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课程纲要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授课时间:87--110课时◆授课教师:########小学 ###◆授课对象:四年级二班◆使用时间:2011—2012学年下期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课时:114课时设计者:王学平背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既要完成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目标,又要为第三学段的阅读作准备。
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有所增加,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也相应提高。
教学中要继续强调自主学习,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的能力。
目标:(一)独立识字,正确书写:在借助拼音或工具书的帮助下,独立识字。
本册要求会写200个字。
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尽量不涂改,有一定的速度。
继续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书写正确、运笔流畅。
(二)自读自悟,重视默读:1、能借助词典阅读,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如:肯定、赞扬、喜欢、热爱、否定、憎恨、讨厌、恼怒、恶心、委屈等等)。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读出课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
继续练习默读,重点是边读边思考和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结合专题学习重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以及生活经验深入思考,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在反复阅读,认真品味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倒叙、插叙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即“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及其方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经开区曹古寺小学◆课程类型:小学语文◆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设计教师:马亚男◆日期:2011年12月◆适用年级: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一、课程目标1、联系上下文,结合查字典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3、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4、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文段。
5、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通过生活实践和课堂学习,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习作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并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做到习作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针对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课程内容单元序号单元专题课程题目单元学习重点、难点课时安排第一组走遍千山万水1、《古诗词三首》2、《桂林山水》3、《记金华的双龙洞》4、《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词句表达情意12-14课时第二组以诚待人5、《中彩那天》6、《万年牢》7、《尊严》8、《将心比心》《语文园地一》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思考文中讲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课时:132课时设计者:目标(一)学生自学认读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要认的字,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
除课堂生字学习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
(二)用普通话通过朗读、默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三)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交流互动等方式进行口语交际。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想法。
(四)通过观察、阅读、分享讨论积累习作素材,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写完以后读给同学、家长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
(五)通过交流讨论、欣赏朗诵、知识竞赛等进行综合性学习,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内容实施(一)课程资源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单元导语、课后习题、阅读提示、我知道、宽带网、展示台以及附的十五篇选读课文等进行学习,整合单元内容。
3.课外资源可利用“班班通”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还要通过阅读书报杂志、上网、收看电视、实地参观调查、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教/学活动识字与写字本学期要求会写的200个生字,学生要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写。
组织开展两次书写比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阅读理解课内阅读:学习17篇精读课文和15篇略读课文。
阅读中着力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学习默读,领会文章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也是本期阅读教学中的重点。
课外阅读:根据我校校本课程的安排,每周有一课时师生共读一本课外读物,并推荐学生阅读其他阅读书目。
部编版语文学科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课程类型:基础课程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教育部审定2019年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义务教育教科书适用年级:四年级设计教师:课时安排:课文-----------50课时口语交际-------8课时快乐读书吧-----2课时语文园地-------21课时习作例文-------2课时综合性学习-----3课时习作-----------28课时综合复习-------18课时一、课程标准:(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对魏衍良、李颍华、时庆兰、孙胜昔编制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的审议意见审议人:邹城市教研室主任:孟令东邹城市教研室副主任:胡勤楠仲宇尧李慎祥邹城市教研室教研员:周同增张怀同杨启峰审议意见:魏衍良、李颖华、时庆兰、孙胜昔四位教研员编制的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程纲要》,我们在审议过程中,对应各环节要求,一致认为四位教研员编制的《课程纲要》凸显三个特色:第一,《课程纲要》结构比较完整。
该《课程纲要》一般项目完整,课程要素齐全: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课程实施及评价等,并且各要素均以大纲形式呈现。
第二,《课程纲要》各要素明确具体、可检测,叙写规范严谨。
从“课程目标”包含的“内容标准”与“学情分析”两个子项目分析来看,四位教研员目标定得准,学情分析得透,条目编排清晰。
目标指向性强,三维目标凸显关键表征。
在编制“课堂内容”时,四位教研员依据目标处理教材,课时分配的时间、节点也比较合理。
另外,从“课程评价”方式看,该《课程纲要》的评价任务与关键目标对接,一改过去以期末成绩定终身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改成了把过程评价与成绩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显示出四位教研员的独特创意。
第三,《课程纲要》实施所需要的资源均已具备,操作性比较强。
从“课程实施”来看,所配备的教学资源齐全;从“课堂内容”的安排来看,处理也比较得当,这足可以保证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的稳妥开展。
不仅仅如此,四位教研员在处理“教/学方式”时,将“构建以训练为主的高效课堂”课题融入课程资源中,强调“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提升训练的梯度与密度,以达成教、学、练等各个课堂环节的高效。
总之,对照课程纲要编写的一般要求,我们认为四位教研员编制的《课程纲要》比较严谨、规范,并富于特色。
因此,我们审议通过。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课型名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统编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时间:课文47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口语交际4课时习作14课时回顾拓展8课时机动时间8课时总计83课时二、课程元素:(一)课程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掌握常用汉字250个,会认常用汉字250个。
知道多音字要根据在词语中的意思确定读音2、会读写240个左右的新词,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能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3、钢笔字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
学写毛笔字,初步掌握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能临帖写毛笔字。
4、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6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在生活中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习作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并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做到习作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8、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弓I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针对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八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其课程内容包括:(三)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的开发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相结合。
学习书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网络、主题队会、视频课件等进行语文学习。
