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赏析期末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36.69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赏析期末论文

题目:局外人

学院: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授课老师:高顺洁

学号:**********

姓名:***

摘要: 加缪是极赋有时代责任感的作家。他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作哲学的思考,“思考的正是困扰着整整一代人的问题:面对一个充满荒诞、充满暴力的世界,人应该如何生活,如何行动,如何面对荒诞,如何超越荒诞,如何反抗荒诞。尽管意见相左,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成就。在离世时发表他纪念文章说:“他顶着历史的潮流,作为醒世作家的古老家族在当今的继承者,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纪……他以他那执拗狭隘而又纯粹、严峻而又放荡的人道主义对当代大量的丑行劣迹进行一场没有把握的战斗……他始终是我们文化领域里得一支主要力量,始终以他自己的方式体现着法国和本世纪的历史”。《局外人》展示了20世纪西方世界的荒诞性,通过主人公莫尔索的精神发展历程,来告诉我们对于荒诞的正确态度是在爱中重新开始建立人与世界,人与他者的关联,创造性地进行反抗。而莫尔索从局外人向反抗者的成长,则是在辍学、入狱、被判处死刑等一系列边缘情境中逐步实现的。

【关键字】局外人悲剧荒诞冷漠反抗

引言:

小说《局外人》是他的成名作。他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种近乎可笑的说法隐藏着一个十分严酷的逻辑:任何违反社会的基本法则的人必将受到社会的惩罚。翻开他的《局外人》,

我们看到的第一句话是“今天,妈妈死了。”可是陡然一转:“也许是昨天……”一折一转,看似不经意,却包含了无限意味。“妈妈……”,这样亲昵的口吻分明只会出自孩子的口中,可是说话人恰恰不是孩子,默而索不用成年人说的“母亲”而说“妈妈”,这首先就让我们感动。我们会想:他在内心深处该是对母亲蕴藏着多么温柔多么纯真的感情啊!可是他接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时没有哭,就是在母亲下葬时也没有哭,他糊里糊涂地看着母亲下葬,甚至不知道母亲的年龄……尤其令我们感到愤慨的是:在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他就去海滨游泳,和女友一起去看滑稽影片,并且和她一起回到自己的住处。这就是那个看起来对母亲饱含深情的默尔索么?可是不止于此,当名声不好的邻居要惩罚自己的情妇,求他帮助写一封信,他竟答应了。老板建议他去巴黎开设一个办事处,他毫无热情。对于巴黎这个国际大都市,他说:“很脏。有鸽子,有黑乎乎的院子……”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他表示无论什么都行。最后,他迷迷糊糊地杀了人,在法庭上他一点也不关心法庭对自己的审判。在就要被处死的前夜,他居然感到他“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他大概觉得这还不够,他又说了这样一句让人莫名其妙的话:“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默而索的消极、冷漠、无动于衷、执着于瞬间的人生等无疑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荒诞,这个存在主义作家们一直念念不忘的关键词。《局外人》正是荒诞人生的一幕。默尔索也是他的兄弟。

1、“局外人”的悲剧

加缪的《局外人》短短几万字中,莫尔索却是一个层面丰富,值得人们反复研究的人物。加缪用“局外人”界定莫尔索这个人物,并不妨碍读者从两个方面去想象。首先莫尔索是超脱的人,他是职员,他有自己的住处,他与女人来往等等。他选择了寻常人的生活方式,这就使他有一个看上去与寻常人一样的外表。然而他并不认可寻常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他不愿像这个社会的多数人那样扮演自己的角色。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该害怕的时候害怕。莫尔索听命于自己的内心,活得自由。但他内心深处驱动他的力量却是像萨特先生的那样;越是不可理解和随心所欲,就越是难以控制。在这种泛滥于莫尔索内心的力量的摆布下,莫尔索最终走向了死亡,彻底变成了一个“局外人”.

