观设施的状况等。
4.接着,收集和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公园绿化和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
5.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对改善方案进行评审,确保其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
6.最后,组织实施改善方案,并建立长效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实施改善方案的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设想:1.注重生态环保,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提高公园的生态效益。
2.注重人性化设计,合理布局景观设施,舒适的休闲环境。
3.注重文化内涵,融入地方特色,打造独特的公园景观。
4.注重创新,积极探索新的绿化技术和设计理念,提高公园的观赏价值。
在工作计划方面,按照以下时间节点进行:1.第 1-2 周:组织团队,进行培训,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2.第 3-4 周:开展调查评估工作,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3.第 5-6 周:完成调查评估报告,提出改善方案。
徐州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一、前言让人性在生态湿地中回归原始农耕的田园风情,普渡众生,回归田野。
当人类文明高度发展,资源消耗的今天,我们享受着高楼汽车,却强行掠夺着生灵的栖息资源、生存空间,消失的森林、无限扩张的沙漠、无家可归被迫远迁或消失的动物们……同时破灭的还有我们童年的梦。
作为生物链的最高端,我们感恩天地,是否也该福泽万物生灵,还它们一片天空。
徐州湿地公园,纯自然湿地概念,还鸟类一个栖息,给鱼类一个家园,也给人类一个精神归属。
让我们融归自然,倾听最原始的声音。
二、徐州概况徐州,东靠上海,西邻苏州,是江苏省的东大门。
徐州人文荟萃,这里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千年古镇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享誉海内外。
徐州物产丰饶,盛产驰名中外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称。
三、项目概况本案位于徐州,总用地面积270亩,为原徐州森林公园的一部分,所谓“园中之园”。
湿地公园原有现状,以植物种植为主,缺少统一的规划与主题设计,绿化显得杂乱无序。
同时驳岸处理比较生硬,单调。
公园内缺少节点设计,极少场地供人驻足,使得公园的功能性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人只能沿路穿行,而不能停留,缺少互动。
而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缺少与人的共鸣,与徐州文脉的衔接。
通过我们的改造、规划设计,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湿地公园概念,以农耕为主题,徐州文脉为底蕴,充满野趣,原始而自然,虽由人作宛如天成,还鸟类、鱼类、植物等一个自然栖息的天堂,也给人类一个精神陶冶的乐园。
四、景观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基本原则、指导思想、理念及设计定位1、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2)《城市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3)《公园设计规范》(GB 50096-1999)4)相关的公园环境设计规范2、基本原则(1)高起点,高要求(2)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3)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结合(功能、景观、生态三结合)(4)突出生态、现代观点(5)“以人为本”原则3、指导思想1)整体性原则2)创造自然的生态景观3)营造交流氛围、满足市民的游憩4)景观的文化、审美意境5)植物的乡土性原则4、设计理念、规划布局、空间环境场所轴线结构及景观分区“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境,是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空间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生态景观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生态系统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湿地公园可以提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亲水性活动空间等多种功能。
二、景观布局与元素设计1.湿地生态区:设置湿地生态展示区,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水景布置,打造一个具有自然生态特色的空间。
2.散步休憩区:设置长廊、露天座椅和草坪等休憩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3.湖泊活动区:在湖泊边设置活动平台、游艇码头等设施,提供船只游艇等娱乐活动的场所。
4.儿童游乐区:设置滑梯、秋千和山洞等儿童游乐设施,为家庭游客提供儿童乐园的场所。
5.健身运动区:设置户外健身器材、跑步道和篮球场等运动设施,提供健身活动的场所,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6.科普教育区:设置湿地科普馆、观鸟塔和生态讲解区等设施,提供科普教育和生态解说的场所。
三、景观材料与植物选择1.景观材料:选择自然材料如木材、草坪和石材等,与湿地环境相协调,营造自然、舒适的氛围。
2.植物选择:选择湿地适应性较强的植物如芦苇、荷花、莲藕等水生植物,以及柚木、松树等耐干旱的植物,形成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层次。
四、水系设计1.湖泊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适宜规模的湖泊,并根据水质要求配置合理的底泥和水草,以维持湖泊的生态平衡。
2.小溪设置:设计自然流动的小溪,在周边设置石块和水生植物,增加景观的丰富性。
3.瀑布设置:在地势较高处设计瀑布,加强水景效果,并为公园增添动感和活力。
五、照明设计1.照明设施:设置太阳能路灯、景观灯等绿色环保的照明设施,在夜间提供足够的照明,并创造浪漫的夜景效果。
2.照明布局:合理布置照明设施,使整个湿地公园在夜间形成连续、有序的光影变化,增强夜间游览的魅力。
六、交通与引导设计1.交通设施: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停车场等交通设施,方便游客进出公园。
2.引导设施:设置指示牌、地图标识和指示箭头等引导设施,方便游客探索和了解公园的各个区域。
公园改造方案案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公园改造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公园改造案例,探讨了公园改造的目标、方法和效果。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公园,为公园改造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引言: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人口增长的压力,许多公园面临老化和功能单一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造和升级。
公园改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使用价值、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标公园改造的目标是提升公园的环境质量、丰富公园的功能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1. 提供多元化的景观和活动:通过改造景观和增加设施,为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和娱乐活动。