(二)教学措施1.习惯培养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儿童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把文字和想象想结合。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语⽂课程纲要⼩学语⽂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般项⽬学校名称:课程名称:语⽂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适⽤年级:⼩学四年级课时:136课时开发教师:⼆、课程元素(⼀)课程⽬标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正确读写“词语盘点”⾥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会读“词语盘点”⾥的“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能使⽤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 学会默读,能对课⽂中不理解的地⽅提出疑问。
学习略读,能初步把握⽂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的作⽤,体会⽂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意,与他⼈交流⾃⼰的阅读感受。
3.留⼼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尝试在习作中运⽤⾃⼰平时积累的语⾔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与他⼈分享习作的快乐。
4. 能⽤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地讲述见闻,并说出⾃⼰的感受和想法。
能具体⽣动地讲述故事,努⼒⽤语⾔打动他⼈。
5.开展综合性学习,能⽤各种形式记录⾃⼰的⼩学⽣活,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围绕主题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分⼯合作,在实践活动中表达对母校、⽼师、同学的感谢。
对⾃⼰学习和⽣活中问题,能利⽤图书馆、⽹络等信息渠道搜集资料、组织讨论或展开调查活动。
6.结合语⽂学习,观察⼤⾃然,观察社会,在⽼师的指导下有⽬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书⾯与⼝头结合表达⾃⼰的观察所得。
在活动中学习语⽂,学会合作。
尝试运⽤语⽂知识和能⼒解决简单问题。
(三)课程实施1.课程资源(1) 深层思考,利⽤校内资源。
新课程理念之⼀就是建设开放⽽有活⼒的语⽂课程。
我们要植根于现实,努⼒挖掘课堂内外的学习资源,以此拓宽学⽣语⽂学习和运⽤的领域。
我们要充分利⽤教材资源,巧妙挖掘利⽤实践活动学习资源,以及校园⽂化、图书室、各种标牌、公告栏、⽹络资源等。
在学习时,可以利⽤读书报告会、演讲⽐赛、辩论会、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拓展学⽣学习的领域。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曹玉博刘珂珂【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他们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
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
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可能很感兴趣,但很可能忽略对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
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从而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
通过学习,既要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级的教学目标,又要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所以本学期要在重视培养学生倾听、交流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
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共有8个专题单元,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
另外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资料袋、阅读链接和八个语文园地,使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其它资源分析】现在教室装上了班班通设备,为教学提供了便捷,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班班通设备,创设特定情境,利用声音、画面,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吸收率,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同时班班通设备以生动的画面、逼真的音乐,给语文课堂教学增加了音乐美、画面美,对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很大的冲击力,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程目标】1、联系上下文,结合查字典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文段。
3、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通过生活实践和课堂学习,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习作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并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做到习作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6、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针对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本册课程内容包括:第一组、走遍千山万水(12—14课时)1、《古诗词三首》......................... 3课时2、《桂林山水》........................... 2课时3、《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课时4、《七月的天山》........................... 1课时《语文园地一》........................... 5课时左右第二组、以诚待人(10—13课时)5、《中彩那天》.......................... 2课时6、《万年牢》........................... 1课时7、《将心比心》........................... 1课时《语文园地一》........................... 5课时左右第三组、大自然的启示(12—14课时)8、《自然之道》............................ 2课时9、《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课时10、《蝙蝠和雷达》.......................... 2课时11、《大自然的启示》...................... 1课时《语文园地三》...................... 5课时左右第四单元、战争与和平(12—15课时)12、《夜莺的歌声》............................ 3课时13、《小英雄雨来》...................... 2课时14、《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3课时15、《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课时《语文园地四》...................... 4课时左右第五单元、热爱生命(10—13课时)16、《触摸春天》............................ 2课时17、《永生的眼睛》...................... 1课时18、《生命生命》.......................... 2课时19、《花的勇气》...................... 1课时《语文园地五》...................... 5课时左右第六单元、田园生活(10—14课时)20、《乡下人家》............................ 2课时21、《牧场之国》...................... 1课时22、《古诗词三首》.......................... 3课时23、《麦哨》...................... 1课时《语文园地六》...................... 5课时左右第七单元、执著的追求(10—12课时)2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课时25、《全神贯注》...................... 1课时26、《鱼游到了纸上》.......................... 2课时27、《父亲的菜园》...................... 1课时《语文园地七》...................... 5课时左右第八单元、故事长廊(11—13课时)28、《寓言两则》............................ 2课时29、《文成公主进藏》...................... 1课时30、《普罗米修斯》.......................... 2课时31、《渔夫的故事》...................... 2课时《语文园地八》...................... 5课时左右【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组走遍千山万水内容标准:认识26个生字,掌握本单元28个生字、读读写写23个词语、读读记记24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优美的篇或段还要背诵,积累语言。
了解作者写作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尝试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词句表达情意。
教学安排:课时1:读熟三首古诗词,学习生字词,并学习《独坐敬亭山》课时2学习、分析《望洞庭》课时3 学习、分析《忆江南》课时4 初读《桂林山水》,学习生字词,理清层次课时5 具体分析、学习《桂林山水》课时6 初读《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生字词课时7 深入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感受大自然的壮观课时8 学习《七月的天山》课时9 口语交际课时10—12 习作一课时13“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第二组以诚待人内容标准: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52个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学习作者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思考文中讲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学难点:揣摩、品味人物的描写方法,体会作者的写法。
教学安排:课时14 初读《中彩那天》,学习生字词课时15 分析学习《中彩那天》,学习作者的写法课时16 学习《万年牢》课时17 具体学习《尊严》,感受课文带给我们的启示课时18学习《将心比心》课时19口语交际课时20—22 习作二课时23—24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内容标准:认识30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61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教学难点: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教学安排:课时25 初读《自然之道》,学习生字词课时26 分析学习《自然之道》,感受大自然的启示课时27 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时28 初读《蝙蝠和雷达》,学习生字词课时29 具体学习《蝙蝠和雷达》,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课时30 学习《大自然的启示》课时31 口语交际课时32—33 习作三课时34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第四组战争与和平内容标准: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54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理解课文中“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