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技术分章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25
道路工程第1次作业
道路工程第2次作业
为防止面板在温度升高时膨胀, 在接缝处挤压拱起, 而导致面板折断破坏而设置。
胀缝缝宽一般为2cm大右, 类型有传力杆式、枕垫式和基层枕垫式3种。
为防止面板在温度升高时膨胀,在接缝处挤压拱起,而导致面板折断破坏而设置。
胀缝缝宽一般为2cm大右,类型有传力杆式、枕垫式和基层枕垫式3种。
33.
参照答案:
34.
参照答案:
35.名词解释:疲劳开裂
参照答案:
由于路面材料内部不可防止存在缺陷, 这些缺陷伴随路面上荷载反复作用次数增长而逐渐加剧, 最终导致路面旳开裂, 这种由于反复荷载作用到一定次数后导致旳路面开裂, 称为疲劳开裂。
由于路面材料内部不可防止存在缺陷,这些缺陷伴随路面上荷载反复作用次数增长而逐渐加剧,最终导致路面旳开裂,这种由于反复荷载作用到一定次数后导致旳路面开裂,称为疲劳开裂。
36.名词解释:加州承载比CBR值
参照答案:
CBR又称加州承载比, 是以路基材料抵御局部荷载压入变形旳相劝能力来表征。
CBR又称加州承载比,是以路基材料抵御局部荷载压入变形旳相劝能力来表征。
37.
参照答案:
38.名词解释:路基标高
参照答案:
对一般新建公路, 路基标高指未设超高加宽时旳路基边缘点旳高程;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设中间带旳路基, 路基标高一般指中间带外侧边缘点旳高程:对改建公路, 路基标高一般指路中心位置标高, 也可以与新建公路相似。
对一般新建公路,路基标高指未设超高加宽时旳路基边缘点旳高程;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设中间带。
注册⼟⽊⼯程师(道路⼯程)《专业知识考试》章节题库(第⼀章道路路线设计——第三章路⾯⼯程)【圣才第⼀章道路路线设计第⼀节概述⼀、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个最符合题意)1.公路交通量换算的标准车型是()。
[2019年真题]A.⼩客车B.中型车C.⼤型车D.汽车列车【答案】A【考点】标准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解析】为使交通量具有可⽐性,通常将公路上实际的不同车型的交通量换算成标准车型交通量。
根据《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3.3.2条规定,交通量换算采⽤⼩客车为标准车型,其他汽车代表车型可通过规定的车辆折算系数换算为标准车型交通量。
2.⾼速公路和⼀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为()。
[2019年真题]A.15年B.20年C.25年D.30年【答案】B【考点】设计交通量【解析】根据《公路⼯程技术标准》(JTGB 01—2014)第3.3.1条规定,新建和改扩建公路项⽬的设计交通量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速公路和⼀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为20年;⼆、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为15年;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②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的起算年为该项⽬可⾏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3.按照《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的规定,公路服务⽔平分为()。
[2019年真题]A.四级B.五级C.六级D.七级【答案】C【考点】公路⼯程技术标准【解析】根据《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3.4.1条规定,公路服务⽔平分为六级。
根据交通流状态,各级定性描述为:①⼀级服务⽔平,交通流处于完全⾃由流状态。
②⼆级服务⽔平,交通流状态处于相对⾃由流的状态。
③三级服务⽔平,交通流处于稳定流的上半段,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变⼤。
④四级服务⽔平,交通流处于稳定流范围下限,但是车辆运⾏明显地受到交通流内其他车辆的相互影响,速度和驾驶的⾃由度受到明显限制。
⑤五级服务⽔平,为交通流拥堵流的上半段,其下是达到最⼤通⾏能⼒时的运⾏状态。
C .次干路D .支路道路工程技术试题库第1 章 单项选择题:1.最能反应一个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发达程 度的指标是( A A .道路面积密度 B .汽车数量 C. 干道网密度 D •道路占有率2. 最能反应一个城市交通拥挤程度的指标 是( D ) A .道路面积密度 B .汽车数量 C. 干道网密度 D •道路占有率3. 棋盘式道路网指的是( A)A •方格网式道路网B .环形放射式道路网C .自由式道路网D •混合式道路网3.由市中心向外辐射路线,四周以环路沟 通的道路网结构指的是( B ) A •方格网式道路网 B •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C .自由式道路网D .混合式道路网3.道路起讫点间的实际交通距离与此两点 的空间直线距离之比,称为( A )A •非直线系数B •干道网密度C .道路占有率D .道路面积密度3.干道总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之比,称为 ( B )A •非直线系数B •干道网密度C .道路占有率D .道路面积密度3.城市道路用地面积与城市用地面积之比 ,称为( D)3.道路占有率指的是( A .非直线系数A .非直线系数B .干道网密度C .道路占有率D .道路面积密度C .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D .道路面积密度 3.作为街坊线与的次干路连接线的城市道 路是( D)A .快速路B .主干路 B .干道网密度1.现有的道路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 ABCD)A •方格网式B •环形放射式C .自由式D .混合式E .三角式3.我国城市道路根据在道路网中的地位、 交通功能、沿线建筑物及车辆和行人进 分为几大类,分别是 ( ABCD ) A .快速路 B .主干路 C .次干路 D .支路E .高速路判断题1.城市道路网通常是指各种道路在城市总平面图上的布局。
