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实验指导1 实验目的实验室规则
- 格式:docx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0
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病原生物学部201X年X月X日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目的及实验室规则一、实验目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验证专业相关的理论,加深对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为学生能力导向奠定必需的基础。
通过实验操作或示教,使学生掌握常见人体寄生虫的形态、实验室诊断与检查方法;掌握寄生虫生活史与检验医学(标本采集、检查项目及实验诊断意义)、临床医学(寄生部位、寄生虫期、所致损害及临床表现)及预防医学(感染阶段、感染途径、感染方式疾病防制及健康教育等)相关的必备认知,对学生未来临床实际工作中防止医院内感染,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
二、实验室规则1.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
工作衣应经常清洗,保持洁净。
2.非实验物品不准带入实验室,必需的学习用具带入后要远离操作台。
3.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或用嘴舐铅笔、湿润标签等,实验操作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头面部等身体暴露部位,以防感染。
4.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禁止高声谈笑或随便走动,以保证实验过程有序进行。
5.实验室内任何物品不得携出室外,使用过的实验物品,如实验检测标本、带菌材料、实验动物及器皿等需按要求处理或放在指定位置,不得随便乱扔或用水冲洗。
6.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检测标本污染实验台面、地面、书本、手或衣服时,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以便及时处理。
7.实验过程中要节约实验材料,爱护公物,如果损坏实验器材,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并进行登记,由带教老师酌情处理。
8.实验完毕,应整理实验物品、清理实验台面,打扫实验室卫生。
离室前需用消毒液泡手,再以清水冲洗,脱去工作衣、帽,反折收好,关好水、电、门、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人体寄生虫实验指导实验一 医学原虫【实验目的】1. 镜下能识别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及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的形态(感染虫期、致病虫期、诊断虫期)。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人蛔虫的生命周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掌握人蛔虫的实验室培养、观察和鉴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1. 人蛔虫的生命周期人蛔虫的生命周期包括虫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虫卵在人体内发育成熟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孵化出幼虫。
幼虫在土壤中发育,经过几次蜕皮,成为感染期幼虫。
感染期幼虫被人吞食后,在人体内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成虫。
2. 人蛔虫的形态结构人蛔虫呈线状,呈乳白色。
成虫体长20-40厘米,直径0.5-0.6毫米。
虫体前端有口和肛门,后端有生殖孔。
雄虫生殖器官位于虫体前端,雌虫生殖器官位于虫体后端。
虫体表面有纵纹,使虫体呈现节状。
3. 人蛔虫的生理功能人蛔虫以人体内的消化食物为生,吸取人体血液和营养物质,对人体造成损害。
成虫在人体内寄生,可引起营养不良、贫血、消化不良等症状。
4. 人蛔虫的生态习性人蛔虫的虫卵在土壤中孵化出幼虫,经过几次蜕皮,成为感染期幼虫。
感染期幼虫被人吞食后,在人体内继续发育。
成虫在人体内寄生,通过粪便排出虫卵,完成生命周期。
三、实验方法1. 人蛔虫虫卵的采集与培养(1)采集:收集新鲜粪便样本,用筛子筛选出虫卵。
(2)培养:将虫卵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液,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孵化。
2. 人蛔虫幼虫的观察与鉴定(1)观察:将孵化出的幼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其形态结构、生长状况等。
(2)鉴定:根据幼虫的形态特征,判断其是否为人蛔虫幼虫。
3. 人蛔虫成虫的观察与鉴定(1)观察:将成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其形态结构、生长状况等。
(2)鉴定:根据成虫的形态特征,判断其是否为人蛔虫成虫。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虫卵的孵化情况观察虫卵孵化情况,记录孵化出的幼虫数量、生长状况等。
2. 人蛔虫幼虫的形态特征观察幼虫的形态结构,记录其长度、直径、颜色、纵纹等特征。
3. 人蛔虫成虫的形态特征观察成虫的形态结构,记录其长度、直径、颜色、纵纹等特征。
第二章人体寄生虫学基础实验实验一总论线虫(1)一、人体寄生虫学实验须知【目的】1. 加深和巩固课堂讲授内容。
通过实验可以巩固和加深对医学寄生虫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悉寄生虫的形态结构。
2. 初步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寄生虫病的诊断、防治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1. 实验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内容。
