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写作2
- 格式:docx
- 大小:19.52 KB
- 文档页数:8
xx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部分教学案【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规定: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运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具体要求是: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2.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真题共赏】1、(xx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去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件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新课程作文题应该说是最具有寓意的材料作文题了,延续了可写性强的一贯特点。
角度有:(1)漆工的角度可写性最强:顺便补漏洞,干了职责以外的事,且不张扬,不求回报。
A.职责有内外的区别吗;B.修补漏洞、杜绝不良人人有责任;C.做好事不张扬、不求回报;D.和谐社会需要人人尽力;E.莫以善小而不为;F.小漏洞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危及整体发展等等。
(2)船主的角度:懂得感恩,做好事者以应有回报。
高频考点训练时间:25分钟分值:100分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1.(2018·湖南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惬.意(qiè)静谧.(bì)伊甸.园(diàn) 惊鸿一瞥.(piē)B.乘.势(chénɡ) 戏谑.(xuè)可塑.性(suò) 跬.步千里(kuǐ)C.佳肴.(yáo) 苋.菜(xiàn)瞭.望哨(liào) 独辟蹊.径(xī)D.篆.刻(zhuàn) 黝.黑(yǒu)口头禅.(chán) 力能扛.鼎(kánɡ)解析本题考查形声字、难读字和多音字的读音。
A.谧,读mì,极易受声旁“必”的影响而错读“bì”。
B.塑,读,sù,易受声旁“朔”的影响而错读为“shuò”或“suò”。
D.“扛”读“ɡānɡ”时,指用两手举(重物);“力能扛鼎”指能用双手举起沉重的大鼎,形容力气特别大。
“扛”读“kánɡ”时,指用肩膀承担物体。
答案 C2.(2018·江苏省盐城中学第三拟)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梦靥暴发户以偏概全归纳演译B.蕴藉亲和力蕙质兰心优柔寡断C.胁迫势利眼相辅相承安分守己D.震慑股分制得垄望蜀开源节流解析A.梦魇、归纳演绎。
C.相辅相成。
D.股份制、得陇望蜀。
答案 B3.(2018·天津市宝坻区综拟)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周星驰________四年之后执导的喜剧片《西游》自公映以来,票房一路势如破竹,大年初一即________7 685万元,在2月14日情人节当日票房更是高达1.22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纪录。
2019年年末曾因《一九四二》票房不佳导致股价跌停的华谊,________在蛇年春节凭借影片《西游》________。
专题二散文阅读散文之所以难读懂,就在于形散而神聚。
怎样将“散形”用“线索”串起,透过“散形”聚焦“主旨”,这是一个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的问题。
具体来说,应当具有三种意识。
一、散文阅读的三种意识(一)整体阅读意识整体阅读是散文阅读最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它可以使做题建立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增加做题的理性分析成分,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
阅读一篇散文,首先必须大致了解散文结构,知道题目是什么,共几个段落,线索是什么,内容方向是什么。
(二)段落摘要意识段落摘要就是要摄取散文段落的精华和要点,以便更好地把握散文的结构层次和行文思路。
要针对散文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散文的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小层,理清散文的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找出文中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上下照应的地方,把握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支撑句等内容。
(三)提取线索意识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地理清散文的思路。
一篇散文,不管是整篇文章,还是局部语段,往往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正是由于这条线索,文章或段落之间才会井然有序。
常用的文章线索主要有:(1)以具体事物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二、散文阅读的考查特点综合考查形式看,散文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1)选材范围。
散文阅读的考查一般会选取中国现当代散文,尤其是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渗透着鲜明民族情感和文化特色的散文作品。
(2)考查重点。
散文阅读的考查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a、分析和概括作品内容;b、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d、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e、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9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资料写作(资料作文)一.小试牛刀阅读以下资料,依据要求写作。