(“ ) 2. 设计速度是道路几何线形设计所依据的车速。
(“ )2.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相交时,必须采 用平面交叉。
(X ) 2.城市快速路可以与次干路、支路直接相 交。
道路工程技术复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第2节1.× 2.×3.×4. B 5.ABDE第1章第3节1.A 2.C 3.√4.×第1章第5节1. D 2. D 3. B 4. A 5.D 6. C 7. B C D 8. A B C D第2章第1节1.BCE 2.×3.√4.(1)图上和实地放线:即确定所设计路线的起、终点及中间各控制点在地形图上和实地上的具体位置。
(2)平曲线半径的选定以及曲线与直线的衔接,依情况设置超高、加宽和缓和曲线等。
(3)验算弯道内侧的安全行车视距及障碍物的清除范围。
(4)进行沿线桥梁、道口、交叉口和广场的平面布置,道路绿化和照明布置,以及加油站和汽车停车场等公用设施的布置。
(5)绘制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平面设计图的比例可根据具体需要而定,一般为1:500或1:1000。
第2章第2节1. A 2. A 3.D 4. C 5. B 6. ACE 7.×8.√9.√10.×11.√12.(1)便于驾驶员操纵转向盘,使司机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来操纵方向盘,让汽车按行车理论轨迹线顺畅地驶入或驶出圆曲线;(2)满足乘客乘车的舒适与稳定的需要;(3)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13.一般来说,选择平曲线半径主要考虑两点因素:一是道路的等级和它所要求的设计车速;二是地形、地物的条件。
根据这两点因素来选定一个较大的比最小半径大一些的平曲线半径14.参见教材例题第2章第3节1. D 2.C 3. D 4.C 5.√第2章第4节1.C 2.ABD 3.×4.(1)画出弯道平面图(包括路面边线、中线、行车轨迹线等);(2)在整个弯道范围内,沿弯道内侧画出行驶轨迹线,以设计视距S为长度,定出多组的始终点,然后连接对应的各始终点,即得很多组交错的直线段,其视距包络线就是所求的“视距线”。
道路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路基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A. 路基面B. 路基填料C. 路基排水D. 路面结构层答案:D2. 道路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路面结构层的主要功能?A. 承受荷载B. 排水C. 抗震D. 提供平整的行车表面答案:C3.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道路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A. 边沟B. 排水沟C. 路基D. 涵洞答案:C4.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道路路面的主要类型?A. 沥青路面B. 水泥混凝土路面C. 砖石路面D. 钢制路面答案:D5.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道路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A. 交通量B. 地形地貌C. 气候条件D. 建筑材料价格答案:D6.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道路施工的主要步骤?A. 路基施工B. 路面施工C. 桥梁施工D. 道路绿化答案:D7.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道路养护的主要工作内容?A. 路面清扫B. 路面修补C. 交通管制D. 排水系统维护答案:C8.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道路安全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A. 交通标志B. 交通信号灯C. 道路护栏D. 道路照明答案:D9.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道路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A. 噪音污染B. 空气污染C. 土壤侵蚀D. 道路景观答案:D10.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A. 施工监理B. 施工图纸C. 施工材料检测D. 施工人员培训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路基的稳定性?A. 土壤性质B. 地下水位C. 路基排水D. 路基压实度答案:ABCD12.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A. 交通荷载B. 气候条件C. 路面材料D. 施工质量答案:ABCD13.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道路排水效率?A. 设置边沟B. 增加排水沟C. 道路坡度调整D. 道路绿化答案:ABC14.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道路施工进度?A. 施工人员数量B. 施工设备C. 施工材料供应D. 施工天气条件答案:ABCD15. 道路工程中,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道路的行车安全性?A. 设置交通标志B. 设置交通信号灯C. 道路护栏D. 道路照明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道路工程中,路基是道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道路工程试题及答案道路工程作业答案试题一:路面设计1.请解释何为路面设计?路面设计是指在规定的交通要求和地理环境下,根据道路使用功能、交通量、车速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案的过程。
