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与经纬网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24
《地球仪和经纬网》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次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地球仪的构造和应用方法,掌握经纬网的观点和作用。
一、地球仪的构造1. 地球仪的外观:地球仪是一个球形模型,表面覆盖着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
2. 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地球仪由支架、半球、纬圈、经线和地球仪底座等部分组成。
3. 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是用来模拟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二、地球仪的应用方法1. 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学生应该先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包括支架、半球、纬圈、经线等部分。
2. 应用地球仪测量地理位置:学生可以通过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来确定地球上任性一个地点的坐标。
3. 理解地球仪上的比例尺:地球仪上通常会标注比例尺,学生需要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三、经纬网的观点和作用1. 经纬网的定义:经纬网是地球上用来确定地理位置的网格系统,由经线和纬线组成。
2. 经纬网的作用:经纬网可以帮助人们确定地球上任性一个地点的坐标,方便地理定位和导航。
四、练习题1. 地球仪的构造包括哪些部分?2. 地球仪的作用是什么?3. 如何应用地球仪来测量地理位置?4. 经纬网是由哪两条线组成的?5. 经纬网的作用是什么?五、拓展练习1. 请用地球仪测量你所在城市的经纬度。
2. 通过地球仪找出南极点的坐标。
3. 你认为地球仪在摩登社会中还有哪些实际应用?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你对地球仪和经纬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觉得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应用呢?请写下你的感想和体会。
以上是《地球仪和经纬网》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砚们通过本次进修能够对地球仪和经纬网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地理知识水平。
祝大家进修愉快!。
地球仪和经纬网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制作成地球的模型,称为地球仪。
地球仪可以方便的我们学习地球的地貌,了解地球表面地理事物分布,并且能够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状况、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地轴:在地球仪上,人们假想的穿过地球中心的,地球旋转的轴叫做地轴。
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做两极。
北极指向北极星方向,不变,南极与北极星位置相反。
南北极分别代表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
在赤道的南北两边,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叫做纬线。
定义为地球面上一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我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
北极就是北纬90度,南极就是南纬90度。
纬度的高低也标志着气候的冷热,如赤道和低纬度地地区无冬,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无夏,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
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
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的变化规律:以赤道为分界线,越靠近两极的地方,纬度越大,相对应的是,靠近北极是北纬(N),靠近南极的是南纬(S)2.经度的变化规律:以本初子午线(0°)为起点,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无论向西向东,都以180°为终点。
经纬网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在工程测量方面,应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布设精密工程控制网,用于城市和矿区油田地面沉降监测、大坝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隧道贯通测量等精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