实验时要认真,操作要正规。
2. 进实验室一律穿白大衣。
每位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
不得迟到、早退和无故缺席。
有病或有事应向任课教师请假。
实验室内要保持清洁、肃静,关闭手机,禁止吸烟、大声讲话和随便走动,以免影响他人实验。
3. 要爱护显微镜和标本。
实验前,要认真检查所用仪器、器材、标本等是否完好、齐全,如有缺损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不得随意调换仪器、标本等。
使用油镜后务必将镜头擦干净。
实验过程中如遇实验物品损坏或遗失,应立即报告教师,并按学校规定进行适当赔偿。
4. 示教标本不得随意移动,镜下示教标本,只在必要时,调节光源和微调,以免影响其他学生观察。
5. 作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绘图应力求正确、客观。
写报告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字迹清楚。
6. 实验完毕,显微镜和标本放回原处,玻璃器皿要洗净。
每次实验应安排卫生值日,关好门、窗、水、电后离开。
【步骤】1. 预习在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以及教材的相关章节,必须对该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内容、操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2. 观看录像、示教实验开始,一般先看录像,以便对实验内容有概括了解。
每次实验都有示教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课的有限时间内有更多的观察机会。
3. 讲解教师一般仅对该实验内容的安排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按实验指导的要求进行独立操作与观察。
4. 自己观察和操作由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和操作。
在实验中要按实验指导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有问题举手提问。
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实验指导主编卢致民副主编赵建玲张秀昌主审张维真编者卢致民刘向东张秀昌赵建玲唐宏炜前言《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是以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为基础、为满足广大医学生实验教学而编写,专科各专业可根据学时数选取实验内容。
本书结合理论授课实际按实验课时安排实验内容,编写体例为预习重点、目的要求、实验内容、作业与思考题及中英文名词对照五个部分。
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预习重点中对所学寄生虫基本理论知识简要介绍。
实验内容中对实验标本的介绍力求准确、详尽,书中用图多为彩色照片,以缩小课本中模式图与镜下标本的差距。
实验内容还包括常用的寄生虫学实验技术和病原学诊断方法,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本书另附有10套模拟试题,并对所有思考题及试题做了详尽解答,以供学生自测使用。
本书也可作为教师、科研人员及从事相关工作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中彩色图片及模拟试题均参考有关资料,在此谨致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师生提出批评和指正。
编者 2001年10月目录实验一实验总则¨¨¨¨¨¨¨¨¨¨¨¨¨¨¨¨¨¨¨¨¨¨¨1实验二溶组织内阿米巴¨¨¨¨¨¨¨¨¨¨¨¨¨¨¨¨¨¨¨¨5 结肠内阿米巴及其它阿米巴实验三杜氏利什曼原虫¨¨¨¨¨¨¨¨¨¨¨¨¨¨¨¨¨¨¨¨8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实验四疟原虫¨¨¨¨¨¨¨¨¨¨¨¨¨¨¨¨¨¨¨¨¨¨¨¨12结肠小袋纤毛虫实验五弓形虫¨¨¨¨¨¨¨¨¨¨¨¨¨¨¨¨¨¨¨¨¨¨¨¨16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实验六华支睾吸虫¨¨¨¨¨¨¨¨¨¨¨¨¨¨¨¨¨¨¨¨¨¨19布氏姜片吸虫实验七日本血吸虫¨¨¨¨¨¨¨¨¨¨¨¨¨¨¨¨¨¨¨¨¨¨22卫氏并殖吸虫实验八链状带绦虫¨¨¨¨¨¨¨¨¨¨¨¨¨¨¨¨¨¨¨¨¨¨27肥胖带吻绦虫实验九细粒棘球绦虫¨¨¨¨¨¨¨¨¨¨¨¨¨¨¨¨¨¨¨¨¨30微小膜壳绦虫实验十似蚓蛔线虫¨¨¨¨¨¨¨¨¨¨¨¨¨¨¨¨¨¨¨¨¨¨33毛首鞭形线虫实验十一十二指肠钩口线虫¨¨¨¨¨¨¨¨¨¨¨¨¨¨¨¨¨¨36 美洲板口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实验十二丝虫¨¨¨¨¨¨¨¨¨¨¨¨¨¨¨¨¨¨¨¨¨¨¨¨40旋毛形线虫实验十三人体肠道寄生虫检查¨¨¨¨¨¨¨¨¨¨¨¨¨¨¨¨¨43实验十四蜱¨¨¨¨¨¨¨¨¨¨¨¨¨¨¨¨¨¨¨¨¨¨¨¨¨46螨实验十五蚊¨¨¨¨¨¨¨¨¨¨¨¨¨¨¨¨¨¨¨¨¨¨¨¨¨49蝇实验十六白蛉¨¨¨¨¨¨¨¨¨¨¨¨¨¨¨¨¨¨¨¨¨¨¨¨53虱、蚤、臭虫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一¨¨¨¨¨¨¨¨¨¨¨¨¨¨¨¨¨¨¨¨56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二¨¨¨¨¨¨¨¨¨¨¨¨¨¨¨¨¨¨¨¨59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三¨¨¨¨¨¨¨¨¨¨¨¨¨¨¨¨¨¨¨¨62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四¨¨¨¨¨¨¨¨¨¨¨¨¨¨¨¨¨¨¨¨65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五¨¨¨¨¨¨¨¨¨¨¨¨¨¨¨¨¨¨¨¨68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六¨¨¨¨¨¨¨¨¨¨¨¨¨¨¨¨¨¨¨¨71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七¨¨¨¨¨¨¨¨¨¨¨¨¨¨¨¨¨¨¨¨74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八¨¨¨¨¨¨¨¨¨¨¨¨¨¨¨¨¨¨¨¨77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九¨¨¨¨¨¨¨¨¨¨¨¨¨¨¨¨¨¨¨¨80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十¨¨¨¨¨¨¨¨¨¨¨¨¨¨¨¨¨¨¨¨83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答案¨¨¨¨¨¨¨¨¨¨¨¨¨¨¨¨¨¨¨86实验思考题答案¨¨¨¨¨¨¨¨¨¨¨¨¨¨¨¨¨¨¨¨¨¨¨¨98实验一实验总则〔实验目的〕实验课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及其与人类疾病的关联。