2. 引入生态原素:在公园改造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增加绿地和湿地面积,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提升互动性:通过增加园区互动设施和活动项目,提升公园的玩耍性和社交性,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
二、方法公园改造方案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手段,以实现上述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公园改造方法:1. 景观改造:通过重新设计和改变公园的景观元素,如植被、景墙和水景等,使公园更加美观和富有吸引力。
2. 设施升级:对公园内的设施进行升级,包括游乐设施、健身设施、休闲设施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和需求的人群。
3. 增加绿化面积:通过增加绿地面积、种植更多的树木和花草植被,提高公园的绿意和生态环境。
4. 引入艺术元素:在公园中引入艺术装置和雕塑,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提升公园的艺术氛围。
5. 增加互动设施:在公园内增加互动设施,如户外音乐舞台、儿童游乐设施、运动场地等,提供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市中心公园改造项目该市中心的一座老旧公园进行了全面改造,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改善景观和引入互动设施,成功提升了公园的吸引力和使用率。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案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案例1. 引言城市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锻炼身体和绿化城市的重要场所。
良好的景观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公园的吸引力,增加人们的参与和享受度。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案例,探讨它们背后的设计理念和思考。
2.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2.1 案例一:中央公园中央公园位于一座繁忙的城市中心区域,面积有限。
设计师遵循“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需求”的原则,在场地上设计了多个功能区域。
公园的入口处是一个开放的草坪和休息区,提供了户外活动和休息的空间。
沿着园区中央设计了一条小路,两边种植了美丽的花坛和树木,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放松和散步的环境。
公园的另一侧设有一个儿童游乐区,有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供儿童和家长们尽情玩耍。
这个简洁而多样化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2.2 案例二:湖滨公园湖滨公园位于城市的湖畔,设计师在设计中融入了湖泊的特色。
公园的中心是一个大型的喷泉,瀑布从中间倾泻而下。
周围是一个广阔的草坪,供人们野餐和休息。
公园的一侧设有一个湖岸步道,沿着湖泊边缘延伸,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和骑自行车。
公园的另一侧是一个小型游乐场,有秋千、滑梯等设施,吸引了很多家庭的光顾。
湖滨公园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水体资源和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大自然亲近的场所。
3. 总结和回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让我们回顾一下之前的案例,中央公园通过合理规划和多样化的功能区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湖滨公园则通过融入湖泊的特色,创造了与大自然亲近的体验。
这些设计方案的成功,得益于设计师对场地特点、人群需求和环境保护的深入理解。
4. 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案应该注重细节和创新。
细节的处理可以提升空间的品质和用户体验,比如合理安排景观植物和座椅的布局,优化路径的设计等。
创新的设计可以为公园增添独特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和享受。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1. 引言滨水公园是城市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位于沿海或河岸地区,以景观、休闲和娱乐设施为主要特色。
其设计方案旨在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提供一个优美而舒适的环境,让人们能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并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本文将介绍一个滨水公园设计方案,包括园区布局、景观设计、设施设置、环境保护等内容,以期为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2. 园区布局滨水公园的园区布局应该遵循合理的空间规划原则,包括合理的区域划分和道路设置。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滨水公园园区布局方案:2.1 基本布局整个园区应分为主要功能区域和次要功能区域。
主要功能区域包括:观景区、娱乐区、运动区和休闲区。
次要功能区域包括:停车区、服务区和绿化带。
2.2 观景区观景区是滨水公园的核心区域,应具备良好的视野和景观设施。
在观景区设置一些观景台、凉亭等设施,供游客欣赏河流或海景。
2.3 娱乐区娱乐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设置一些游乐设施或娱乐场所。
例如,可以建设儿童游乐场、露天剧场、水上乐园等设施,供游客娱乐休闲。
2.4 运动区运动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运动需求,设置一些运动场所或设施。
例如,可以建设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设施,供游客进行体育活动。
2.5 休闲区休闲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设置一些休憩设施或场所。
例如,可以建设休闲长椅、游园步道、咖啡厅等设施,供游客休息放松。
2.6 停车区停车区是为了方便游客的交通出行,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并合理规划停车布局。
2.7 服务区服务区是为了提供方便的服务设施,包括洗手间、饮水机、售票处等,供游客使用。
2.8 绿化带绿化带围绕公园的边缘,起到装饰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在绿化带中应植被适宜的树木、花草,以增加公园的美观度和生态价值。
3. 景观设计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创造出宜人而独特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景观设计的建议:3.1 保持自然特色滨水公园应保持自然的特色,尽量保留原生态环境,比如保留原有的湿地、河流、海滩等,使游客能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