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22 狐狸分奶酪 第3套 国家一等奖 优质课
- 格式:pptx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19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许秀瑛广州市荔湾区龙津小学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文本分析《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
课文讲述了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为了分这块奶酪而拌嘴,狐狸趁机提议帮它们分奶酪,结果把整块奶酪都吃光了的故事。
故事刻画了一只非常狡猾、侵占他人利益的狐狸,也刻画了一对相互间斤斤计较的小熊兄弟。
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狐狸分奶酪》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组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相处”,训练重点是引导孩子们,通过童话故事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本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本文富含想象,幽默有趣,篇幅较长,有11个自然段,采用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是本课的表达特色。
因此,对文本的理解借助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以读代讲,借助插图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同时,在进行充分的分角色朗读训练后,以课后的问题为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在一个个问题的多次深入探究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生字教学分析课文要求会认读12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
认读“捡、拌”2个字,可拓展“提手旁”的字,引导学生归类积累,并发现带有提手旁的字,多和动作有关。
认读“始、匀”2个字,将生字放在词语中结合具体情境识记。
认读“酪、俩、嚷、瞧、便、剩”6个字,宜用熟字换偏旁的方式认读,如“酪”字,可利用已认识的“骆”,将马字旁换成“酉”。
本课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奶、始、吵、仔、咬”是左右结构的字。
“奶、始”都是“女字旁”,左右齐平,注意“女字旁”起笔为撇点,第3笔横宜写得略向右上扬。
其中“奶”要重点提醒右半边的书写笔顺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
“吵、咬”都是“口字旁”,左窄右宽,“仔”左右齐平。
“急、第、公”为上下结构,“急”字上收下放,心字底宜写扁些,尽可能舒展;“第”字上面是“竹字头”,撇是写撇,下半部分笔顺为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公”字写好撇捺则整个字自然舒展。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明白狐狸两次笑的不同含义,从而体会狐狸的狡猾。
2、借助人物的表情、语气、标点等能分角色读好狐狸和两只小熊的对话。
3、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领会文中的道理。
教学方法:角色体验、情境对话。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田字格黑板贴,狐狸和小熊头饰。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起兴趣同学们:上一节课,咱们学习了《狐狸分奶酪》的生字,老师检查一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整、便、始”扩词。
“始”扩词,“开始”的反义词是什么?你能不能用上“开始、结果”来说一说课文的内容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则故事,来看一看狐狸是如何吃光熊哥儿俩的奶酪的?【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上节课自然衔接起来。
同时字词复现、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
二、研读对话、以读促思(一)走进狐狸,感受狡猾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文中的对话。
指生回答。
|出示对话。
师:这是谁和谁的对话?生答,师贴狐狸和小熊的头像。
2、师生合作读对话。
提示学生观察老师的表情。
3、老师读的时候,就把自己当作了狐狸。
老师要模仿狐狸说话的语气,还要有表情。
板书:读好对话。
表情语气4、来吧,我们同桌一起练一练,一个是狐狸,一个是小熊。
看谁读的像!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生答。
相机出示,指导朗读。
A、“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提问读狐狸的同学:狐狸啊,你是怎么称呼熊哥儿俩的,你为什么要这么称呼?换成“小熊兄弟,你们吵什么呀?”生答。
师说,你这只狐狸真|。
B、“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谁的角色也是狐狸,来,我来问问你,你说要帮助熊哥儿俩,你是真心要帮助它们的吗?生答。
另一学生评价:看来,你真是一只()的狐狸。
C、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一等奖(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狐狸分奶酪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狐狸分奶酪》是一篇匈牙利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他们拌嘴时提议帮他们分奶酪的事。
在分奶酪的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均,而小熊哥儿俩都不愿吃亏,让狐狸一次一次地有机会吃奶酪。
最后一块整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这才恍然大悟,可狐狸还狡辩说,他分得很公平。
故事中的狐狸非常狡猾,他从一开始就打着如意算盘要吃掉奶酪。
而两只小熊却傻乎乎的,总在奶酪的大小上斤斤计较,看不清狐狸的用意。
因此,应着重引导学生明白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要互相信任、互相谦让的道理。
