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竞赛总复习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IV卷
- 格式:docx
- 大小:29.75 KB
- 文档页数:3
14. 根据下列作品,写出作者。
①《聊斋志异》______
②《忆读者》______
③《红楼梦》______
④《回乡偶书》______
三、写作(30分)
15. 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个四年级学生所写的日记,请仔细阅读这
篇习作,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天是个阳光灿烂的一天,这一
天即将迎来的是期末考试和春节。
昨天我们考了科学和英语,今
天考语文和数学,其实,只要不紧张正常发挥就一定能考好的,
你别说我不还真觉得这张试卷和平常做得卷试差不多,也不是很
难。
还有,自己要给自己加油,也要自信,如果,你没了自信,
就会考不好,如果你有自信,就会考好。
如果,你仔细的话一定
会发现这两个字“检查”。
今天考试,我就用到了这两个字,我
细心的检查发现了许多写错的地方,比如:每年迅期,山洪爆发,
溪水猛张。
叫我们从这句话里找出三个错别字,改过来,把正确
的写在三个空格里,我写了“讯”“暴”和“涨”,可我在检查
时发现了,不是通讯的讯,于是我就改成了三点水的讯——汛。
1.(1)写一篇短文,对这篇习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析。
2.(2)为这篇习作拟写一则简短的作文评语。
第3 页/ 共3 页。
2023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卷及答案(四)本试卷共 6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39分)1.写出关于“多”的成语(4分)观众多()人很多()人才多()兵马多()2.《城南旧事》是一部_______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23代,主人公小英子在_______(城市名)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作者__________,台湾著名女作家。
(3分)3、“凸”是结构,查部,它的笔顺是。
“望”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望”字的解释有(1)向远处看(2)探望(3)盼望、希望(4)名望,在“一望无际”一词中它的意思是(3分)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B.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指童年,“弱冠”指青少年,“束发”指二十岁,“不惑”指三十岁,“而立”指四十岁,“黄发”指老年。
C.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写有多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D.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曾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5.连线题:(2分)程门立雪王羲之入木三分杨时胸有成竹董奉杏林春满文与可6. 五岳:在我国无数的名山中,有五座山由于景色独特,富有文化内涵,被称为“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例如:东岳X山)(4分)7.按规定写出相关人物(8分)(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_____。
(2)《红楼梦》中的“葬花”的人物是__________。
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正确的一项是()A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B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不是真理。
C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
10.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近义词:平稳——______ 联结——______ 唯独——______②反义词:谴责——______ 懒惰——______ 轻快——______11. 照样子,选出不同类的一个词语来。
例如太阳月亮星星宇宙流星宇宙______①彩笔铅笔毛笔笔管圆珠笔______②和风骄阳细雨四季弯月______③浅绿灿烂乌黑嫩黄粉红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梅香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中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啊!”说完,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
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问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了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使人成为有品味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要一份……可以吗?”躲在妈妈身后的两个孩子也担心会遭到拒绝,胆怯地望着女掌柜。
“噢,请吧,快请里边坐。
”女掌柜边忙着将母子三人让到靠暖气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向柜台后面大声吆喝,“清汤荞麦面一碗——!”当家人探头望着母子,也连忙应道:“好咧,一碗清汤荞麦面——!”他随手将一把面条丢进汤锅里后,又额外多加了半把面条。
煮好盛在一个大碗里,让女掌柜端到桌子上。
于是母子三人几乎是头碰头地围着一碗面吃起来,“咝咝”的吃、吸声伴随着母子的对话,不时传至柜台内。
“妈妈,真好吃呀!”兄弟俩说。
“嗯,是好吃,快吃吧。
”妈妈说。
不大功夫,一碗面就被吃光了。
妇人在付饭钱时,低头施礼说:“承蒙关照,吃得很满意。
”这时,当家人和女掌柜几乎同声地回答说:“谢谢您的光临,预祝新年快乐!”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是大年夜。
过了晚上十点,店门又被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男孩走了进来。
老板娘看那女人身上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就想起去年大年夜最后那三位顾客。
“……这个……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请,请到里边坐,”老板娘又将他们带到去年的那张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一碗——”“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 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说道。
“不行,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也许会尴尬的。
”老板说着,抓了一份半的面下了锅。
“今年又能吃到北海亭的清汤荞麦面了。
”“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1.(1)文中划线的内容可以换成______这个成语。
2.(2)以下哪一项的省略号与例句用法一样?()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要一份……可以吗?”A .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
”戴礼帽的回答。
B .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了。
”C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