“英豪”一词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豪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英豪无觅孙仲谋处”,呼喊英豪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现在,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豪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豪只有偶像的年月。
现在的时代还有英豪吗?对此,你有如何的感想和思虑?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剽窃;许多于800 字。
参照范文时代呼喊“年份英豪”光阴流金。
一句“酒是陈的香”,道出了人们对白酒价值的认知标准——年份。
年份,是时间积淀的滋味,是超越时空的优雅。
在中国大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仰望星空的执着,脚扎实地的苦干,解说“年份”的终极奥义。
有人用生命去回答。
20 多年来,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村魂”文朝荣领着海雀人向荒山要绿地,让瘦土出效益,苦干实干吃上饱饭,把极贫村建成了山清水秀、林茂粮丰的美好家园。
他笔录里写着:“幸福不是天上来,要靠我们自己去创建。
”有人专心灵去感悟。
30 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西营镇农民王秀芝,战胜了失掉右小臂的创伤,自主创业、帮扶别人,用勤奋奋斗铺就同乡们的致富之路。
她说:“我的能力有限,可是只需我有一分热就会发一分光,尽我的能力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有人用崇奉去解说。
40 年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副厅级退休干部高德荣,走遍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山山川水、村村寨寨,被和蔼地称为“老县长”。
现在,高德荣退而不休,不管年纪已高,持续驻扎在独龙江河谷,倾尽全力督战独龙江帮扶项目工程。
他说:我是独龙族的儿子,共产党才是我们独龙族的头人。
20 年、 30 年、 40 年,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年份英豪。
年份之于他们,是为改变贫穷相貌而安如盘石的可贵质量,是为大家舍小家而感人光阴的赤子情怀。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讲义写作用“求同求异”法分析事物的原因(一)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关系,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
因果地位相互转换,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
反之亦然。
另外因果本身也可相互转换,相互作用。
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
议论范畴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无论什么样的作文题,都要回答这个四个问题,只不过以哪一个为主罢了。
写议论文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要分析事物的原因,只有找到了事物发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分析好原因,做好就事论事,才能进一步就事论理。
考试大纲在“深刻”项中说,“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
除了揭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就是揭示事物的原因、条件等。
由此可见,原因分析是比较重要的分析。
满分析作文和学生的习作中,原因分析也最为常见。
俗话说,凡事问一个为什么。
分析原因,为立意,也为论证。
(二)那么,什么是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就是对某种自然、社会事物、事件存在的现象、结果产生的原因、前提所进行的追问,探究。
或说,对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物发生的条件进行追问、探究。
(三)原因分析的方法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原因分析,这不难。
那么,怎么样找到原因(前提、条件)呢?(1)因果关系的合理起点。
两个现象之间的相关、共变提供了因果关系的合理起点。
一个事件的发生伴随着另一个事件的发生,这两个事件就是相互关联。
即寻找与其相互关联的其他现象。
除了相关,另一种类型就是共变。
指一个现象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另一现象的变化。
两个相关或共变的事物,一般就存在着因果关系。
吴炳忠(2)具体方法有二:(a)求异法。
如果我们寻找事情的原因,而我们发现了另外的事件,我能就猜测后者是引起前者的原因。
或者说发生了以前在类似的清晰中没有发生的事件,那就寻找这两个情形中的其他的不同,并考虑它们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
求异法就是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异点,从不同点的入手寻找矛盾原因。
吴炳忠例如1:2018年全国卷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说明:差异点是什么?对在哪里加强对战机的保护产生分歧。
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意见?相同点是都在研究弹痕的分布。
不同点是军方认为那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沃德认为不光注意弹痕多的地方,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
一个是只看到了问题的局部,一个是整体、全面地看问题。
此题还可以由果寻因。
双方有分歧,材料给了结果。
顺着结果沃德是正确的寻找到原因,即得到立意,展开论证。
这个材料的关键是事情的结果为什么如此。
回答好这个为什么就抓住了叙述的这个事情的关键,也就抓住了材料的关键。
为什么针对战斗机的防护的见解,多数人的观点最后被证明是错误的,而那一位专家的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分析问题应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多数人只看到战斗机中弹多的地方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些地方最应该防护,而那位专家则非常理性地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应该防护的是那些没有中弹的地方?因为他们看问题只看表面,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为什么多数人认为战斗机中弹多的地方应该防护?因为他们只凭经验主观地作出结论,而那位专家则是从科学的层面得出的正确结论。