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反而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课程教材研究所的郑宇,在做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时指出: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由于课文的情节简单,通俗易懂,通篇以对话为主,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用多角度、多形式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熊哥哥、熊弟弟、狐狸头饰、相关课件及生字词的卡片。
2.搜集相关民间故事。
学生准备:自学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狐狸的寓言故事,你还记得吗你还学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跟狐狸有关的故事,它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
(板书课题:狐狸分奶酪)2.教师出示奶酪图片,介绍“奶酪”是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
3.指导读准“酪”,强调“酪”的读音是lào,不要读成nào。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贺兰县回民小学郑佳丽一、教材分析《狐狸分奶酪》选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22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本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趣味性强。
本课是继《狐假虎威》后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生动有趣的故事。
通过讲述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最终奶酪全进了自己肚子里的故事,突出了狐狸狡猾的本性。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朗读和写字功底;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本课是与动物有关的课文,趣味性强,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反复朗读感悟狐狸的狡猾,在读中学。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3.会写“奶”、“始”2个生字; 4.通过读课文,体会狐狸的奸诈狡猾。
四、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五、教学难点1.会写“奶”、“始”2个生字; 2.通过读课文,体会狐狸的奸诈狡猾。
六、教学准备媒体资源: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视频展台。
七、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狐狸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狐狸。
你了解狐狸吗?)2.观看课文朗读视频;(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与狐狸有关的视频。
)3.引题:22 狐狸分奶酪(齐读课题两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2课狐狸分奶酪,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书写课题,齐读课题2遍。
)3.口头介绍奶酪,学习生字“酪”(首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奶酪?口头介绍。
读词语“奶酪”)二、朗读课文,调查反馈(一)朗读课文 1.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老师知道昨天大家已经朗读过这篇课文,现在谁想来展示?我们班的小评委在哪里?谁想来评价一下?)搜索公众号:好老师好童学教学团队2.分组大PK(配乐)奖励大拇指(其他同学,你们想不想也来读读这则小故事?我们来进行分组大PK,每一竖列的同学为一小组。
振头小学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二年级课题:22、狐狸分奶酪执教者:设计者:教学内容分析:《22狐狸分奶酪》是新修订的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第22篇课文,本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
本课是继《狐假虎威》后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生动有趣的故事。
通过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最终奶酪全进了自己肚子里,突出了狐狸的本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
会写“奶、始”等8个字。
会写“开始、过来”的10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分角色演一演“狐狸分奶酪”的故事,读出、演出狐狸的狡猾。
情感态度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持可读性强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本身具备的能动性创设表演情境,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特点。
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表演中体验在一中鉴赏。
教学重点: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
会写“奶、始”等8个字。
会写“开始、过来”的10词语.教学难点:采用分角色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
课前预习:预习课文圈一、二类字;了解狐狸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蓝)/反思(红)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1.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