2. 了解常用的寄生虫检查方法,包括厚薄血膜的制作、染色及显微镜观察。
3. 熟悉常见人体寄生虫的鉴别要点。
二、实验材料1. 人体寄生虫样本: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等。
2.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滴管、针筒、剪刀、酒精灯、染色液等。
3. 实验试剂:姬姆萨染色液、生理盐水、盐酸酒精等。
三、实验方法1. 厚薄血膜制作:- 使用针筒抽取适量血液,滴于载玻片上。
- 用另一载玻片边缘将血液均匀涂开,制成厚血膜。
- 将载玻片翻转,用盖玻片覆盖在厚血膜上,轻压使红细胞破裂,制成薄血膜。
- 将厚薄血膜分别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未破红细胞,便于观察。
2. 姬姆萨染色:- 将制成的厚薄血膜分别放入染色缸中。
- 加入适量姬姆萨染色液,浸泡30分钟。
- 用水冲洗,去除多余染色液。
3. 显微镜观察:- 将染色后的厚薄血膜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 识别并记录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如疟原虫的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等;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滋养体、包囊等。
四、实验结果1. 厚薄血膜观察:- 在厚血膜中观察到大量红细胞,部分红细胞内存在疟原虫滋养体。
- 在薄血膜中观察到疟原虫形态更加完整,易于识别和鉴别虫种。
2. 姬姆萨染色结果:- 疟原虫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等均呈紫红色。
-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呈紫红色,包囊呈淡紫色。
3. 寄生虫种类鉴别:- 根据疟原虫的形态特征,初步判断为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或三日疟原虫。
- 根据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特征,判断为溶组织内阿米巴。
五、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人体寄生虫形态结构、生活史及其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理解。
2. 掌握了厚薄血膜的制作、染色及显微镜观察方法,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3. 熟悉了常见人体寄生虫的鉴别要点,提高了对寄生虫病的诊断能力。
六、实验总结本次人体寄生虫学实验,通过观察和鉴别寄生虫,使我对人体寄生虫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实验目的〕实验课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在于通过标本观察和技术操作,加深和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诊断、流行和防治,熟悉和掌握一些常用的寄生虫学诊断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寄生虫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实验室规则〕1.实验课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了解实验内容和要求,复习教科书相关内容,以便有计划地进行实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实验要求。
2.进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带实验指导、实验报告纸、绘图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
3.实验课过程中,保持室内安静。
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按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和标本观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切实达到实验目的。
4.爱护显微镜、标本。
实验前要检查显微镜各部件,按操作规程使用,用后将显微镜擦拭干净,整齐放在实验桌上。
实验标本在实验前后要认真清点,按组使用,如有损坏,及时报告老师,按学校规章制度处理。
5.实验课结束后,认真做好清洁卫生,桌面、地面打扫干净,桌椅排列整齐,关好门、窗、水、电后离开实验室。
〔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一.显微镜的使用1.调光:将实验台上的光源打开,调节显微镜粗调螺旋,使载物台下降或镜筒上升,旋转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头对准通光孔,打开光阑,调整光线强度使亮度适中。
视野中光线的强弱应根据标本的颜色深浅和物镜的放大倍数进行调节,一般来说,未经染色的标本或用低倍镜观察时应把视野中光线调暗,用高倍或油镜观察时应把光线调强。
光线的强、弱可通过聚光器(上升变强,下降变弱)、光阑(开大变亮,关小变弱)。
2.低倍镜与高倍镜的使用:调节好光源后,将标本置于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
