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1.1.2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材处理:本课题要求学生调查了解身边的生物,尝试对所知道的生物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根据我校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以及城市中学生对生物调查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对课题进行了小小的调整,即以学校旁边的皇城根遗址公园中的植物为重点调查对象,通过学生的亲身实地考察,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将此课题微调为:实地调查皇城根遗址公园——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授课模式:探究——渗透式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皇城根遗址公园中的植物,记录所看到的植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尝试对记录的植物进行分类,探究其命名的规律★初步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尝试运用调查了解到的知识为校园的美化和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记录、体验、探究、交流,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尊重环境的理念,并通过对校园绿化提合理化建议的讨论活动,唤起学生热爱生命、保护和美化环境的环保主人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欣赏植物所带给人的赏心悦目的美感,在发现和欣赏美的同时,学会去创造美,即通过对校园绿化提合理化建议的探究,唤起学生热爱生命、保护和美化环境的尊重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调查知道植物的多样性和分类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尊重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通过对植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分析对校园绿化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探究教学方法:课前指导学生预习、做探究笔记,课上交流与合作并进行评估。
课前准备:教师:1、提出问题:公园内的各类植物是怎样分布的,有什么特点?有无特色植物?2、探究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从公园中植物的标牌名称上如:木本、草本、藤本植物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知识,做预习探究笔记。
学生:1、学生分组,自选组长,明确分工合作。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学习重点:1、学习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学习难点:1、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2、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问题导学:1.阅读课本第7—9页内容,结合课本上给出的调查活动,根据给出的材料,完成下面设计方案:材料:学校中午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爱去食堂用餐,仅以方便面、肉串、汉堡包一类食品果腹,你为了同学们能健康成长,在制定平衡膳食方案之前,先要作广泛的调查。
那么,你将怎样去作这个调查呢?(1)我的调查目的是:(2)我的调查对象有:(3)我的调查范围在:。
(4)我设计的调查表是:2.调查迁移,生物分类你能对所熟悉的生物进行分类吗?结合课本第9页最后一自然段,给生物进行归类:⑴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将生物归为、、三大类。
⑵按照生活环境,可分为和等。
⑶按照用途,可分为、、、等。
试一试,你能行: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分类方法吗?交流展示学习检测1.(桂林模拟)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 根据短文回答问题:沐浴着早上的阳光, 在一阵阵的稻花香里, 我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了外婆家的村子. 对于久居城市的我来说, 农村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美好. 一条弯弯的小河绕村而过, 河边绿树成阴; 河里不知名的小鱼儿欢快地游动, 不时还看见几只小河蟹在笨拙地爬动; 透过柳树的枝叶, 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田. 来到外婆家, 门外是一畦菜地, 种着辣椒、茄子、西红柿、豆角、小葱、韭菜……真是生机勃勃! 哇! 还有一只大黄狗! 可能是护卫主人吧, 它竟冲我直叫, 我赶紧躲到了一边. 咦! 那边是什么? 噢! 原来是几只可爱的小兔子在吃草. 那边还拴着一只大山羊, 与它为邻的几只大白猪在猪圈里“哼哼”叫着。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习导引怎样进行调查抽样?进行一项科学调查活动,经常要用到抽样调查的方法。
例如,你要调查当地农田中的生物种类,农田那么多,你不可能都去进行调查,于是,你选择其中的几块农田作为调查对象。
被选定作为调查对象的农田,叫做调查样本。
像这样,从被调查群体中选取合适的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的方法叫做调查抽样。
抽样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随机取样,保证样本有代表性。
例如,为保证取样有代表性,在大田调查中,常用的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
五点取样法双对角线取样法Z字形取样法2.样本大小合适,以减小误差。
一般来说,样本越大,调查的结果越准确。
样本越小,越容易产生误差。
但是样本越大,调查的工作量也就越大。
知识闯关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有时调查范围很大,就要选取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对调查结果要。
2.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给生物进行系统分类的学者。
他观察了许多动物,然后把动物分成了三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以及陆地上走的、爬的或跑的。
(1)亚里士多德是依据什么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的?(2)按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标准,同类的生物之间存在很多差异,如图所示的鲨鱼、鲸和剑鱼都属于水里游的动物。
请根据你的观察,指出这些生物之间的差异(至少两点)。
探究乐园1.请根据本小组在室外开展的“调查校园生物活动”的有关情况填写下列内容:(1)我们的调查路线是;(2)我们的调查范围是;(3)我们组一共调查到了种生物,其中植物种,动物种,其他生物种;(4)从调查到的生物中选1~2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5)这次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
2.下图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
(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如海洋、淡水水域、陆地等)?请对调查的具体地点进行简要描述:(2)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写出你的分类依据:列出你的分类结果:课堂延伸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数量十分稀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等山区中,以山中的竹子为食,由于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以及食物的减少,大熊猫已濒临绝灭的边缘。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学目标