1.1、成为“局外人”的原因

莫尔索这个人物为什么总是徘徊在局外?社会的存在首先要求人们适应,而莫尔索的生活态度使他在社会这个庞大事物面前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他无法就范。而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程度,要求你扮演自己,你尽可以对此表示反感,但人们又必须扮演。因此社会必然把莫尔索这样不适者甩出去。翻开加缪的《局外人》,我们看到的第一句话是“今天,妈妈死了。”可是陡然一转:“也许是昨天……”一折一转,看似不经意,却包含了无限意味。“妈妈……”,这样亲昵的口吻分明只会出自孩子的口中,可是说话人恰恰不是孩子,而是一个叫莫尔

索的年轻人。莫尔索用成年人说的“母亲”而说“妈妈”,这首先就让我们感动。我们会想:他在内心深处该是对母亲蕴藏着多么温柔多么纯真的感情啊!可是他接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时没有哭,就是在母亲下葬时也没有哭,他糊里糊涂地看着母亲下葬,甚至不知道母亲的年龄……尤其令我们感到愤慨的是:在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他就去海滨游泳,和女友一起去看滑稽影片,并且和她一起回到自己的住处。这就是那个看起来对母亲饱含深情的莫尔索么?莫尔索的生命看上去是那么的可悲,他总是那一副对待生命似有似无的态度,他不关心身边的一切。最后的悲剧结局让他的生命更添加了悲剧的色彩。所以我们可以说莫尔索的一生是局外人的悲剧。他的悲剧色彩还体现在他的孤独上面。他始终是一个人。他对于婚姻的态度,对于朋友的态度一直是有没有都无所谓。在那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下,这样孤立的人是绝对不会有生存空间的。因为他的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与之为伍的人,人们都对他的行为和心理不理解,甚至鄙视,厌恶。在法庭上,没有人想听他说的话。而他所表达的却实实在在的是他内心的想法。然而,在他回答法庭上提出的问题的时候,他的律师不准许他回答,而是一切都由律师来掌控着他的回答。律师的回答连他自己都不清楚是什么意思,或者根本就不是他心里的想法,律师只是告诉他说这样会对他有利,仅仅如此,他的想法就完全由被人来诉说。莫尔索理解这种做法,然而他没有一点说话的权力。他唯一说的话就是他在一直重复说的那些话,为什么要杀掉那个阿拉伯人?为什么要开五抢?为什么第一枪和第二枪中间要有几秒钟的思考时间?他自己的心里在

说他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但是所有的人都有别的想法,把每一种想法都扩大化。

1.2、“局外人”的生存状态

小说《局外人》的主人公莫尔索在荒谬的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己。在面对荒谬的世界时,莫尔索冷淡、默然、绝望,他的存在状况以及反抗荒谬世界都是采用了一种与自己无关的局外人的态度。莫尔索入狱是因为枪杀了阿拉伯人,但在后来审判的时候,重点却一直落在了莫尔索在母亲葬礼上麻木不仁的种种表现上,而对他的杀人行为却涉及较少,使得审判本身充满了荒诞性,检察官通过莫尔索的种种表现,认为“一个在精神上杀死母亲的人,和一个杀死父亲的人,都是以同样的罪名自绝于人类社会。”检察官把莫尔索的案子与杀死父亲的案子放在了一起进行比较,弑父案与莫尔索的案子性质上是不同的,弑父是违背伦理道德的,审判的重点发生了转移,莫尔索杀死阿拉伯人,这个行为理应成为审判的重点,但在审判中这个罪却处于次要位置,显示出审判的荒谬性和当时法国社会的荒诞性。在律师为莫尔索辩护的过程中,小贩的喇叭声引起了他对某种生活的回忆。在法庭上,尤其是在对他审判的法庭上,他都心不在焉,浮想联翩,似乎审判事不关己,他只是个局外人而已。在审判的过程中,莫尔索作为当事人,却一直处于局外的状态中,他们好像在处理这案子时把握撇在一边。“一切都在没有我的干预下进行着,我的命运被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被告也是很重要的,我也有话要说呀。”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