2.路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路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车辆舒适性原则:保证车辆行驶在道路上的舒适性,减小车辆震动和噪声。
•交通安全性原则:确保道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提供良好的附着力和操控性,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经济性原则: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和材料,尽量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可持续性原则:考虑道路的寿命周期,并在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和可持续发展。
3.路面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有哪些?常用的路面设计材料包括:•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水腐蚀性和防滑性能,适用于中低交通量的道路。
•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适用于大型交通量的道路。
•碎石:适用于低交通量的农村道路。
•砂质土:适用于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道路。
试题二:路基处理1.请解释何为路基处理?路基处理是指通过加固、改良、加厚等方法,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过程。
2.路基处理的目的是什么?路基处理的目的包括:•提高路基的稳定性:防止路基在湿软地区下沉或滑动,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安全性。
•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增加路基的强度,以满足预期的交通荷载要求。
•降低路基的变形:减少路基在长时间交通荷载下的塑性变形,保持路面的平整度。
•防止路基的侧滑:通过路基处理措施,防止路基在侧向荷载作用下发生滑动。
3.路基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常用的路基处理方法包括:•压实:通过辗压、轧辊碾压等方式增加路基的密实度。
•加固:通过添加填料材料、土壤改良剂等方式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排水:通过建设排水系统,降低路基的含水量,减少土壤软化和滑动的风险。
•加厚:在需要提高路基承载能力的区域进行加厚,以满足设计要求。
试题三:路面养护1.请解释何为路面养护?路面养护是指对现有路面进行维护和修复的过程,以延长路面寿命并提高路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道路工程》复习要点:第一篇第1章绪论考核要求:1、了解道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五种运输方式及特点。
2、了解我国道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
3、理解划分道路等级的依据及等级划分。
4、理解道路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设计阶段及适用条件。
5、理解设计车辆、设计车速、交通量、通行能力等道路设计依据。
知识点:1.什么是道路?包括哪些实体?道路设计有哪两大方面?答:道路是带状的三维空间人工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等工程实体。
道路设计要从几何和结构两大方面进行研究。
2.道路的等级和规模取决于什么?道路几何设计的意义如何?答:道路的等级和规模不取决于构造物的结构如何,而是取决于几何构造尺寸,一是道路宽度的构成,二是线形的几何构成。
道路几何设计的意义在于:(1)几何构造尺寸是伴随道路全部设计和施工的基础;(2)几何构造尺寸决定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及道路建设与运营的经济性;(3)几何构造尺寸决定了道路的等级与规模。
3.道路几何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答:道路几何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如下因素:(1)汽车在运动学及力学方面是否安全、舒适;(2)视觉及运动心理学方面是否良好;(3)与环境风景是否协调;(4)从地形方面看在经济上是否妥当。