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D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3.(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骛远。
C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 .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7.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一个胸襟狭隘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
B .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C .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D .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年,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8. 下列句子词序变化后,意思差别最大的一句是( )。
A .他家来客了。
——他家客来了。
B .他都问过谁?——他谁都问过。
C .也只有他这样怕事。
——这样怕事也只有他。
D .有你们看的书。
——书有你们看的。
9. 比较下面每组的句子,找出意思改变的句子。
()A .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是全都不对的。
B .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他提出很不寻常的问题。
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C .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铁球的轻重跟铁球往下落的速度没有关系。
10. 中国队获得了金牌,没有一个中国人不激动。
①去掉“不”字.意思不变:______②改成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______11. 你认为“好书不厌看还读”的下联应该是( )。
A .妙笔丹青绘人物B .益友何妨去复来C .水稻舞动千顷浪D .无字文章写古今二、阅读理解(30分)12. 根据所学课文填空。
1.(1)“水是 ______ ,山是______ 。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作者是______,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2.(2)补充名句。
①朝看水东流,______。
②______ ,殿前拾得露华新。
③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④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迁——迈______ 道——邈______ 记——认______8. 下面句中划横线的内容是丽丽填写的,其中有一句运用不够恰当,请你帮她找出来。
()A .你的朋友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成绩总是不理想,她很灰心,你可以这样劝慰她:“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 .东东很聪明,就是学习上怕吃苦,临近毕业,爸爸想勉励他勤奋学习,就赠给他这样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 .小强总是很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有的同学不理解,小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 .爷爷昨天过生日,明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庆贺,一进家门,明明就拱手对爷爷说:“祝爷爷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9. 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调整成连贯、条理清楚的一段话。
①他是不幸的,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
②霍金是一个面对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
③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④但他又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
⑤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只填序号)10. “满树的大柿子,个个似小灯笼,真是红得耀眼。
”是比拟句。
11. 仿写句子。
友谊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
友谊如同春雨,它能帮助我们滋润干涸的心田。
书籍好比______,______。
书籍如同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12. 根据语境默写诗句。
1.(1)“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这句话与陆游的“______,______。
”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2)正所谓“______,______。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我们不应该因为别人犯的一点错误就否定他的长处。
3.(3)刘禹锡《浪淘沙(其一)》中寄托对宁静生活的憧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3. 读句子,回答问题。
A.这里产的蜜桔,每个只有四五十克重。
小升初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40分)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8分)这次,刘一首同学突然来了líng gǎn_______,再出奇招。
容不得片刻dān gē_______,他立即fān xiāng dǎo guì_______,寻出个小铁罐,反扣在地面上。
然后点燃biān pào_______,塞进罐底,“砰”的一响,铁罐直冲半空。
弟弟觉得bù kě sī yì_______,也跃跃欲试,nài hé_______危险系数太高,wéi kǒng_______炸了手指,作无谓的“xī shēng_______”,便只能作罢。
二、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 .瘦削.(xuē) 拘束.(sù) 肆虐.(nüè) B .笨拙.(zhuō) 埋.怨(mán ) 自作.自受(zuò) C .颓.然(tuí) 束缚.(fù) 提供.(gòng ) D .纯熟.(shóu ) 不朽.(xiǔ) 威风凛凛.(lǐn ) 三、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 .通宵 浓稠 诸候 B .倒霉 侵袭 蒸融 C .蚂蚁 依偎 网络 D .偏僻 啃咬 彻底四、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4分)在读到“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这句话时,晓宇不能确定“冠”的读音和意思,通过查字典,她找到了这个字的两个读音和意思,你认为,这个字的读音是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 ,“冠”字的第九笔是_____;“新冠肺炎”中,“冠”应读______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4分)____ ____吞枣 惟____惟____ 暴____无____ ____钉____铁 ____ ____之音 别____心____ (1)上课时,小华走神,老师让他回答问题,可他________,乱说一通。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优质教材考点总复习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卷(四套)目录:优质教材考点总复习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卷一优质教材考点总复习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卷二优质教材考点总复习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卷三优质教材考点总复习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卷四优质教材考点总复习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修改下面一段话。