例如2:2017年上海卷作文试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
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说明:为什么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为什么有的人则不以为然?其实,作文材料中已经说明了。
一是预测是预先推测。
预先,就是还没有发生,具有不确性;推测,就是有根据、依据,不是空穴来风。
这是求异,就个别事情来说。
二是生活充满变数。
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
这是求同,是总的来说,从大的方面来说。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所以,要辩证地看预测。
吴炳忠可见,有的题,原因,材料是给出来了,要做好材料的辨析。
(b)求同法。
如果在多个场合出现的结果都伴随着与之相互关联的现象或者总是与另一现象之间共同变化,那么就认为二者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
求同法就是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点,从此入手寻找矛盾原因。
例如1:2018年全国卷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
不少于800字。
说明:完成好这个作文题,首先要分析好三个口号产生的原因。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就是抓住三则材料的内在关联,这样也就找到了材料的本质。
抓住材料的本质,就必须注意材料给出的地点和时间。
三条标语发生的时间、地点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各不相同,因而口号产生的原因也不同。
分析背景原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改革开放刚刚起步。
摆脱贫穷是当时的主旋律。
我们太落后了,再不起步直追,就要被开除“球籍”了。
于是,深圳的标语出来了。
改革开放必须继续前行,经济发展不能止步,环境污染也必须治理,这是时代提出来的新课题。
于是,浙江的标语口号出现了。
2017年,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怎样实现中国梦,国家级雄安新区的口号出现了。
“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这就是老红军长征的理想与事业没有变,要继承要前进。
“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新一代人的新长征依然需要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力量。
这是当代人的使命。
深圳口号艰难起步,浙江口号调整脚步,雄安口号迈开大步。
相同点:不忘初心,改革开放永不停步。
三条标语口号浓缩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四十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的演变和发展方式的变迁。
求异,三条标语口号分别奏响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求同,三条标语口号则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三部曲。
命题意图是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不忘初心,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例如2:2017年全国卷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说明:“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就是求同,寻找两三个名句的内涵相通、相同点。
如以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
要论证这个论点,首先要讨论为什么要自强奋发、敢作敢为?然后讨论怎么样自强奋发、敢作敢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于《周易》。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
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它传递的是自我的不断完善,要坚刚卓毅、奋发图强。
君子学习天的运行刚健,永不停息,其实就是主动与积极的面对人生,就是遵从天的运行规律,刚健不息的人生态度。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一句出自鲁迅,什么事情的开始就是正视,无论困难还是挫折还是耻辱还是过错,都必须从正视开始。
正视是一切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直面问题不回避。
体现了文化人的筋骨和清醒的自我认识,不盲从于社会,为中华民族鼓与呼的使命与担当,表达了敢于反思的勇气,张扬责任担当。
理解了两句话的深刻含意,那就有条有理地阐述为什么应该自强奋发、敢作敢为吧。
其实就是阐述其意义、作用。
这样的人物、事迹非常多,列举事例,求同,意义、作用就会发掘出来。
(四)求同求异离不开比较。
比较,是确定认识对象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一种逻辑方法。
它探讨认识对象之间的异同、关系、影响、规律等。
事物的异同,通过比较才能显示出来,通过比较才能发现事物变化的原因。
有相异点比较和相同点比较。
吴炳忠(五)注意事项。
(1)有没有因果关系需要验证:只要你输入原因,它就产生相应的结果。
说明你说的因果关系是存在的、合理的。
(2)作文要注意从具体的因果事件陈述到普遍的因果陈述。
从个别到一般。
“我叔叔因为吸烟得了肺癌。
”一一具体的因果事件陈述。
“吸烟导致肺癌。
”一一普遍的因果陈述。
(3)不能把巧合的事件,当成因果。
也不能混淆因果。
(4)学会抓根本原因。
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是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原因。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抓住了内因就抓住了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