找到所要观察的物体后,如需要用高倍镜观察,应将待观察的物体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头观察(注意转换物镜前应先将载物台下降或镜筒上升,以免损坏镜头和玻片)。
夏季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之痢疾杆菌在常见苍蝇体内的携带情况研究背景:现在已进入夏季,儿童感染肠道疾病尤其是腹泻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可能与苍蝇在夏季的孳生有关。
另外,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是痢疾杆菌,故猜测:痢疾杆菌可能是通过苍蝇作为媒介进行传播扩散,进而引起小儿腹泻在夏季的高发流行。
目的:为了查明引起夏季小儿腹泻高发流行的原因并为该病在临床上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其主要致病菌-痢疾杆菌在常见苍蝇体内的携带情况。
材料:家蝇,麻蝇,丝光绿蝇,用铁料和木料做成的饲养架,尼龙网蝇笼,SS 琼脂平板,克氏双糖铁斜面培养基和动力-靛基质-尿素半固体琼脂培养基【1】方法:主要运用以下三种方法1 实验动物培养法:将种蝇关在尼龙网蝇笼内饲养,每笼养种蝇一定数量,并均加上纱布,以便加料、加水和采卵,每天喂各笼中的种蝇一定量的奶粉,饲料放在有纱布垫面的料盆中,让成蝇在纱布吸食。
为保证成蝇的生活质量,饲料和水每天换一次。
放湿麦皮于有纱布垫面的料盆中以供蝇种产卵,每天在种蝇笼取卵一次,送到蛆房育蛆。
种蝇产卵以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3时数量最多,取卵时间要适当,最好在种蝇刚产卵后不久即收集。
在生产蝇蛆的同时,蝇蛆化蛹,用水洗出蝇蛹,过一段时间使其发育成成蝇.再将成蝇放飞在一定区域,如居民区,垃圾点等孳生地,靠其“边吃、边拉、边吐”的生活习性,足上具爪和发达爪垫分泌粘液并具有的粘附作用以机械携带方式将病原体进行传播扩散,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2带菌实验方法:“笼诱法”,在一天时间苍蝇活动高峰期布笼,因苍蝇活动易受温度影响,经调查研究苍蝇在25℃-30℃时活动最为活跃,故应选择在正午前后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布笼,以增加捕蝇率。
其次,根据苍蝇“喜酸爱甜,追腥逐臭”的习性,在笼中放置青方、腐鱼、酒糟,以此为诱饵连续诱蝇数小时,后将笼内活蝇带回实验室,在笼外用毛刷涂可使苍蝇中毒的溶液,如稀释的凯素灵WP水溶液,待苍蝇中毒死亡后,用无菌镊子将苍蝇分别取出,肉眼鉴定。
人体寄生虫学部分第1部分医学蠕虫(Medical helminthes)第1单元线虫(nematode)实验一、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蛔虫roundworm)一、目的要求1.掌握蛔虫卵(受精卵、未受精卵及感染期蛔虫卵)的形态特征。
2.掌握常用的虫卵检查方法――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3.熟悉蛔虫成虫的形态特点,并能区分雌虫和雄虫。
4.观察病理标本,以深入了解蛔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二、实验内容(一)标本观察(自学)1.受精蛔虫卵(玻片标本)从大小、形态、颜色、卵壳结构和内含物等五个方面仔细观察。
虫卵呈宽椭圆形,大小为45~75μm×35~50μm,卵壳厚,表面有一层凸凹不平的蛋白质膜,新鲜粪便排出的虫卵常被宿主胆汁染成棕黄色,内含有一个大而圆、未分裂的受精卵细胞,与卵壳之间形成半月形间隙,如粪便放置过久或者患者便秘,那么虫卵内的半月形间隙可消失。
图1-1。
2.未受精蛔虫卵(玻片标本)虫卵呈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为88~94μm×39~44μm,卵壳和蛋白质膜均较受精蛔虫卵薄,呈淡黄色,内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屈光颗粒。
图1-1。
3.感染期虫卵(玻片标本)受精蛔虫卵在外界适宜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卵壳内的卵细胞可发育成一条卷曲的幼虫。
4.脱蛋白膜受精卵(玻片标本)蛔虫卵排出体外后,由于摩擦等外力等因素作用,有时蛋白质膜会完全或部分脱落,此时虫卵颜色变浅或无色透明,可见清晰的卵壳,仍较厚,常易与无色透明的钩虫卵相混淆,观察时应注意显微镜光线不要太强。
5. 蛔虫头端结构标本(玻片标本)将蛔虫成虫切片后,卡红染色后呈粉红色。
低倍镜下观察,在虫体顶端口孔周围可见有3个“品”字形排列的唇瓣,背侧的一个较大,唇瓣的内缘有细齿。
图1-2 成虫图1-1 蛔虫卵(二)示教1.雌雄成虫(大体标本)肉眼观察,新鲜虫体呈淡红色,死后或经福尔马林固定保存后呈灰白色。
成虫为线状、长圆柱状,中间稍膨大,两端逐渐变细,体表有横纹和两条侧线,形似蚯蚓,雌虫大小为20~35um,尾部尖直,雄虫大小为15~31cm,后端向腹部卷曲,有时可见2根交合刺。
人体寄生虫实验报告引言在人类的身体内存在着一些寄生虫,它们以人体为寄主,从而造成不同的疾病。
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并了解人体寄生虫的种类、感染途径以及病症表现,为人类防治寄生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方法为了进行此次实验,我们从不同的来源收集了一些寄生虫标本,包括蛔虫、钩虫、血吸虫等。
通过灵敏的实验室技术,在合适的环境中培养这些寄生虫并进行观察,以便研究其生命周期、感染途径和对人体的影响。
实验结果1. 蛔虫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用被寄生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在感染后的早期,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但在寄生虫大量繁殖后,会引起腹痛、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蛔虫在体外的生命周期,了解了它们的繁殖方式和传播途径。
2. 钩虫钩虫主要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到人体内,感染途径多是在行走、裸地行走和无防护的作业中。
钩虫寄生在人体肠道中,通过吸取宿主的血液进行生长和繁殖。
受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贫血、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钩虫在人体内的寄生情况,进一步了解了其生命周期和感染途径。