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②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
源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难点:①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调查表格,确定调查路线,(有条件的可带照相机,放大镜等)。
教师: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
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1.1.2 调查身边的生物一、学习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学会生物的归类方法。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二、自主学习,拓展深入1、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调查(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并制定合理的。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调查过程中要。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①②③④⑤⑥(3)调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
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如实。
不能仅凭。
B不要损伤,不要破坏。
C注意安全。
全级同学要,不要一个人走到,不要;不要;防止;等等。
2、生物的归类方法(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分为:植物、和。
(2)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和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家畜、●知识升华一、请将下列生物进行分类,填写序号。
A蜜蜂B蚂蚁C金鱼D龙眼树E柚子树F荔枝树G蜻蜓H狗I猫J鸡K鸭L鹅M牛N羊O水稻P小麦Q鲤鱼R蘑菇(1)按形态结构特点植物:动物:其它生物:(2)按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三、单元知识小节,整体提升1、写出生物的基本特征(7个)2、下列哪项不符合科学观察的要求( )A要有明确的目地B要有观察记录C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必须借助观察工具D要有计划和耐心3、下列俗语描述的是什么生物特征?(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描述的是(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描述的是(3)朵朵葵花向太阳。
描述的是(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描述的是(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描述的是(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描述的是(7)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描述的是(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描述的是(9)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描述的是4、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设计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教材分析本节是一节调查课,在调查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入手,了解调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将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案、范围等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调查的一般方法。
例如:调查初一学生的平均年龄。
教师还可进一步提出,假如要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呢?以此引导学生认识选取样本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时,要选择调查的范围,并且分好调查小组,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管理,圆满完成调查任务。
在设计调查路线时,一定要选择一条生物种类多,环境变化较大的路线。
在调查记录时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调查表可以事先设计好,有利于学生按表行事,避免盲目调查而浪费时间。
可以参考教材中的调查表设计调查表或调查报告,教师可以选择较好的调查表或调查报告进行展览,并给出恰当的评语,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调查活动中教师还应该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调查的生物进行简单的归类,通过归类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归类有利于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从而合理地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作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入手,了解调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理解调查的一般方法。
2.通过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进一步了解调查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了解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调查活动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的意识,激发学生保护生物资源的情感。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通过如实地调查、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学案导学
1.学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归类..
2.能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二、先学后教
(一)归类
1、按形态结构归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______________归类:陆地生物、水生生物..
3、按用途归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小组合作
(一)小小任务——你是最棒的,加油!
小组成员每人说出2—3种你熟悉的生物
1.试着将你们组所有的生物进行分类..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注意:生物分类方法有多种,可按其中任一种方法进行分类..)
2.尝试说一说它们的生活环境特点..(说出你熟悉的生物的生活环境即可)
(三)讨论思考:对生物进行归类有什么意义?
三、当堂达标
一、综合理解应用
1、将以下的一些生物分类:银杏树、鲫鱼、木耳、海带、奶牛、蚂蚁、白菜、大肠杆菌
(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2)按生活环境分类:
二、拓展延伸——试着完成,相信自己!