4.道路的分级按技术标准公路是如何分级的?各有何特点?答:根据交通部2004—03—01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以后简称《标准》)将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一级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4)三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5)四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按行政管理体系公路是如何划分的?有和意义?答:按行政管理体制根据公路的位置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运输特点分为:国道、省道、县乡(镇)道、及专用公路。
2023 年道路工程练习题和答案〔Part23〕共 3 种题型,共 90 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35 题)1.水泥的安定性是一项表示水泥浆体硬化后是否发生不均匀性〔〕变化的指标。
A:质量B:体积C:高度D:长度【答案】:B【解析】:水泥的安定性是一项表示水泥浆体硬化后是否发生不均匀性体积变化的指标。
2.铺砂法适用于构造深度。
A: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外表无沟槽路面B:测定沥青路面外表 C:测定水泥混凝土路面外表D:测定基层外表【答案】:A【解析】: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疑土路面外表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的宏观粗糙度,路面外表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
3.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稳定度将。
A:保持不变B:呈抛物线变化C:递减 D:递增【答案】:B【解析】: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协作比设计中,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稳定度与沥青用量的关系曲线呈抛物线变化变化,稳定度峰值对应的沥青用量a?参与OAC 计算。
4.在一般气候环境中,配制一般水泥混凝土应优先选用。
A:硅酸盐水泥B:一般硅酸盐水泥C:矿渣水泥D:粉煤灰水泥【答案】:B【解析】:一般气候环境中配制一般混凝土优选一般水泥。
一般水泥的性能和应用与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极为相近,广泛用于各种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工程,是我国的主要的水泥品种之一。
5.高湿度环境或水下环境的混凝土应优先选择。
A:硅酸盐水泥B:一般硅酸盐水泥C:矿渣水泥D:粉煤灰水泥【答案】:C【解析】:高湿度环境或水下环境的混凝土应优先选择矿渣水泥。
6.应依据工程实际状况、抽检资料以及对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定结果,对施工单位交工验收申请及其所附资料进展审查并签署意见的单位是〔〕。
A:建设单位B:监理单位 C:设计单位 D:建设主管部门【答案】:B【解析】:监理单位应依据工程实际状况、抽检资料以及对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定结果,对施工单位交工验收申请及其所附资料进展审查并签署意见。
7.沥青混合料生产协作比阶段确定的最正确沥青用量与目标协作比的结果相差不宜大于〔〕。
国家开放大学《道路工程技术》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棋盘式道路网指的是()A. 方格网式道路网B. 混合式道路网C. 环形放射式道路网D. 自由式道路网2.道路起讫点间的实际交通距离与此两点的空间直线距离之比,称为()A. 道路面积密度B. 道路占有率C. 非直线系数D. 干道网密度3.作为街坊线与的次干路连接线的城市道路是()A. 主干路B. 快速路C. 次干路D. 支路4.在平面线形中,使用最多的基本线形是()A. 折线B. 直线C. 圆曲线D. 竖曲线5.下列关于汽车在弯道上行使时,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离心力越大,汽车行驶越安全B. 车速越高,离心力就越大C. 离心力与曲线半径成反比D. 离心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6.从汽车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完全停住所需要的最短距离称为()A. 超车视距B. 会车视距C. 停车视距D. 错车视距7.驾驶员从采取措施开始制动至汽车完全停住所需要的距离称为()A. 反应距离B. 错车视距C. 超车视距D. 制动距离8.道路纵断面图上最主要反映的两条线是指()A. 地面线和设计线B. 设计线和水平线C. 地面线和等高线D. 地面线和水平线9.工程设计中对中心线各点要求达到的高程称为()A. 原始高程B. 填挖高度C. 原地面标高D. 设计高程10.在道路的纵断面上,对两个不同坡度的坡段的转折处设置的缓和曲线称为()A. 平曲线B. 纵曲线C. 圆曲线D. 竖曲线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1.现有的道路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A. 环形放射式B. 三角式C. 自由式D. 方格网式E. 混合式12.行车视距通常可分为()A. 刹车视距B. 错车视距C. 会车视距D. 停车视距E. 超车视距三、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3.城市快速路可以与次干路、支路直接相交。
(×)14.方格网式道路网的优点是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