3. 血吸虫血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内的吸虫,通过水中的某种螺类为中间宿主,并通过接触污染的水源感染人体。
血吸虫主要寄生在血管内,会引起病人的肝脏和胆囊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膀胱癌。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血吸虫在人体内的发展过程,并观察到其寄生的特点。
讨论与结论通过这次人体寄生虫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人体内常见的寄生虫种类、感染途径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这些寄生虫感染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为防治寄生虫病提供了重要线索。
未来应该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卫生意识,从源头上防止寄生虫的感染。
同时,科学研究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寄生虫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结语人体寄生虫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常见寄生虫感染的了解,同时也为未来防治寄生虫疾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只有通过持续的科学研究和公众宣传,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寄生虫感染的威胁。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2002年9月目录实验室规则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2)华支睾吸虫 (4)布氏姜片虫 (7)并殖吸虫 (8)日本血吸虫 (11)带绦虫 (20)曼氏迭宫绦虫 (21)细粒棘球绦虫 (22)似蚓蛔线虫(蛔虫) (25)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27)钩虫 (28)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30)丝虫 (33)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35)肠道寄生虫病原学检查 (38)溶组织内阿米巴和其它阿米巴 (41)蓝氏贾第鞭毛虫 (45)阴道毛滴虫 (46)杜氏利什曼原虫 (47)疟原虫 (50)机会性致病原虫 (56)蚊 (61)蝇 (66)白蛉、蚤、虱和其它节肢动物 (67)实验室规则1.进实验室上课时必须穿白大衣,并携带教材、实验指导、实验报告本及必要的文具(如钢笔、铅笔、彩色铅笔、小尺等)。
2.实验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做法,通过实验,加深和巩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3.严格遵守操作程序,爱护教学标本、仪器、试剂、动物,如有遗失或损坏应报告老师,并按学校规定进行适当赔偿。
4.实验操作时要耐心细致,自己动手,独立思考,严格要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作风。
5.上课要准时,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特殊情况外出或早退应向老师请假。
6.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实验室的安静,关闭手机、呼机,不得高声谈笑,随便走动或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7.动物尸体、玻片、器皿、垃圾应按要求放到指定地点,严禁丢入水池内,以免堵塞排水管。
8. 值日生应负责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离开实验室前应关好水、电、门窗。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1. 显微镜的使用使用自然光源的显微镜时应面向光源,拨正低倍接物镜,调节反光镜至最大亮度,将标本置载物台上,根据检查标本的需要,把光线调至适宜强度,用粗调调至能看清物像后,再用细调调至最清晰。
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实验指导(2012级临床、影像、法医、麻醉专业本科生使用)贾雪梅、申丽洁编写二0一四年一月序言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它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紧密联系,属形态学范畴,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课程教学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并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表进行。
实验课是我们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部分,其目的就是通过实物标本的观察、实验技术操作的训练,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为此请自觉做到以下几点:一.实验操作前必须明确实验指导中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按照实验指导的顺序进行实验。
二.上实验课时务必带上实验指导、教科书、图谱、绘图工具和实验报告等,并按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
三.爱护显微镜、实验标本及各种器材,不慎发生损坏时,应立即报告带教老师并按规定赔偿。
四.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
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自行完成实验设计。