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出示:高洪波写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组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自读课文,提要求2、检查带拼音的词语,自读,小老师领读3、去掉拼音,男女对抗赛4、小组互评5、齐读,用方法识记生字(1)齐读(2)识记生字:这些生字,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3)重点解决①始,奶,都是女字旁②瞧:做动作表演6、指导书写:始(1)观察结构。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要谦让。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要谦让。
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㈠学习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1.指名读。
谁来说一说故事的起因?预设问题:1.拌嘴是什么意思?2.熊哥俩他们为什么拌起嘴来?过渡:他们的争吵引来了谁?这时候狐狸跑来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狐狸是怎样帮他们分奶酪的呢?㈡学习2—6自然段(课件出示2---6自然段内容)1.轻声朗读第2—6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狐狸说的话,用“~~~”画出两只小熊说的话。
2、为什么狐狸要跑过来问?3、熊弟弟是怎样回答的?4、当狐狸知道熊哥俩为了分奶酪吵嘴之后又说了什么(指名说)说这句话狐狸为什么“笑”?5、狐狸拿过奶酪后是怎样分的?6、那是怎样的两半呢?7、小哥俩同意这种分法吗?8、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句看出来的?9、随机教学“嚷”,了解“嚷”就是大声喊叫。
10、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二、抓住主线,朗读感悟。
1学习7—8自然段(课件出示7---8自然段内容)(1)自由读7—8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狐狸说的话,用“﹋”画出两只小熊说的话。
(2)熊哥俩嚷着说狐狸第一次奶酪分得不匀,狐狸这次又是怎么做的?(3)问题解决了吗?又出现了什么新情况?(4)熊哥俩满意吗?从第8自然段哪句话看出来的?过渡: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那么狐狸将继续替小哥俩分奶酪,结果如何呢?下面的故事情节更精彩,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后面的内容。
2学习第9—11自然段(课件出示9----11自然段内容)(1)分别指名同学读9、10、11自然段,用“---”画出狐狸说的话,用“﹋”画出两只小熊说的话。
(2)这次狐狸又帮小熊兄弟俩分好奶酪了吗?理解重点词语:不停、吃光、沒剩下|(3)熊兄弟看见奶酪吃光了,心情怎么样?(生气)指导朗读第9自然段。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一、复习生字词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播放录音)
2、现在到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课文,看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
两只小熊让狐狸帮它们分奶酪,狐狸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所收获的。
)
3、按提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写了(
)捡了(
),因为(
)而争吵,最终被前来帮忙分奶酪的(
)把奶酪(
)的故事。
4、那么我们觉得狐狸的做法怎么样呢?指名回答
三、学习课文
1、朗读第1段,说一说:熊哥哥和熊弟弟为什么吵嘴?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词句划出来。
然后指名说
2、狐狸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3、默读第3---8自然段,回答问题:
(1)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呢?小组合作找出相关句子并互相交流
(2)狐狸为什么要这样分?
(狐狸故意把奶酪分得不匀,然后轮流咬奶酪,直到把奶酪全吃光了)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4、两只小熊对狐狸分奶酪的结果满意吗?从哪里看出来呢?画出两个感叹句
读出两个感叹句的语气
5指名读一读最后一段,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四、分角色朗读。
(这个故事真有意思,我们要不要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呀?)
|分角色朗读:男女读——同学上台表演读——同桌互相分角色读
五、课文小结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同伴之间不要斤斤计较,要互相谦让,否则会失去得更多。
||||。
|22狐狸分奶酪|淄博市博山区考院小学岳冬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懂狐狸两次“笑”的含义,能对狐狸的说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2.|指导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识记“酪、捡”等12个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酪”“始”“拌”“俩”|“帮”“嚷”“瞧”“便”“整”。
4.|指导书写“奶”“始”字。
|5.|理解“奶酪”“小哥儿俩”“拌嘴”3个词语的意思。
学习“反语”。
拓展积累课后词语,练习扩词。
6.学会与人相处,遇事多动脑筋,不斤斤计较。
7.推荐阅读《匈牙利民间故事》。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认识“酪”,指导写“奶”。
1同学们,老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读书的话题。
你读过关于狐狸的故事吗?说说看,你读了什么故事?故事中的小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大家读过的狐狸故事还真不少,大家眼中的狐狸各有各的特点,大家都是爱读书的孩子,真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22|狐狸分奶酪》,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交流课外阅读中的狐狸印象,打开学生的记忆宝库,从而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来,引发学生对本文中的小狐狸形象的思考。
】|2认识奶酪。
||出示“奶酪”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哦,是奶酪。