(错字、标点、语病共8处)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感触很多。
谁能相信一个不但看不见而且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惊人的成就呢?做为一个身体建全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________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②道德为法制做论证,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对道德的认识,是道德的________。
③文化________感召力,就没有市场,就没有后劲,就没有生命力。
A .逐渐保障缺少B .逐步保证缺少C .逐渐保证缺乏D .逐步保障缺乏3. 下列加下划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精益求精多多益善B .他为这事下了很大功夫。
杂技演员靠的是真功夫。
C .这个问题总算有了眉目。
她长得眉目清秀,楚楚动人。
4. “学习语文要下功夫”,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A .学习语文能不下苦功吗?B .学习语文非下苦功不可!C .学习语文非下苦功不可吗?D .学习语文不能不下苦功。
5. 对对子是一种有趣的文字游戏,试着对一对吧!“留连戏蝶”可以对______;“冬去山明水秀”可以对______。
6. 请将相关的内容连起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水调歌头》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忆江南》王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枫桥夜泊》苏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别董大》白居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杜少府之任蜀州》高适7. 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有的同学正奋笔疾书;有的同学正掩卷沉思;而老师则平静地站在讲台前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附参考答案满分:70分一、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各组成语中带点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1分)A、安分(fèn)守己按(àn)部就班背(bèi)井离乡草菅(jiān)人命B、吹毛求疵(cì)绰绰(chuò)有余瞠(chēng)目结舌咄咄(duō)逼人C、发人深省(xǐng)耳濡(rú)目染风驰电掣(chè)刚正不阿(ē)D、含辛茹(rú)苦荷(hè)枪实弹虎视眈眈(dān)荒谬(miù)绝伦2、趣味姓氏(3分)(1)读下面这个谜语,先猜出四种姓,然后按音序将其重新排列。
天下第一家,出门先用它,人人说它小,三月开白花。
这四种姓是:。
若按音序重新排列的顺序是:()( ) ( ) ( )(2)写出下列姓氏的正确读音。
解()仇()洗()纪()3、我会填字典(3.5分)(1)《新华字典》正文按音序排列:“扛”、“杠”、“虹”在字典中的位置是()在前,()在中,()在后。
(2)“乃”字的笔顺是,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画,在字典里“巧”有以下几种解释:①你的,你②竟③才④是,为⑤就,于是。
“乃”在诗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应取第种解释,在“失败乃成功之母”中应取第种解释。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2分)某小学用五个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校风: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净”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字。
5、口字谜(3分)(1)五口——()(2)六口——()(3)七口——()(4)十口——()()()6、人体的部位常常被用来比喻有关的事物或事理,如“手腕——手段,手足——兄弟”。
请你写出下列人体有关“心”的部位,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2分)(1)心腹——(2)心肝——(3)心脏——(4)心胸——7、看字猜成语(2.5分)如:晕——晖(晕头转向)杭——航()亚——哑()迁——迈()道——邈()记——认()8、活学活用(3分)(1)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想六年的小学生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校园的景色真美啊!请写出两个描写优美环境的成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6. 我会在下面横线上填关联词。
①桑娜______自己受累,______让西蒙的孩子受罪。
②______没有他每天早上这宽厚的一笑,我______不会继续白看他的书。
③遇到挫折依然乐观的人,______不高兴,______不唉声叹气。
④我们______要保护大地,______要爱护大地上的一切生灵。
7.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孰/为汝/多知乎?
B .思/援弓缴而/射之。
C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8. 默写“古诗三首”中的《塞下曲》
9. 温暖,是雪地里的一个火堆,让寒冷的人们感到热气扑面;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让迷失方向的人走向光明;温暖,是沙漠中罕见的一眼泉水,让口干舌燥的人倍感甘甜;温暖,是困境中得到的关爱,让苦闷忧伤的心舒展宽慰起来……
想想你的生活中那一件事曽让你有过类似的体验。
请以:温暖的______(拥抱、眼神、双手、记忆、港湾、话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并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不得少于500字。
10. 写出下列故事或成语中的主角。
画龙点睛:______;人木三分:______;
响遏行云:______;胸有成竹:______;
大公无私:______;投鞭断流:______;
破釜沉舟:______;三打白骨精:______;
七擒孟获:______;进贾府:______;
11. 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1)______玲玲______时间不早了______快去睡吧
______爸爸又在催她了______
2.(2)______怎么了______玲玲______爸爸放下报纸问
______
3.(3)爸爸说______别哭______孩子______在这儿画点儿
什么______不是很好吗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
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
第2 页/ 共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