道路工程技术试题库第1章单项选择题:1.最能反应一个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发达程度的指标是(A )A.道路面积密度B.汽车数量C.干道网密度D.道路占有率2.最能反应一个城市交通拥挤程度的指标是(D )A.道路面积密度B.汽车数量C.干道网密度D.道路占有率3.棋盘式道路网指的是( A )A.方格网式道路网B.环形放射式道路网C.自由式道路网D.混合式道路网3.由市中心向外辐射路线,四周以环路沟通的道路网结构指的是(B )A.方格网式道路网B.环形放射式道路网C.自由式道路网D.混合式道路网3.道路起讫点间的实际交通距离与此两点的空间直线距离之比,称为(A )A.非直线系数B.干道网密度C.道路占有率D.道路面积密度3.干道总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之比,称为(B )A.非直线系数B.干道网密度C.道路占有率D.道路面积密度3.城市道路用地面积与城市用地面积之比,称为(D )A.非直线系数B.干道网密度C.道路占有率D.道路面积密度3.道路占有率指的是(C )A.非直线系数B.干道网密度C.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D.道路面积密度3.作为街坊线与的次干路连接线的城市道路是(D )A.快速路B.主干路C.次干路D.支路3.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用的交通量划分,公路等级分为(B )A.四个B.五个C.六个D.七个3.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称为道路的(B )A.交通量B.通行能力C.设计速度D.设计车辆4.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横断面处往返车辆总数指的是道路的(A )A.交通量B.通行能力C.设计速度D.设计车辆多项选择题1.现有的道路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ABCD )A.方格网式B.环形放射式C.自由式D.混合式E.三角式3.我国城市道路根据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沿线建筑物及车辆和行人进出的频率分为几大类,分别是(ABCD )A.快速路B.主干路C.次干路D.支路E.高速路判断题1.城市道路网通常是指各种道路在城市总平面图上的布局。
(√)2.设计速度是道路几何线形设计所依据的车速。
(√)2.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相交时,必须采用平面交叉。
(×)2.城市快速路可以与次干路、支路直接相交。
(×)简答题1与公路相比较,城市道路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与公路相比较,城市道路具有功能多样、组成复杂,车辆多、类型杂、车速差异大,行人交通量大,道路交叉点多,沿路两侧建筑密集,艺术要求高,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政策性强等特点。
第2章单项选择题:3.在平面线形中,使用最多的基本线形是(B )A.直线B.圆曲线C.竖曲线D.折线3.在城市某一地区中把一条道路的平面位置确定下来,这项工作称为(A)A.定线B.选线C.勘察D.放线3.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汽车在平曲线上行使时横向产生两种不稳定的危险分别是(A )A.向外滑移和向外倾覆B.向内滑移和向内倾覆C.向内滑移和向外倾覆D.向外滑移和向内倾覆3.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的主要不稳定因素是(A )A.离心力B.横向摩阻力C.向心力D.汽车牵引力3.下列关于汽车在弯道上行使时,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离心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B.离心力与曲线半径成反比C.车速越高,离心力就越大D.离心力越大,汽车行驶越安全28.汽车行驶在曲线上会产生离心力,离心力的大小与曲线曲率的关系是( A )A.离心力大小与曲线曲率成正比关系B.离心力大小与曲线曲率成反比关系C.离心力大小与曲线曲率的平方成正比关系D.离心力大小与曲线曲率的平方成反比关系3.汽车转弯行驶时单位重量上所受到的横向力(D )A.离心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B.离心力与曲线半径成反比C.车速越高,离心力就越大D.离心力越大,汽车行驶越安全3.缓和曲线的形式主要有回旋线、双曲线、三次抛物线等,现在我国普遍采用的是(A )A.回旋线B.双曲线C.三次抛物线D.以上都不正确3.城市道路单幅路面宽度及三幅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设置超高时宜绕(D )A.中线旋转B.绕内边缘旋转C.绕外边缘旋转D.绕分隔带边缘旋转3.城市道路单幅路面宽度及三幅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设置超高时宜绕(A )A.中线旋转B.绕内边缘旋转C.绕外边缘旋转D.绕分隔带边缘旋转3.城市道路双幅路面宽度及四幅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设置超高时宜绕(D )A.中线旋转B.绕内边缘旋转C.绕外边缘旋转D.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3.从汽车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完全停住所需要的最短距离称为(A )A.停车视距B.错车视距C.会车视距D.超车视距3.从汽车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到开始制动汽车所行使的距离称为(A )A.反应距离B.错车视距C.制动距离D.超车视距38.S1为反应距离,S2为制动距离,S3为安全距离,则停车视距S大小为( B )A.S= S1-S2—S3B.S= S1 +S2+S3C.S= S1 +S2—S3D.S= S1—S2+S33.驾驶员从采取措施开始制动至汽车完全停住所需要的距离称为(C )A.反应距离B.错车视距C.制动距离D.超车视距3.当一条道路上转向相同的两个圆曲线相邻时称为(A )A.同向曲线B.反向曲线C.断背曲线D.