奶酪是牛奶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食品,非常有营养。
读奶酪。
|你在哪里见过奶酪呢?|你见过的奶酪是这样的吗?|你见过奶酪这两个字吗?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要注意包装上的字啊!|3认识了酪,我们来写写“奶”吧。
指导写字“奶”。
|A观察结构:左高右低横冲撇头点撇避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字的结构要注意什么?(左高右低)|左边要想写高,女字旁的哪个笔画要写高呢?(撇点,撇长点短)||右边要想写低,“乃”字哪个笔画起笔很关键?(横折折折钩,横折折折钩的横头要冲着女字旁的撇头,横冲撇头)|再来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点落在撇上,不穿插,点撇避让)||评价:同学们真棒,自己发现了这么多写字窍门,我们再一块读读这些小口诀吧!左高右低横冲撇头点撇避让|B老师范写“奶”,|C学生在“小黑板上”写,在书上描一写一。
22、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课时:第二课时能力培养目标:|1、抓住课文关键句段,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针对狐狸的做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关键句段,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针对狐狸的做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动物头饰、课件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巩固旧知,导入揭题1、认读词语:奶酪捡到哥儿俩开始拌嘴均匀嚷着瞧了瞧方便仔细咬过第一2、出示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教师朗读后,提问: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分得怎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22、《狐狸分奶酪》,到文中找答案。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明确、解读目标三、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交流讨论,展示提升过渡:狐狸分奶酪,自认为分得很公平(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学生齐读),事实是这样的吗?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学习活动】1、大声朗读课文5~6自然段,读后说一说:狐狸先是怎样分的?活动预设:||出示5、6自然段,指名交流,教师点拨“狐狸故意把这块奶酪分得一块大,一块小。
”教师引读:“你分得不匀!那板块大一点儿”小熊兄弟俩看到奶酪分得不均匀,又吵了起来,这时狐狸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2、齐读第7自然段,读后用“____”画出狐狸是怎么说的,用“”画出狐狸是怎么做的?活动预设:学生交流所划句子,教师相机出示(1)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
你们别着急,看我的——(2)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3、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在小组内说一说。
活动预设:请小组代表交流最后的结果,教师点拨,学生齐读“狐狸就这样不停地咬着两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4、想一想:狐狸说他分得可公平了,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
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活动预设:学生交流补充,教师点拨。
(1)不同意,他这是狡辩。
(2)不同意,小熊的奶酪自己没吃上一口,却统统被狐狸吃了,怎么能说公平呢?......5、在小组内将小熊兄弟俩和狐狸的对话分角色朗读,1、4号学生扮演狐狸,2、3号学生扮演小熊兄弟俩,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呀有一位动物朋友来咱们班做客啦,猜猜它是谁?(生自由猜)你们瞧,它是谁?(出示狐狸图片)2、咱们前面学过一篇和狐狸有关的课文,它是?(出示《狐假虎威》图片)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说出来?3、瞧,这也是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它是(出示《狐狸和乌鸦》图片)4、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狐狸,你会怎么说?(——的狐狸)看来大家对狐狸有不同的认识。
5、今天,咱们将再次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板书:狐狸分奶酪|奶写在田字格里)|①“奶”字是课文要求会写的字,它是左右结构,注意右边书写的笔顺。
出示“奶”字,指读、正音。
出示“奶奶图片”,和图上的老奶奶亲切的打招呼吧!②出示“酪”字,指读、正音。
|③出示“奶酪”一词,指读、正音。
(出示“奶酪”图片,第一人称进行介绍,帮助学生理解。
我就是美食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超级美味——奶酪)④出示“狐狸”一词,指读、正音。
强调“狸”字读作轻声。
⑤齐读课题。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看老师的要求(出示朗读要求)开始朗读吧。
|2、生字宝宝可要考考大家,瞧,它们坐火车来了,咱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指名读,及时正音)3、其实呀,书上的插图记录了这件正在发生的事。
仔细瞧瞧,说说图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板书:狐狸、熊哥儿俩、奶酪)?课文中有个词把它们两个连起来了,是哪个词?——小哥儿俩。
谁来读读这个词??强调儿化韵和“俩”字的读音。
出示音节,生拼读。
③“俩”这个字左边一个单人旁,右边一个“两”。
猜猜它是什么意思?(两个人的意思)比如你和你,你们就是“小哥儿俩”。
再考考你们,一个妈妈,一个女儿,合起来就是(母女俩)那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又是什么呢?(姐妹俩)三、学习课文开头1、小哥儿俩捡到了奶酪,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看看这个“捡”,什么旁?(提手旁)提手旁的字一般和手的动作有关2、这段话中还有一个提手旁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