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的生理和病理
- 格式:ppt
- 大小:619.50 KB
- 文档页数:18
肾上腺素作用机制肾上腺素(epinephrine)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和荷尔蒙,它作为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介质,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包括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信号转导和生物效应。
首先,肾上腺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启动信号传导的第一步。
肾上腺素受体主要有α和β两种类型,目前已知有9个亚型。
这些受体分布在许多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细胞膜上,包括心脏、血管、肺、肝、脑等。
受体的结合会使肾上腺素发生构象变化,从而激活信号的传导。
接下来,激活的肾上腺素受体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传递信息。
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时,激活磷脂酰肌醇硫酸化酶(phospholipase C,PLC),导致细胞内第二信使肌醇磷酸酯(IP3)和二鸟苷酸环化酶(diacylglycerol,DAG)增加。
IP3会刺激内质网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上升,间接调节多种生理过程。
DAG则与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结合,激活PKC介导的信号传导。
当肾上腺素与β受体结合时,主要有两条信号传导途径。
一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水平,激活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
这一途径在肾上腺素分泌、血管扩张和心脏兴奋等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蛋白激酶A激活转录因子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最后,肾上腺素的作用通过信号转导最终产生生物效应。
肾上腺素作为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介质,具有广泛的生理和病理功能。
它可以影响心血管系统,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增强;它还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增加血糖水平,为机体提供能量;它还可以影响呼吸系统,扩张气道,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
高中生物肾上腺知识点
肾上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腺体,位于肾脏的上方,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了解肾上腺的功能和结构对于理解人体内分泌系统至关重要。
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是肾上腺的外层,根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区域: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 球状带: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调节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 束状带: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影响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以及应对压力。
- 网状带:主要分泌性激素,如雄激素和雌激素,对性特征和生殖功能有影响。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是肾上腺的内层,主要分泌两种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 肾上腺素:又称为“应激激素”,在应激状态下分泌增加,提高心率、血压,增加能量供应,以应对紧急情况。
- 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相似,也参与应激反应,但主要作用于血管,导致血管收缩,提高血压。
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最主要的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当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时,ACTH的分泌增加,进而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更多的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
合征)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艾迪森病)。
此外,肾上腺髓质的疾病,如嗜铬细胞瘤,也会引起血压异常等症状。
在学习和复习高中生物时,理解肾上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在调节
人体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知识非常重要。
同时,了解肾上腺激素的分泌机制和相关疾病,有助于深入理解人体生理和
病理过程。
肾病内科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病理机制和治疗肾上腺素性高血压是一种由肾上腺素产生过度引起的高血压疾病。
本文将探讨肾病内科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病理机制和治疗,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种疾病。
1. 病理机制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病理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1.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化在肾上腺素性高血压中,肾素的释放量增加,导致RAAS系统活化。
肾上腺素能够刺激肾小球球旁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加醛固酮的产生,进而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
1.2 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激活肾上腺素在体内通过与β-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理作用,而这种受体的过度激活与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β-肾上腺素受体激活可引起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和肾小球压力升高,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1.3 肾脏功能异常在肾上腺素性高血压患者中,肾脏功能常常出现异常,如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等。
这些异常使得肾脏对肾上腺素的代谢和调节出现问题,进而加重血压升高的情况。
2. 治疗方法针对肾病内科肾上腺素性高血压,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2.1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抑制β-受体的激活来减少肾上腺素的作用,并减缓心率、降低心输出量和降低血压,从而有效治疗肾上腺素性高血压。