复曲线3.当一条道路上转向不同的两个圆曲线相邻时称为(B)A.同向曲线B.反向曲线C.断背曲线D.复曲线3.下列关于汽车横向力系数与汽车行驶平稳性关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 )A.横向力系数越小,汽车行驶的稳定性越差B.横向力系数越大,汽车行驶的稳定性越差C.横向力系数的大小与汽车行驶的稳定性无关D.横向力系数是影响汽车行驶稳定的唯一因素多项选择题1.道路的平面线形主要包括(BD )A.竖曲线B.直线C.折线D.圆曲线D.波浪线1.实地放线操作方法主要有(ABC )A.图解法B.解析法C.综合法D.逻辑推理法D.归纳法1.横向力系数μ主要取决于(BCD )A.汽车牵引力大小B.汽车行驶稳定C.乘客的舒适程度D.汽车的运营经济E.设计车速1.一般来讲,选择平曲线半径主要考虑的因素有(BC )A.汽车牵引力大小B.道路的等级和它所要求的设计车速C.地形、地物的条件D.汽车的运营经济E.道路的交通量1.平曲线的长度包括(AB )A.圆曲线的长度B.缓和曲线的长度C.折线的长度D.直线的长度E.竖曲线的长度1.行车视距通常可分为(ABCD )A.停车视距B.错车视距C.会车视距D.超车视距E.刹车视距判断题1.直线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之一,具有能以最短的距离连接两控制点和线形易于选定的特点。
(√)2.一般来讲,定线应尽量注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
(√)2.纸上定线就是将图上定好的道路中心线准确地移到实地上去。
(×)2.汽车在弯道上行使时,汽车前轮的轨迹半径和后轮的轨迹半径相同。
(×)简答题:1道路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1)道路平面设计必须遵循保证行车安全、迅速、经济以及舒适的线形设计的总原则,并符合设计任务书和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有关文件的各项有关规定要求。
(2)道路平面线形应适应相应等级的设计行车速度。
(3)综合考虑平、纵、横三个断面的相互关系。
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应兼顾其他两个断面在线形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4)道路平面线形确定后,将会影响交通组织和沿街建筑物、地上地下管线网以及绿化、照明等设施的布置,所以平面定线时须综合分析有关因素的影响,做出适当的处理。
第3章单项选择题46.道路纵断面图上最主要反映的两条线是指( A )A.地面线和设计线B.地面线和水平线C.设计线和水平线D.地面线和等高线1.通过道路中线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的(A )A.纵断面B.横断面C.水平面D.铅锤面2.纵断面图上表示原地面高程起伏变化的标高线称为( B )A.水平线B.地面线C.道路中线D.铅垂线2.工程设计中对中心线各点要求达到的高程称为( A )A.设计高程B.填挖高度C.原地面标高D.原始高程2.纵断面上每两个转破点之间连线的坡度称为(B )A.横坡度B.纵坡度C.最大纵坡D.最小纵坡2.在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路线纵向坡度与超高横向坡度所组成的矢量和,称为( C ) A .横坡度 B .纵坡度 C .合成坡度 D .最小坡度54.关于坡长限制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A .坡长限制主要包括最大坡长限制和最小坡长限制B .若不限制最小坡长会造成变坡点过多C .若不限制最大坡长对汽车的正常行驶影响非常大D .限制坡长就是说坡长越短越好55.在道路的纵断面上,对两个不同坡度的坡段的转折处设置的缓和曲线称为( A )A .竖曲线B .圆曲线C .平曲线D .纵曲线56.设竖曲线的半径和外距分别为R 和E ,二者单位均为m ,则坡度角ω与R 、E 的关系为( B )。
A .R =28E ω B .R =28E ωC .R =4E ω2D .R =8E ω257.已知竖曲线半径为R ,切线长为T ,则外距E 为( A )。
A .E=R2T 2B .E=T2R 2C .E=2RT 2D .E=2TR 256.设竖曲线的半径为R ,竖曲线长度为L ,坡度角为ω,则三者的关系为( A )。
A .L =R ωB .R =L ωC .ω=LRD .R =L+ω57.已知竖曲线长度为L ,切线长为T ,则两者的关系是( A )。
A .T=L/2B .L=T/2C .T=LD .L=3T58.坡度差12i i -=ω(21,i i 分别为变坡点前后直坡段的坡度值,上坡取“+”,下坡取“-”)当ω<0时,设置的曲线为( B )。
A .凹曲线B .凸曲线C .圆曲线D .过渡曲线58.坡度差12i i -=ω(21,i i 分别为变坡点前后直坡段的坡度值,上坡取“+”,下坡取“-”)当ω>0时,设置的曲线为( A )。
A .凹曲线B .凸曲线C .圆曲线D .过渡曲线68.纵断面设计步骤正确的一项是(A )A .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试坡——调整——核对——定坡——设置竖曲线B .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定坡——调整——核对——试坡——设置竖曲线C .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试坡——核对——定坡——调整——设置竖曲线D .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定坡——调整——试坡——核对——设置竖曲线多项选择题1.道路的纵断面可以反映出路线的( A BC ) A .走向 B .高程 C .纵坡大小 D .横坡大小 E .路幅宽度判断题1.一般来说,为使道路上汽车行驶快速和安全,纵坡值应取小一些。
( √ ) 2.纵断面上如变坡点过多,则车辆行驶时司机变换排挡会过于频繁而影响行车安全。
( √ )2.道路纵断面上的变坡点可以缓解驾驶疲劳,因此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