五.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课堂安静、爱护卫生、轮流作好值日,离开实验室前必须关好门窗、水电。
本科寄生虫学教学进度表实验一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滋养体(trophozoite)和包囊(cyst)的形态。
2.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的生活史(life cycle)。
3.掌握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滋养体(trophozoite)的形态及诊断方法。
4.了解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的生活史(life cycle)及其感染方式。
二、实验内容㈠示教标本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染色标本:在高倍镜下观察,体积较大,外质(ectoplasm)明显,内质(endoplasm)中常含吞噬的红细胞。
人体寄生虫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人体寄生虫的寄生过程和对人体的危害。
实验材料:人体寄生虫标本、显微镜、培养液、显微镜玻璃片、显微镜盖玻片、取样器、实验动物(小鼠)、手套、口罩等。
实验步骤:
1. 选择适当的人体寄生虫标本,如蛔虫、疟原虫、血吸虫等。
准备好实验室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实验环境整洁卫生。
2. 将取样器经消毒处理后,用适当的方法从寄生虫感染的患者的体内取得寄生虫标本。
3. 将寄生虫标本放入培养液中,适当调节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4. 观察寄生虫标本在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包括寄生虫体形态的变化、生长速度等。
5. 通过显微镜观察寄生虫标本的细胞结构和生命周期,记录相关数据,并拍摄照片或视频以备后续分析。
6. 将培养液中的寄生虫标本注射到实验动物(小鼠)的体内,观察寄生虫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和危害。
7.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寄生虫标本和可能污染的物品。
8. 实验结束后,将寄生虫标本及实验动物妥善处理,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观察记录和显微镜观察结果,可以得出关于人体寄生虫的
寄生过程、细胞结构、生命周期以及对宿主的危害等方面的结论。
可以从寄生虫的寄生位置、侵袭方式、寄生虫对宿主器官的损害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实验结论:
人体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通过实验观察可以了解寄生虫的寄生过程、细胞结构和生命周期,为研究和预防相关的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同时要加强对卫生环境的管理和个人卫生的注意,以减少人体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大纲前言《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医学基础课,属于病原学范畴。
它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
实验课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并阐明寄生虫学的实验特色,即将理论进一步实践,并从中掌握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和实验诊断技术,通过各章节实验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了解我国寄生虫的实验检验手段,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并为指导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医学蠕虫学教学内容和要求实验一种类:蛔虫(Ascaris lumgricoides)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一、预习提要二、目的要求重点掌握蛔虫卵及鞭虫卵的形态特点三、实验内容:1、示教:(1)肉眼观察蛔虫和鞭虫瓶装固定标本(2)镜下观察为受精卵和含幼卵的形态特点2、自学标本蛔虫卵和鞭虫卵实验二钩虫、蛲虫种类:十二指肠钩虫(Ancyostoma duodenle)美洲钩虫(Necatoer americanas)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一、预习提要二、目的要求重点掌握两种钩虫及蛲虫的形态特点,并熟悉诊断本病的技术操作。
三、实验内容:1、示教:重点标本观察,注意钩虫和脱蛋白膜的蛔虫卵有和异同。
(1)肉眼观察三种线虫的瓶装固定标本,并注意两种钩虫的形态区别。
掌握活的与死的虫体的不同点。
(2)镜下观察为钩虫口囊、交合刺、交合伞;蛲虫的雄虫的内部结构特点。
2、自学标本高倍镜下观察钩虫卵和蛲虫卵四、技术操作:钩蚴培养法的演示。
实验三丝虫旋毛虫种类:班氏丝虫(wuchereria bancrofei)马来丝虫(brugia malyi)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一、预习提要重点掌握寄生部位、感染阶段、生活史要点、致病要点二、目的要求:熟悉掌握旋毛虫压片技术认识囊包蚴的形态特点掌握两种丝虫的形态特点了解丝虫的检验方法三、实验内容:1、示教(1)肉眼观察两种丝虫的成虫的大体标本,了解旋毛虫成虫形态。
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病原生物学部201X年X月X日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目的及实验室规则一、实验目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验证专业相关的理论,加深对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为学生能力导向奠定必需的基础。