2.2 RAAS系统抑制剂抑制RAAS系统是治疗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醛固酮的产生和释放,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2.3 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在治疗肾病内科肾上腺素性高血压时,常常需要联合应用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
这样可以通过多个途径来降低血压,增加疗效。
常见的联合应用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2.4 肾脏康复治疗肾脏康复治疗是针对肾上腺素性高血压患者肾脏功能异常的治疗方法。
肾上腺增生治疗最佳方法是什么肾上腺增生常与内分泌腺疾病同时存在,主要指的是肾上腺皮质或髓质增生,可由先天性染色体基因遗传引起,也可由肾上腺疾病引发。
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容易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导致性发育异常,有研究显示,新生儿患有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的发病率大约在1/16000~1/20000,患儿会表现出高雄激素血症等症状。
如果不对肾上腺增生加以及时的治疗,后期可能还会继续发展成为肿瘤甚至发展为癌症。
由于肾上腺增生患者在疾病发生早期基本不表现出强烈不适,许多人是在体检时才发现有增生存在,大部分人对于这一疾病并不了解,对其发生也不够重视,往往就错过了治疗肾上腺增生的最好时机。
肾上腺增生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会对人体造成哪种程度的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它的发生呢?通过本文,读者将能够进一步了解肾上腺增生的有关内容。
1.肾上腺增生是如何发生的肾上腺是人体内具有分泌激素功能的腺体,主要分泌出肾上腺素、皮质醇和醛固酮等激素来调节身体各项生理功能。
肾上腺增生分为先天性和病理性两种。
先天性的肾上腺增生是由于染色体上负责产生相关催化酶的基因出现突变,导致肾上腺皮质醇激素合成障碍,继而使人体大脑内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引起肾上腺皮质的过度生长。
病理性肾上腺增生同样与人体的内分泌失衡有关,下丘脑和垂体可能受肿瘤的生长刺激导致生长激素过度分泌,最终引起肾上腺皮质或髓质部位的增生。
由此可见,肾上腺增生代表了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异常,要治疗肾上腺增生也必须从根源上控制生长激素的分泌。
1.肾上腺增生如何诊断先天性患有肾上腺增生的女性患者通常在新生儿时期就会表现出性别异常,生理特征偏向于男性化,发生高雄激素血症,而男性患者往往不易被察觉,常被延误诊断,直到5岁左右的幼儿期,两性患者均表现出男性化性早熟,女性患者还存在第二性征变化不明显的表现。
通过关注病人生长过程中的性早熟情况和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可以初步判定是否有肾上腺增生发生的可能。
肾上腺疾病病人的护理肾上腺分为皮质、髓质,皮质的束状带分泌皮质醇、球状带分泌醛固酮、网状带分泌性激素;髓质分泌儿茶酚胺。
第一节皮质醇增多症【概念】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肾上腺皮质疾病,系肾上腺皮质长期分泌过量糖皮质激素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病因】1、垂体分泌ACTH过多(Cushing's 病),占70%,其中微腺瘤占80%,大腺瘤占10%,少数为ACTH细胞增生或恶性肿瘤。
2、肾上腺肿瘤,占25%,其中良性占80%,恶性占20%。
3、异位ACTH分泌:垂体以外的肿瘤产生ACTH 或CRH,肺癌:50%,胸腺癌:10%,胰腺癌:10%,其他:甲状腺髓样癌、类癌等。
4、不依赖ACTH的肾上腺小结节性增生(或发育不良)。
5、医源性。
【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1、脂肪代谢:脂肪重分布——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肩(背)、球形腹等。
2、蛋白质代谢:消耗——皮肤菲薄、下腹、臀、大腿(可更广泛)出现紫纹,可出现肌萎缩、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儿童生长发育受限。
3、糖代谢:皮质醇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葡萄糖的异生、拮抗胰岛素的作用、致葡萄糖耐量下降,甚至诱发类固醇糖尿病。
4、电解质:皮质醇有保钠排钾作用,可出现轻度浮肿,如出现明显低钾碱中毒,恶性可能性大。
5、高血压:常见、可致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
6、抵抗力低下:皮质醇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易患各种感染,而且由于皮质醇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常掩盖感染征象而容易漏诊。
7、血液系统:血红蛋白、红细胞增多,(加上皮肤菲薄、显得多血质)。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而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则减少。
8、性功能下降:女性月经减少、闭经;多毛、痤疮;如出现明显男性化,要警惕恶性;男性性欲低下,阴茎缩小、睾丸松软。
9、精神、神经系统:兴奋、失眠、神经质、甚至精神分裂症。
10、色素沉着:在异位ACTH增多症者明显,严重的Cushing's 病时也较黑。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肾上腺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2. 观察肾上腺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形态变化。
3. 掌握肾上腺病理切片的制作和观察方法。
二、实验原理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位于肾脏上方,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皮质分泌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皮质醇等;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在调节水盐代谢、糖代谢、脂肪代谢和应激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通过观察肾上腺的病理切片,了解肾上腺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形态变化,从而了解肾上腺的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肾上腺组织、生理盐水、甲醛溶液、乙醇、石蜡、HE染色液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切片机、切片夹、染色缸、载玻片、盖玻片、剪刀、镊子、滴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新鲜肾上腺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去除血液和杂质。
2. 将肾上腺组织浸泡于甲醛溶液中固定,固定时间为24小时。
3. 将固定后的肾上腺组织进行脱水、透明化处理,具体步骤如下:a. 将固定后的肾上腺组织放入70%乙醇中浸泡2小时。
b. 将肾上腺组织依次放入80%、90%、95%、100%乙醇中浸泡,每次浸泡1小时。
c. 将肾上腺组织放入纯乙醇中浸泡2小时。
d. 将肾上腺组织放入二甲苯中透明化,浸泡时间为1小时。
4. 将透明化后的肾上腺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具体步骤如下:a. 将透明化后的肾上腺组织放入60℃的二甲苯中,加热至组织软化。
b. 将软化后的组织取出,放入60℃的石蜡中,使组织完全浸入石蜡中。
c. 将组织在石蜡中冷却凝固,形成石蜡块。
5. 将石蜡块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5μm。
6. 将切片贴附于载玻片上,放入烤箱中烤片,烤片温度为60℃,烤片时间为1小时。
7. 将烤好的切片进行HE染色,具体步骤如下:a. 将切片放入水浴中,使切片充分吸水。
b. 将切片放入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煮沸5分钟,进行脱钙处理。
c. 将切片放入1%的盐酸乙醇溶液中,进行酸化处理。
d. 将切片放入水中,清洗去除酸液。