1、完成一篇你周围某一环境中生物的调查表..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天气、调查路线、所见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生活环境,调查后的体会..(参考课本11页自制《生物调查表》)。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说出调查的普通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尝试对记录的生物进行分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尝试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5.关注周边生物的保存环境。
二、教学重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行。
三、教学难点组织先生观察和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生活环境。
四、教学预备1.教师:校园部分植物图片(宣扬册或PPT)或提早为校园植物挂牌。
2.先生:调查表、笔、放大镜、尺子、照相机等。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第二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一、调查的方法二、流程分组、制定方案、实行调查、展现分享七、评价(一)教师评价:小组学案上交后评价。
(二)先生评价:小组内互评。
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届冬奥会的18岁天才少女谷爱凌在赛后回答夺冠秘诀时,她说:“从8 岁到14 岁,我一直都只有周末才滑雪。
而我能比那些年纪更大、更专业的运动员做的更好的秘密武器,就是每天睡十小时,真的每天睡十小时。
”可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竟有27%的人存在着睡眠问题,而其中我国在30%以上,高达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
而“世界睡眠日”的目的便是要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关注,提醒人们要重视睡眠健康。
如今,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已成为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
失眠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更重要的是,失眠往往是身体潜在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留出更多的时间来保障睡眠呢?首先,要明确当天晚上学习的目标。
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通过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学重点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教法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诱导法、实物教学法、调查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补充学生课前演讲学生倾听,达到资源共享教学过程一、调查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进行调查)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例,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方案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安全)2、引导学生分析人口普查表(或班主任老师分放的新生登记调查表),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地调查:1.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等)。
2.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请教老师。
3.进行校园调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
4.教师一起调查,注意安全第一。
三、整理统计: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类,书写调查报告。
四、展示、交流调查报告。
1.全班范围内交流,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相互交流。
2.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作用,力求通过交流相互促进,完善本次调查活动。
3.完成调查表中互评和老师评价部分。
五、拓展、延伸1.写一份调查后的感想。
2.调查全班同学身高、体重算出平均值,其它班级或学校学生相比。
小结教师指导学生谈收获,学生谈收获,再现本节的知识结构练习指导学生做练习做练习作业练习册部分习题预习提纲见教材: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将知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考纲、大纲描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本节教材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
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还带着稚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们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
教学环节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生物呢?请大家举例说明(狗尾草、菊花、月季、兔子、狗、蚂蚁、麻雀、燕子等)2.如果我想知道我们学校有哪些生物,你觉得该怎么做呢?(实际调查)1.学生阅读P9科学方法栏目,学习调查的具体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教材上给出的调查方案,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明确分工,让每位组员都有事可做。
一、组织学生分组分工讨论:1.咱们小组打算观察什么样的生物?怎样才能观察到尽可能多的生物?我们应该去哪里观察?2.在观察地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生物?3.我们需要准备什么用具吗?4.如何记录我们的成果?5.小组同学怎样分工合作?6.还有什么其他问题需要注意(保护环境、爱护生物)?7.整理观察到的生物有哪些特征?它属于哪个种类?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二、学着设计调查表。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教研组长(签字):检查日期:年月日。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习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通过调查,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调查法的一般步骤及生物分类方法。
难点:撰写调查报告。
学习过程:情境引入某生物小组要想了解北关市场的各种蔬菜其销售状况,这时我们常用到调查法。
当你走进农田,要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并对其进行分类,应采用什么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尝试应用调查法结合调查活动,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自学提示:(1)结合红背景内容,熟悉调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在农田调查中,是否只调查植物。
(3)设计调查农田生物的调查表。
(4)调查时,能否损伤动植物或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
(5)结合讨论题,讨论回答2、小结讨论,交流问题3、师生归纳总结学习任务二: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自学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
自学提示:1、玉米属于植物,它的分类依据是什么?2、生物的分类依据一般有几种?3、对你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并说出你的分类依据?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师生归纳总结系统总结拓展应用:小明在调查神童山的生物种类时,发现一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他小心地用铁铲将该植株挖出,带回学校请教老师。
你认为他的做法对吗?请简述理由。
诊断评价:1、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A、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2、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他所采取的分类依据()A、生物用途B、生活环境C、比大小多少D、形态结构3、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制订合理的,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亡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调查过程中要,对调查结果要,有时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