通过实验操作或示教,使学生掌握常见人体寄生虫的形态、实验室诊断与检查方法;掌握寄生虫生活史与检验医学(标本采集、检查项目及实验诊断意义)、临床医学(寄生部位、寄生虫期、所致损害及临床表现)及预防医学(感染阶段、感染途径、感染方式疾病防制及健康教育等)相关的必备认知,对学生未来临床实际工作中防止医院内感染,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
二、实验室规则1.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
工作衣应经常清洗,保持洁净。
2.非实验物品不准带入实验室,必需的学习用具带入后要远离操作台。
3.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或用嘴舐铅笔、湿润标签等,实验操作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头面部等身体暴露部位,以防感染。
4.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禁止高声谈笑或随便走动,以保证实验过程有序进行。
5.实验室内任何物品不得携出室外,使用过的实验物品,如实验检测标本、带菌材料、实验动物及器皿等需按要求处理或放在指定位置,不得随便乱扔或用水冲洗。
6.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检测标本污染实验台面、地面、书本、手或衣服时,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以便及时处理。
7.实验过程中要节约实验材料,爱护公物,如果损坏实验器材,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并进行登记,由带教老师酌情处理。
8.实验完毕,应整理实验物品、清理实验台面,打扫实验室卫生。
离室前需用消毒液泡手,再以清水冲洗,脱去工作衣、帽,反折收好,关好水、电、门、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人体寄生虫实验指导实验一 医学原虫【实验目的】1. 镜下能识别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及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的形态(感染虫期、致病虫期、诊断虫期)。
2. 镜下能识别间日疟原虫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及恶性疟原虫环状体、配子体,刚地弓形虫滋养体的形态(感染虫期、致病虫期、诊断虫期)。
3.知道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实验室诊断标本的采集、检查方法(项目)及注意事项(诊断前的质控,以提高病原检出率)。
4. 知道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感染实验室诊断标本的采集、检查方法(项目)及注意事项(诊断前的质控,以提高病原检出率)。
5. 会开化验单、会看化验单、会分析判断实验室诊断结果,为未来临床实际工作奠定必备的专业认知与技能。
【实验材料】1. 器材 显微镜、香柏油、碘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竹签、肠道原虫包囊混合液标本等。
2. 染色标本 阴道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刚地弓形虫的染色玻片标本。
3. 医院检验单(送检标本:检查项目)【实验内容与方法】(一)诊断虫期、致病虫期、感染虫期形态标本观察(示教)1. 腔道原虫观察 油镜观察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包囊(铁苏木素染色)、阴道滴虫滋养体(姬氏染色)标本。
低倍与高倍镜观察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碘液染色标本。
滋养体注意其外形特点、核的数目与特点、吸盘特征、鞭毛数目等。
包囊注意其大小、囊壁特点、核的数目及特点。
2. 血液和组织原虫观察油镜观察间日疟原虫滋养体、环状体、裂殖体、配子体及恶性疟原虫环状体、配子体、刚地弓形虫滋养体薄血膜染色标本。
间日疟原虫注意疟原虫的细胞核、细胞质、疟色素的颜色和形态特征,以及所寄生的红细胞的变化。
恶性疟原虫观察环状体、配子体。
特别注意环状体的大小、核的数目、多个寄生的特点;配子体的形状、细胞核、细胞质、疟色素的颜色和形态特征。
其他,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弓形虫速殖子、弓形虫假包囊及弓形虫卵囊。
(二)肠道原虫包囊碘液染色检查(示教或操作)先用生理盐水制作粪便涂片,加盖玻片后,再沿盖玻片的一侧边缘滴入碘液,以使一部分粪膜被碘液染成浅黄色或黄绿色,另一部分仍保持原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碘液染色的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
或将肠道原虫包囊混合液体标本滴加于载玻片上,然后加盖片,从盖片一侧边缘加一滴碘液镜检。
【实验报告】1. 镜下绘出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包囊、阴道滴虫滋养体形态并注明其结构。
A B CD E F2. 镜下绘出间日疟原虫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恶性疟原虫环状体、配子体;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弓形虫速殖子、假包囊及卵囊形态并注明其结构。
AB C DE F G HI J KL M N O【思考与讨论】1. 根据实验镜下观察的寄生虫形态,以自己的认知,作为临床医生的你,请试开一个检查项目,并写出其检查项目可诊断的寄生虫及依据。
2. 为什么阿米巴痢疾、蓝氏贾第鞭病患者新鲜粪便污染食物、水源,可感染人体?华支睾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患者新鲜粪便(虫卵)污染食物、水源不能感染人体?3. 列表说出实验所见形态在医学中的实际意义-实验诊断、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感染虫期、感染途径、感染方式、寄生部位、致病虫期、诊断虫期、标本采集、检查项目)。
