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课 画人像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第2课画人像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准确的抓住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并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人物肖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分析、演示和创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生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写生画人物的快乐,感受人物画的美感,热爱艺术并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线描写生的方法,对人物的特征有一定得分析能力。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描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和神态。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画人像(一)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肖像艺术吗老师一直强调在画人物写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记得吗板书课题画人像生学生回忆,谈自己的看法。
活动2【讲授】探究实践(二)欣赏作品师刘文西《陕北女孩延琴》画家丁聪作品《女孩》国外生欣赏、倾听,与教师交流,激发兴趣。
(三)分析特征师1.出示学生会照片,请看示范图。
2.叫这两个学生来分析他们的发型、脸型、五官、服饰。
生学生分析、观察同学。
找出人物发型、脸型、五官、服饰的特点。
(四)教师示范师1. 边画边讲示范步骤。
2.师生总结写生步骤1)画发型与脸型2)画颈与衣服3)画五官4)整理细节。
生学生观看教师示范,观察、分析人物特征,倾听写生要点。
活动3【练习】自主发展(五)组织同学开始练习,教师辅导。
师分两组每组四名同学到前面做模特。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装扮不同人物)生学生按要求进行写生练习。
(六)写生要求师1.抓住人物特征进行人物、像写生。
2.用线肯定、流畅。
3.抓住人物神态。
(七)组织同学开始练习,教师辅导。
生提出修改建议。
活动4【活动】评价延伸(九)展评作品画完在投影下展示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按照写生要求相互评价。
(十)教师总结欣赏不同材料的线描作品。
教师总结学习情况。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2课画人像》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2课画人像》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的第二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画人像。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解析和丰富的图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简单的轮廓绘制到细节刻画,让学生逐步掌握人像绘画的要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人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往往对人像的比例、结构、表情等方面把握不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人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学会观察和捕捉人像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像的基本结构和比例,掌握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人像绘画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把握,以及表情、衣物的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人像绘画技巧。
2.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优秀的人像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人像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人像绘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对人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3.示范:教师现场示范人像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4.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人像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
6.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像绘画的要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人像绘画的步骤、比例、结构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线条和文字,展示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比例、结构、表情、衣物等方面的表现。
教案:第2课画人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画人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像的基本画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像的基本画法,掌握画人像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表现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绘。
2. 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人物的神态、动作和服饰。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课件、范画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人像画作,引导学生关注人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人像的基本画法,包括线条、色彩的运用,以及如何表现人物的神态、动作和服饰等。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画人像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像的画法。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地画一幅人像作品。
5. 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交流、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人像的基本画法、表现人物神态、动作和服饰的技巧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人像作品,要求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人物的神态、动作和服饰。
2. 写一篇绘画心得,分享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人像的基本画法,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创作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接下来,我将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人像画作,引导学生关注人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画人像
[教学目标]: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文字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
2、仔细观察,说说“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
(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人物的某些特征:
(1)《蒙娜丽莎》: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讨论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达芬奇、《蒙娜丽莎》——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2)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3)《凡高自画像》: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4)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5)现代版的《蒙娜丽萨》
三、探索
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画人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猜想。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
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
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
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
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
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
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4、表情:同学们,你们“哭过”、画人像“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
(有过)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
(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规律)
五、临摹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书上或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六、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 1、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2、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七、小结: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