4.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疑似疟疾患者,你认为实验诊断疟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感染,开出化验单最佳时间进行检查以提高检出率,为什么?为什么凶险型疟疾多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请试述脑型疟疾(CM)发病机制。
5. 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IgE效价升高,为什么蠕虫感染均伴有外周血及局部组织内增多?为什么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原虫感染时不增多或减少?以疟原虫为例说明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实际意义及作用机制?6. 分析临床寄生虫病感染漏诊、误诊可能的原因。
请你以一个未来临床医生的身份,试谈你如何规避其漏诊与误诊?患者XXX,男,34岁,樊城区人,于2013年4月28日到非洲莫桑比克务工,于2013年12月18日回国。
2013年12月21日晚上发烧39.5度,感觉不舒服,遂静脉滴注退烧药(?),22日上午到疾控中心,因为找不到人,故到呼吸内科门诊就诊,接诊医生为XX。
医生要求查血,血常规(就诊号2001543140,条码号2001543140)结果显示,WBC 4.99*101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8%,淋巴细胞百分比9.2%,单核细胞5.2%,嗜酸性粒细胞0,嗜碱性粒细胞0.8%,血小板105G/L,红细胞5.28T/L,血红蛋白155g/L,平均红细胞体积90.5fl,红细胞分布宽度CV值11.9%,检出恶性疟原虫,环状体易见。
当天在本院用退烧药,晚上未好转,拟住院治疗,但本院因无床位,建议患者到一医院,后一医院联系收入ICU,目前的情况是尿排不出来,同时进行血液透析和血液净化。
(今天实验标本自来本病例)湖北文理医学院实验报告201~201学年第学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医学原虫实验报告一、说出实验目的二、“画说”原虫诊断虫期、致病虫期、感染虫期形态特征1. 镜下绘出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包囊、阴道滴虫滋养体形态并注明其结构。
A B CD E FA.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A1.核仁A2.核A3.核膜A4.核周染粒A5.核纤维A6.内质A7.红细胞A8.外质;B单核包囊B1. 细胞核B2. 拟染色体B3. 糖原块(泡);C. 成熟包囊C1. 细胞核C2. 囊壁;D.蓝氏贾第鞭毛虫腹面观滋养体D1.基体D2.细胞核D3.吸盘D4.前侧鞭毛D5.腹鞭毛D6.后侧鞭毛D7.尾鞭毛D8.中体;E.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E1.鞭毛E2.细胞核E3.轴柱E4.纤丝E5. .囊壁;F. 阴道毛滴虫滋养体F1. 前鞭毛F2. 后鞭毛F3. 波动膜F4. 核F5. 基染色杆F6. 轴柱2. 镜下绘出间日疟原虫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恶性疟原虫环状体、配子体;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弓形虫速殖子、假包囊及虫卵囊形态并注明其结构。
A B C DF FGHIJKL MA. 间日疟原虫环状体寄生于红细胞A1. 细胞质A2. 细胞核A3. 红细胞;B. 晩期滋养体寄生于红细胞B1. 细胞质B2. 细胞核B3. 薛氏点B4. 红细胞;C. 未成熟裂殖体C1.薛氏点C2.细胞核C3.红细胞;D. 成熟裂殖体D1. 疟色素D2. 裂殖子D3. 红细胞;E. 雄配子体E1.细胞核E2. 红细胞;F .雌配子体F1. 细胞核F2. 红细胞;G.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寄生于红细胞G1. 细胞质G2. 细胞核G3. 红细胞;H. 雌配子体H1. 细胞核;I. 雄配子体I1. 细胞核;J.无鞭毛体分布在巨噬细胞内J1. 无鞭毛体寄生于巨噬细胞内J2.无鞭毛体分散在巨噬细胞内外J3.红细胞J4.淋巴细胞;K速殖子K1.细胞核;L. 假包囊L1. 速殖子L2. 细胞核;M卵囊M1.孢子囊M2.子孢子M3.囊壁三、试述思考分析结果1. 根据实验镜下观察的寄生虫形态,以自己的认知,作为临床医生的你,请试开一个检查项目,并写出其检查项目可诊断的寄生虫及依据。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 为什么阿米巴痢疾、蓝氏贾第鞭病患者新鲜粪便污染食物、水源,可感染人体?华支睾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患者新鲜粪便(虫卵)污染食物、水源不能感染人体?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3. 列表说出实验所见寄生虫形态在医学中的实际意义-检验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感染虫期、感染途径、感染方式、寄生部位、致病虫期、诊断虫期、标本采集、检查项目)。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4.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疑似疟疾患者,你认为实验诊断疟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感染,开出化验单最佳时间进行检查以提高检出率,为什么?为什么凶险型疟疾多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请试述脑型疟疾(CM)发病机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5. 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IgE效价升高,为什么蠕虫感染均伴有外周血及局部组织内增多?为什么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原虫感染时不增多或减少?以疟原虫为例说明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实际意义及作用机制?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6. 分析临床寄生虫病感染漏诊、误诊可能的原因。
请你以一个未来临床医生的身份,试谈你如何规避其漏诊与误诊?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